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思考与关注远不及教育家的观点深远,但可以独到;语文教师也不是专注研究语文教学的专家,可语文教学中给教师留下的诸多问题,是教师直接面对的,这让教师不得不去思考,不得不去探寻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例如:关于学生作文中真情,就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师。
真情何在
情感,人们的精神家园。当人们在失落的世界里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情感时,是否想到自己究竟想要些什么呢?在笔者看来,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真情总是激荡在儿童纯真的心灵之间,每一个心脑健全的孩子都蕴藏着丰富的甚至是无法估量的发展资源。可每当学生写作文时总是抓耳挠腮,苦思冥想凑字数。认真审视目前的一些作文教学现状,就连家长读了也摇头。
新课标强调作文要表达真情实感,让学生写真话、实话、心理话。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其宗旨就是在告诉我们:“真”,要比一切都重要;“真”,才使得学生的作文有了生命力。叙事要真,抒情更要真。
真情可以说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也是一篇文章自成高格的关键。作文中,教师所倡导的是孩子对生活的真实感悟,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是一种真真切切来不得半点虚伪的自然抒发,是一种随心所欲的尽致表达。然而,现实情况如何呢?写高分作文,考个好名次,今后上名校……社会环境的影响,家长传导的压力,学校的应试教育,让孩子步履匆匆,快节奏地学习生活,使得他们无暇顾及身边的每一次感动。在语文课堂上:记叙文六要素,背;书信格式,背;写人的作文,背;写景的作文,背。所有形式的作文,烂背于心。在孩子看来,作文只是他们语文试卷上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然成为教师授意学生考试得分的重要一环。教师如果只注重学生作文的结构与形式、词语的堆砌,仅仅是干瘪的讲解,学生早已没了满腔的热情观察周围的生活,热爱、体验周围的事物,这种作文对学生来说,岂不乏味?这样的叙事与表达,毫无个性特征,更无情感色彩。真言与真情在孩子的作文中被冲淡得太多。如是,作文仅仅是为了得分吗?这样的作文又怎能得高分?
学会感悟
感悟,可以使笔下具体的人、事、景、物焕发出哲理的光彩,从而拨动读者心弦,并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只有深切的感悟,方显真情,才是习作的升华。
在教师引导下的思维框架里作文,会极大地抑制学生的内心体验与真情吐露,学生会成为习作的被动接受者,造成素材缺乏,词语贫乏,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发展不协调。长期下去,学生对作文产生畏难心理,继而渐渐失去兴趣,更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文学素养。因而,要鼓励学生跳出作文的框框,重视真实的叙事,在此基础上写出本真的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书读多了、读深透了、读到作者心中去,书中的文字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学生灵活运用的语言,成为学生情感表达时的一种语言财富。这里不仅仅是文本讲读中的感悟,也要求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中感悟。
尝试于亲情中感悟。亲情最本能,最直接而有时又最隐晦,因而又最容易被漠视。父母的一个眼神、每一句关怀,却越来越多地孩子被当作一种应尽的义务。如果让学生学会体悟亲情,便能勾唤出他们心灵深处的情感律动。比如,让学生记住父母的生日,即使没有礼物也要让他们感动一次;让学生也去关心父母一回,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问候;寻找契机,和家人长谈一次,去了解他们心中的烦恼……体悟亲情,走进父母内心的情感世界,于无声处听惊雷,将亲情散射成孩子作文的激情与真情。
学会从生活中感悟,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好的作文来自对生活的孕育和热爱。“必有实、乃有文。”正如叶圣陶所说的“生活实际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样的文字。”生活中有着丰富的情感,只要引导孩子日常留心周围的人和事,做生活的主人,从思想、情感乃至行动上积极参与,全身心地投入。如临其事,如事其人,在参与的氛围中倾注自己的思想,激发自己的情感,震撼自己的心灵。在恰当的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孩子走进大自然,去倾听花开的声音,去寻找春天的颜色,去体验鲜活的美景:田野的鲜绿,溪水的缠绵,风雨雷电,日月星辰;让孩子走进社会,去体验那五光十色、琳琅满目的商品,日新月异的城市,井然有序的交通;如果可以,带领孩子走进社区,参观工厂,了解街道,采访人物……总之,让孩子去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关注他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关注这个世界的一草一木、身边的人、身边发生的大小新闻故事。让他们在人生旅途的初始就懂得: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充满情感的世界里,生活处处有语文,作文字字写生活。感悟在生活。
结束语
孩子虽不是诗人,缤纷的童年生活却给了他们诗人一般的灵性。生活中有许多一闪而过的点点滴滴,有的不经意在他们玩耍嬉笑中渐渐淡忘,有的却会给他们烙下深深的印记。如果教师提醒孩子做个有心之人,注重平时的素材累积,在命题或给材料作文时,帮助他们大胆去除形式、框架抑或字数的限制,再稍加引导和启发,便能激活他们的灵感,催发他们更多地思考和感悟。童真的孩子,有了感悟,必吐真情。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周岗学校)
