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及照拂,因而十分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学校教师及学生家长都应转变教育理念,基于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多加留意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1学校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
学校老师方面,第一提高在校老师的职业素养,给留守儿童更多人文广怀。老师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在留守儿童的心理上,老师承担了半个家长的角色。因此老师在平时的教学教育活动中,应该多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谈谈心里话,在班集体活动中鼓励留守儿童融入到集体中,体会集体的关爱和温暖。密切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及时的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和解决。另一个方面,学校的老师也应作为留守儿童和在外打工父母之间沟通桥梁--向家长及时的反馈留守儿童的在校的生理心理情况。在网络通讯工具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些老师发挥网络通讯便捷,高效,及时的特点建立起了班级QQ,微信群等,这为老师和家长之间增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提供了有益借鉴。老师可以通过如不定时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监督委员会等多种形式对留守儿童的家长进行监督和教育,提高家长对子女的监护责任感、教育意识,监督亲子间的联络和情感沟通。在学校的硬件设施方面,建设寄宿学校,尽量让留守儿童都寄住到学校,加强对他们的管理。
2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建档立卡管理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建档立卡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情况和发展态势的文字记录,是教育者对留守儿童心理实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第一实行建档立卡定时更新制度。当前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更新的频次远远达不到现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要。一些学校一年一更新或者是三年一更新,甚至是6年一更新。在实际的操作中是否可以对非留守学生和留守学生进行分类管理。对于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是否可以适当的增加档案的更新的频次。第二,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本身进行适当的格式的调整,内容的增加等。如可以增加一些在校的具体的行为表现和一些老师的具体的教育措施和教育内容。使学生档案的内容更为翔实,当然如何更为科学合理的制定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第三,可以通过专人落实管理,提高档案建档立卡的管理质量。可以借鉴我区政府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帮扶人对贫困户进行专人建档立卡更新管理的做法。在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中,可以对学校的老师进行具体的“帮扶”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的分配,这样既能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的质量,也能集合老师们的管理智慧,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
3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的功能作用
一方面,形成长期有效的心理老师值班制度。学校可以通过成立专门的组织和监督小组,完善心理咨询室管理的规章制度。对心理咨询室实行专人专工负责,实行心理咨询室负责人问责制度等使心理咨询室能保持持续有效的运行运转。另一方面,对于心理心理咨询室服务的主体--在校学生特别是一些留守学生要对其进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必要性的思想教育。比如通过校晨会、班会等相对比较固定的集体活动对心理咨询室进行宣传。向学生承诺保护他们个人的隐私权,解除学生不敢或者耻于向心理咨询室咨询心理健康问题的后顾之忧。此外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室的渠道建立同学之间相互反馈监督机制。学生之间年龄相仿,交流更为密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同學相互间可能发现得更为全面、及时。合理高效的反馈机制的建立可以使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4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
留守儿童的家长应该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儿童身上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在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儿童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小学和初中阶段,在家庭生活经济状况允许条件下,家长应该尽量的不要选择去外地打工,尽量考虑就近择业。要知道,有时留在身边的一刻陪伴对于留守儿童而言胜过千言万语。迫于无奈之下远出外地打工的家长也应该摆正自己对于子女的心理教育的位置,不能一味的认为学校可以全部承担起儿童的教育义务而推卸身上教育的责任和义务。要为留守儿童选择合适的代理监护人,要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如要充分考虑代理监护人的年龄和心理状态,现如今一些家长把孩子交给年龄很大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而这些代理监护人身体条件有些力不从心,往往对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约束性,在心理上也缺乏对留守儿童心理上的了解,且不具备教育儿童的经验,很多留守儿童也不愿和其进行沟通和交流,导致了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出现,这为我们选择代理监护人敲响了警钟。家长改变和留守儿童的情感联络的方式方法。在从留守儿童周围人如老师、代理监护人等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的同时,更应注重多与自己的子女进行直面的交流,给与自己的孩子更多的空间与信任。让留守儿童意识到自己的父母虽然不在身边,但也一直的关注和关心他们,让他们获得成长过程中所必须的安全感。家长要转变成绩为上的思想观念,多关注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状态。如和他们聊聊近期的生活、他们的朋友、心里的烦恼等等,逐渐地走进他们的内心。作为一个合格的家长,家长要和代理监护人和老师建立紧密合作的关系,可以通过电话、网络通讯工具和老师、代理监护人保持联系,时刻掌握孩子的心理健康状态。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失家庭团聚的温暖,加上处于情绪波动较大的成长期,需要学校、家长及其他社会群体的沟通和引导。留守儿童的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学校要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的功能作用,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建档立卡的管理。儿童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其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教育亟需国家、社会的支持和关注,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冯金龙.浅谈延期开学期间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J].高考,2020(34).
[2]麻丽丽,许学华,李颖.生态心理学视角下留守儿童问题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02:24-26.
