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这是传统教育。一个教育专用网、一部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这就是以“互联网+教育”为主的思想政治课程,只有搭上“互联网+教育”的快车,积极将新型技术手段和网络工具引进思想政治课堂,才可能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导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与时俱进,从而更好地提升高职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基于“互联网+”的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举措
1.利用互联网搭建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平台体系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以下简称“应大”)通过互联网搭建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平台,在这个平台里既有教师课堂教学内容的分享,也有教师答疑解惑的在线问答;既有传递正能量的资料分享区,也有学生自主讨论区……学生通过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平台,不仅可以自学知识,还可以在线向老师和同学请教问题寻求答案;既可以各抒己见,也可以针锋相对讨论问题……很多在课堂上羞于提问的学生,在这里可以畅所欲言。互联网还可以弥补学生的一些性格缺陷,经常有一些在课堂上一言不发的学生,在网络空间里却可以滔滔不绝,网络学习平台可以很好地激发这类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任课教师还可以在自己任课的班级通过微信群和QQ群建立小范围的学习交流空间,在空间里不仅可以公布一些课程管理信息,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2.利用网络媒体丰富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學手段,增加思想政治教学的趣味性
“95后”的学生都是“手机控”。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中,教师要与手机竞争。“互联网+”下的思想政治课堂手机成了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教师可以在讲授一些课本上的知识之后,特地提出一些书本上没有,但是却与授课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去互联网上寻找答案;或是留下作业题,让学生在微信群或者是QQ空间里讨论完成。不仅课堂讨论中可以用手机去互联网上查找答案,而且连课堂签到、课后作业甚至连学科测试都可以通过手机完成,不仅极大丰富了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手段,也很好地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另一个关键就是将虚拟现实(VR)技术引入思想政治教学中。例如,福建省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互联网+红色教育”体验活动中,通过应用技术体验飞夺泸定桥、小红军互动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民众前来体验,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学校可以通过设立红色教育虚拟现实(VR)体验室以改变现有思想政治课程的一些授课模式,营造自主学习的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师在讲授辛亥革命或是鸦片战争等一些历史事件时只能通过一些图片和一些文字来讲述。在多媒体技术推广之后,教师在教授这些历史知识时还可以配合一些影视资料,但是授课效果却还是不尽如人意,很难使学生对距离时间较远的历史事件感同身受。如果在讲授这些历史事件时将虚拟现实(VR)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那么教学效果将完全不同。学生不仅可以置身于历史事件当中,还可以直接感受到战争中的枪炮和断壁残垣,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令人拍案叫绝,学习的趣味性大大提升。
3.利用互联网完善思想政治教学的学生管理和考核工作
应大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通常都是合班授课,一个授课班级里通常有近百名学生,传统的学生出勤管理都是授课教师通过点名来完成的。这种考勤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也会因为个别学生不够诚信而出现代替答到等情况,无法准确完成考勤。利用互联网平台,学生在进入教室后可以用手机扫描教师用多媒体设备放映到屏幕上的二维码完成签到。不仅如此,学生还要在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师的引导通过手机在教师指定的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平台的某个空间完成问题的讨论和回答,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完成学生作业的批改和评分工作。这一切学生和教师的参与过程都会被网络记录下来,并通过专用的软件进行分数的登统工作,作为后期学生成绩评定的依据。
通过互联网完成应用技术大学思想政治教学的学生管理和考核工作,不仅完善了管理流程,也减轻了教师学期末的工作压力。
二、基于“互联网+”的应用技术大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如何引导和帮助学生筛选信息成为关键
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不仅有传递正能量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正面新闻,也充斥着大量传播暴力、色情、消极思想的负面信息。高职学生好奇心强,对信息的真伪缺乏理性的甄别力,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如何引导和帮助学生获取正能量的信息,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袭,是“互联网+”教育下思想政治教师需要完成的又一重要使命。
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对与课程相关的信息的筛选范围给学生做一个大致的划定,避免学生漫无目的地去网络上查找信息,这样可以保证学生查找到信息的质量,鼓励学生将其查找到的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在QQ或是微信学习群里交流分享,使一个人的智慧变成大家的智慧;同时,思想政治教师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在网络上看到的一些负面的消息或新闻应及时给予积极正面的引导,尽快消除负面消息带来的不良影响。
2.“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师的育人功能可能会被弱化,要坚持“教育为体,互联网为用”的原则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思想政治教师不仅要传播书本的知识,还要靠自身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互联网+”背景下的应用技术大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师靠自身人格力量感染学生的机会逐渐降低,教师的育人功能可能会被弱化。如何继续发挥思想政治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就是要坚持“教育为体,互联网为用”的原则。
三、结语
面对“互联网+”的冲击,学校教育与学校以外的教育应该有明显的分工,学校教育应更多地承担起“授人以渔”的责任。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学校教育就得在知识内容上删繁就简,将教育的核心从知识为主的教育向思维为主的教育转变。“互联网+”教育是在创新驱动下的教育领域的重大革命。这场革命不仅可以推进优秀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育公平的实现,还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推进教育技术发展的一次大飞跃。思想政治教学作为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只有顺势而上、顺势而为,积极推进“互联网+”下思想政治课程的重大改革,将新型的技术工具和网络手段引进思想政治课堂,创建思想政治课程网络教育平台,营造自主学习的环境,才能更好地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担负的“德育为先”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
[1]赵国庆.“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应对[N].光明日报,2015-06-09.
