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用预设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一部分。语用预设体现的是说话人在对话时对语境所做的设想,是言语行为的必要条件。语用预设特性的运用有助于影视文学作品创造矛盾冲突,进而塑造人物形象。本文通过从语用预设角度分析了《喜福会》中的对话的矛盾冲突,探索了语用预设是如何帮助创造对话冲突。
【关键词】语用预设 《喜福会》 对话 冲突
一、语用预设的概念和特点
预设(presupposition)最早由德国哲学家弗雷格在1892年提出,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兴起,又被进一步地广泛研究。预设一般分为语义预设(semantic presupposition)和语用预设(pragmatic presupposition)。语用预设,也称语用前提,就是从语用上分析出的预设。目前学术界对于语用预设并无统一的看法,基冯Givon认为“语用预设是发话者对受话者可能会毫无疑义地接受的内容所做出的假设”,菲尔莫Fillmore将语用预设当作“通过一句话来有效地实施某一言外行为所必须满足的条件”,何自然则认为,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于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 (有时包括说话对
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 (即预设)关系。何兆熊对语用预设的作出了三方面解释,认为语用预设是说话人对语境所作的设想、是言语行为的必要条件、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整体来看,尽管对于语用预设各家有着不同见解,但基本都认同语用预设具有主观性、单向性、合适性、共知性和隐蔽性五大特征。主观性是说话人的主观评价和想法,不具有客观评价的正确性;单向性是指预设是由说话人单方面做出的,在听话人接受信息之前,只是相对于说话人存在。合适性是需要预设与语境结合才能有所体现。隐蔽性则是指隐含的未说出的、隐藏的部分。共知性指对话双方共同拥有的信息,比如共同的知识背景、文化背景等。语用预设的主观性和单向性在任何對话中都有体现。而隐藏性、合适性和共知性在不同的交际行为当中会有不同体现,正是由于后三种特点,谈话双方对话间的话外音是否能够准确地传达出来取决于发话人的知识背景、文化背景等等非语言因素,因此让发话人之间的交际变得灵活而多样。
影视、文学作品中,常常可以通过利用语用预设的特点达到制造冲突、推动故事发展的效果,在表现中西方文化冲突的作品中尤为明显。本文选取了由谭恩美女士1989年发表的同名自传体小说改编的电影《喜福会》中的三个情景,从语用预设隐蔽性、共知性和合适性三个角度分析了谈话人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二、语用预设在《喜福会》中的具体分析
1.隐蔽性。女儿把热恋中的白人男友带回家见父母。母亲林多是个典型的爱谦虚的中国人,厨艺精湛,当林多端出自己的拿手菜时,谦虚地称自己的厨艺不好,但其实心里是希望能够得到未来女婿的夸奖。
-This dish,not salty enough. No favor. It’s bad to eat.Please(这道菜不太咸。味道不好。请多包涵)。
林多是一个对自己的厨艺非常有信心的人。当她这道菜不好吃的时候,预设的是这个外国女婿知道中国人爱谦虚的传统,并且吃到自己的拿手好菜,一定会夸奖一番。林多的所隐藏的信息实际上是“夸奖的需求”。但是,未来女婿并没有了解林多的言外之意。吃了以后回答道:
-You know what. All it needs is a little bit sauce. (你知道么。只要加点酱就可以了。)
说罢,外国女婿就往未来岳母娘的拿手菜里加了酱油。显然,女婿错丈母娘的虚假预设当成了事实,在稍不留神中将说话人预设的“断言”当做是真实情况予以接受。丈母娘是传统中国思维模式,在她看来,自己的谦虚并非是真正因为厨艺不好,而是期望未来女婿对她所做的菜肴夸奖一番。然而,未来女婿是从小接受西方文化长大的白人,只根据事实说话,没有考虑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别,因此惹怒了未来丈母娘。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的产生正是利用了语用预设的“隐蔽性”。
2.共知性。母亲素媛在战乱逃难时期得了传染病,为了保住自己的两个孩子,不得不把她们遗弃路边。之后阴错阳差自己获救,到了美国,有了女儿,君。于是母亲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到了君的身上,用中国人的“严母”思维教育自己的孩子,逼着君每天都练习钢琴。君一直不喜爱钢琴,在一次比赛出丑之后以为可以获得解放。于是,在练琴的时间,君一直看电视。母亲素媛提醒君该练习钢琴了。
-4 o’clock. Turn off TV. Practice piano time.(四点了。关电视。该练习钢琴了)(女儿没有什么反应)What I say?4 o’clock.(没听到我说话吗?四点了。)
-I’m not gonna play anymore.(我再也不弹了)
-What did you say?(你说什么?)
