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从“心”开始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zx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中学开展美术教育困难重重,美术课往往形同虚设。其原因主要是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造成“大气候”的严酷,但中学美术教学观念的落后和教学方法的陈旧也难辞其咎。我认为,美术教学应该发挥学科优势,通过引导学生对美的“感知”“观察”“研究”“想象”,积极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在美的孕育中,培养健康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美术教育 课改 绘画 欣赏 想象
  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并使其艺术个性得以充分发挥和发展的重要学科,但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之下,特别在农村学校,美术课常常被看作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即便按课程要求坚持开课,往往也只剩下千篇一律的素描,机械呆板的临摹。这种不顾学生的年龄特点,用专业院校的常规训练方法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的做法,明显不符合为充实个体人生幸福内涵的美术教育的初衷,也不利于让美术文化有效内化为学生综合性素质与品质这一终极目的的实现。
  因此,笔者结合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对农村中学美术教学的开展,如何更好地对学生强化美感培养,优化心理结构,使之转化为一种精神素质这一问题,谈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 调动感知欲,让学生动心
  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特定情境,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的欲望。学生一旦有了激情和欲望,就会把繁重的学习任务当作一种乐趣,内心感到由衷的兴奋,产生一种巨大的内部推动力。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用早已准备好的一些经典图片,来打动学生的眼睛,还可以充分利用与美术相关的生活素材,比如,举目可及的自然风景、匠心独运的古民居建筑、别出心裁的家居布置或者与众不同的服饰打扮等等,这些看似平常的种种景象,就足以让学生处处感受到美的存在,时时都能产生审美的冲动。当然,美感的获得不可能在学生的心头毫无障碍地自然生成,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恰当地引导。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激发审美情感,唤起审美的欲望。总之,创设一个浓郁、良好的艺术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是上好初中美术课的前提。
  二、培养观察力,让学生细心
  在美术上有个专业术语便是学会观察,只要学会如何看待客观世界,才能去表现它,尤其是对初学者而言,只有克服感观粗糙、观察马虎的通病,才能找到美术学习的门径,由此登堂入室。因此,教会学生如何观察(即观察方法)便是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
  首先,观察是要用立体的方法去看待事物并寻找其特征,要内外联系,比较地“看”。例如:画立方体,教师就要让学生多方面地“看”,不但要看到它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侧面和背面,甚至“里面”,这样才能上下、左右、内外地联系比较,科学地把握住对象的形体结构和整体关系。其次,美术观察除了强调理解自然规律外更强调人文精神的渗入,更重要的是通过线条、色彩的感受或驾驭,表达作者自身的情感和其感情内涵,在“看”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不但要用 “眼”,更要用 “心”,用感情世界去体验客观存在,让学生的心灵变得细腻而丰富。
  三、锻炼注意力,让学生耐心
  做任何事情,最忌讳的是心猿意马、一曝十寒,对美术学习也不例外。在上欣赏课的时候,我尽可能多拿出一些反映农村题材的作品让学生欣赏。如《干草车》,这是19世纪英国杰出风景画家康斯泰布尔的代表作,这件作品主要描绘的是19世纪英国典型的农村风景,平原丛林,露出村舍的一角,一辆装着干草的马车从浅浅的水塘中行进,打破原野的宁静,明朗的天空飘着片片白云,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使整个原野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就连清晰的空气似乎也能让人感觉得到。我在上这节课时,尽可能把当地一些有特色的农村景象结合起来介绍,让学生在听课时如身入其境,真实体会到最朴实,最纯真的大自然给予的一种美的追求和享受。
