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药管理要点分析

来源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tkp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治疗的12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他们的用药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结果通过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和相关监测,105例患者取得明显治疗效果,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结论根据患者的自身特点选择与之对应的用药方法,加强用药管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用药管理
  近些年来,我国老龄化不断加剧,随之而来的疾病也呈现增长趋势,尤其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如今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尚未确定,其一般是由环境或者遗传两种因素引起。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由于体循环压力的不断升高而引起多个靶器官的损害,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慢性肾脏病等都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并发症,因此必须采取合理的药物治疗,才能达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治疗的12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患者75例,女性患者53例,年龄在56-85岁,平均年龄为67.5岁。所有的患者均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1.2方法
  本文研究过程中,由社区服务站的医务人员对城市居民建立了统一健康档案,然后通过随即抽查的方法对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其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了个人信息、对相关药物的了解程度以及用药情况等,并对其血压变化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调查过程中向研究对象详细说明本调查的方法、流程及目的,所有研究对象均在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进行调查。
  1.3治疗标准
  对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最基本的治疗标准就是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达到降低患者血压和死亡风险的目的。通过国际相关的标准得知,各个年龄段的患者其高血压标准值都应该低于140/90mmHg。如果患者具有较高的耐受力,这个标准可以做适当调整:如对于2型糖尿病、慢性肾脏疾患的患者其血压标准应该低于130/80mmHg;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标准应低于150/90mmHg。由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史较长、药物敏感性差,故对血压的控制比较困难,这就需要根据每位患者的特点,选择相应的药物管理进行有效的治疗。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且所有的计量数均采用了均数±标准差方法进行表示。
  2.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用药管理
  2.1根据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因此降压药物的服用要适量,每种药物的剂量都应该从小剂量开始,并根据患者身体情况适当的增加,降压勿过快,一般服药2-3个月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之后,则继续用此药物剂量来保证持久的平稳降压。医护人员要叮嘱患者按时、按量服药,监督患者禁止其自行停药、减量或者换药,以避免血压出现波动、反弹。
  2.2合理安排患者的服药时间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每天的6-8点和16-18点人体的血压通常是最高的。而一般药物是在服药之后30min才会起到效果的,并且在2-3个小时之后才会达到高峰,所以,老年患者在每天的6点和16点服用药物其效果才是最好的。如果药物的持续时间比较长,每天只需服用1次的药物,则最好选择6时服药。夜间人体的血压一般处于偏低状态,如果服用降压药物极易引发心脑血管意外,因此,在临睡前最好不要服用较强的短效降压药物。
  2.3服药之后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
  老年患者由于血管壁脆性比较大,药物的代谢也比较缓慢,再加上老年人的肝肾功能逐渐减退,这些都非常容易导致药物副作用的发生。所以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详细讲解服用降压药物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另外老年人因为神经、体液调节机制减退,很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这时应该迅速将患者抬放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同时还要将患者的头部放低,松解衣领,这对患者脑部缺血的改善具有很好的效果。能够引发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主要有中枢性降压药、a-受体阻断剂等,因此在患者服用这些药物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及家属要密切关注患者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
  2.4定期监测和记录患者的血压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天血压的波动幅度比较大,通常在运动的时候其血压会升高,反之安静的时候其血压又会下降。血压的浮动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通常夏季血压偏低,冬季血压偏高,而且人体的血压越高其波动幅度越明显。如果患者的血压在一天内或者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较大的波动,这时患者发生体位性高血压的概率就比较大,这与老年人压力感受器官对血压调节敏感性的减弱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医护人员每天都要定时监测和记录患者血压2-4次,对于刚开始服用降压药物的3级高血压患者,要随时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对于夜间血压更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3.结果
  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所有老年患者经过个体化相关降压药物治疗及精心用药管理之后,入选的128例患者中有105例的血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其病情也得到了明显的好转。药物临床治疗有效率达到82.0%.
  4.讨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属于一种慢性疾病,必须通过相关的药物治疗才能够有效的稳定患者的血压,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高血压患者的相关症状并不明显,有些高血压患者甚至仅存在头痛、头晕以及鼻出血等症状,这些症状在日常生活中很难与高血压联系在一起,这就无形之中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威胁,一旦确诊为高血压,无论其病情轻重,都需要接受较长时间的治疗。患者只有长期、规律的服用降压药物,并且得到医护人员的合理用药指导,才有可能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这样做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还能从根本上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耿涵涵.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12(36)78-79.
  [2]张丽丽.6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的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2):2085—2086.
  [3]胡丽梅,季小蔚.高血压患者临床用药的护理体会[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14(12):156-157.
