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引导学困生一起来探究学习数学,做一个学困生也喜欢的数学教师呢?关键在于在教学中要关爱学困生,发掘他们身上潜在的“闪光点”;利用作业批改评语,调动学困生学习积极性,架起师生之间心灵的桥梁,给他们一个重新跃起的机会;俯身倾听学困生的心声,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总之一句话,“用爱心点亮学困生的心灵”。
关键词:关爱 温暖 共鸣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小学生受年龄的限制,往往喜欢一门课的前提条件是喜欢这门课的任教老师。如何让学困生也喜欢我,愿意让我组织、引导他们一起探究学习数学呢?我在教育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一、关爱学困生,发掘他们身上潜在的“闪光点”
被定义为“学困生”的学生往往有两种:考试分数特别差的学生和行为纪律比较差的学生。对于这两类学生的教育的确是个头疼的问题,所以我们常常看到有些教师采用不给上课、坐在后排、单独坐的处理方法。还有的老师常对“差生”这样说:“只要你上课不讲话,不影响别人,哪怕睡觉都行。”我认为这些做法都是不妥的,这不仅不能保证“学困生”的上课纪律,反而会严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作为“学困生”,本来就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他们逆反心理很强,教师的抛弃会把他们推向破罐子破摔的境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不应该摧残学生身心,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力。正因为学生有不足,所以才需要教育,身为教师,岂能如此摧残孩子们的自信和自尊呢?
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要从关注“学困生”的成长开始着手,我认为对待学困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一年前,孙××是我们班的一名“双困生”,而且是全校闻名。只要一提到孙××,老师们就会说:是那个顽皮、喜欢惹是生非、不听话、成绩又一塌糊涂的孙××吗?可见他的“知名度”。去年他正好分在我的班里。我想:该怎样来对待他呢?是放任自流,还是逐渐将其感化?如果要感化他,一定得花不少功夫,而且要有足够的耐心。转而我又想:教师在职责就是培养和教育人的,让无知的少年儿童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如果我不管他,还能称得上是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吗?于是,我下定决心要慢慢感化他。
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经常找他谈心,谈他身上的闪光点,并且总是用和蔼的态度对他,使他感到温暖。我发现,他慢慢地信任我,喜欢我了,有事没事总爱来找我说说话。有一次,我给学生讲有关人民币与外币的兑换这一课时,有个学生问:“100马克等于多少人民币?”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其余学生也只是干瞪着眼,我忙不迭地就说:“老师下课和你一起讨论,好吗?”这时,我发现孙××的眼睛亮晶晶的,好像有话要对我说,我抓住机会,忙来到他身边,说:“你知道是多少吗?”他轻轻地说了一个答案,并告诉我他妈妈就在银行里工作,他平时经常去玩,知道这些外币的兑换。我随即表扬他会观察,也会思考,并且告诉全班学生,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的,就看平时如何表现。随后叮嘱孙××要好好学习,团结同学。他也努力地去做了。以后每当他有一丝进步,我就会在班上及时表扬他。这时,他总是笑得那么的灿烂。
记得我生日那天,孙××很神秘地来到我面前,把一张贺卡塞到我手里,然后一溜烟地跑开了。我很奇怪,打开一看,方知今天是我生日。当时,我的心里无比激动,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和骄傲。
如今,已上初中的他,每每看到我,总会亲切地叫我一声“陈老师”。
人们常说:学困生是一种“财富”,如今,我真正领会到了其中的内涵。“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尊重个性差异,不能用千篇一律的尺子去衡量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只要我们带着爱心去重视他们,去关爱他们,去感化他们,就一定能从他们身上发现闪光点,一定能让他们成为“好学生”。
老师们,请不要吝啬你的关爱,你的鼓励,你的赞美,马克·吐温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活上两个月。”成年人是这样,更何况孩子呢?其实,那些所谓“差生”,他们敏感又多疑,自卑又好强,他们也渴望被理解、被尊重。这时,教师的关爱、鼓励与赞美,就像阳光温暖着他们,就像雨露滋润着他们。
“差生”并不差,我坚信,只要用我们的心,我们的情,我们的爱,温暖、亲近、感化和引导他们,让爱的阳光温暖学困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学困生的成长,总有一天,这一只只“丑小鸭”也会变成“小天鹅”。
二、鼓励学困生,给他们一个重新跃起的机会
