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青少年学生的肥胖检出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导致青少年学生体质指数BMI异常尽管有多种因素,但该群体存在的严重的摄食紊乱行为和运动行为不足拿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其间存在诸多健康相关的问题亟待予以筛选,鉴于此,本文拟通过调查部分体质指数异常的初中生摄食行为和运动行为,发现该人群存在的摄食问题,旨在为肥胖或过瘦人群提供相应的科学运动指导方案,进而为初中生良好摄食行为、运动行为培养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最终为提高学生健康体适能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体质指数;肥胖;体质健康
肥胖是一种明显的、常见的、复杂的机体代谢失调症,它是可以影响机体正常功能的病理过程,并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是国际上衡量人体的胖瘦程度的通用指标,其有效性已经得到普遍公认,其计算方法是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也采用BMI作为评价指标。目前有关体质指数异常与摄食行为和运动行为的关系虽然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其潜在的不良摄食行为、运动行为以及塑身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尚未引起人们的关注。调查该人群摄食行为和运动行为、筛选体质异常人群存在的问题和认知误区,将有助于初中生建立科学的健康理念。目前有关体质指数异常人群存在的问题和认知误区亟待予以筛选和确认,故有关体质指数异常初中生摄食行为和运动行为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研究目的
以提高初中生的生命质量为主要目的,研究可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原则,使初中生真正有机会掌握并获得健康身体、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和未来高质量生活的基本技巧。
2.研究对象与方法
对江苏省如皋市29225名初中生的身高、体重等身体形态数据进行统计,并随机抽取400名体质指数异常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采用2014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BMI指标评价标准。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初中生体质指数BMI状况及异常发生率
调查可知,初中生体质指数异常发生率为23.28%,其中体质指数偏低发生率为4.43%,体质指数偏高发生率为18.85%。结果显示,男生体质指数偏高发生率为22.43%,女生为14.8%,男生明显高于女生(p<0.01)。男生体质指数偏低发生率为4.99%,女生为3.79%,男生明显高于女生(p<0.01)。
综合国内近几年来的BMI数值分布情况看,初中生群体的低体重发生率呈现下降趋势,而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呈现高增长的加速状态。
3.2体质指数BMI异常初中生摄食行为特征分析
国内相关研究表明:肥胖者主要表现为体质认识和饮食方法上的错误认知,饮食内容与肥胖度有显著的相关性, 改变错误认知和矫正不良行为有助于减轻体重。为了分析体质指数异常初中生摄食行为特征,本研究对体质指数异常初中生的饮食习惯和摄食行为进行了调查,发现体质指数异常初中生摄食行为具有如下特征:
(1)摄食多且不注意节制。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快速增长的第二阶段,对营养的需求量增加。调查发现:家长往往担心子女吃不饱、吃不好,容易给子女额外地增加食物、补充营养,造成了摄食量大于学生本身的需求;另外,除正常的一日三餐之外,大部分初中学生在晚自休结束至睡觉前,也有补充性摄食的行为习惯。摄食过多并非由人们熟知的暴饮暴食所致,平素摄食行为异常,日积月累会导致摄食过多,提示注重日常摄食行为对控制食物摄入有意义。
(2)进食速度快。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业负担较重,学习与生活时间也被安排得十分紧凑,进餐时间紧在中学时期是一种普遍现象,养成了学生快速进食的行为习惯。
(3)饮食结构不合理。初中学校很少配备专业的营养师,大部分家长在给学生增加营养时多以肉类为主,因此饮食结构不合理、不科学的现象也很严重。
(4)体质指数偏低人群摄食行为不当发生率高于体质指数偏高人群。提示摄食行为不当(挑食厌食、吃饭不专心等)可能是使其体质指数偏低的主要原因,说明对体质指数偏低人群进行摄食行为干预尤为必要。
(5)体质指数偏低人群节食塑身发生率高于体质指数偏高人群。提示体质指数偏低出现的摄食行为不当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与节食塑身有关,说明提高体质指数偏低人群对节食塑身危害性认识是十分必要的。
