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初中的儿子对世间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前些年好端端的一个双铃闹钟,被他用螺丝刀拆个七零八落,说是要看看三根针为什么不“齐步走”,结果,三根针就永远“立正”了。昨天,刚买了一个晶体管闹钟,他故态复萌,又想对它施“解剖术”,挨了一顿骂,方才作罢。骂之余,我想,小时候我也曾对世间什么都感到好奇,什么都想知道个究竟。屋门口那只有线广播匣子不知引起我多少次无穷的遐想,真想打开这只神秘的匣子,拜访里面那些会说会唱的“小人”。身边不知其所以然的事物太多了。彩电为什么会有多种颜色?冰箱为什么能制冷?我就不能明白地说出其中的道理。当然,没有时间去弄明白,或者说,没有必要去弄明白,但说到底,还是没有想去弄明白的好奇心。那么好奇心去哪了?好奇心逐渐泯灭,对我们这祥的中年人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何为好奇心?好奇心就是一个人积极地探索未知的新事物的欲望,它和想象力、求知欲密切结合在一起。好奇心可以使人保持对世间各种事物广泛的兴趣,维持探究世间奥秘的动机,从而积极地丰富自己的知识,使之迸发出无限的创造力。
孩子的好奇心是很强的,蚂蚁搬家会引起他极大的兴趣,蹲在那里能看上半天,甚至想象自己也变成一只工蚁在洞穴中出出进进。如果对蚂蚁社会的探索兴趣持久下去,也许将来他会成为一个颇有成就的蚁科昆虫学家。
当然,中年人的好奇心与儿童、青少年的好奇心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大不相同。儿童、青少年的好奇心多是自发的,无意识的成分比较大,涉及的面也比较广;成人的好奇心选择性、目的性比较强,理智的成分更多。倘若一个中年人(如果他不是个昆虫学家的话)独自一人蹲在那里饶有兴味地观看蚂蚁搬家,这种行为确乎有些滑稽甚至怪诞。但如果一个中年人对社会,对自己生活、工作领域里所有的事物都感到乏味,任何新鲜的东西都不能引起他的好奇心,这样的生活也将是毫无生气的。好奇心给人的生活注入了知识和创造力的激素,好奇心泯灭了,生活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渐渐地萎缩下去,岂不悲哀?
一次,儿子对我大谈美国人探测“尼斯湖怪兽”的事,对此我毫无兴趣,简单地斥之为“迷信”。儿子不以为然,搬出一本《奇异的自然界》来,看那架式,他是打算正儿八经地给我上一课了,我不耐烦地挥手道:“去去去,你懂什么!”过后我有些自责。孔夫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话,我常常用来教训孩子,为什么对自己就行不通了?是放不下架子,是自恃有经验,还是习惯于以“想当然”下结论?恐怕都有。
人到中年,酸甜苦辣尝过不少,喜怒哀乐体验颇深,复杂的阅历沉淀出丰厚的经验,经验是个好东西,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现实中存在的许多难题。但是经验也有它的局限性。它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难题,特别是对一些新问题。如果把经验在我们眼前堆积起来,脑海中塞满了对事物的既定答案,对一切问题都用现成的答案去应付,我们就不可能提出解决这些新问题的恰当途径,我们的创造性也可能完全被窒息掉。什么叫固步自封?固步自封就是把自己的经验当作藩篱扎在脚下,使自己难以开拓新的道路。
