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5月4日上午,“五四运动与新时代”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五四运动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举行。会议由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和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和社会科学部承办。来自校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五四运动与五四精神主题进行研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4日上午,“五四运动与新时代”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五四运动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举行。会议由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和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和社会科学部承办。来自校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五四运动与五四精神主题进行研讨。
其他文献
晚清名士高心夔曾出入曾国藩幕府,并授读权臣肃顺府中,其手稿《佩韦室日记》虽所存无多,但其中所载肃顺的资料却有不少,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真实的肃顺形象;肃顺的悲剧,某种意义上可说是一种性格悲剧,但同时亦为一种时代悲剧。《佩韦室日记》中关于晚清政局和社会生态的记录,也具有较为重要的历史价值。
在列宁的影响下,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将世界经济划分为三个部分:核心、半边缘和边缘。但随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发展,这个模型已难以充分解释世界经济体系的新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边缘依附阶段、维持竞争共生阶段和新均衡阶段。在第一阶段,以美国为首的工业化核心国家奉行全球霸权主义,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只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提供者;在第二阶段,中国和西方在经济上处于维持竞争与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当前的第三阶段,以中国和俄罗斯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对国家主权利益的强化和地区性协作组织的建立,形成了相
审美幻相区别于西方心理学、图像学意义上的审美幻象或幻觉效果,也不同于奠基于老庄哲学的象外之象。它在中国美学和艺术领域的出场受到“形相虚空”“于相而离相”“即相显性”的等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其理论特质主要包括“相无定相”“即幻悟真”“游戏自在”这三层内涵。审美幻相的出场不仅深化了超越形似的传统,拓宽了文人艺术形式的表现力,而且激活了张扬个体自性和注重瞬间感悟的创造精神,丰富了艺术意境的形而上蕴涵。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和社会转型时期,梳理“审美幻相”这一概念,能为建设既立足于民族文化传统,又富有现代学术价值的美学
中晚唐政治文化中出现汉代“循吏”观念的复兴,表现在文学领域便是“循吏”书写。初盛时代,政治文化中重文儒之礼乐化成,轻视实务,排斥案牍,文人儒者多不愿任州县官。安史乱后,重建政治秩序为首要,文儒的理想失去现实基础;州县凋敝,亟待复兴,遂带来制度到观念之极大变化。政能受到重视,地方官的作用得以突出。大批文人儒者出任地方官守,乃以古“循吏”或“良吏”建立自己的身份及价值认同,由此带来了中晚唐“循吏”观念的复兴。这批地方官以“循吏”观念与视野书写,形成了中晚唐文学的“循吏”书写现象与书写模式。
通过南岭山地和东南海岛的研究个案,结合实地调查与民间文献的分析,可知清朝在南中国确立统治之后,有一个通过地方政府重整土地赋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地方精英重建集体记忆,通过契约、谱牒等各种民间文本的历史叙事,或强调前朝旧制的传统,或适应新朝新政的改变,对社会组织加以维系和更新,确认并保护其资源权利。清代前期,地方政府在重建管理秩序中的务实化趋势,与民间的合法化策略相得益彰,使得粮户归宗、海岛复垦等改革得以施行,这一过程对南中国乡村社会的后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诉讼档案记录了人们在具体的社会经济活动和司法实践中对习惯(俗)的定义、争论和利用。历史人类学的研究,将这些记录所展现的、不同人的观念和行为放回到具体的历史情境和长期历史过程中,揭示出不论是作为行为存在的个人习惯,还是被文字、语言确认的社会习俗,都是历史过程的产物,它们在实践中不断被选择、解释、修改,这个过程充满了权力和资源的竞争。诉讼档案研究中的“习惯(俗)”,也就因此成为沟通法律史料与历史人类学研究的核心概念。
世界幸千学大会创始于1900年,五年一届,由国际哲行学(圳体联合会(简称FISP)负责组织。世界哲学大会具有深远的冈际影响力,有来自世界各罔、各地Ⅸ的数以千计的哲学家与会,传播哲学巾的新思想,交流新研究成果,探讨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体现新申亍学动向,被称为在哲学中反映时代精神之镜,会议文献也成为研究一个时期哲学趋向的再要资料。
郭象的社会政治理论是建立在其有关世界之本质和人之本性的观点基础之上的。其独化说既回答了有关世界之本质的问题,也回答了有关人之本性的问题。基于其有关人之本性的独特理解(圣人与常人完全不同,而且常人之本性也各自不同,且性各有极),郭象对庄子的逍遥论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造,认为只有圣人才能始终享有无待逍遥,而常人最多只能享有有待逍遥。而且,常人能够享有有待逍遥的前提条件是圣人成为圣王,以无为或法万物之自然之方式治理社会乃至天下。圣人之治即理想之治。但是,圣人之治必然留下圣人之迹,进而必然导致各种社会弊病,最后导致社
汉代以降,《周易》作为"众经之首"广受关注,《易传》中的天人观念更是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整个汉代主流经学思想的建构与导向。以《彖传》为代表的易学文本,透过对《乾》《坤》两卦的解读,构建了"本天道以立人道"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在这一理念的统摄下,《彖传》借由对《豫》《观》《颐》《咸》《恒》《鼎》等六卦的注释,从圣人之动、圣人之教、圣人之养、圣人之感、圣人之恒以及圣人之亨等多个层面展现了作为最高人格范畴的"圣人"形象。进而得出在《彖传》特有的"天人合一"理念下树立起来的"圣人",已
朱熹的文章论在内外关系的架构中,以道德与文章关系为基础,将文章纳入其理学体系。文章是内在道德的外在呈现,道德修养工夫使作者有诸己,内在道德形之文章成为义理,义理有其自身的结构,发为文章成为其结构形式。文章有义理是实,有合理的结构是有条理。个人的精神境界呈现于文章的整体美感特征为气象。最高的文章境界与最高的精神境界一致,圣人两种境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