[3].陈喜凤,周飞伶.精准扶贫背景下广西农村留守儿童文化信息服务构建[J].新闻爱好者,2019,(04):69-71.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1学校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
学校老师方面,第一提高在校老师的职业素养,给留守儿童更多人文广怀。老师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在留守儿童的心理上,老师承担了半个家长的角色。因此老师在平时的教学教育活动中,应该多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谈谈心里话,在班集体活动中鼓励留守儿童融入到集体中,体会集体的关爱和温暖。密切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及时的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和解决。另一个方面,学校的老师也应作为留守儿童和在外打工父母之间沟通桥梁--向家长及时的反馈留守儿童的在校的生理心理情况。在网络通讯工具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些老师发挥网络通讯便捷,高效,及时的特点建立起了班级QQ,微信群等,这为老师和家长之间增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提供了有益借鉴。老师可以通过如不定时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监督委员会等多种形式对留守儿童的家长进行监督和教育,提高家长对子女的监护责任感、教育意识,监督亲子间的联络和情感沟通。在学校的硬件设施方面,建设寄宿学校,尽量让留守儿童都寄住到学校,加强对他们的管理。
2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建档立卡管理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建档立卡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情况和发展态势的文字记录,是教育者对留守儿童心理实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第一实行建档立卡定时更新制度。当前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更新的频次远远达不到现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要。一些学校一年一更新或者是三年一更新,甚至是6年一更新。在实际的操作中是否可以对非留守学生和留守学生进行分类管理。对于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是否可以适当的增加档案的更新的频次。第二,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本身进行适当的格式的调整,内容的增加等。如可以增加一些在校的具体的行为表现和一些老师的具体的教育措施和教育内容。使学生档案的内容更为翔实,当然如何更为科学合理的制定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第三,可以通过专人落实管理,提高档案建档立卡的管理质量。可以借鉴我区政府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帮扶人对贫困户进行专人建档立卡更新管理的做法。在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中,可以对学校的老师进行具体的“帮扶”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的分配,这样既能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的质量,也能集合老师们的管理智慧,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
3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的功能作用
一方面,形成长期有效的心理老师值班制度。学校可以通过成立专门的组织和监督小组,完善心理咨询室管理的规章制度。对心理咨询室实行专人专工负责,实行心理咨询室负责人问责制度等使心理咨询室能保持持续有效的运行运转。另一方面,对于心理心理咨询室服务的主体--在校学生特别是一些留守学生要对其进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必要性的思想教育。比如通过校晨会、班会等相对比较固定的集体活动对心理咨询室进行宣传。向学生承诺保护他们个人的隐私权,解除学生不敢或者耻于向心理咨询室咨询心理健康问题的后顾之忧。此外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室的渠道建立同学之间相互反馈监督机制。学生之间年龄相仿,交流更为密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同學相互间可能发现得更为全面、及时。合理高效的反馈机制的建立可以使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4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
留守儿童的家长应该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儿童身上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在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儿童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小学和初中阶段,在家庭生活经济状况允许条件下,家长应该尽量的不要选择去外地打工,尽量考虑就近择业。要知道,有时留在身边的一刻陪伴对于留守儿童而言胜过千言万语。迫于无奈之下远出外地打工的家长也应该摆正自己对于子女的心理教育的位置,不能一味的认为学校可以全部承担起儿童的教育义务而推卸身上教育的责任和义务。要为留守儿童选择合适的代理监护人,要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如要充分考虑代理监护人的年龄和心理状态,现如今一些家长把孩子交给年龄很大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而这些代理监护人身体条件有些力不从心,往往对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约束性,在心理上也缺乏对留守儿童心理上的了解,且不具备教育儿童的经验,很多留守儿童也不愿和其进行沟通和交流,导致了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出现,这为我们选择代理监护人敲响了警钟。家长改变和留守儿童的情感联络的方式方法。在从留守儿童周围人如老师、代理监护人等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的同时,更应注重多与自己的子女进行直面的交流,给与自己的孩子更多的空间与信任。让留守儿童意识到自己的父母虽然不在身边,但也一直的关注和关心他们,让他们获得成长过程中所必须的安全感。家长要转变成绩为上的思想观念,多关注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状态。如和他们聊聊近期的生活、他们的朋友、心里的烦恼等等,逐渐地走进他们的内心。作为一个合格的家长,家长要和代理监护人和老师建立紧密合作的关系,可以通过电话、网络通讯工具和老师、代理监护人保持联系,时刻掌握孩子的心理健康状态。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失家庭团聚的温暖,加上处于情绪波动较大的成长期,需要学校、家长及其他社会群体的沟通和引导。留守儿童的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学校要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的功能作用,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建档立卡的管理。儿童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其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教育亟需国家、社会的支持和关注,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冯金龙.浅谈延期开学期间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J].高考,2020(34).
[2]麻丽丽,许学华,李颖.生态心理学视角下留守儿童问题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02:24-26.
[3].陈喜凤,周飞伶.精准扶贫背景下广西农村留守儿童文化信息服务构建[J].新闻爱好者,2019,(04):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