-I’m not your slave. This isn’t China. You cannot make me.(我又不是你的奴隶。这儿不是中国,你不可以逼我。)
在这段对话中,母亲是中国的思维方式,她预设的是女儿会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想通过严厉的方式,让女儿明白自己对她的殷切期望。母亲的预设是建立在中国严苛教育的理念上的,认为孩子接受家长的严格管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女儿是典型的美国思维,认同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在学校接受的是“自然发展”的教育思想,她并没有从母亲的文化角度体会她的用意,一直以为母亲只是为了能和朋友比较自己的孩子,炫耀自己的孩子才逼着她学习钢琴,所以才会作出“这儿不是中国,你不能逼我”的回应。在这里,因为双方的文化和从小接触的环境不同,说话人双方建立了不同的预设,是“共知性”缺乏的体现,因此引发了说话双方的矛盾。
3.合适性。女儿带母亲林多到自己的家,想借此机会告诉母亲已经与之同居的新男友Ritch。女儿想要委婉地告诉林多这件事。于是向母亲展示Ritch给自己新买的貂毛大衣,从侧面告诉母亲:这个新男友很体贴。 -You know Ritch. The guy I told you about? I don’t know why he got it for me. It’s not cold enough to wear it. Do you want to try it? (你知道里奇的吧,之前跟你说的那个。不知道他怎么想着给我弄这么件衣服,不冷,不太用得着。你想试试吗?)
-This not so good. Only left-over strips. See,all too short,no long hairs.(这衣服不好。都是边角料做的。看到了吗,毛太短。)
-how can you criticize a gift?(你怎么能隨便评价别人给的礼物呢?)
接下来的结果很容易猜到,女儿当然是怒气冲天,本来想要好好说明的事情只能用怒吼的方式解决了。女儿把衣服递给母亲不是想要炫耀衣服有多么好,只是想通过男友送礼物的这个事实逐渐让母亲接受新男友,她设定母亲会了解“原来这个新男友对女儿还是挺体贴的。”母亲其实也知道女儿想要表达的意思,但是故意曲解了她的意思,开始评价起礼物。“指桑骂槐”是林多通过评价礼物的方式让女儿明白自己不愿意接受她的新男友的方式,显然,女儿也是通过回复“你怎么能随便评价别人给的礼物呢”发泄自己的怒火,是对母亲不接受男友的反驳。双方都没有直接谈论女儿的男友,但在这种情况下,结合男友买了貂毛大衣的语境,观众不难推断出母女双方的矛盾实际上不在貂毛大衣而在新男友本身,语用预设的“合适性”有助于实际矛盾的体现。
三、结语
预设是渗透在日常交流中。任何一个接触社会的人必然有自己长大的环境,对事物都有自己的认识,不可能是白纸一张,因此,预设是发话人在说话之前自然发生的,是谈话的起点,也决定了谈话发展的方向。正如以上所举的例子中,说话人的冲突和矛盾可以利用语用预设的“隐蔽性”“公知性”“合适性”引发,丰富了谈话的内容和语言表达形式,让对话更有意味,进而让影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活泼。
参考文献:
[1]吕萍,舒春雨.语用预设研究综述[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 12.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68.
[3]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281-284.