人到中年,论成就,或多或少总可以列举几条;论地位,或高或低总据有一席之地。在家里,可能是家长或准家长;在工作单位虽不一定是什么官,但中年人说出话来,青年人或老年人总是要认真听取的。如果我们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和地位,不敢积极探索新的事物,没有勇气让新的因素介入、去打破已有的平衡,怕丢面子,怕失败,于是收起敏感的触角,蜷缩于象牙塔内。虽然可以避免因探索新事物而遭受失败的痛苦,却也与探索新事物获得胜利的欢乐无缘了。我的英语讲得并不十分蹩脚,但总张不开口和外国专家直接讲话,那些毛头小伙子却不管这些,只管叽哩咕噜地用不甚合乎语法的英语与外国人交谈,眼见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迅速提高,使人不能不佩服他们的勇气。有人说过这样的话:“伟人也是普通的人,他们的伟大之处往往体现在其探索的品质以及探索未知的勇气上。”诚哉斯言,纵观人类历史上那些被称为“天才”的人,无一不是敢于探索未知领域的先驱。爱因斯坦在一篇题为《我的信仰》的文章中写道:“我们所能经历的最美好事物便是神秘的未知,它是所有艺术和科学的真正源泉。”有位学者回忆爱因斯坦时说:“这个当代最伟大的天才,同时却又像孩子般天真。”爱因斯坦即使到了晚年,还是用深邃的目光注视着周围的世界,在创造性活动中仍然像个小孩子,始终保持着他在5岁时看到指南针那样的好奇心。
人到中年,已经形成了许多习惯:习惯于某种口味、某种衣着、某种作息制度,也就是习惯于某种生活方式或文化习俗,更重要的是形成了某种既定的思维方式。习惯是一个人对环境的能动性的适应,和经验一样,习惯有其积极的意义,也有其保守的一面。固守于传统和习惯,好奇心不可能产生,创造性就难以发展。我们何以没能成为伟大的发明家,没有取得创造性的成果,恐怕就与我们习惯于某一固定的思维方式有关。心理学叫做思维定势。用流行的术语讲,叫做思想僵化。那些好奇心强的科学家,即使已进入中年,甚至老年,仍头脑清楚、感觉锐敏,从不使自己的思维囿于固定的范围,即使是对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他们也能从中发现不平常的科学规律。1962年的一个夜晚,美国的谢皮罗教授洗完澡,在拔掉浴盆底部的塞子时,无意中发现水在流入下水道时,形成了一个逆时针转动的漩涡,引起了他的好奇心。经过认真探索,他发现这种现象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有关。他并且推论出,在南半球漩涡必定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事实证明,这一结论完全正确。这一规律对科学的许多领域都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人的生活在40岁才开始,我们中年人若想使自己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在事业上取得更大成就,真正使自己“不惑”,那就必须时时磨砺自己的好奇心,克服心理上的惰性。
中年人的好奇心去哪了?是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好好找找原因的。
何为好奇心?好奇心就是一个人积极地探索未知的新事物的欲望,它和想象力、求知欲密切结合在一起。好奇心可以使人保持对世间各种事物广泛的兴趣,维持探究世间奥秘的动机,从而积极地丰富自己的知识,使之迸发出无限的创造力。
孩子的好奇心是很强的,蚂蚁搬家会引起他极大的兴趣,蹲在那里能看上半天,甚至想象自己也变成一只工蚁在洞穴中出出进进。如果对蚂蚁社会的探索兴趣持久下去,也许将来他会成为一个颇有成就的蚁科昆虫学家。
当然,中年人的好奇心与儿童、青少年的好奇心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大不相同。儿童、青少年的好奇心多是自发的,无意识的成分比较大,涉及的面也比较广;成人的好奇心选择性、目的性比较强,理智的成分更多。倘若一个中年人(如果他不是个昆虫学家的话)独自一人蹲在那里饶有兴味地观看蚂蚁搬家,这种行为确乎有些滑稽甚至怪诞。但如果一个中年人对社会,对自己生活、工作领域里所有的事物都感到乏味,任何新鲜的东西都不能引起他的好奇心,这样的生活也将是毫无生气的。好奇心给人的生活注入了知识和创造力的激素,好奇心泯灭了,生活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渐渐地萎缩下去,岂不悲哀?