3.3体质指数BMI异常初中生运动行为特征分析
运动与体力活动不足,会造成人体内热能“收大于支”,可引起体重超重或肥胖。为了分析体质指数异常初中生运动行为特征,本研究对体质指数异常初中生的在校时间中的运动行为作了调查,发现体质指数异常初中生运动行为具有如下特征:
(1)参与体育运动的意愿低。调查显示,体质指数偏高初中生中喜欢体育运动的占36.25%,而体质指数偏低初中生中喜欢体育运动的占41.39%。本研究提示在体质指数异常初中生中能主动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学生较少。
(2)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少。体质指数偏高初中生中能做到每天运动一小时的占17.74%,而体质指数偏低初中生中能做到每天运动一小时的占29.05%。经面对面咨询发现多数学生由于学业压力大,一是客观上体育活动的时间被严重压缩;二是主观上逃避体育活动的行为。这些都是导致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时间偏少的因素。
4.建议与对策
4.1提高对体质指数异常的重视程度。要提高对肥胖危害性的认识;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平衡膳食;对有家族肥胖史的学生,要告诫他们防患于未然;告诫体重有所超重的人,要警惕肥胖症的发生。
4.2加强初中生良好摄食行为的培养。由于体质指数正常的人群与体质指数异常人群一样,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摄食行为,这些不良摄食行为的存在主要与该人群存在的误区有关,他们是未来肥胖人群的后备军。宣传教育学生认识摄食行为不当造成的健康问题,将有助于防治他们加入肥胖人群行列。
4.3加强初中生体育运动习惯的培养。初中生在学业负担的压力下,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被严重压缩,养成了室内久坐的生活习惯,主动进行体育活动的意愿下降。因此,要通过优化教学策略来改变现状,引导和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良好运动习惯。
4.4加强对盲目减肥危害的宣传力度。初中生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受到“骨感美”等审美观的误导,在没有得到医生或专家指导的情况下,盲目采取了不适合自身情况的手段进行塑身,致使减肥失败、反弹、身体受损现象频繁发生,故应加强对盲目减肥危害的宣传力度,防止更多的人盲目减肥。
【参考文献】
[1]杨红霞,武常亮,刘春迎.2196名大学生肥胖症患病情况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2012.03:152
[2]禹洋.肥胖与运动干预[J].天中学刊,2007.02:34-37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雪岸初级中学)
【关键词】体质指数;肥胖;体质健康
肥胖是一种明显的、常见的、复杂的机体代谢失调症,它是可以影响机体正常功能的病理过程,并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是国际上衡量人体的胖瘦程度的通用指标,其有效性已经得到普遍公认,其计算方法是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也采用BMI作为评价指标。目前有关体质指数异常与摄食行为和运动行为的关系虽然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其潜在的不良摄食行为、运动行为以及塑身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尚未引起人们的关注。调查该人群摄食行为和运动行为、筛选体质异常人群存在的问题和认知误区,将有助于初中生建立科学的健康理念。目前有关体质指数异常人群存在的问题和认知误区亟待予以筛选和确认,故有关体质指数异常初中生摄食行为和运动行为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研究目的
以提高初中生的生命质量为主要目的,研究可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原则,使初中生真正有机会掌握并获得健康身体、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和未来高质量生活的基本技巧。
2.研究对象与方法
对江苏省如皋市29225名初中生的身高、体重等身体形态数据进行统计,并随机抽取400名体质指数异常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采用2014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BMI指标评价标准。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初中生体质指数BMI状况及异常发生率
调查可知,初中生体质指数异常发生率为23.28%,其中体质指数偏低发生率为4.43%,体质指数偏高发生率为18.85%。结果显示,男生体质指数偏高发生率为22.43%,女生为14.8%,男生明显高于女生(p<0.01)。男生体质指数偏低发生率为4.99%,女生为3.79%,男生明显高于女生(p<0.01)。
