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在美术教学中,学校要重视艺术课程,配备各种器材设备,营造良好的艺术环境和氛围;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情趣,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浓厚的艺术氛围和自由的艺术环境中自主思考,主动参与,进而提高美术教学效果。
我从事中学美术教育多年,对艺术教育深有感触,也清楚地看到当下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有些学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硬件设备的缺乏、教师理念的陈腐等等原因已造成美术教学在整个教育工作当中的淡化,甚至缺失。究其原因,实质上是对学生艺术思维能力培养的忽略,殊不知,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其审美素养,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话题和面临的关键工作。这几年教育部也加大了对艺术教育的支持力度,各学校修建了艺术楼,配备了设施,这为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但是艺术教学还没有真正发挥出应发挥的作用和贡献,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没有完全调动起来,仅靠在课堂上机械地画几张画,照本宣科念念理论概念,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形式如何能引起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更别提学生对艺术的深入理解了,这样的艺术教育又如何能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在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同时,我自己也在不断地探寻如何培养学生艺术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方式方法。
一、 树立正确的艺术教育认识、改变陈旧的艺术教育观念。
必须正确认识艺术课在整体课程中的重要性,使学生在潜意识里没有主副课之分,这是培养学生艺术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前提。
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艺术来源于生活,美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充满了艺术,比如漂亮个性的服装、恢弘大气的建筑、色香味美的菜肴、设计精美的礼品、造型美观的汽车等等,都是艺术家精心设计的作品,凝结着艺术的魅力,可见艺术教育之重要。但是目前我国的美术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隐性的弊端,家长、社会、以至于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思想意识里的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小城市、县区和乡镇尤其严重),主副课无意识区分,美术教学常常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从而导致美术教师与学生的兴趣逐渐消退,根本谈不上艺术素养的培养。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艺术思维能力,首先应该彻底改变陈旧的传统教育观念。
二、 营造开放自由的艺术教育环境、创造浓厚的艺术教育氛围。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不同潜质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客体地位,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知道人人皆可创造出美丽独特的作品,给他们以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因此,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应从现实生活中最简单最普通的教育实践题材做起,充分调动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创造,例如设计一个文具盒、一个书包以及美观实用的课桌等等,尤其是现在好多学校的校服不够美观,学校可以征集并采用学生的设计理念,去设计一些美观又实用的校服,我相信这些实践课题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艺术设计能力有很大帮助,这种形式的教学既不脱离学校的教学目的,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何乐而不为?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思维,首先要赋予学生一个相对开放的学习空间,必须去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自由的教学环境,营造适合培养创造能力和艺术素养的良好氛围。只有为学生创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才会愿意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性的思维。
三、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艺术教育活动。
艺术教育一定要形式多样,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多参加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实践活动。比如可以组织学生看皮影戏,学习做皮影像,甚至可以进行表演;也可以邀请各种从事手工艺术的民间艺人来学校讲课,传授民间艺术思想与工艺,现场制作一些民间艺术作品,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手工艺作坊,让学生观看制作流程,使学生能更深层次的了解手工艺术品的设计理念,从不同的角度体验艺术的真谛,感受艺术的熏陶。
同时,美术教育也应倡导学生学好书法和中国国画,比如把《芥子园画传》作为教材,不仅可以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更能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个人认为中国画是承载多种中国艺术元素的艺术品,所以中国艺术教育也应结合国情,发挥其自身优越性和独特性。
兴趣可以产生很大的能量,艺术教育要从兴趣抓起,灵感从实践中得来,创造从思维中得来。
作者简介:
乔柱和,陕西省延安市吴起高级中学。
我从事中学美术教育多年,对艺术教育深有感触,也清楚地看到当下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有些学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硬件设备的缺乏、教师理念的陈腐等等原因已造成美术教学在整个教育工作当中的淡化,甚至缺失。究其原因,实质上是对学生艺术思维能力培养的忽略,殊不知,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其审美素养,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话题和面临的关键工作。这几年教育部也加大了对艺术教育的支持力度,各学校修建了艺术楼,配备了设施,这为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但是艺术教学还没有真正发挥出应发挥的作用和贡献,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没有完全调动起来,仅靠在课堂上机械地画几张画,照本宣科念念理论概念,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形式如何能引起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更别提学生对艺术的深入理解了,这样的艺术教育又如何能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在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同时,我自己也在不断地探寻如何培养学生艺术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方式方法。
一、 树立正确的艺术教育认识、改变陈旧的艺术教育观念。
必须正确认识艺术课在整体课程中的重要性,使学生在潜意识里没有主副课之分,这是培养学生艺术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前提。
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艺术来源于生活,美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充满了艺术,比如漂亮个性的服装、恢弘大气的建筑、色香味美的菜肴、设计精美的礼品、造型美观的汽车等等,都是艺术家精心设计的作品,凝结着艺术的魅力,可见艺术教育之重要。但是目前我国的美术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隐性的弊端,家长、社会、以至于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思想意识里的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小城市、县区和乡镇尤其严重),主副课无意识区分,美术教学常常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从而导致美术教师与学生的兴趣逐渐消退,根本谈不上艺术素养的培养。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艺术思维能力,首先应该彻底改变陈旧的传统教育观念。
二、 营造开放自由的艺术教育环境、创造浓厚的艺术教育氛围。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不同潜质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客体地位,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知道人人皆可创造出美丽独特的作品,给他们以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因此,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应从现实生活中最简单最普通的教育实践题材做起,充分调动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创造,例如设计一个文具盒、一个书包以及美观实用的课桌等等,尤其是现在好多学校的校服不够美观,学校可以征集并采用学生的设计理念,去设计一些美观又实用的校服,我相信这些实践课题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艺术设计能力有很大帮助,这种形式的教学既不脱离学校的教学目的,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何乐而不为?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思维,首先要赋予学生一个相对开放的学习空间,必须去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自由的教学环境,营造适合培养创造能力和艺术素养的良好氛围。只有为学生创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才会愿意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性的思维。
三、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艺术教育活动。
艺术教育一定要形式多样,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多参加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实践活动。比如可以组织学生看皮影戏,学习做皮影像,甚至可以进行表演;也可以邀请各种从事手工艺术的民间艺人来学校讲课,传授民间艺术思想与工艺,现场制作一些民间艺术作品,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手工艺作坊,让学生观看制作流程,使学生能更深层次的了解手工艺术品的设计理念,从不同的角度体验艺术的真谛,感受艺术的熏陶。
同时,美术教育也应倡导学生学好书法和中国国画,比如把《芥子园画传》作为教材,不仅可以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更能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个人认为中国画是承载多种中国艺术元素的艺术品,所以中国艺术教育也应结合国情,发挥其自身优越性和独特性。
兴趣可以产生很大的能量,艺术教育要从兴趣抓起,灵感从实践中得来,创造从思维中得来。
作者简介:
乔柱和,陕西省延安市吴起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