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立学院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产物,自上世纪90年代创办以来,至今已走过十余年的发展历程。
该制度设计成功地嫁接了社会资本与母体学校的双重优势,既引进了母体学校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使独立学院从办学伊始就具有相对较高起点,又引入了社会资本,扩大了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截止2012年,全国有独立学院303所,占普通本科院校1145所的26.5%;独立学院本科在校生262万人,占全国普通本科在校生1427万人的18.4%。据统计,独立学院已经形成2000多亿元的教育资产,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生力军。但是,“初生之犊其形必丑”,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迅猛发展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出现种种乱象,譬如校中校、假独立、招生不规范、教学质量不高、办学权责利不清晰等等,著名教育家刘道玉就尖锐地批判,独立学院的产生是利益均沾的结果,是不伦不类的怪胎。
在此背景下,2008年教育部颁布《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这意味着多年以来独立学院“半公半民”的模糊身份宣告结束,其正式作为民办高等教育的一种办学模式确定下来。根据国家的政策导向,目前全国共有35所独立学院先后转设为民办本科高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最具活力的重要增长点。
独立学院断奶后,从依附母体走向真正独立,从大树的荫蔽下离开独自迎接外面的风雨洗礼,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步入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阶段,对应用型人才需求旺盛,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新转设民办本科高校起点较高,具备多年的本科办学经验,受过重点大学的文化熏陶,具备一般民办高校所不具有的“血统”。另一方面,新转设民办本科高校也面临一系列挑战,主要体现在:一些院校办学理念不清晰、定位不准确,教育教学质量不高、教师队伍不稳定,骨干教师流失严重、整体实力不强,民办教育政策尚未落到实处,歧视依然存在,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回落,出现生源危机,面临严峻考验。
眼下,新转设民办本科高校该如何准确地分析社会的需要和时代发展的趋势,科学地制订新学校的发展目标,规划人才培养规格,明确办学定位,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其中,最重要的是牢牢把握两个关键词: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和有特色应用型大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建设一批高水平民办大学已成为我国民办高校的紧迫任务。世界上私立教育发达的国家,私立大学都占据很大比重,美国排名前20位的大学基本都是私立大学,日本私立大学和在校生数均占四分之三以上,韩国私立高等教育作为后起之秀,目前亦有私立大学进入世界前50名。新转设民办本科高校作为民办高等教育优质教育资源的代表之一,理应有抱负、有信心担负起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的重任。
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本科高校后,选择将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作为办学目标,还需解决的就是路径难题。针对当前大学生“毕业即失业”,而企业又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错位的现象,新转设民办本科高校应细分市场,差异化发展,不越位、不错位、不盲目攀高或就低,定位为办“教学型、应用型、服务型”大学,培养社会紧缺的应用型人才。国外应用科技大学就是一个很好的借鉴。上世纪60年代,伴随着新技术革命、产业结构升级,应用科技大学在德国悄然兴起,快速发展,并成为“德国工程师的摇篮”。后来,瑞士、奥地利、芬兰、荷兰等欧洲国家也陆续创办了大批应用科技大学,为国家的工业崛起、经济腾飞做出了重要贡献。德国应用科技大学非常注重服务行业、产业、社会,与企业的联系非常紧密,办学区域靠近大型企业,周围总有一些著名的大企业,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紧密相连,注重实践教学,教授许多来自企业,并具有工程师资格,这些对于新转设民办本科高校的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今天处于哪个阶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明天迈向何方。美国许多今日赫赫有名的私立大学,在创办之初毫不起眼,斯坦福大学当时被称为“西部的乡村学校”,康奈尔大学被称为“奶牛学校”,麻省理工学院被认为只能提供比古典学校次一等课程。这些学校在建校初期,没有受到重视,如果他们永远跟着别人的脚印走,那么永远不可能超过其他高校,但是他们坚持了自己的主张,走独特的办学之路,最终发展成今天的一流名校。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本科高校后,体制机制更加灵活高效,市场反应更加灵敏,自主办学权更加宽松,如果能走出一条特色办学之路,那么必然会为高校百花园增添一抹亮色,对此,我们拭目以待。
