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4月2日,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科力远)发布了2012年年报,根据其年报显示,2012年科力远亏损5,794.3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52.19%,值得特别强调的是,这也是科力远上市10年来的首次亏损。实际上,随着镍氢电池与锂电池之争中的锂电池优势被逐渐抬升,镍氢动力电池前景已经愈发不确定起来。刚刚离开科力远不久的员工李鑫就告诉记者:“随着锂电池在技术、成本、市场方面的同时发力,镍氢动力电池的前景大幅降低,很多同事都认为镍氢电池市场已步入行业下行拐点,而且速度会越来越快。”
这样的判断在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中可得到印证,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并提出到2015年,完成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累计产销量50万辆的目标。这一政策与2009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2009年至2011年,国内将形成至少5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目标,并试点对购买混合电动汽车的消费者给予直接补贴的形式有了很大转变。
对此,科力远董事长钟发平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国内企业表现浮躁,一窝蜂地盲目铺摊子,造成产能过剩,企业亏损”。无奈之下,科力远转战稀土。2012年12月18日,科力远第三次发布了收购鸿源稀土的预案。而和前两次的结果或许不同,这次科力远的收购颇有不成功便成仁的味道。“大家都很清楚,镍氢电池产业链中,价值高端的电池组(主要是一致性的问题)和电池管理系统被日本企业牢牢把控,中国企业如果想在未来生存,就必须打通上游矿产资源和电池材料的通道。”李鑫说。
埋下问题的种子
这是一个略带悲情的故事。1998年1月,钟发平携其研发的连续化带状泡沫镍生产技术与湖南省新技术研究局合资成立长沙力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力元新材),并在次年7月开始规模生产连续化带状泡沫镍。在生产之初,力元新材就凭借着低廉的成本快速打开了国际市场。那段时间里,包括法国阿尔卡特、日本松下、三洋、香港超霸、深圳比亚迪等在内的10多家电池厂商都选择了力元新材的泡沫镍。2002年,力元新材终于超过了当时的行业标杆日本住友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泡沫镍生产商,占有全球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在那段时间,很多人都为这家隐形冠军企业感到骄傲。”2003年9月,力元新材如愿登录中国A股市场,成为当时市场最受追捧的企业之一。
也大概是在这个时期,钟发平决定为自己的人生做一次豪赌。2004年12月,钟发平正式辞任了力元新材总经理,去重新运作一家新的公司。此后不久,力元新材20多名技术人员和中高层管理人员先后辞职去了另一家公司。“这家公司其实就是钟发平新开的那家公司,做技术出身的他很清楚,那些是力元新材中最重要的人才。”一位接近科力远的知情人回忆,“其实钟发平赌的就是他迟早会重新入主力元新材。”事实确如这位知情人士所言,不过两年时间,钟发平就把力元新材重新收归自己的囊中,并在2008年以资产注入的方式,将公司更名为科力远。
不过,科力远并非没有弱点。证券分析师王翔说:“一直以来,科力远都有一个致命的死穴,对它而言,上游产业涨价的负担无法通过产品提价的方式传导出去。” 事实确实如此,自2003年上市后,力元新材的毛利率开始不断下滑,由2005年的28.32%左右滑至目前的10%左右。
不得不提的是,在这期间,有几大事件对科力远发展影响深远。第一是,自2005年开始,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金属镍的价格开始迅速上升,最高攀升至51,800美元/吨,这几乎对科力远造成了致命打击。虽然不久后,金融危机开始,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金属镍的价格也由2007年最高的51,800美元/吨下跌至2009年的9,000美元/吨左右(目前为止的最低价格),但即使这样,当时的LmeS_镍3期货价格还是比科力远刚进入这个市场的价格高了100%以上。
