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师生关系也开启了新的模式。只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进行高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本文试图从新型教师、新型学生以及师生互动的角度,探讨如何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师生关系;新型教师;新型学生;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师生关系,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师生关系主要是教育关系,当然还包括情感、伦理等方面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变迁,教师的地位、价值与所承受的社会舆论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同时新时期的学生也有着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特征和新的个性、习惯。教育要与时俱进,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所有教育者共同面对的挑战。
近年来,一些师生关系失衡导致的悲剧新闻常见诸报端,最近,一则新闻甚至刷爆了朋友圈:四川某小学老师在利用午休时间给学生补课时,因为该学生作业潦草,便用教鞭抽打了学生的臀部,随后家长上告教育局,教育局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对老师采取通报批评、训诫谈话、扣除绩效工资甚至调离原单位的处理,最后这名老师不堪受辱而自杀。当然这则新闻结局的真实性尚有待考证,但在这则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师生关系已渐渐消失,一切都在被市场经济的洪流所裹挟,师生关系也开始变得多元化,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逐渐得到重视。下面,我就从一名普通的一线老师和班主任的角度,谈一谈我对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想法。
一、新型教师——转变观念、负重前行
对于教师的社会地位、工资收入是否与所承担的工作量成正比,社会上存在着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看法。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为免有失偏颇,在此不发表看法。但有目共睹的是,当这个社会纷纷向“钱”看齐,“潜规则”与普遍的信任危机无处不在,教师在校园里向学生宣扬着理想、公平、正义等逐渐离我们远去的词汇,有些十五六岁的学生已经明白了老师们的苍白无力。同时,由于网络的发达、学习渠道的多样化,老师在学术上的权威地位也日渐淡去;而问题家庭的增多也带来了各种的“问题孩子”,教师在与这些孩子交往时,更是需要处处留心。所以,新型的教师,首先必须有强大的心理承受力。教育是一个过程,这期间会有无休止的琐碎,来自家长的误解、来自社会的非议,这些都需要教师本身有足够的底气,对教育事业充满希望,才能无惧挑战,也只有内心强大的教育者,才能培养出同样经得起磨砺的学生,因为教育归根结底,是人对人的影响。
其次,新型的教师还必须要转变陈旧的观念,接受新思想、新观念,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念。早在唐朝时,韩愈就写出了千古流传的名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我就经常从学生那里学到新名词、新知识,但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个教师的失败。相反,教师最大的成就感应该是教出让自己崇拜的学生,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并且保持年轻的心态,永远和学生一起成长、进步。
二、新型学生——移动互联时代的“新新人类”
教育必须从教育对象出发,“学生本体论”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共识,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是教育的前提。以我的学生为例,他们基本都是“○○后”,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为以下几个共同特征:(1)学习兴趣低下甚至有明显的厌学情绪;(2)对老师缺乏信任感,不愿意与老师说心里话;(3)对手机和网络游戏的依赖程度深,对现实生活缺乏兴趣;(4)心理较为孤独,大多数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当然这只能代表中职在校生的部分共性,不能概括所有阶段、年龄的学生情况。但据我与其他中学阶段老师的交流发现,正在成长中的“○○后”有一点特征倒是涵盖颇广,就是对手机的依赖,在教学中如何正确地利用手机,已经成为所有教育者都要面对的挑战。此外,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成人”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比“成才”教育更为重要,在一言一行中潜移默化地教会他们分享合作和帮助他人的快乐,使他们在走上社会后能更好地融入集体,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
三、师生互动——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在认识到教育对象的特点后,教育者才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采取不同的方法引导学习,去进行良性、有效的沟通,而不是盲目简单地去对待他们,要知道“孩子的心是娇嫩的,等到它变坚硬就太迟了”,一个不愿意和老师交流的学生是危险的。在遇到具体情况时,要具体对待,永远提醒自己懂得倾听比懂得说教更重要。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走进学生的心扉,才能展开教育和更有效的教学活动。
除了在尊重學生的基础上进行沟通之外,鼓励机制必不可少,尤其是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正是因为在过去的学习生活中经历了太多挫折与批评,中职学生对学习普遍缺乏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跳出“标准答案”的桎梏,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允许有多元化的答案出现。比如我在上《善良》一课时,请学生说一说他们是如何看待善良的,有一位学生大胆地说善良无用,只会被人欺骗利用,我并没有马上驳斥他,而是笑着问他为什么会这么说,原来他就曾经遭遇过好心被人利用的事情。经过他的发言,同学们也纷纷踴跃地参与到讨论中来,最后我们得出了“善良还必须有力量,才可以战胜邪恶”的结论,这虽然与最初的标准答案——“善良是必不可缺的美好品质”不完全一致,但有了新的发现,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收获呢?
要想建立起真正平等、互相尊重信任的师生关系,远非上文可以概括,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首先需要教师真正发自内心地去爱每一位学生,付出耐心、包容,无私奉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就让我们以此自勉,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光荣的教育事业中去,愿所有的园丁都能收获满天下的桃李芬芳!
