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梦”是新时期的一个重大时代命题,不仅为中华民族描绘了波澜壮阔的美好蓝图,而且也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丰富的时代内涵,为大学生的成长进步指明了方向。
“中国梦”对于大学生就是“报国梦”。青年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大学生学习践行“中国梦”,具体体现就是怀揣爱国热情,发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传统,掌握真才实学,投身到报效祖国、造福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去,努力实现“报国梦”。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从周恩来、邓小平等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远赴欧洲勤工俭学,探求救国良策,到13位平均只有20多岁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创建中国共产党;从拉开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五四”青年运动到发出抗日救亡最强音的“一二·九”运动,青年大学生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抛头颅、洒热血,满腔赤诚;从5.3万名大学生参与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到10多万名青年学生参与上海世博会志愿服务,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到今年的芦山地震,大学生一直活跃在志愿服务的第一线,心系人民、无私奉献,他们青春靓丽的背影为时代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在西部、在边疆、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都有青年大学生义务支教、服务西部、扎根农村、奉献青春的身影。在探月工程、北斗导航、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第四代核电等一批重大工程中,到处都有青年突击队的旗帜,在“神十”载人航天总体部,400多名员工平均年龄仅32.6岁。报国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表现,“得其大着可以兼其小”,青年大学生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中国梦”对于大学生就是“成才梦”。青春是最宝贵的年华,青年大学生富有激情,朝气蓬勃,怀揣出国梦、考研梦、创业梦、致富梦、明星梦等五彩斑斓的梦想。马克思说过,“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个体理想是社会理想的基本构成,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当前第一要务就是要珍惜大好时光,心无旁骛、刻苦钻研、勤奋学习,通过个体的“成才梦”助力“中国梦”。加德纳创建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不能说某个人优秀,只能说某个人在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是优秀。成才的渠道多种多样,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是重点大学高材生,还是高职院校学生,大学生只要学有所长,就一定能施展才华,立志成才。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伟大的时代召唤着青年,辉煌的事业期待着青年。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代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最好的舞台,大学生可以施展身手,展翅翱翔。无论是遨游太空的“80后”女航天员王亚平,还是24岁就当选十八大党代表的大学生村官石磊,抑或35岁就当上航母设计高级工程师的王治国,他们的成功都是幸于时代。当前,大学生践行“中国梦”,就是要勤于修身、立志高远,掌握扎实技能,练就过硬本领,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为实现中国梦增砖添瓦。
“中国梦”对于大学生就是“创新梦”。青年大学生思维活跃、精力旺盛,富有创新激情和创新活力,是最具创造性的群体。青年大学生践行“中国梦”,就是要燃起心中创新的火把,以创新创业托起“中国梦”。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当今世界,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一个国家要在激烈的竞争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久必须以创新为动力源。科学研究发现,人才成长的最佳年龄区在25岁至45岁之间,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急需大量创新人才。大学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结合点,但是我国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现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高层次创新人才匮乏,大学生创业比率偏低,无论是李约瑟之谜,还是钱学森之问,都直指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创新梦”是当代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青年大学生要努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养成创造性人格,敢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奋勇当先、勇攀高峰。
思想家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一些大学生受消费主义、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理想信仰面临冲击,少数大学生出现理想彷徨、道德失范、心理失衡、信仰危机等问题。“中国梦”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解决创新的方向问题,激励大学生勇作追梦人,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中国梦”对于大学生就是“报国梦”。青年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大学生学习践行“中国梦”,具体体现就是怀揣爱国热情,发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传统,掌握真才实学,投身到报效祖国、造福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去,努力实现“报国梦”。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从周恩来、邓小平等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远赴欧洲勤工俭学,探求救国良策,到13位平均只有20多岁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创建中国共产党;从拉开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五四”青年运动到发出抗日救亡最强音的“一二·九”运动,青年大学生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抛头颅、洒热血,满腔赤诚;从5.3万名大学生参与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到10多万名青年学生参与上海世博会志愿服务,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到今年的芦山地震,大学生一直活跃在志愿服务的第一线,心系人民、无私奉献,他们青春靓丽的背影为时代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在西部、在边疆、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都有青年大学生义务支教、服务西部、扎根农村、奉献青春的身影。在探月工程、北斗导航、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第四代核电等一批重大工程中,到处都有青年突击队的旗帜,在“神十”载人航天总体部,400多名员工平均年龄仅32.6岁。报国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表现,“得其大着可以兼其小”,青年大学生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中国梦”对于大学生就是“成才梦”。青春是最宝贵的年华,青年大学生富有激情,朝气蓬勃,怀揣出国梦、考研梦、创业梦、致富梦、明星梦等五彩斑斓的梦想。马克思说过,“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个体理想是社会理想的基本构成,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当前第一要务就是要珍惜大好时光,心无旁骛、刻苦钻研、勤奋学习,通过个体的“成才梦”助力“中国梦”。加德纳创建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不能说某个人优秀,只能说某个人在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是优秀。成才的渠道多种多样,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是重点大学高材生,还是高职院校学生,大学生只要学有所长,就一定能施展才华,立志成才。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伟大的时代召唤着青年,辉煌的事业期待着青年。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代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最好的舞台,大学生可以施展身手,展翅翱翔。无论是遨游太空的“80后”女航天员王亚平,还是24岁就当选十八大党代表的大学生村官石磊,抑或35岁就当上航母设计高级工程师的王治国,他们的成功都是幸于时代。当前,大学生践行“中国梦”,就是要勤于修身、立志高远,掌握扎实技能,练就过硬本领,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为实现中国梦增砖添瓦。
“中国梦”对于大学生就是“创新梦”。青年大学生思维活跃、精力旺盛,富有创新激情和创新活力,是最具创造性的群体。青年大学生践行“中国梦”,就是要燃起心中创新的火把,以创新创业托起“中国梦”。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当今世界,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一个国家要在激烈的竞争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久必须以创新为动力源。科学研究发现,人才成长的最佳年龄区在25岁至45岁之间,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急需大量创新人才。大学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结合点,但是我国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现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高层次创新人才匮乏,大学生创业比率偏低,无论是李约瑟之谜,还是钱学森之问,都直指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创新梦”是当代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青年大学生要努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养成创造性人格,敢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奋勇当先、勇攀高峰。
思想家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一些大学生受消费主义、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理想信仰面临冲击,少数大学生出现理想彷徨、道德失范、心理失衡、信仰危机等问题。“中国梦”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解决创新的方向问题,激励大学生勇作追梦人,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