该制度设计成功地嫁接了社会资本与母体学校的双重优势,既引进了母体学校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使独立学院从办学伊始就具有相对较高起点,又引入了社会资本,扩大了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截止2012年,全国有独立学院303所,占普通本科院校1145所的26.5%;独立学院本科在校生262万人,占全国普通本科在校生1427万人的18.4%。据统计,独立学院已经形成2000多亿元的教育资产,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生力军。但是,“初生之犊其形必丑”,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迅猛发展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出现种种乱象,譬如校中校、假独立、招生不规范、教学质量不高、办学权责利不清晰等等,著名教育家刘道玉就尖锐地批判,独立学院的产生是利益均沾的结果,是不伦不类的怪胎。
在此背景下,2008年教育部颁布《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这意味着多年以来独立学院“半公半民”的模糊身份宣告结束,其正式作为民办高等教育的一种办学模式确定下来。根据国家的政策导向,目前全国共有35所独立学院先后转设为民办本科高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最具活力的重要增长点。
独立学院断奶后,从依附母体走向真正独立,从大树的荫蔽下离开独自迎接外面的风雨洗礼,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步入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阶段,对应用型人才需求旺盛,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新转设民办本科高校起点较高,具备多年的本科办学经验,受过重点大学的文化熏陶,具备一般民办高校所不具有的“血统”。另一方面,新转设民办本科高校也面临一系列挑战,主要体现在:一些院校办学理念不清晰、定位不准确,教育教学质量不高、教师队伍不稳定,骨干教师流失严重、整体实力不强,民办教育政策尚未落到实处,歧视依然存在,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回落,出现生源危机,面临严峻考验。
眼下,新转设民办本科高校该如何准确地分析社会的需要和时代发展的趋势,科学地制订新学校的发展目标,规划人才培养规格,明确办学定位,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其中,最重要的是牢牢把握两个关键词: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和有特色应用型大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建设一批高水平民办大学已成为我国民办高校的紧迫任务。世界上私立教育发达的国家,私立大学都占据很大比重,美国排名前20位的大学基本都是私立大学,日本私立大学和在校生数均占四分之三以上,韩国私立高等教育作为后起之秀,目前亦有私立大学进入世界前50名。新转设民办本科高校作为民办高等教育优质教育资源的代表之一,理应有抱负、有信心担负起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的重任。
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本科高校后,选择将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作为办学目标,还需解决的就是路径难题。针对当前大学生“毕业即失业”,而企业又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错位的现象,新转设民办本科高校应细分市场,差异化发展,不越位、不错位、不盲目攀高或就低,定位为办“教学型、应用型、服务型”大学,培养社会紧缺的应用型人才。国外应用科技大学就是一个很好的借鉴。上世纪60年代,伴随着新技术革命、产业结构升级,应用科技大学在德国悄然兴起,快速发展,并成为“德国工程师的摇篮”。后来,瑞士、奥地利、芬兰、荷兰等欧洲国家也陆续创办了大批应用科技大学,为国家的工业崛起、经济腾飞做出了重要贡献。德国应用科技大学非常注重服务行业、产业、社会,与企业的联系非常紧密,办学区域靠近大型企业,周围总有一些著名的大企业,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紧密相连,注重实践教学,教授许多来自企业,并具有工程师资格,这些对于新转设民办本科高校的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今天处于哪个阶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明天迈向何方。美国许多今日赫赫有名的私立大学,在创办之初毫不起眼,斯坦福大学当时被称为“西部的乡村学校”,康奈尔大学被称为“奶牛学校”,麻省理工学院被认为只能提供比古典学校次一等课程。这些学校在建校初期,没有受到重视,如果他们永远跟着别人的脚印走,那么永远不可能超过其他高校,但是他们坚持了自己的主张,走独特的办学之路,最终发展成今天的一流名校。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本科高校后,体制机制更加灵活高效,市场反应更加灵敏,自主办学权更加宽松,如果能走出一条特色办学之路,那么必然会为高校百花园增添一抹亮色,对此,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