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物理教师要积极立足于生成理念来建构探究性课堂,本文以具体的教学案例来进行分析,重点展示导入环节的生成性创设和核心问题的设计上。
【关键词】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生成性;物理实验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生成理念来引导学生建构探究性课堂,即不能将探究过程程序化,硬生生地指导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有关方法和步骤应该渗透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之中,而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来予以引导。下面,笔者结合具体的案例就如何将生成性教学理念与课堂教学有机糅合,望有助于课堂教学实践。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生成性课堂自然不是灌输式教学,因此我们应该借助于生成性情境的创设将学生引入课堂,促进探究性课题的生成。
例如,“阿基米德原理”这节课的导入环节,教师为学生展示准备的实验器材:盛有适量清水的玻璃水槽、可漂浮于水面的木块、可悬浮于水中的物块(用铁块和蜡块组合而成)、可沉在水中的石块,并提出问题:你能设法测出他们所受到浮力的大小吗?
借此,很自然本节课探究的主题自然生成,顺利完成课堂的导入:如果没有弹簧秤,我们是否也能设法求出浮力呢?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即将探究的问题: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板书: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设计思路:通过问题帮助学生梳理已学内容,这些内容将成为本节探究活动所用到的方法和原理,同时本环节还引出探究任务,激活学生的思维。
二、明确问题,逐步生成
科学规律的探索有着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初中生对探究过程计划性安排的能力尚未养成,此时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启发。为此,我们需要引领学生顺着问题,通过探究的方式逐步生成。
仍以“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为例,通过前面的导入环节,探究的问题自然生成:浮力的大小可能和哪些因素相关?”在问题明确的基础上,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来实现知识、方法的逐步生成呢?可以进行如下的课堂组织。
学生在思考和讨论后给出答案: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密度、体积、重力、液体的密度以及物体在液体中所处深度等因素相关。
教师围绕学生给出的猜想,让学生开始进行实验探究,即通過实验来验证上述猜想。考虑到初中生实验操作的实际水平,教师安排不同小组先针对某一因素进行验证,在结论成型后再探索其他因素可能的影响。
对应具体的研究方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完善实验方案,然后开始进行操作。为了配合学生完成实验,教师预先在讲台上备好足够的可能需要的实验器材:弹簧秤、天平、烧杯、量筒、细沙、橡皮泥、水、盐水、细线、铁钉等。大概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所有学生都能完成对应因素的实验验证,一半左右的小组还对其他因素进行了研究。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对自己的实验结论进行展示。
生1:我们组研究的是物体重力与浮力之间的关系,基本操作:将细沙装在小玻璃瓶中,让其沉入水中,采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然后通过增加细沙的方法来改变沉没物体的重力,结果发现浮力不变。实验结论是:浮力与物体重力没有关系。
(第一个学生表述结论时,教师对其进行适当引导,使其表述更加完整和规范,为后面的学生起到示范作用。)
生2:我们组研究的是物体密度与浮力之间的关系,基本操作和前一组类似,不断改变玻璃瓶中的细沙,就是在改变物体的平均密度。实验结论是:浮力与物体密度没有关系。
生3:我们组研究的是物体体积与浮力之间的关系,基本操作:将不同体积的石块放在水中,测其浮力,结果发现浮力不同。实验结论是:浮力与物体体积有关。
师:我们请该小组同学再演示一下他们的实验,请大家注意观察实验细节。
(在关键性节点上,教师适当提醒,引导学生发现结论)
生:我们发现同一个石块,在入水过程中弹簧秤的示数在发生变化,这也间接说明浮力在变,但是石块本身的体积没变,因此浮力应该与物体的体积没有关系。
师:那么在石块逐渐浸没水中的过程中,是什么在变化呢?
生:是石块浸在水中的体积大小在变。
师:能阐述一下具体关系吗?
生:浮力与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则浮力越大。
生4:我们组研究的是物体形状与浮力之间的关系,基本操作:将同一块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将其投入水中测其浮力,结果发现浮力相同。实验结论是:浮力与物体形状无关。
生5:我们组研究的是液体密度与浮力之间的关系,基本操作:将同一个石块分别浸没在水和盐水中,测其浮力,结果发现浮力不同。实验结论是:浮力与液体密度有关,且密度越大,则浮力越大。
生6:我们组研究的是物体所处深度与浮力之间的关系,基本操作:用弹簧秤将同一个石块吊在水中,测其处于不同深度时的浮力,结果发现浮力相同。实验结论是:浮力与物体所处深度无关。
(教师将学生的结论整理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对比和总结。)
师:对上述猜想进行验证,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于水的体积(即排开液体的体积V)和液体的密度P有关,如果将这两个物理量放在一起,你能联想到什么物理量呢?
