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一定要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一定要以活动为纽带,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关键词:课内外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是非观、生活性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小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基本特征。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认识社会,认知生活,培养道德情感,发展道德感悟能力,从而将自己的认知、体验、感悟渗透在生活中。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学时,我们应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走近生活,从而引导学生去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形成良好的品德。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体现《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活性呢?
一、课内外结合,寓道德于生活
学生知识的获得单靠教师的灌输和学习书本上的东西是不够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应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知识世界中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并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儿童在生活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例如教学《春天里的发现》这一活动时,我首先带领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把学生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其次,通过学生亲自体验春天、观察春天,让学生了解春天“不仅美而且是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在大自然中的乐趣。最后,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寻找、体验感受到的春天,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和春天玩。在玩中,学生真正感受到春天带给他们的快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因此,内心深处就有了一种想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学生的世界不仅精彩,而且充满童真。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发现一些和书本上、老师讲的相矛盾的现象,进而产生许多困惑。我们应该帮助学生解决他们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实现品德教育的真正价值。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走进儿童的世界,听一听他们说的,看一看他们做的,想一想他们有什么困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活动和行为实践以及间接获得经验实现的。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教师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学生生活的人。教学不应局限于教室,应扩展到家庭社会和其他生活空间。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学生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学生的生活中形成。
二、活用教材,理论联系生活
传统的书本教学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仓库,却缺乏情感的体验。我们需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体验他人的奋斗和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提升他们的心灵体验。我们应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良好的条件,引导学生投入活动。
体验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三个基本教学环节之一。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悟。例如:在《购物ABC》中,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购物的乐趣及购物中需注意的地方,在教学中我创设了超市购物场景,让学生亲自参与购物,亲自体验。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和直接体验总结了一些购物的经验。他们也认识了一些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学生在活动中是主动的,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获取知识。可见,体验在品德与生活教学过程中是很重要的。
开展实践 知行结合,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构建正确道德标准
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去认识。不要教教材,而要用教材。但有时学生在认识生活的过程中会遭受挫折,例如学了遵守社会公德,乘坐公共汽车时不拥挤,给老弱残病的人让座。可是在现实社会中也会遇到一些人争抢座位,对老弱残病的人视而不见,这些让学生产生了困惑。我们要正视这种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并亲自去体验,感受人们的评价,构建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显著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必须统筹把握,综合、动态地实现对儿童及其活动的支持、合作与指导。注重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信息,课上展示,交流信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并结合游戏、活动、表演等形式丰富儿童的感知世界,强化体验。
总之,要想真正体现《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的生活性,教师就应该多想方法,不断创新,在探索中求进步、促发展,我坚信只有自己心中拥有太阳,才能给人以阳光,只有掌握了爱的艺术,你的心血才会浇灌灿烂的希望之花。品德与生活课“回归生活”是立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课堂与生活应紧密联系,以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才能充分实现它的生活性。
关键词:课内外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是非观、生活性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小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基本特征。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认识社会,认知生活,培养道德情感,发展道德感悟能力,从而将自己的认知、体验、感悟渗透在生活中。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学时,我们应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走近生活,从而引导学生去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形成良好的品德。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体现《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活性呢?
一、课内外结合,寓道德于生活
学生知识的获得单靠教师的灌输和学习书本上的东西是不够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应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知识世界中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并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儿童在生活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例如教学《春天里的发现》这一活动时,我首先带领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把学生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其次,通过学生亲自体验春天、观察春天,让学生了解春天“不仅美而且是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在大自然中的乐趣。最后,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寻找、体验感受到的春天,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和春天玩。在玩中,学生真正感受到春天带给他们的快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因此,内心深处就有了一种想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学生的世界不仅精彩,而且充满童真。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发现一些和书本上、老师讲的相矛盾的现象,进而产生许多困惑。我们应该帮助学生解决他们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实现品德教育的真正价值。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走进儿童的世界,听一听他们说的,看一看他们做的,想一想他们有什么困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活动和行为实践以及间接获得经验实现的。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教师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学生生活的人。教学不应局限于教室,应扩展到家庭社会和其他生活空间。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学生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学生的生活中形成。
二、活用教材,理论联系生活
传统的书本教学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仓库,却缺乏情感的体验。我们需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体验他人的奋斗和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提升他们的心灵体验。我们应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良好的条件,引导学生投入活动。
体验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三个基本教学环节之一。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悟。例如:在《购物ABC》中,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购物的乐趣及购物中需注意的地方,在教学中我创设了超市购物场景,让学生亲自参与购物,亲自体验。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和直接体验总结了一些购物的经验。他们也认识了一些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学生在活动中是主动的,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获取知识。可见,体验在品德与生活教学过程中是很重要的。
开展实践 知行结合,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构建正确道德标准
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去认识。不要教教材,而要用教材。但有时学生在认识生活的过程中会遭受挫折,例如学了遵守社会公德,乘坐公共汽车时不拥挤,给老弱残病的人让座。可是在现实社会中也会遇到一些人争抢座位,对老弱残病的人视而不见,这些让学生产生了困惑。我们要正视这种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并亲自去体验,感受人们的评价,构建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显著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必须统筹把握,综合、动态地实现对儿童及其活动的支持、合作与指导。注重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信息,课上展示,交流信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并结合游戏、活动、表演等形式丰富儿童的感知世界,强化体验。
总之,要想真正体现《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的生活性,教师就应该多想方法,不断创新,在探索中求进步、促发展,我坚信只有自己心中拥有太阳,才能给人以阳光,只有掌握了爱的艺术,你的心血才会浇灌灿烂的希望之花。品德与生活课“回归生活”是立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课堂与生活应紧密联系,以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才能充分实现它的生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