[4]孙茂玲.近十年语用预设研究综述[J].怀化学院报.2010.8.
[5]袁菲.语用预设的话语交际功能[J].海外英语.2011.1.
【关键词】语用预设 《喜福会》 对话 冲突
一、语用预设的概念和特点
预设(presupposition)最早由德国哲学家弗雷格在1892年提出,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兴起,又被进一步地广泛研究。预设一般分为语义预设(semantic presupposition)和语用预设(pragmatic presupposition)。语用预设,也称语用前提,就是从语用上分析出的预设。目前学术界对于语用预设并无统一的看法,基冯Givon认为“语用预设是发话者对受话者可能会毫无疑义地接受的内容所做出的假设”,菲尔莫Fillmore将语用预设当作“通过一句话来有效地实施某一言外行为所必须满足的条件”,何自然则认为,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于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 (有时包括说话对
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 (即预设)关系。何兆熊对语用预设的作出了三方面解释,认为语用预设是说话人对语境所作的设想、是言语行为的必要条件、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整体来看,尽管对于语用预设各家有着不同见解,但基本都认同语用预设具有主观性、单向性、合适性、共知性和隐蔽性五大特征。主观性是说话人的主观评价和想法,不具有客观评价的正确性;单向性是指预设是由说话人单方面做出的,在听话人接受信息之前,只是相对于说话人存在。合适性是需要预设与语境结合才能有所体现。隐蔽性则是指隐含的未说出的、隐藏的部分。共知性指对话双方共同拥有的信息,比如共同的知识背景、文化背景等。语用预设的主观性和单向性在任何對话中都有体现。而隐藏性、合适性和共知性在不同的交际行为当中会有不同体现,正是由于后三种特点,谈话双方对话间的话外音是否能够准确地传达出来取决于发话人的知识背景、文化背景等等非语言因素,因此让发话人之间的交际变得灵活而多样。
影视、文学作品中,常常可以通过利用语用预设的特点达到制造冲突、推动故事发展的效果,在表现中西方文化冲突的作品中尤为明显。本文选取了由谭恩美女士1989年发表的同名自传体小说改编的电影《喜福会》中的三个情景,从语用预设隐蔽性、共知性和合适性三个角度分析了谈话人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二、语用预设在《喜福会》中的具体分析
1.隐蔽性。女儿把热恋中的白人男友带回家见父母。母亲林多是个典型的爱谦虚的中国人,厨艺精湛,当林多端出自己的拿手菜时,谦虚地称自己的厨艺不好,但其实心里是希望能够得到未来女婿的夸奖。
-This dish,not salty enough. No favor. It’s bad to eat.Please(这道菜不太咸。味道不好。请多包涵)。
林多是一个对自己的厨艺非常有信心的人。当她这道菜不好吃的时候,预设的是这个外国女婿知道中国人爱谦虚的传统,并且吃到自己的拿手好菜,一定会夸奖一番。林多的所隐藏的信息实际上是“夸奖的需求”。但是,未来女婿并没有了解林多的言外之意。吃了以后回答道:
-You know what. All it needs is a little bit sauce. (你知道么。只要加点酱就可以了。)
说罢,外国女婿就往未来岳母娘的拿手菜里加了酱油。显然,女婿错丈母娘的虚假预设当成了事实,在稍不留神中将说话人预设的“断言”当做是真实情况予以接受。丈母娘是传统中国思维模式,在她看来,自己的谦虚并非是真正因为厨艺不好,而是期望未来女婿对她所做的菜肴夸奖一番。然而,未来女婿是从小接受西方文化长大的白人,只根据事实说话,没有考虑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别,因此惹怒了未来丈母娘。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的产生正是利用了语用预设的“隐蔽性”。
2.共知性。母亲素媛在战乱逃难时期得了传染病,为了保住自己的两个孩子,不得不把她们遗弃路边。之后阴错阳差自己获救,到了美国,有了女儿,君。于是母亲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到了君的身上,用中国人的“严母”思维教育自己的孩子,逼着君每天都练习钢琴。君一直不喜爱钢琴,在一次比赛出丑之后以为可以获得解放。于是,在练琴的时间,君一直看电视。母亲素媛提醒君该练习钢琴了。
-4 o’clock. Turn off TV. Practice piano time.(四点了。关电视。该练习钢琴了)(女儿没有什么反应)What I say?4 o’clock.(没听到我说话吗?四点了。)
-I’m not gonna play anymore.(我再也不弹了)
-What did you say?(你说什么?)
