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课堂中音乐的作用

来源 :中国中小学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tt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中小学美术课堂往往将美术技法放在首位,繁复的技巧训练遮盖了孩子的艺术天性,影响了孩子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新《课标》在开篇就提出了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这意味着美术教师必须改变以传授技能技巧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将教学目标转向通过美术学习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时代美术作品中蕴含的历史和文化,学习运用不同的造型语言和媒材传达人文精神。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提高审美情趣呢?笔者认为,在美术课中加入适当的音乐,将不同种类的艺术结合起来,能够营造出更浓厚的艺术氛围,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美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
  一、音乐与美术是相互关联的
  音乐与美术看似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实际上,音乐中的画面感和绘画中的音乐感往往是相辅相成的。美术中的“色彩”一词经常出现在音乐理论文章中,同样的,音乐中的“节奏”一词在美术论文中也频频出现。艺术理论家们认为这种类比和借用绝非偶然,而是来源于人们真实的艺术体验。马克思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从劳动中产生的。美术与音乐也不例外,只不过表达方式有所不同,就如同生长在一棵大树上的不同枝杈。
  二、用音乐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宽窄巷子是什么样子的?宽窄巷子里的人们又是怎样生活的呢?成都市青羊区的一位美术教师在制作《宽宽的窄巷子》的课件时,插入了老成都小贩走街串巷时的吆喝声、街坊邻居的问候和闲聊声、大街上的车水马龙声……再配上老成都街头巷尾的照片,透着浓浓的亲切感,拉近了学生和教学内容的距离,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笔者也切身感受过音乐在美术课堂中的魅力。第一次去听一位美术老师执教《民间艺术的色彩塔配》一课时,他急切地想让学生感受民间艺术作品的特点,刚开课就给学生播放了很多民间艺术作品的实例图片。这时的学生还处在课间的兴奋状态中,叽叽喳喳地讲着话,没有认真欣赏图片。课后,我建议他在幻灯片中加入《出水莲》并把音乐先放出来。第二次再去听他的这堂课,上课铃声一响,舒缓的音乐便让本来很是兴奋的学生马上安静下来,饶有兴致地欣赏起图片来,顺理成章地导入了新课。
  三、用音乐唤醒学生的创作激情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美术是视觉的艺术。有时,美术创作的情绪是在不同的音乐声中获得的。比如绵阳实验小学的刘老师在讲“暖色和冷色”时,让孩子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几段或欢快轻柔或忧郁低沉的音乐,让孩子们体会这些音乐带给他们的感受,并分别说出这些感受可以用怎样的色彩来表达。孩子们的表述五花八门,当他们听到欢快轻柔的曲子时,会说出热烈的红色、温暖的黄色、欢快的橙色、温柔的粉色;当他们听到忧郁低沉的音乐时,会说出蓝色、紫色、黑色等。但对于绿色,学生的感觉产生了分歧。有说绿色代表春天的欢乐轻快,有人说是忧郁冷静,课堂上讨论热烈。老师边放音乐边拿出不同色调的图片展示在黑板上,让孩子们通过对音乐的感受选出不同的色彩,贴在对应的图片框中,最后总结暖色和冷色的不同特点。正如康定斯基所说:“色彩好比琴键,眼睛好比音槌,心灵仿佛是绷满弦的钢琴,画家是弹琴的手,它有目的地弹奏各个琴键来使人的精神产生各种波澜的反响。”四、用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刘老师在讲授小学二年级《长啊长》一课时播放了音乐《春天》,让孩子们联想到“细雨蒙蒙”“小豆发芽”“花儿绽放”“树叶抽芽”“虫儿苏醒”等春天的故事。更有孩子兴奋地把身体由下往上扭动,说:“我‘发芽’了,这是生命的开始!”开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听、想、讨论的过程中接受艺术的熏染,在创作时思维更加开阔、想象力更加丰富。五、用音乐带给学生全方位的艺术熏陶
  电影中不断变化的画面配合渲染得当的音乐,能够给人立体式的艺术体验。同理,在美术课中加入合适的音乐,就如同观众在看电影一样,让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充分融合,全方位地感受艺术之美,真正爱上美术课。成都市龙江路小学美术教师在《老茶馆》一课的教学中,将中国古典音乐贯穿始终,让没去过茶馆、没喝过盖碗茶的孩子们仿佛身临其境。
  六、用音樂帮助学生理解意蕴美
  优秀的美术作品,其形式背后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思想和精神内涵,表现出一种意蕴美。以学生现有的知识和阅历,要理解作品中的深层含义是比较困难的。在美术欣赏课中,有效地把音乐融合进来,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深层次的审美能力。如欣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绵阳市先锋路小学的陈老师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提示作品的背景及内容,再让学生仔细观察纤夫的年龄、动态、精神气质,同时放上一曲《伏尔加河船夫曲》。结合历史背景与环境的简述,学生们原先模糊的印象一下子变得清晰了:优美辽阔的伏尔加河风景与纤夫倍受煎熬的处境形成鲜明对比,仿佛一曲低沉的号子在炎夏的闷热中与河水的悲吟浑然震颤。学生开始随主人公一起“挣扎”,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接下来,老师又播放了一组我国黄河边拉纤人的劳作场面,配以《黄河号子》,拉近学生与欣赏对象的距离。
  七、用音乐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人们在进行绘画创作时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哼起歌来,曲调与当时的心境有很大关系。宁静的音乐容易使人平静下来,并产生丰富的联想。在中国画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中国古典音乐作为背景,如古筝曲、琵琶曲等。另外,在学生绘画时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可以帮助他们集中精力,作品的质量也会有所提高。八、结语