其他文献
【摘要】病人感受亲情由于老年人躯体各器官机能退化、动作迟钝和慢性精神衰退而导致大多数病人生活不能自理,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加上心理方面的改变,因此老年精神病人的护理和非老年期疾病的护理有所不同。老年期精神病人更应着重加强生活上的照料及注意安全管理,防止发生并发症和意外,使他们尽量延长寿命,安度晚年。  【关键词】温馨护理服务;标准规范;病人满意  近几年来,老年精神病人在住院精神病人中逐年增多,且
期刊
【摘要】 医学影像科的急诊工作是临床急诊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医学影像科急诊处理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临床急诊的处理。急诊工作要求医学影像科医技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检查技术和检查技巧,简化工作流程,尽可能缩短患者在医学影像科的就诊时间,争分夺秒地为患者的抢救及治疗赢得宝贵时间。急诊工作是高风险的工作,医学影像科作为重要的医技科室,对各科急症的诊断处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杜绝因医学影像科检查操
期刊
摘要:混合痔嵌顿水肿是肛肠疾病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均占就诊病人的三分之一左右,任何年龄的人都可以发生,但多见于中老年人且男性多于女性,治疗手段多采用手术疗法,本文主要是通过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对混合痔围手术期护理发表一下自己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护理、健康教育、术后观察与护理、饮食护理等。  关键词:混合痔水肿 围手术期 护理  混合痔嵌顿水肿是肛肠病常见的临床急症之一,约占就诊病人的1/3左右,任
期刊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心肌酶变化,探讨常用剂量下芬太尼系列药物的心肌保护程度。方法 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的3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舒芬太尼组(S)和瑞芬太尼组(R)三组。三组患者分别使用芬太尼、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维持及术后静脉镇痛。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1),升主动脉开放后30分钟(T2),手机完成时(T3),体外循环停止后6h(T4)和24
期刊
摘要 目的: 在口腔外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探讨和分析其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患者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将此次所研究的94例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心率和动脉血压以及心理焦虑情况比较(P>0.05);术中两组患者的心率和动脉血压以及心理焦虑均得到明显改善,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
期刊
【摘要】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的将关注的目光放到到医疗收费的问题上,同时医疗收费问题也成为了现今社会关注的焦点,政府部门监管的重点。但是医疗收费问题在医疗经济的管理中始终是一大难题。由于医疗收费的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患者对医疗机构失去信任感,让医患矛盾升级。医疗物价收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仅是导致医疗机构信誉受损的元凶之一,同时也导致患者的利益受损,只有做好相应的物价管理工作,才能使医疗收费规范化
期刊
临床资料  患者,女,32岁,10年前曾在某地进行钳刮术,术后出现发烧、阴道流血、流液等,未曾诊治,持续3个月自愈。术后一直未孕,月经规律,曾在各地医院进行不孕症治疗,但均无疗效。2011年5月10日来我医院妇科就诊。经过B超检查,宫腔内有胎儿骨骼遗留,有强回声约2.5cm*2.0cm。X线提示骨骼遗留。  查体:体温36.4℃,脉搏84次/分,血压15/11kpa,一般状态良好。心肺正常,腹软,
期刊
摘要: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通过作用于胃H+,K+-ATP酶,抑制胃酸分泌,其因具有强大的抑酸作用而成为消化性酸相关疾病治疗和预防的首选药物。近年来随着PPI大量和长期应用,不良反应率也在逐年上升。其中,PPI诱发患者痛风急性发作的具体机制尚未清楚。  关键词:质子泵抑制剂 痛风 上消化道出血 机制  【中图分类号】R821.4+2 【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临床资料  患者,女,52岁。因下腹部肿物一年,伴腹胀来院。该患于10年前出现三多一少症状,确诊为糖尿病I型,1年前自觉下腹部有一中午,病逐渐增大,伴有腹胀不适,经B超检查,诊断为卵巢囊肿而入院手术治疗。  查体:体温36.4℃,脉搏90次/分,血压15/10kpa,患者较清瘦,心肺四诊未见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无触及,腹部可触及囊性肿物,边界轻,活动尚可,平脐,轻度压痛。妇科内诊:外阴已婚已产型,
期刊
摘要: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食品安全,毋庸置疑的成为了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食品安全关系着公众的健康,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宁与幸福,而我国现有的食品质量监管体系又比较流于形式化,总体上并不尽如人意。“三鹿奶粉”事件过后,政府加大了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形势不容乐观。食品安全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相关。公众应发挥在舆论监督领域的特殊优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