而让人叹息的是,虽然金属镍价格在这一时期快速下降,但是科力远的毛利率很难有所起色。与1999年刚成立时整个泡沫镍市场30%左右的毛利率相比,2008年的泡沫镍的毛利率只剩下不到10%。而根据科力远2009年报,其净利润已下滑至1,900万元,相比2008年下降46%,这也被很多行业人士解读为2008年钟发平专门向股东发出致歉信后回天乏力。
第二是,2008年7月,科力远与超霸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湖南科霸汽车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合作生产混合电动汽车用镍氢动力电池组及车载工程化能量包。当时超霸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在全球电池供应商排名中名列第三位,是科力远最重要的用户之一,但由于长期受到松下电动汽车能源公司的压制,其投入重金研发的产品仅在香港的几千辆公交车上被采用。一位业内人士曾幽默地说,“这是行业寒冬中两家困难企业抱团取暖的故事。”钟发平当时也对这个项目寄予了厚望,他曾公开表示,产品研发不能跟着外国人的屁股转,草率地“克隆”别人的成果,那会永远落后于人,我们需要的是高起点、突破性的新成果,要勇于超越,做世界第一,而这一工程给了科力远这样的机会。
不过,事情远没科力远谋划的那样简单。2009年7月,科霸首条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能量包全自动规模生产线下线。但一直没有订单,根据科力远2010年和2011年年报显示,科霸公司的营收均为0,且分别出现了247万元和827万元的亏损额。对此,一位电池行业研发人员评价说,其主要问题出在了镍氢电池的一致性上。“在原材料、生产工艺上,中国生产镍氢电池的企业和日本企业在一致性上差了20倍。”无奈之下,科力远在2011年2月收购了日本湘南,该公司曾经生产了丰田普锐斯的第一组镍氢电池。这等于间接说明了钟发平的战略开始发生转移,从占领镍氢电池的价值高端向打通上游矿产资源——电池材料的全产业链模式转移。
赌局鸿源稀土
2013年4月,科力远在其年报中披露,2012年公司积极参与组建湖南省稀土产业集团(暂定名)并顺利获得政府批文。同时,公司正在推进对稀土加工冶炼企业益阳鸿源稀土有限责任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工作,以谋求上游原材料稀土资源,满足车载镍氢动力电池能量包对稀土资源及稀土加工产品的需求。“这一消息使得科力远的股价在高位震荡,而与此同时,大盘已大幅下行,并一度跌破年线。不过,高位盘整的实质是多空双方都在观察鸿源稀土重组的状况,这也是支撑投资者的基础……”私募人士王佳告诉记者。
这样的判断在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中可得到印证,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并提出到2015年,完成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累计产销量50万辆的目标。这一政策与2009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2009年至2011年,国内将形成至少5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目标,并试点对购买混合电动汽车的消费者给予直接补贴的形式有了很大转变。
对此,科力远董事长钟发平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国内企业表现浮躁,一窝蜂地盲目铺摊子,造成产能过剩,企业亏损”。无奈之下,科力远转战稀土。2012年12月18日,科力远第三次发布了收购鸿源稀土的预案。而和前两次的结果或许不同,这次科力远的收购颇有不成功便成仁的味道。“大家都很清楚,镍氢电池产业链中,价值高端的电池组(主要是一致性的问题)和电池管理系统被日本企业牢牢把控,中国企业如果想在未来生存,就必须打通上游矿产资源和电池材料的通道。”李鑫说。
埋下问题的种子
这是一个略带悲情的故事。1998年1月,钟发平携其研发的连续化带状泡沫镍生产技术与湖南省新技术研究局合资成立长沙力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力元新材),并在次年7月开始规模生产连续化带状泡沫镍。在生产之初,力元新材就凭借着低廉的成本快速打开了国际市场。那段时间里,包括法国阿尔卡特、日本松下、三洋、香港超霸、深圳比亚迪等在内的10多家电池厂商都选择了力元新材的泡沫镍。2002年,力元新材终于超过了当时的行业标杆日本住友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泡沫镍生产商,占有全球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在那段时间,很多人都为这家隐形冠军企业感到骄傲。”2003年9月,力元新材如愿登录中国A股市场,成为当时市场最受追捧的企业之一。