学习是从无到有的生成性过程,我们提出生成性课堂的理念并将其用到课堂探究活动之中,旨在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学习的过程,获得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生成性;物理实验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生成理念来引导学生建构探究性课堂,即不能将探究过程程序化,硬生生地指导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有关方法和步骤应该渗透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之中,而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来予以引导。下面,笔者结合具体的案例就如何将生成性教学理念与课堂教学有机糅合,望有助于课堂教学实践。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生成性课堂自然不是灌输式教学,因此我们应该借助于生成性情境的创设将学生引入课堂,促进探究性课题的生成。
例如,“阿基米德原理”这节课的导入环节,教师为学生展示准备的实验器材:盛有适量清水的玻璃水槽、可漂浮于水面的木块、可悬浮于水中的物块(用铁块和蜡块组合而成)、可沉在水中的石块,并提出问题:你能设法测出他们所受到浮力的大小吗?
借此,很自然本节课探究的主题自然生成,顺利完成课堂的导入:如果没有弹簧秤,我们是否也能设法求出浮力呢?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即将探究的问题: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板书: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设计思路:通过问题帮助学生梳理已学内容,这些内容将成为本节探究活动所用到的方法和原理,同时本环节还引出探究任务,激活学生的思维。
二、明确问题,逐步生成
科学规律的探索有着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初中生对探究过程计划性安排的能力尚未养成,此时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启发。为此,我们需要引领学生顺着问题,通过探究的方式逐步生成。
仍以“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为例,通过前面的导入环节,探究的问题自然生成:浮力的大小可能和哪些因素相关?”在问题明确的基础上,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来实现知识、方法的逐步生成呢?可以进行如下的课堂组织。
学生在思考和讨论后给出答案: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密度、体积、重力、液体的密度以及物体在液体中所处深度等因素相关。
教师围绕学生给出的猜想,让学生开始进行实验探究,即通過实验来验证上述猜想。考虑到初中生实验操作的实际水平,教师安排不同小组先针对某一因素进行验证,在结论成型后再探索其他因素可能的影响。
对应具体的研究方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完善实验方案,然后开始进行操作。为了配合学生完成实验,教师预先在讲台上备好足够的可能需要的实验器材:弹簧秤、天平、烧杯、量筒、细沙、橡皮泥、水、盐水、细线、铁钉等。大概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所有学生都能完成对应因素的实验验证,一半左右的小组还对其他因素进行了研究。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对自己的实验结论进行展示。
生1:我们组研究的是物体重力与浮力之间的关系,基本操作:将细沙装在小玻璃瓶中,让其沉入水中,采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然后通过增加细沙的方法来改变沉没物体的重力,结果发现浮力不变。实验结论是:浮力与物体重力没有关系。
(第一个学生表述结论时,教师对其进行适当引导,使其表述更加完整和规范,为后面的学生起到示范作用。)
生2:我们组研究的是物体密度与浮力之间的关系,基本操作和前一组类似,不断改变玻璃瓶中的细沙,就是在改变物体的平均密度。实验结论是:浮力与物体密度没有关系。
生3:我们组研究的是物体体积与浮力之间的关系,基本操作:将不同体积的石块放在水中,测其浮力,结果发现浮力不同。实验结论是:浮力与物体体积有关。
师:我们请该小组同学再演示一下他们的实验,请大家注意观察实验细节。
(在关键性节点上,教师适当提醒,引导学生发现结论)
生:我们发现同一个石块,在入水过程中弹簧秤的示数在发生变化,这也间接说明浮力在变,但是石块本身的体积没变,因此浮力应该与物体的体积没有关系。
师:那么在石块逐渐浸没水中的过程中,是什么在变化呢?
生:是石块浸在水中的体积大小在变。
师:能阐述一下具体关系吗?
生:浮力与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则浮力越大。
生4:我们组研究的是物体形状与浮力之间的关系,基本操作:将同一块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将其投入水中测其浮力,结果发现浮力相同。实验结论是:浮力与物体形状无关。
生5:我们组研究的是液体密度与浮力之间的关系,基本操作:将同一个石块分别浸没在水和盐水中,测其浮力,结果发现浮力不同。实验结论是:浮力与液体密度有关,且密度越大,则浮力越大。
生6:我们组研究的是物体所处深度与浮力之间的关系,基本操作:用弹簧秤将同一个石块吊在水中,测其处于不同深度时的浮力,结果发现浮力相同。实验结论是:浮力与物体所处深度无关。
(教师将学生的结论整理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对比和总结。)
师:对上述猜想进行验证,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于水的体积(即排开液体的体积V)和液体的密度P有关,如果将这两个物理量放在一起,你能联想到什么物理量呢?
学习是从无到有的生成性过程,我们提出生成性课堂的理念并将其用到课堂探究活动之中,旨在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学习的过程,获得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