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的风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ei1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提出
  奖励,最简单的解释是“做此而能得彼”。我们不禁要问,被奖励者的行为目的到底是“做此”还是“得彼”?“做此”与“得彼”两种利益又有哪些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小学,教师经常使用奖励,企图让学生的某一行为继续下去,但是学生似乎并没有领会老师的一番良苦用心。换句话说,老师的奖励常因奖励本身存在的风险而失效。
  本研究主要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从小学教师的奖励行为入手,研究小学教师的奖励行为及结果、学生对待奖励的看法、学生被奖励之后的种种心态,从而分析在奖励价值背后,其本身存在的风险。
  二、奖励的风险
  1.奖励的风险之一:将关注目标转移到奖励。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别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性格、爱好、特长和特点。正因为如此,学生的多样性让学生更活泼可爱,更有可塑性。也正因为如此,老师才无法准确判断每一个学生对某一任务本身是否感兴趣。当学生对活动本身感兴趣时,老师的奖励就很有可能是多余的。因为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有完成好活动的动力,这种情况下,奖励与兴趣就成双重动力,即便如此,奖励也会促使学生将主要关注目标转移到奖励之上。这时候,原本的“做此而能得彼”就变成“为彼而做此”。对学生来说,奖励不仅是物质上的获取,而且是精神上的满足。奖励意味着是优胜,而不仅仅是优秀,只有比别人更优秀才算优胜。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一般来说,学生对老师给予的奖励都是比较感兴趣的。因为此时的奖励品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它们也被赋予另一层含义——优胜。就像奥运冠军的金牌一样,奥运健儿们追逐金牌,不是因为金镶玉本身的价值,而是它被赋予的另一层含义——世界冠军。同样,学生很关注老师给予的奖励,当然也存在学生对老师给予的奖励不感兴趣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奖励自然就没有效果。不仅如此,学生反而像失去奖励一样失望、难过,表示以后不再像这次这么努力,这是奖励的风险之一。
  2.奖励的风险之二:破坏同学关系。
  奖励是奖励优胜者,往往是在竞争中获得。而且只有少数人能够获得奖励,越是竞争激烈的奖励,就越是有吸引力。要获得奖励就必须以击败他人、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在集体奖励中,不同小组之间是竞争的关系。学生为了让本小组获得奖励,会想办法维护本小组的利益。在奖励这枚放大镜的作用下,小组之间的矛盾会被放大。同学之间的摩擦会因为对本小组利益的维护而变得越来越大。在集体奖励中,同一小组成员之间也有矛盾,尤其是在异质分组中。因为小组成员的性格迥异,综合能力也不同。儿童的道德认知水平不如成人那么成熟。当他们在同一件事情上有不同的态度,例如个人分工、“领导权”、分配奖励品等时,他们会认为自己的主意最好,应该按照自己说的办。争辩不可避免,隔阂随之而起。另外,在奖励的压力下,同伴压力会剧增,尤其是那些被认为拖后腿的学生。他们在小组中的角色是一个“被领导者”,当他们小组失利后,他们可能成为大家指责的对象。这些矛盾、压力看似很小,但是一旦被激活扩大,就会对同学之间的关系造成很大的破坏。
  3.奖励的风险之三:强化被奖励行为,阻止创新。
  被奖励者在尝到奖励的甜头后,会强化自己的被奖励行为,希望以此再次获得奖励,这是学生正常的心理。教师给予学生奖励正是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这种强化本该是老师期望的。但是,这种强化阻止了被奖励者探索新方法的念头。有时候,学生甚至对老师的奖励产生误解而继续自己的错误行为,这是非常可怕的。
  4.奖励的风险之四:失去奖励就是一种惩罚、对奖励不满意也是一种惩罚。
  既然奖励是在竞争中获得的,那么,有人获得,就有人失去,对于痛失奖励者来说,失去奖励与得到惩罚所达到的实质效果很难分清。大部分学生获得奖励,都会很开心。但也存在一些对奖励有个人要求的学生,当这类学生对奖励不满意时,就会很失望,主要原因是他们在一开始就将自己努力的目标转移到奖励上,并且过于关注奖励。对他们来说,努力完成好任务并不仅仅是为了把任务做得更好,更是为了老师给予的奖励。可是,辛辛苦苦获得的奖励却不是自己心仪的东西,他们会觉得自己白辛苦一场。这种不满意奖励与努力想获得奖励失去奖励的本质是一样的——不满意奖励的结果。当这种不满意延续到学生以后的学习中时,学生的学习动力就降低。
  三、正确运用奖励策略,提升奖励的价值
  麦金太尔在《追寻美德》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原本不爱下象棋的小孩在只要下象棋就能得到五十美分的糖果,和只要能赢得象棋比赛就可以再得五十美分糖果的奖励下,愿意下象棋。起初的目的只有一个:五十美分的糖果。但是有朝一日,这个小孩很有可能在糖果的刺激下棋艺大进,从而发现下棋的乐趣,喜欢下象棋,开始主动探索下棋的技巧、战术。
  从上个小故事可以看到,因奖励而产生的实践行动可能获得两种利益。一种是外在利益。这种利益是由社会环境的机缘而外在的,偶然依附于实践中,诸如故事中的糖果。另一种是内在利益。这种利益是实践本身存在的不可能从任何别的方式中获得的。外在利益的获得能让人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满足、快乐。它真实,仿佛近在眼前,诱惑很大。内在利益能让人自觉地、长久地坚持某种行为,并愿意为之付出不菲的代价。
  从心理学角度看,奖励是当别人出现好的行为时,给他一个满意的刺激。惩罚是当别人出现不好的行为时,给他一个不满意的刺激,其本质都是一种外在控制。把奖励运用到小学教育中,它的本质没有改变,现实生活中的一系列案例见证了奖励本身存在的种种风险,更不能把奖励视为一种有利无害的教学策略,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应该力求正确运用奖励策略,让学生对任务本身感兴趣,使学生的内在利益最大化,从而提升奖励的价值,降低奖励本身的风险指标。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随着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出现,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一方面感受高科技、新技术带来的魔幻与魅力,另一方面享受它们带来的丰富多彩的课堂,让课堂充满灵动的旋律。  关键词: 白板技术 交互作用 小学英语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出现,让我们了解到它在促进课堂的交互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启发式学习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它使得我们在提倡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背景
