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方法探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caonimaba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然而以往教学过程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容易忽略自读课文教学,总是将自读课文看作是可有可无的一项活动,因此,学生对于自读课文的重视程度也比较低,自读效果更是无从谈起。新课程标准提出之后,对学生的阅读总量、阅读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自读课文指导教学工作成为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要务。
  一、转变教学观念,搭建自读平台
  漫长的教育长河中,应试教育观念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重,即便是新课程标准提出之后,多数教师并没有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都放在如何提升的学习成绩上。自读课文并没有列入考试的范畴,因此并没有受到重视。然而,新课程标准、素质教育理念以及学科素养融入课堂之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特征更加明显地发挥出来,而不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而学习的一门课程。
  自读课文作为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重要素材之一,其在教书育人方面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贯彻落实新型教育观念的同时,要积极的为学生创设更加轻松、和谐的自读平台,在多样化的平台上展现自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例如借鉴居家学习期间,语文线上活动开展的经验,教师组织线上阅读活动,学生们可以从教材的选读课文中,或者从学生的课外阅读中选择一些比较感兴趣的文本进行自读分享;通过自主创作PPT进行自读感悟的交流,在不断的交流与分享过程中提高学生自读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
  二、多样指导方法,提升自读能力
  改善教学观念,搭建自读活动平台是提高学生自读能力的基础,那么在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下意识的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因此,从语文学科特征入手,从学生的当前的阅读能力入手,自读课文教学指导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一)“初”读——了解内容
  初读顾名思义就是初次接触这篇文章,也可以理解为课前的预习阅读,自读课文教学同样需要学生课前进行预习活动,预习阅读活动,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对文章进行初步的了解。
  以《动物笑谈》为例,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制定课前预习计划,或者老师提供一定的预习思路。首先是初读目标的制定,通过默读了解文章的基本含义,与此同时欣赏精彩语段,体会作者对动物、对自然、对生命的情感……除此之外,初读课文也是学生学习生字、生词以及精美语句的步骤,在生字词的学习中找出一些多音字、易错词等,夯实基础;初读理解课文意思的过程中,还可以从文中勾画出一些关键性的语句,比如作者与动物相处的趣事、生动幽默的语言等,并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和总结。
  总之,初读课文的过程是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大致了解的过程,也是奠定自读课文学习质量的基础。
  (二)“泛”读——明确思路
  在泛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对文章的内容、作者的信息等进行发散式的知识搜集与整理,从而对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度,以课文为圆心,进行相应的知识拓展,比如作者的履历简介,包括一些其它的代表作等;主要的内容还是汇聚在课文部分,比如文章中写了哪些动物、哪些趣事、为什么叫做笑谈……等等,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比方说谁做了什么事,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
  通过泛读课文的过程,学生对于作者的写作思路,以及本篇文章的学习思路有了最初的了解,为接下来的精读教学做好准备工作。
  (三)“精”读——感悟情感
  情感的感悟是自读课文教学的升华,以前两个步骤为基础,自读课文教学情感的升华便是水到渠成。在精读课文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探究课堂模式,为学生提供轻松、灵活的探究学习情境;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重点与难点内容的学习,比方说课文经典段落的品味与研究。像《动物笑谈》一文中,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对其中的一些诙谐幽默的介绍动物生活特点的段落和语句进行探讨和分享,感受文章语言特点的同时,也能够体会作者对动物、对自然、对生命的情感……
  (四)“深”读——延伸拓展
  经历了前三个阶段的自读教学过程之后,便进入了“深”读的阶段,这一阶段是前三阶段的升华,这里所说的升华并不单纯指的情感的升华,还包含了学生阅读面的拓展和延伸。自读课文本身就是学生阅读拓展的素材之一,从自读课文向外继续延伸能够让学生基础到更多的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同样以《动物笑谈》为例,在明确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时,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进行了课堂拓展,将作者劳伦兹的《所罗门的指环王》引入大家的阅读课程中。此外,教师还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将自己所知、所想的内容表现在思维导图之中,然后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将其中的学生不明确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拓展和延伸。通过思维导图进行自读课文拓展延伸阅读的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自读课文的理解深度,同时也能够根据学生的喜好进行阅读拓展,丰富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同时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
  借助“深”读的过程,不仅能够有效拓展学生自读课文的学习思路,同时还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范畴,让学生逐渐明确自读课堂结束并不是阅读课堂的结束,而是拓展阅读的开始,引导学生慢慢的养成拓展阅读的好习惯。