  运用得当的音乐能给美术课添色不少,反之却会让其黯然失色,比如讲课时乐曲声过大就会喧宾夺主。美术课中的音乐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要选择那些与课堂氛围和教学内容相符的音乐。只有将美术和音乐、视觉和听觉统一起来,才能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愉悦身心、激发灵感、发展思维、陶冶情操。
其他文献
一、研究背景  图像识读是美术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在美术作品中能够看到什么,能获得什么知识和精神、情感上的收益,不仅取决于观看的态度,也需要观者对图像的形式特征、艺术内涵和文化背景有所了解。如果学生从少儿时期便在此方面有所积累,其图像识读能力和审美素养都会获得更大的提升。  提高欣赏评述能力是小学生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其内涵既包括提高视觉
期刊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底蕴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欣赏在整个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占有一定比例,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建筑,学生都有必要了解其历史、概念、风格特征、形式美、文化意蕴和精神内涵。  1.建筑历史的认知  中国的建筑艺术历史悠久,有着辉煌的成就。要真正了解中国建筑艺术,就应当从历史和文化中挖掘其发展过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  2.建筑概念及内涵  建筑是一种与现实生活关系十分密切的艺
期刊
如上期所述,制作手工立体书所需要的几何设计相关知识量是庞大的,但它们并非渺无边际。谈及复杂神秘的立体书工艺,在不断整合、系统化的过程中,立体书理论圈内按照不同的甄别体系,基本能够归纳出数个大的工艺类别。笔者根据工艺类别的划分,罗列了以下八种工艺以供参考。  1.“V”形折  “V”形折是最常见的立体书工艺。“V”形折的结构呈现基础为书本跨页夹角180度,主支撑力来源于黏合处与跨页中线有夹角的结构。
期刊
泥塑是综合了绘画、设计、手工制作的一门艺术,在高一年级美术选修课中开设泥塑教学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提升审美素养,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创造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興趣  泥塑艺术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泥塑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造型以人物、动物为主。泥塑起源于距今4000年至10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两汉以后,随着道教的兴
期刊
一、课题的提出  (一)背景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是历经五千年的演化、积淀而形成的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而中国传统美术作为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以其种类繁多、寓意深刻、内涵深厚的特点,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然而,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中国传统美术面临尴尬的境地,与当代文化形态之间的巨大鸿沟导致其发展缓慢,甚至到了停滞不前、后继乏人的地步。  美术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的载体,几千年来一直
期刊
“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接地在君怀。”  ——王阊运(清)《圆明园词》  历史上的设计世家并不鲜见,因为过去从事设计的人就是匠人,专业传承的方式很落后。在两百年的时间跨度中,由一个家族的数代人持续掌管皇家设计工程,在设计史上只有空前绝后的一例。  那是在17世纪90年代前后,京城流传着一个“金殿封官”的传说。在一次重修太和殿的大工程即将竣工时,有一个隆重的上梁仪式,康熙皇帝亲临现场祝贺。但就在这个节
期刊
很多办公桌上都预留有走线孔,也安装了走线盒,方便电线穿过。但是有的走线盒大小与线孔不匹配,时常被穿过的电线“拽”出来,本来整齐的电线又散乱开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为自己的办公桌量身定做一个走线盒。  首先,我们要针对现有走线盒的问题提出设计思路。为了解决走线盒不牢固的问题,我们将线孔设计得大一点,将走线盒嵌入桌面的部分加长加厚,同时增加走线盒的重量,让它不容易被拽出来。
期刊
1960年秋,我从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不久又被选派到上海中国画院进修。我有幸接触到许多我所敬爱的著名画家,贺天健就是其中一位。我拜他为师,跟他学习中国画。  贺老师的作品中充分体现了他的各种笔法、墨法,以及金碧青绿等用色的手法,或工或写,或水墨淡彩,或青绿重彩,变化丰富,多姿多彩,精妙独特。这与他在学习传统上深厚的功力、精微的钻研,在生活中广泛借鉴、大胆探索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他的山水画意
期刊
一、概念  上一期,我们做了一只“小狗卢比”,着重讲解了黏土动画的制作工艺。这种工艺很像皮影戏的人物,只是材料变成了软陶,关节的位置和材料与皮影戏也有差别。这种以皮影戏人物模式拍摄定格动画的方式很适合少儿教学,所有表演都是在平面上,容易控制,拍摄效率高。  二、课例  本期我们将继续制作一段黏土动画小品,内容比较简单,但相比上节课还是增加了难度。这次的人物有两个——鸿爷和刚子,我们要拍摄他们的对手
期刊
3月21日,“建构的力量——全国中小学链式美术教育学术论坛”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来自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等高校美术学院的专家学者和一线骨干教師近250人,共同探讨了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链式美术教育推进学生综合素养培育的理念、途径、方法等课题。论坛由浙江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主办,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承办。  中小学链式美术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由浙江师范大学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