[2]黄永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一、基于“互联网+”的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举措
1.利用互联网搭建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平台体系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以下简称“应大”)通过互联网搭建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平台,在这个平台里既有教师课堂教学内容的分享,也有教师答疑解惑的在线问答;既有传递正能量的资料分享区,也有学生自主讨论区……学生通过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平台,不仅可以自学知识,还可以在线向老师和同学请教问题寻求答案;既可以各抒己见,也可以针锋相对讨论问题……很多在课堂上羞于提问的学生,在这里可以畅所欲言。互联网还可以弥补学生的一些性格缺陷,经常有一些在课堂上一言不发的学生,在网络空间里却可以滔滔不绝,网络学习平台可以很好地激发这类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任课教师还可以在自己任课的班级通过微信群和QQ群建立小范围的学习交流空间,在空间里不仅可以公布一些课程管理信息,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2.利用网络媒体丰富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學手段,增加思想政治教学的趣味性
“95后”的学生都是“手机控”。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中,教师要与手机竞争。“互联网+”下的思想政治课堂手机成了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教师可以在讲授一些课本上的知识之后,特地提出一些书本上没有,但是却与授课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去互联网上寻找答案;或是留下作业题,让学生在微信群或者是QQ空间里讨论完成。不仅课堂讨论中可以用手机去互联网上查找答案,而且连课堂签到、课后作业甚至连学科测试都可以通过手机完成,不仅极大丰富了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手段,也很好地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另一个关键就是将虚拟现实(VR)技术引入思想政治教学中。例如,福建省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互联网+红色教育”体验活动中,通过应用技术体验飞夺泸定桥、小红军互动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民众前来体验,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学校可以通过设立红色教育虚拟现实(VR)体验室以改变现有思想政治课程的一些授课模式,营造自主学习的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师在讲授辛亥革命或是鸦片战争等一些历史事件时只能通过一些图片和一些文字来讲述。在多媒体技术推广之后,教师在教授这些历史知识时还可以配合一些影视资料,但是授课效果却还是不尽如人意,很难使学生对距离时间较远的历史事件感同身受。如果在讲授这些历史事件时将虚拟现实(VR)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那么教学效果将完全不同。学生不仅可以置身于历史事件当中,还可以直接感受到战争中的枪炮和断壁残垣,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令人拍案叫绝,学习的趣味性大大提升。
3.利用互联网完善思想政治教学的学生管理和考核工作
应大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通常都是合班授课,一个授课班级里通常有近百名学生,传统的学生出勤管理都是授课教师通过点名来完成的。这种考勤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也会因为个别学生不够诚信而出现代替答到等情况,无法准确完成考勤。利用互联网平台,学生在进入教室后可以用手机扫描教师用多媒体设备放映到屏幕上的二维码完成签到。不仅如此,学生还要在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师的引导通过手机在教师指定的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平台的某个空间完成问题的讨论和回答,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完成学生作业的批改和评分工作。这一切学生和教师的参与过程都会被网络记录下来,并通过专用的软件进行分数的登统工作,作为后期学生成绩评定的依据。
通过互联网完成应用技术大学思想政治教学的学生管理和考核工作,不仅完善了管理流程,也减轻了教师学期末的工作压力。
二、基于“互联网+”的应用技术大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如何引导和帮助学生筛选信息成为关键
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不仅有传递正能量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正面新闻,也充斥着大量传播暴力、色情、消极思想的负面信息。高职学生好奇心强,对信息的真伪缺乏理性的甄别力,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如何引导和帮助学生获取正能量的信息,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袭,是“互联网+”教育下思想政治教师需要完成的又一重要使命。
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对与课程相关的信息的筛选范围给学生做一个大致的划定,避免学生漫无目的地去网络上查找信息,这样可以保证学生查找到信息的质量,鼓励学生将其查找到的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在QQ或是微信学习群里交流分享,使一个人的智慧变成大家的智慧;同时,思想政治教师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在网络上看到的一些负面的消息或新闻应及时给予积极正面的引导,尽快消除负面消息带来的不良影响。
2.“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师的育人功能可能会被弱化,要坚持“教育为体,互联网为用”的原则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思想政治教师不仅要传播书本的知识,还要靠自身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互联网+”背景下的应用技术大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师靠自身人格力量感染学生的机会逐渐降低,教师的育人功能可能会被弱化。如何继续发挥思想政治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就是要坚持“教育为体,互联网为用”的原则。
三、结语
面对“互联网+”的冲击,学校教育与学校以外的教育应该有明显的分工,学校教育应更多地承担起“授人以渔”的责任。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学校教育就得在知识内容上删繁就简,将教育的核心从知识为主的教育向思维为主的教育转变。“互联网+”教育是在创新驱动下的教育领域的重大革命。这场革命不仅可以推进优秀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育公平的实现,还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推进教育技术发展的一次大飞跃。思想政治教学作为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只有顺势而上、顺势而为,积极推进“互联网+”下思想政治课程的重大改革,将新型的技术工具和网络手段引进思想政治课堂,创建思想政治课程网络教育平台,营造自主学习的环境,才能更好地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担负的“德育为先”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
[1]赵国庆.“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应对[N].光明日报,2015-06-09.
[2]黄永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