一次,儿子对我大谈美国人探测“尼斯湖怪兽”的事,对此我毫无兴趣,简单地斥之为“迷信”。儿子不以为然,搬出一本《奇异的自然界》来,看那架式,他是打算正儿八经地给我上一课了,我不耐烦地挥手道:“去去去,你懂什么!”过后我有些自责。孔夫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话,我常常用来教训孩子,为什么对自己就行不通了?是放不下架子,是自恃有经验,还是习惯于以“想当然”下结论?恐怕都有。
人到中年,酸甜苦辣尝过不少,喜怒哀乐体验颇深,复杂的阅历沉淀出丰厚的经验,经验是个好东西,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现实中存在的许多难题。但是经验也有它的局限性。它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难题,特别是对一些新问题。如果把经验在我们眼前堆积起来,脑海中塞满了对事物的既定答案,对一切问题都用现成的答案去应付,我们就不可能提出解决这些新问题的恰当途径,我们的创造性也可能完全被窒息掉。什么叫固步自封?固步自封就是把自己的经验当作藩篱扎在脚下,使自己难以开拓新的道路。
人到中年,论成就,或多或少总可以列举几条;论地位,或高或低总据有一席之地。在家里,可能是家长或准家长;在工作单位虽不一定是什么官,但中年人说出话来,青年人或老年人总是要认真听取的。如果我们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和地位,不敢积极探索新的事物,没有勇气让新的因素介入、去打破已有的平衡,怕丢面子,怕失败,于是收起敏感的触角,蜷缩于象牙塔内。虽然可以避免因探索新事物而遭受失败的痛苦,却也与探索新事物获得胜利的欢乐无缘了。我的英语讲得并不十分蹩脚,但总张不开口和外国专家直接讲话,那些毛头小伙子却不管这些,只管叽哩咕噜地用不甚合乎语法的英语与外国人交谈,眼见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迅速提高,使人不能不佩服他们的勇气。有人说过这样的话:“伟人也是普通的人,他们的伟大之处往往体现在其探索的品质以及探索未知的勇气上。”诚哉斯言,纵观人类历史上那些被称为“天才”的人,无一不是敢于探索未知领域的先驱。爱因斯坦在一篇题为《我的信仰》的文章中写道:“我们所能经历的最美好事物便是神秘的未知,它是所有艺术和科学的真正源泉。”有位学者回忆爱因斯坦时说:“这个当代最伟大的天才,同时却又像孩子般天真。”爱因斯坦即使到了晚年,还是用深邃的目光注视着周围的世界,在创造性活动中仍然像个小孩子,始终保持着他在5岁时看到指南针那样的好奇心。
人到中年,已经形成了许多习惯:习惯于某种口味、某种衣着、某种作息制度,也就是习惯于某种生活方式或文化习俗,更重要的是形成了某种既定的思维方式。习惯是一个人对环境的能动性的适应,和经验一样,习惯有其积极的意义,也有其保守的一面。固守于传统和习惯,好奇心不可能产生,创造性就难以发展。我们何以没能成为伟大的发明家,没有取得创造性的成果,恐怕就与我们习惯于某一固定的思维方式有关。心理学叫做思维定势。用流行的术语讲,叫做思想僵化。那些好奇心强的科学家,即使已进入中年,甚至老年,仍头脑清楚、感觉锐敏,从不使自己的思维囿于固定的范围,即使是对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他们也能从中发现不平常的科学规律。1962年的一个夜晚,美国的谢皮罗教授洗完澡,在拔掉浴盆底部的塞子时,无意中发现水在流入下水道时,形成了一个逆时针转动的漩涡,引起了他的好奇心。经过认真探索,他发现这种现象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有关。他并且推论出,在南半球漩涡必定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事实证明,这一结论完全正确。这一规律对科学的许多领域都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人的生活在40岁才开始,我们中年人若想使自己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在事业上取得更大成就,真正使自己“不惑”,那就必须时时磨砺自己的好奇心,克服心理上的惰性。
中年人的好奇心去哪了?是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好好找找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