综合国内近几年来的BMI数值分布情况看,初中生群体的低体重发生率呈现下降趋势,而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呈现高增长的加速状态。
3.2体质指数BMI异常初中生摄食行为特征分析
国内相关研究表明:肥胖者主要表现为体质认识和饮食方法上的错误认知,饮食内容与肥胖度有显著的相关性, 改变错误认知和矫正不良行为有助于减轻体重。为了分析体质指数异常初中生摄食行为特征,本研究对体质指数异常初中生的饮食习惯和摄食行为进行了调查,发现体质指数异常初中生摄食行为具有如下特征:
(1)摄食多且不注意节制。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快速增长的第二阶段,对营养的需求量增加。调查发现:家长往往担心子女吃不饱、吃不好,容易给子女额外地增加食物、补充营养,造成了摄食量大于学生本身的需求;另外,除正常的一日三餐之外,大部分初中学生在晚自休结束至睡觉前,也有补充性摄食的行为习惯。摄食过多并非由人们熟知的暴饮暴食所致,平素摄食行为异常,日积月累会导致摄食过多,提示注重日常摄食行为对控制食物摄入有意义。
(2)进食速度快。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业负担较重,学习与生活时间也被安排得十分紧凑,进餐时间紧在中学时期是一种普遍现象,养成了学生快速进食的行为习惯。
(3)饮食结构不合理。初中学校很少配备专业的营养师,大部分家长在给学生增加营养时多以肉类为主,因此饮食结构不合理、不科学的现象也很严重。
(4)体质指数偏低人群摄食行为不当发生率高于体质指数偏高人群。提示摄食行为不当(挑食厌食、吃饭不专心等)可能是使其体质指数偏低的主要原因,说明对体质指数偏低人群进行摄食行为干预尤为必要。
(5)体质指数偏低人群节食塑身发生率高于体质指数偏高人群。提示体质指数偏低出现的摄食行为不当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与节食塑身有关,说明提高体质指数偏低人群对节食塑身危害性认识是十分必要的。
3.3体质指数BMI异常初中生运动行为特征分析
运动与体力活动不足,会造成人体内热能“收大于支”,可引起体重超重或肥胖。为了分析体质指数异常初中生运动行为特征,本研究对体质指数异常初中生的在校时间中的运动行为作了调查,发现体质指数异常初中生运动行为具有如下特征:
(1)参与体育运动的意愿低。调查显示,体质指数偏高初中生中喜欢体育运动的占36.25%,而体质指数偏低初中生中喜欢体育运动的占41.39%。本研究提示在体质指数异常初中生中能主动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学生较少。
(2)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少。体质指数偏高初中生中能做到每天运动一小时的占17.74%,而体质指数偏低初中生中能做到每天运动一小时的占29.05%。经面对面咨询发现多数学生由于学业压力大,一是客观上体育活动的时间被严重压缩;二是主观上逃避体育活动的行为。这些都是导致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时间偏少的因素。
4.建议与对策
4.1提高对体质指数异常的重视程度。要提高对肥胖危害性的认识;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平衡膳食;对有家族肥胖史的学生,要告诫他们防患于未然;告诫体重有所超重的人,要警惕肥胖症的发生。
4.2加强初中生良好摄食行为的培养。由于体质指数正常的人群与体质指数异常人群一样,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摄食行为,这些不良摄食行为的存在主要与该人群存在的误区有关,他们是未来肥胖人群的后备军。宣传教育学生认识摄食行为不当造成的健康问题,将有助于防治他们加入肥胖人群行列。
4.3加强初中生体育运动习惯的培养。初中生在学业负担的压力下,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被严重压缩,养成了室内久坐的生活习惯,主动进行体育活动的意愿下降。因此,要通过优化教学策略来改变现状,引导和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良好运动习惯。
4.4加强对盲目减肥危害的宣传力度。初中生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受到“骨感美”等审美观的误导,在没有得到医生或专家指导的情况下,盲目采取了不适合自身情况的手段进行塑身,致使减肥失败、反弹、身体受损现象频繁发生,故应加强对盲目减肥危害的宣传力度,防止更多的人盲目减肥。
【参考文献】
[1]杨红霞,武常亮,刘春迎.2196名大学生肥胖症患病情况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2012.03:152
[2]禹洋.肥胖与运动干预[J].天中学刊,2007.02:34-37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雪岸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