真情何在
情感,人们的精神家园。当人们在失落的世界里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情感时,是否想到自己究竟想要些什么呢?在笔者看来,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真情总是激荡在儿童纯真的心灵之间,每一个心脑健全的孩子都蕴藏着丰富的甚至是无法估量的发展资源。可每当学生写作文时总是抓耳挠腮,苦思冥想凑字数。认真审视目前的一些作文教学现状,就连家长读了也摇头。
新课标强调作文要表达真情实感,让学生写真话、实话、心理话。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其宗旨就是在告诉我们:“真”,要比一切都重要;“真”,才使得学生的作文有了生命力。叙事要真,抒情更要真。
真情可以说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也是一篇文章自成高格的关键。作文中,教师所倡导的是孩子对生活的真实感悟,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是一种真真切切来不得半点虚伪的自然抒发,是一种随心所欲的尽致表达。然而,现实情况如何呢?写高分作文,考个好名次,今后上名校……社会环境的影响,家长传导的压力,学校的应试教育,让孩子步履匆匆,快节奏地学习生活,使得他们无暇顾及身边的每一次感动。在语文课堂上:记叙文六要素,背;书信格式,背;写人的作文,背;写景的作文,背。所有形式的作文,烂背于心。在孩子看来,作文只是他们语文试卷上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然成为教师授意学生考试得分的重要一环。教师如果只注重学生作文的结构与形式、词语的堆砌,仅仅是干瘪的讲解,学生早已没了满腔的热情观察周围的生活,热爱、体验周围的事物,这种作文对学生来说,岂不乏味?这样的叙事与表达,毫无个性特征,更无情感色彩。真言与真情在孩子的作文中被冲淡得太多。如是,作文仅仅是为了得分吗?这样的作文又怎能得高分?
学会感悟
感悟,可以使笔下具体的人、事、景、物焕发出哲理的光彩,从而拨动读者心弦,并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只有深切的感悟,方显真情,才是习作的升华。
在教师引导下的思维框架里作文,会极大地抑制学生的内心体验与真情吐露,学生会成为习作的被动接受者,造成素材缺乏,词语贫乏,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发展不协调。长期下去,学生对作文产生畏难心理,继而渐渐失去兴趣,更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文学素养。因而,要鼓励学生跳出作文的框框,重视真实的叙事,在此基础上写出本真的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书读多了、读深透了、读到作者心中去,书中的文字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学生灵活运用的语言,成为学生情感表达时的一种语言财富。这里不仅仅是文本讲读中的感悟,也要求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中感悟。
尝试于亲情中感悟。亲情最本能,最直接而有时又最隐晦,因而又最容易被漠视。父母的一个眼神、每一句关怀,却越来越多地孩子被当作一种应尽的义务。如果让学生学会体悟亲情,便能勾唤出他们心灵深处的情感律动。比如,让学生记住父母的生日,即使没有礼物也要让他们感动一次;让学生也去关心父母一回,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问候;寻找契机,和家人长谈一次,去了解他们心中的烦恼……体悟亲情,走进父母内心的情感世界,于无声处听惊雷,将亲情散射成孩子作文的激情与真情。
学会从生活中感悟,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好的作文来自对生活的孕育和热爱。“必有实、乃有文。”正如叶圣陶所说的“生活实际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样的文字。”生活中有着丰富的情感,只要引导孩子日常留心周围的人和事,做生活的主人,从思想、情感乃至行动上积极参与,全身心地投入。如临其事,如事其人,在参与的氛围中倾注自己的思想,激发自己的情感,震撼自己的心灵。在恰当的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孩子走进大自然,去倾听花开的声音,去寻找春天的颜色,去体验鲜活的美景:田野的鲜绿,溪水的缠绵,风雨雷电,日月星辰;让孩子走进社会,去体验那五光十色、琳琅满目的商品,日新月异的城市,井然有序的交通;如果可以,带领孩子走进社区,参观工厂,了解街道,采访人物……总之,让孩子去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关注他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关注这个世界的一草一木、身边的人、身边发生的大小新闻故事。让他们在人生旅途的初始就懂得: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充满情感的世界里,生活处处有语文,作文字字写生活。感悟在生活。
结束语
孩子虽不是诗人,缤纷的童年生活却给了他们诗人一般的灵性。生活中有许多一闪而过的点点滴滴,有的不经意在他们玩耍嬉笑中渐渐淡忘,有的却会给他们烙下深深的印记。如果教师提醒孩子做个有心之人,注重平时的素材累积,在命题或给材料作文时,帮助他们大胆去除形式、框架抑或字数的限制,再稍加引导和启发,便能激活他们的灵感,催发他们更多地思考和感悟。童真的孩子,有了感悟,必吐真情。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周岗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