参考文献
[1]冯建军.教育学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编辑:陈岑)
【关键词】师生关系;新型教师;新型学生;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师生关系,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师生关系主要是教育关系,当然还包括情感、伦理等方面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变迁,教师的地位、价值与所承受的社会舆论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同时新时期的学生也有着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特征和新的个性、习惯。教育要与时俱进,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所有教育者共同面对的挑战。
近年来,一些师生关系失衡导致的悲剧新闻常见诸报端,最近,一则新闻甚至刷爆了朋友圈:四川某小学老师在利用午休时间给学生补课时,因为该学生作业潦草,便用教鞭抽打了学生的臀部,随后家长上告教育局,教育局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对老师采取通报批评、训诫谈话、扣除绩效工资甚至调离原单位的处理,最后这名老师不堪受辱而自杀。当然这则新闻结局的真实性尚有待考证,但在这则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师生关系已渐渐消失,一切都在被市场经济的洪流所裹挟,师生关系也开始变得多元化,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逐渐得到重视。下面,我就从一名普通的一线老师和班主任的角度,谈一谈我对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想法。
一、新型教师——转变观念、负重前行
对于教师的社会地位、工资收入是否与所承担的工作量成正比,社会上存在着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看法。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为免有失偏颇,在此不发表看法。但有目共睹的是,当这个社会纷纷向“钱”看齐,“潜规则”与普遍的信任危机无处不在,教师在校园里向学生宣扬着理想、公平、正义等逐渐离我们远去的词汇,有些十五六岁的学生已经明白了老师们的苍白无力。同时,由于网络的发达、学习渠道的多样化,老师在学术上的权威地位也日渐淡去;而问题家庭的增多也带来了各种的“问题孩子”,教师在与这些孩子交往时,更是需要处处留心。所以,新型的教师,首先必须有强大的心理承受力。教育是一个过程,这期间会有无休止的琐碎,来自家长的误解、来自社会的非议,这些都需要教师本身有足够的底气,对教育事业充满希望,才能无惧挑战,也只有内心强大的教育者,才能培养出同样经得起磨砺的学生,因为教育归根结底,是人对人的影响。
其次,新型的教师还必须要转变陈旧的观念,接受新思想、新观念,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念。早在唐朝时,韩愈就写出了千古流传的名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我就经常从学生那里学到新名词、新知识,但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个教师的失败。相反,教师最大的成就感应该是教出让自己崇拜的学生,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并且保持年轻的心态,永远和学生一起成长、进步。
二、新型学生——移动互联时代的“新新人类”
教育必须从教育对象出发,“学生本体论”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共识,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是教育的前提。以我的学生为例,他们基本都是“○○后”,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为以下几个共同特征:(1)学习兴趣低下甚至有明显的厌学情绪;(2)对老师缺乏信任感,不愿意与老师说心里话;(3)对手机和网络游戏的依赖程度深,对现实生活缺乏兴趣;(4)心理较为孤独,大多数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当然这只能代表中职在校生的部分共性,不能概括所有阶段、年龄的学生情况。但据我与其他中学阶段老师的交流发现,正在成长中的“○○后”有一点特征倒是涵盖颇广,就是对手机的依赖,在教学中如何正确地利用手机,已经成为所有教育者都要面对的挑战。此外,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成人”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比“成才”教育更为重要,在一言一行中潜移默化地教会他们分享合作和帮助他人的快乐,使他们在走上社会后能更好地融入集体,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
三、师生互动——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在认识到教育对象的特点后,教育者才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采取不同的方法引导学习,去进行良性、有效的沟通,而不是盲目简单地去对待他们,要知道“孩子的心是娇嫩的,等到它变坚硬就太迟了”,一个不愿意和老师交流的学生是危险的。在遇到具体情况时,要具体对待,永远提醒自己懂得倾听比懂得说教更重要。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走进学生的心扉,才能展开教育和更有效的教学活动。
除了在尊重學生的基础上进行沟通之外,鼓励机制必不可少,尤其是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正是因为在过去的学习生活中经历了太多挫折与批评,中职学生对学习普遍缺乏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跳出“标准答案”的桎梏,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允许有多元化的答案出现。比如我在上《善良》一课时,请学生说一说他们是如何看待善良的,有一位学生大胆地说善良无用,只会被人欺骗利用,我并没有马上驳斥他,而是笑着问他为什么会这么说,原来他就曾经遭遇过好心被人利用的事情。经过他的发言,同学们也纷纷踴跃地参与到讨论中来,最后我们得出了“善良还必须有力量,才可以战胜邪恶”的结论,这虽然与最初的标准答案——“善良是必不可缺的美好品质”不完全一致,但有了新的发现,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收获呢?
要想建立起真正平等、互相尊重信任的师生关系,远非上文可以概括,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首先需要教师真正发自内心地去爱每一位学生,付出耐心、包容,无私奉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就让我们以此自勉,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光荣的教育事业中去,愿所有的园丁都能收获满天下的桃李芬芳!
参考文献
[1]冯建军.教育学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