-I’m not your slave. This isn’t China. You cannot make me.(我又不是你的奴隶。这儿不是中国,你不可以逼我。)
在这段对话中,母亲是中国的思维方式,她预设的是女儿会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想通过严厉的方式,让女儿明白自己对她的殷切期望。母亲的预设是建立在中国严苛教育的理念上的,认为孩子接受家长的严格管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女儿是典型的美国思维,认同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在学校接受的是“自然发展”的教育思想,她并没有从母亲的文化角度体会她的用意,一直以为母亲只是为了能和朋友比较自己的孩子,炫耀自己的孩子才逼着她学习钢琴,所以才会作出“这儿不是中国,你不能逼我”的回应。在这里,因为双方的文化和从小接触的环境不同,说话人双方建立了不同的预设,是“共知性”缺乏的体现,因此引发了说话双方的矛盾。
3.合适性。女儿带母亲林多到自己的家,想借此机会告诉母亲已经与之同居的新男友Ritch。女儿想要委婉地告诉林多这件事。于是向母亲展示Ritch给自己新买的貂毛大衣,从侧面告诉母亲:这个新男友很体贴。 -You know Ritch. The guy I told you about? I don’t know why he got it for me. It’s not cold enough to wear it. Do you want to try it? (你知道里奇的吧,之前跟你说的那个。不知道他怎么想着给我弄这么件衣服,不冷,不太用得着。你想试试吗?)
-This not so good. Only left-over strips. See,all too short,no long hairs.(这衣服不好。都是边角料做的。看到了吗,毛太短。)
-how can you criticize a gift?(你怎么能隨便评价别人给的礼物呢?)
接下来的结果很容易猜到,女儿当然是怒气冲天,本来想要好好说明的事情只能用怒吼的方式解决了。女儿把衣服递给母亲不是想要炫耀衣服有多么好,只是想通过男友送礼物的这个事实逐渐让母亲接受新男友,她设定母亲会了解“原来这个新男友对女儿还是挺体贴的。”母亲其实也知道女儿想要表达的意思,但是故意曲解了她的意思,开始评价起礼物。“指桑骂槐”是林多通过评价礼物的方式让女儿明白自己不愿意接受她的新男友的方式,显然,女儿也是通过回复“你怎么能随便评价别人给的礼物呢”发泄自己的怒火,是对母亲不接受男友的反驳。双方都没有直接谈论女儿的男友,但在这种情况下,结合男友买了貂毛大衣的语境,观众不难推断出母女双方的矛盾实际上不在貂毛大衣而在新男友本身,语用预设的“合适性”有助于实际矛盾的体现。
三、结语
预设是渗透在日常交流中。任何一个接触社会的人必然有自己长大的环境,对事物都有自己的认识,不可能是白纸一张,因此,预设是发话人在说话之前自然发生的,是谈话的起点,也决定了谈话发展的方向。正如以上所举的例子中,说话人的冲突和矛盾可以利用语用预设的“隐蔽性”“公知性”“合适性”引发,丰富了谈话的内容和语言表达形式,让对话更有意味,进而让影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活泼。
参考文献:
[1]吕萍,舒春雨.语用预设研究综述[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 12.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68.
[3]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281-284.
[4]孙茂玲.近十年语用预设研究综述[J].怀化学院报.2010.8.
[5]袁菲.语用预设的话语交际功能[J].海外英语.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