  三、結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是阅读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首先要改善自身的教学观念,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阅读平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从多维度入手,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自读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全面推动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与发展。本文从“初”读、“泛”读、“精”读、“深”读等几个方面对自读课文教学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研究,结合初中生当前的阅读现状以及阅读能力,在自读指导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让我们度过了一个无比漫长的“寒假”,教育系统受其波及只能延迟开学,“停课不停学”的大背景下空中课堂教学也应运而生。西丽学校空中课堂教育教学工作在学校生长课程体系的指导和引领下,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校情、学情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  西丽学校生长课程体系经萌芽、创建、实施到成果推广已经走过了五年的发展历程,且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绩。生长课程体系注重课堂教学的生长性,
期刊
2016年我国公布并开始实施中小学学科核心素养,同时在全国中小学首次推行使用部编版的《道德与法治》教材,面对新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新的教材,亟需开发新的课程教学资源。陶行之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所以在道法科课程资源亟需开发和道法课程务必开展生活化教学的需要下,初中道法课生活化的实践研究成了道法科老师教学研究的当务之急。特别是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课堂导入又是画龙点睛的重要环节
期刊
摘要: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和教学的融合也不断加深,微课作为借助现代化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在课堂上运用,不仅比较迎合小学生的偏好,提升小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对于小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和课堂效果的提升都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当要重视微课在课堂上运用的价值,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微课和课程教学的有效融合,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主要站在小学信息技术课
期刊
一提到传统的语文课堂,人们总会有沉闷和乏味的感觉。如何创新语文教学?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一直都困扰着广大教师,因此,我对“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捷克的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有的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迅速掌握重点内容,而有的课堂效果并不显著。如何把效率提升到最优?是我一直在研究的问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听力理解作为一种语言技能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 培养学生听力也是初中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听力是中考的必考内容,听力考试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又是听力评测中不可或缺的考点之一,每一大题都有所涉及。本文从对学生考试中获取关键信息能力的试题为出发点,结合日常牛津英语教学,讨论如何利用牛津英语教材中的听力文本提升学生在听力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听力;获取关键信息能力;牛津教材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新一轮课改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仅就毕业班英语课堂中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探讨一二。真正在课堂上实现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实施,真正打造出高效的英语课堂。  关键词:毕业班英语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做过很通俗的解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即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
期刊
一、情境式教学的概念与理解  情境,一般是指“情况,境地”,是“一个人在进行某种行动时所处的特殊背景。包括机体本身和外界环境因素”,故情境也包含客观的“境”与主观的“情”以及由“情”萌生的主观的“境”之意。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经验共鸣和现实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期刊
摘要:最近几年以来教育事业发展尤为迅速,教育目标有了明显的改变,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方面,学生思维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成为了新课改的教育目标,对于学前教育来说游戏教学法在这种环境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脑细胞的开发,尤其是对于幼儿园儿童特别明显,在幼儿园教学中应用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扩大视野,开拓思维,对于孩子的学习、成长和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此做了深入研究,
期刊
在幼儿园班级里会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而创设不同的区域供幼儿在其中进行探索,我们经常听到或者看到班里的孩子都更喜欢在建构区、角色扮演区、益智区等这样比较富有互动性和更趣味的区域里玩耍,而图书区往往是最冷清的地方。所以就觉得很困惑,为什么我的图书区投放了那么多图书和创设了相对比较温馨,阳光适宜的环境,幼儿在区域活动自主选择改区的少呢?  在观摩老师带领幼儿进行绘本阅读时,会感受到老师给小朋友讲读
期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前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幼儿园,是培养祖国未来人才的基础阵地,而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育人是本,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习近平总书记常说:每个人都是从孩子长大的,未来总是由今天的少年儿童而创的。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确实,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是孩子的启蒙者,在孩子们的眼中,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孩子们极大的影响,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