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路上,历尽坎坷。一无所有时,我对自己说,你很幸福,至少你还有书可读。沧桑岁月,时光如流。心中常有困惑,便阅读求解。对我来说,书是我最好的朋友,沉默而谦逊。年已不惑的我,多年来,无论身居何处,居家还是外出,身边一定至少要有一本书相伴。枕边灯下,与书相偎,静谧而快乐。旅途之中,与书相依,人生就不孤单。也正因此,无论身处何境,我都能够从容享受读书的乐趣。因为书籍是博览知识群峰时的惬意享受,是静拥一窗山海的真挚情怀。一卷在手,我的内心无比温馨。
“人可一日无食,但不可一日无书。一日无书,百事荒芜。”明代李诩的这句话,说明他本人一定是个“书痴”。但如果读书时只有“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书”的信条,而未能用生命,用心灵去读,就会致使许多诗意的美丽积淀成黯然的凝重,致使不知怎么装订人生这部大书,便会成为难以挽回的扼腕之悔。所以,用心读书,乃是读书的至高境界。
春雨潇潇,耳畔雨声淅沥。夜读《唐诗宋词鉴赏辞典》,一颗心诗意而温雅。“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好诗隽永,教我懂得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烈日当空,绿荫下从容阅读。捧读《消闲四品》,与沈从文、林语堂、周作人、丰子恺等名家轻松对话,默契微笑。足可解暑,忘却炎热。
金秋时节,枫叶满天。捧读于丹的《庄子心得》,心中豁然开朗。心灵深处的逍遥境界,每个人都很向往。感谢于丹,让我的思考更深入,思想更澄明。她用诗意盎然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述人生道理。她以独特的方式来解读博大精深的古代思想文明,让我的心得以穿越时光,与古代的哲人相逢。
白雪飘飘的冬夜,捧读《鲁迅全集》,感受先生思想的博大。忧思之深,爱之痛切。斗士的果敢,思想者的孤独。先生的作品,令人回味。犹如青橄榄,含在口中,须耐心慢慢品味,才会于苦涩中品味到一缕甘香。
除此之外,《红楼梦》我是百看不厌的。每次阅读,都有新鲜体会。人生路上,世态炎凉,让我对书中的故事感同身受,有了心灵默契。
枕边放着张海迪的《绝顶》,每遇艰辛,便会阅读,它让我意志坚定。书中以独特的视角描述了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登山者十年如一日的求索历程,表达了登山者的博大胸怀、宽广气度和高尚情操。
捧读伏尼契的《牛虻》,令我精神振奋。每遇挫折,就阅读它一次,可以振奋精神。作品通过牛虻一生的身世和遭遇,塑造了一个坚定不移的青年革命者的形象。手握这样一本好书,我心中充满前进的力量。
年已不惑,从喧嚣红尘中一路走来,我的精神世界生机盎然。与书相拥,人生路上我一路高歌,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与书相拥,人生路上春暖花开,繁花似锦。与书相拥,一步步走向成功,我更加热爱生活,懂得珍惜。与书相拥,便是惬意地静拥那一缕温暖灵魂的阳光,我很幸福。
(摘自《青年教师》)
“人可一日无食,但不可一日无书。一日无书,百事荒芜。”明代李诩的这句话,说明他本人一定是个“书痴”。但如果读书时只有“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书”的信条,而未能用生命,用心灵去读,就会致使许多诗意的美丽积淀成黯然的凝重,致使不知怎么装订人生这部大书,便会成为难以挽回的扼腕之悔。所以,用心读书,乃是读书的至高境界。
春雨潇潇,耳畔雨声淅沥。夜读《唐诗宋词鉴赏辞典》,一颗心诗意而温雅。“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好诗隽永,教我懂得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烈日当空,绿荫下从容阅读。捧读《消闲四品》,与沈从文、林语堂、周作人、丰子恺等名家轻松对话,默契微笑。足可解暑,忘却炎热。
金秋时节,枫叶满天。捧读于丹的《庄子心得》,心中豁然开朗。心灵深处的逍遥境界,每个人都很向往。感谢于丹,让我的思考更深入,思想更澄明。她用诗意盎然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述人生道理。她以独特的方式来解读博大精深的古代思想文明,让我的心得以穿越时光,与古代的哲人相逢。
白雪飘飘的冬夜,捧读《鲁迅全集》,感受先生思想的博大。忧思之深,爱之痛切。斗士的果敢,思想者的孤独。先生的作品,令人回味。犹如青橄榄,含在口中,须耐心慢慢品味,才会于苦涩中品味到一缕甘香。
除此之外,《红楼梦》我是百看不厌的。每次阅读,都有新鲜体会。人生路上,世态炎凉,让我对书中的故事感同身受,有了心灵默契。
枕边放着张海迪的《绝顶》,每遇艰辛,便会阅读,它让我意志坚定。书中以独特的视角描述了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登山者十年如一日的求索历程,表达了登山者的博大胸怀、宽广气度和高尚情操。
捧读伏尼契的《牛虻》,令我精神振奋。每遇挫折,就阅读它一次,可以振奋精神。作品通过牛虻一生的身世和遭遇,塑造了一个坚定不移的青年革命者的形象。手握这样一本好书,我心中充满前进的力量。
年已不惑,从喧嚣红尘中一路走来,我的精神世界生机盎然。与书相拥,人生路上我一路高歌,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与书相拥,人生路上春暖花开,繁花似锦。与书相拥,一步步走向成功,我更加热爱生活,懂得珍惜。与书相拥,便是惬意地静拥那一缕温暖灵魂的阳光,我很幸福。
(摘自《青年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