摘 要: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心理因素、本民族语言文化、教师话语等。作者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探究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障碍,并结合实际教学,提出了扫除学生英语学习障碍的对策,以期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提高其英语语言水平。  关键词: 少数民族学生 英语学习 影响因素 解决对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越来越受到国人的
摘 要: 创编故事是幼儿园语言网络活动结构中的一个层次活动,建立在理解故事、积累大量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是一种对幼儿具有积极意义的创造性活动。  关键词: 大班幼儿 绘本创编 创造力 指导策略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会表现出不同的创编特点,教师指导幼儿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使创编活动更好地促进幼儿创造潜能和想象力发展。目前我执教的是大班,下面我说说大班孩子创编故事时教师指导的策略。  一、丰富幼儿创
班级管理就是从小处做大文章,从做中成形成规、润品立德。教师要把问题看淡一点,原因找深一点,学会读心,扬长避短,让错误之花嫁接于正确的枝干上同样绽放,帮助每个幼儿在共性道路上走出属于自己的个性成长轨迹。  一、扬长避短——你的缺点改掉了,真不错!  (一)具体案例  明明是我们班个子最高、胆子最大、精力最充沛的孩子。在课堂活动中每当我提问时,他总是不举手就大声嚷嚷;在区域活动时,经常带着一群男孩子模
摘 要: 强化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需要做出多方面的努力,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好教学管理。搞好教学管理,主要是抓好基层教学组织的自我管理、教师的自我管理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基层教学组织 教学管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普通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它在良好习惯的养成,健全人格的塑造,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上好这些课程,对于
摘 要: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弘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神,展现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还能在教学中培养富有文化涵养的优秀人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小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培养小学生的文化内涵。因此,本文将通过对小学古诗词的教学现状、教学意义和教学特点进行分析,以及对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阐述,探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新思路。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新思
摘 要: 本文就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通过“读、问、讲、练、思”五环节的渗透,培养学生认识历史、学会分析历史问题的核心素养与能力,更好地应对全国卷的考查方式进行探究,旨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学科素养 反思教学  新课程标准改革后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为手段,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高考历史全国卷顺应了这一目标,以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标准,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小班幼儿既希望老师对自己多一份关注和呵护,又特别渴望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笔者结合多年来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实际操作体验,对此有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區角活动”现状  幼儿园作为幼儿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主要担负着培养孩子各方面能力的重担,其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提出“学一个活动的最好方法就是做”。通过“做”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从而获得知识,形成素养。《数学课标》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在数学活动中操作、猜想、归纳分析,进行合情推理及进一步逻辑推理,进而实现知识的再创造。  《面积的意义》是第六册第八单元《长方形
摘 要: 本文深入研究了无穷和式极限的解法,给出了该类极限求解思路,并结合大量案例,采用初等变形、夹逼定理、第二重要极限、定积分概念、级数及其和函数等微积分知识求解了无穷和式极限问题.  关键词: 初等变形 夹逼定理 定积分 第二重要极限 级数  无穷和式极限问题是微积分的重难点内容,其题目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是各级考试和竞赛的重要考点,常用来考查学习者的微积分运算能力,并以此衡量其高等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