新课标要求我们对学生作业的批改不仅要判断正误、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要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对学生的作业书写格式以及算理过程都需要严格要求,这些都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外在体现。恰当地利用评语指出学生作业中的不足之处,能使学生很快地加以改正。例如,“你很聪明,但是为什么常常拿不到‘优 ’?”“结果正确,但方法有意义吗?”“聪明的你,一定能掌握更简便的方法!”等。学困生的作业,我总是采取面批的形式,如果他们的作业中由于粗心或其他原因出错,我并不在错题上打差,而是做一个记号(打个圈),先找他的闪光点,肯定他的长处,增强他的自信,再提出明确的要求。如:“粗心大意是前进的绊脚石!”“细心是最好的朋友!”“其实你的字写得非常好,要是能提高计算的准确率,那就更棒了!”或者“一次失败并不代表什么,只要你下次进步就好了!”这样,一方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另一方面也纠正了他们的不良倾向,激发了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数学作业批改中给予恰当的评语,有利于促进学困生的发散性思维,更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师与学困生之间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让学困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感化学困生,让他们与教师产生心灵共鸣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先生的这一番话,使我领会到,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那么,作为一个教师,要让学生接受老师教育,就必须尊重学生,俯身倾听学生的心声,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高兴的事,有什么忧愁的事;他们学习中有什么成功的地方,有什么困惑;是方法的问题,还是心理的问题;是习惯问题还是基础问题?对这些问题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就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所以在学生面前我放下教师的架子,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增加自身的亲和力,使其亲其师,信其道。学校无大事,学生之间经常会有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我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从来不简单草率,而是认真倾听,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找出解决的最佳方法。这样学生们就感受到我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我还经常利用课间,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为他们答疑解惑。这样,他们就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愿望、要求、困惑告诉我,求得我的关怀和尊重,求得我的宽容和理解,求得我的帮助和解释。这个时候所进行的交流,就是心与心的交流,就是灵魂和灵魂的激荡。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我相信只要带着一颗爱心,有耐心地去教育、帮助他们,学困生们也能像正常学生一样愉快、健康地学习、成长。每颗星星都闪亮,整个宇宙才璀璨。
关键词:关爱 温暖 共鸣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小学生受年龄的限制,往往喜欢一门课的前提条件是喜欢这门课的任教老师。如何让学困生也喜欢我,愿意让我组织、引导他们一起探究学习数学呢?我在教育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一、关爱学困生,发掘他们身上潜在的“闪光点”
被定义为“学困生”的学生往往有两种:考试分数特别差的学生和行为纪律比较差的学生。对于这两类学生的教育的确是个头疼的问题,所以我们常常看到有些教师采用不给上课、坐在后排、单独坐的处理方法。还有的老师常对“差生”这样说:“只要你上课不讲话,不影响别人,哪怕睡觉都行。”我认为这些做法都是不妥的,这不仅不能保证“学困生”的上课纪律,反而会严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作为“学困生”,本来就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他们逆反心理很强,教师的抛弃会把他们推向破罐子破摔的境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不应该摧残学生身心,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力。正因为学生有不足,所以才需要教育,身为教师,岂能如此摧残孩子们的自信和自尊呢?