也大概是在这个时期,钟发平决定为自己的人生做一次豪赌。2004年12月,钟发平正式辞任了力元新材总经理,去重新运作一家新的公司。此后不久,力元新材20多名技术人员和中高层管理人员先后辞职去了另一家公司。“这家公司其实就是钟发平新开的那家公司,做技术出身的他很清楚,那些是力元新材中最重要的人才。”一位接近科力远的知情人回忆,“其实钟发平赌的就是他迟早会重新入主力元新材。”事实确如这位知情人士所言,不过两年时间,钟发平就把力元新材重新收归自己的囊中,并在2008年以资产注入的方式,将公司更名为科力远。
不过,科力远并非没有弱点。证券分析师王翔说:“一直以来,科力远都有一个致命的死穴,对它而言,上游产业涨价的负担无法通过产品提价的方式传导出去。” 事实确实如此,自2003年上市后,力元新材的毛利率开始不断下滑,由2005年的28.32%左右滑至目前的10%左右。
不得不提的是,在这期间,有几大事件对科力远发展影响深远。第一是,自2005年开始,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金属镍的价格开始迅速上升,最高攀升至51,800美元/吨,这几乎对科力远造成了致命打击。虽然不久后,金融危机开始,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金属镍的价格也由2007年最高的51,800美元/吨下跌至2009年的9,000美元/吨左右(目前为止的最低价格),但即使这样,当时的LmeS_镍3期货价格还是比科力远刚进入这个市场的价格高了100%以上。
而让人叹息的是,虽然金属镍价格在这一时期快速下降,但是科力远的毛利率很难有所起色。与1999年刚成立时整个泡沫镍市场30%左右的毛利率相比,2008年的泡沫镍的毛利率只剩下不到10%。而根据科力远2009年报,其净利润已下滑至1,900万元,相比2008年下降46%,这也被很多行业人士解读为2008年钟发平专门向股东发出致歉信后回天乏力。
第二是,2008年7月,科力远与超霸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湖南科霸汽车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合作生产混合电动汽车用镍氢动力电池组及车载工程化能量包。当时超霸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在全球电池供应商排名中名列第三位,是科力远最重要的用户之一,但由于长期受到松下电动汽车能源公司的压制,其投入重金研发的产品仅在香港的几千辆公交车上被采用。一位业内人士曾幽默地说,“这是行业寒冬中两家困难企业抱团取暖的故事。”钟发平当时也对这个项目寄予了厚望,他曾公开表示,产品研发不能跟着外国人的屁股转,草率地“克隆”别人的成果,那会永远落后于人,我们需要的是高起点、突破性的新成果,要勇于超越,做世界第一,而这一工程给了科力远这样的机会。
不过,事情远没科力远谋划的那样简单。2009年7月,科霸首条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能量包全自动规模生产线下线。但一直没有订单,根据科力远2010年和2011年年报显示,科霸公司的营收均为0,且分别出现了247万元和827万元的亏损额。对此,一位电池行业研发人员评价说,其主要问题出在了镍氢电池的一致性上。“在原材料、生产工艺上,中国生产镍氢电池的企业和日本企业在一致性上差了20倍。”无奈之下,科力远在2011年2月收购了日本湘南,该公司曾经生产了丰田普锐斯的第一组镍氢电池。这等于间接说明了钟发平的战略开始发生转移,从占领镍氢电池的价值高端向打通上游矿产资源——电池材料的全产业链模式转移。
赌局鸿源稀土
2013年4月,科力远在其年报中披露,2012年公司积极参与组建湖南省稀土产业集团(暂定名)并顺利获得政府批文。同时,公司正在推进对稀土加工冶炼企业益阳鸿源稀土有限责任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工作,以谋求上游原材料稀土资源,满足车载镍氢动力电池能量包对稀土资源及稀土加工产品的需求。“这一消息使得科力远的股价在高位震荡,而与此同时,大盘已大幅下行,并一度跌破年线。不过,高位盘整的实质是多空双方都在观察鸿源稀土重组的状况,这也是支撑投资者的基础……”私募人士王佳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