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要从关注“学困生”的成长开始着手,我认为对待学困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一年前,孙××是我们班的一名“双困生”,而且是全校闻名。只要一提到孙××,老师们就会说:是那个顽皮、喜欢惹是生非、不听话、成绩又一塌糊涂的孙××吗?可见他的“知名度”。去年他正好分在我的班里。我想:该怎样来对待他呢?是放任自流,还是逐渐将其感化?如果要感化他,一定得花不少功夫,而且要有足够的耐心。转而我又想:教师在职责就是培养和教育人的,让无知的少年儿童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如果我不管他,还能称得上是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吗?于是,我下定决心要慢慢感化他。
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经常找他谈心,谈他身上的闪光点,并且总是用和蔼的态度对他,使他感到温暖。我发现,他慢慢地信任我,喜欢我了,有事没事总爱来找我说说话。有一次,我给学生讲有关人民币与外币的兑换这一课时,有个学生问:“100马克等于多少人民币?”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其余学生也只是干瞪着眼,我忙不迭地就说:“老师下课和你一起讨论,好吗?”这时,我发现孙××的眼睛亮晶晶的,好像有话要对我说,我抓住机会,忙来到他身边,说:“你知道是多少吗?”他轻轻地说了一个答案,并告诉我他妈妈就在银行里工作,他平时经常去玩,知道这些外币的兑换。我随即表扬他会观察,也会思考,并且告诉全班学生,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的,就看平时如何表现。随后叮嘱孙××要好好学习,团结同学。他也努力地去做了。以后每当他有一丝进步,我就会在班上及时表扬他。这时,他总是笑得那么的灿烂。
记得我生日那天,孙××很神秘地来到我面前,把一张贺卡塞到我手里,然后一溜烟地跑开了。我很奇怪,打开一看,方知今天是我生日。当时,我的心里无比激动,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和骄傲。
如今,已上初中的他,每每看到我,总会亲切地叫我一声“陈老师”。
人们常说:学困生是一种“财富”,如今,我真正领会到了其中的内涵。“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尊重个性差异,不能用千篇一律的尺子去衡量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只要我们带着爱心去重视他们,去关爱他们,去感化他们,就一定能从他们身上发现闪光点,一定能让他们成为“好学生”。
老师们,请不要吝啬你的关爱,你的鼓励,你的赞美,马克·吐温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活上两个月。”成年人是这样,更何况孩子呢?其实,那些所谓“差生”,他们敏感又多疑,自卑又好强,他们也渴望被理解、被尊重。这时,教师的关爱、鼓励与赞美,就像阳光温暖着他们,就像雨露滋润着他们。
“差生”并不差,我坚信,只要用我们的心,我们的情,我们的爱,温暖、亲近、感化和引导他们,让爱的阳光温暖学困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学困生的成长,总有一天,这一只只“丑小鸭”也会变成“小天鹅”。
二、鼓励学困生,给他们一个重新跃起的机会
新课标要求我们对学生作业的批改不仅要判断正误、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要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对学生的作业书写格式以及算理过程都需要严格要求,这些都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外在体现。恰当地利用评语指出学生作业中的不足之处,能使学生很快地加以改正。例如,“你很聪明,但是为什么常常拿不到‘优 ’?”“结果正确,但方法有意义吗?”“聪明的你,一定能掌握更简便的方法!”等。学困生的作业,我总是采取面批的形式,如果他们的作业中由于粗心或其他原因出错,我并不在错题上打差,而是做一个记号(打个圈),先找他的闪光点,肯定他的长处,增强他的自信,再提出明确的要求。如:“粗心大意是前进的绊脚石!”“细心是最好的朋友!”“其实你的字写得非常好,要是能提高计算的准确率,那就更棒了!”或者“一次失败并不代表什么,只要你下次进步就好了!”这样,一方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另一方面也纠正了他们的不良倾向,激发了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数学作业批改中给予恰当的评语,有利于促进学困生的发散性思维,更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师与学困生之间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让学困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感化学困生,让他们与教师产生心灵共鸣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先生的这一番话,使我领会到,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那么,作为一个教师,要让学生接受老师教育,就必须尊重学生,俯身倾听学生的心声,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高兴的事,有什么忧愁的事;他们学习中有什么成功的地方,有什么困惑;是方法的问题,还是心理的问题;是习惯问题还是基础问题?对这些问题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就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所以在学生面前我放下教师的架子,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增加自身的亲和力,使其亲其师,信其道。学校无大事,学生之间经常会有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我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从来不简单草率,而是认真倾听,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找出解决的最佳方法。这样学生们就感受到我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我还经常利用课间,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为他们答疑解惑。这样,他们就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愿望、要求、困惑告诉我,求得我的关怀和尊重,求得我的宽容和理解,求得我的帮助和解释。这个时候所进行的交流,就是心与心的交流,就是灵魂和灵魂的激荡。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我相信只要带着一颗爱心,有耐心地去教育、帮助他们,学困生们也能像正常学生一样愉快、健康地学习、成长。每颗星星都闪亮,整个宇宙才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