  四、发挥想象力,让学生用心
  想象力是最重要的一种思维品质,一个人只有拥有了不羁的想象,才可能拥有自由的思想和真正的个性,我们可以断言,想象力越是出众的人,其自信心和创新能力必然越强。所以,在我们美术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想象力是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的发挥是衡量我们教学成功与否的最重要的标志。比如:我在指导学生绘画的时候,常常故意不确定题目、内容,该画什么,该怎样画,全然让学生自己做主,我总是鼓励学生大胆地去想象,大胆地去画,不要对老师有依赖性,我只是从侧面诱导,顺其自然。因为我始终认为,每个人画都不一样,都有可取的地方,在目前阶段性,不能以一种纯技巧的标准来简单评判学生画的好坏,更不以单纯以画得像为标准,关键要有自己的想法,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这对给予他们自信心,发展他们个性品质很重要。
  总之,美术学习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它不仅要求学生调动眼、耳、手各种感官进行运作,还会让协调各种感官运作的中枢机构——大脑变得更加聪明和富有效率。中学美术教学的价值主要不是体现在给了学生多少技巧或让学生掌握了什么绘画要领,关键是看我们所做的努力是否能有效地对学生的心灵产生积极的作用,让他们的精神世界充盈起来并内化为可以受益一生的某些优良品质,从而顺应学生心理发展需要,促使情感、学习态度、价值观的良好形成。我相信,我们在美术课上种种努力所给予学生的积极影响,绝不会逊色于任何一门所谓的“主科”;我们也坚信,在今天播下了真、善、美的种子,在明天将收获饱满的希望。
其他文献
1905年11月日本逼迫朝鲜王朝签订《乙巳保护条约》,开始变朝鲜为自己的“保护国”和独占殖民地,从此,朝鲜反日民族运动逐步扩展到国外朝鲜移民社会。20世纪初,在朝鲜国外移民中,人口较多、反日民族运动较为活跃的地方是中国东北和俄国沿海州地区。沿海州朝鲜移民的反日运动在朝鲜反日民族运动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朝鲜民族初期共产主义运动史上起到了先驱作用。
在大国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是俄罗斯朝鲜半岛外交政策的基轴。历史镜像下,朝鲜半岛对于俄罗斯远东领土安全,以及在均势格局中的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基于当前朝鲜半岛的局势和地区影响力,俄罗斯以“促统一、稳局势、保和平、无核化”的基本方针在实现国家长期战略利益基本原则的同时兼顾经济存在不足、政治影响有限、安全利益关系全球战略稳定等因素,形成了“政经相容”的利益取向,“维稳求和”的价值取向,“多边互动”的政策取向。在朝鲜半岛的大国博弈中,俄罗斯是能够对朝鲜半岛局势稳定产生影响的重要力量。加强中俄合作对于持续推进朝鲜半
在考察质史文献记载和考古文物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蹴鞠的起源、蹴鞠在朝鲜半岛的传播等相关历史事实进行探讨。研究结果显示:蹴鞠起源于中国,有“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等记载;历史文献记载中国古代蹴鞠在朝鲜半岛的最早传播时间可追溯到唐以前,隋唐之时是快速发展阶段;中国古代的蹴鞠传播到朝鲜半岛后,逐渐发展为抛球乐、掷草戏、弄珠、击鞠等游戏,其中最为流行的游戏为击鞠;传播至朝鲜半岛的古代蹴鞠开始出现变化,在朝鲜朝编制完成了综合武艺的代表性著作——《武艺图谱通志》,受到了朝鲜朝世宗大王的高度重视,还成为选拔武将的必
1918年成立于东京的日华学会,是近代以来日本成立的第一家中国留日学生管理机构,代替日本政府专事留日学生工作。该会成立后,以打破“留日反日”的局面并培养亲日分子,与欧美国家争夺中国青年的教育权以及辅助日本对华政策的实施等为目的进行过大量活动,直至日本战败后被盟军勒令解散。战后以“有邻学会”为发端,日华学会得以重建。此后,日华学会随着国际形势的变迁,在“国际亲善”与“文化交流”的装点下,在日本的防共政策与经济外交的变奏中壇变。战后日华学会的重建及变迁过程,既反映了中国留日学生的境遇,又反映了日本辅助战后重建
18-19世纪中朝两国的使团来往是一个连贯、延续的过程,朝鲜朝使臣出使中国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通过资料梳理发现,燕行书画艺术交流活动多集中在以洪大容、朴趾源、朴齐家、李德懋、柳得恭、金正喜等人为中心的“北学派”或具有北学思想的燕行使臣身上。对这些燕行使者著作以及相关的官方史料和其他个人文集所载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考察他们燕行期间的书画见闻及其和清人的艺术交流活动,可以总结出18-19世纪中朝两国文人书画艺术交流的阶段性特点。
高昌与龟兹回鹘风格的佛教遗址中出现的六遭轮回图,在内容上着重表现“三恶道”中的地狱、饿鬼两道,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多样性,并且具有地方性的特点,与早期律藏中的记载相去甚远.回鹘佛教的地狱观念深受中原地藏菩萨救赎思想的影响,而高昌回鹘文《地藏菩萨本愿经》与《十王图》的发现为轮回思想在当地的流行提供了有力证据.地狱图像在高昌与龟兹盛行的原因除了受到佛教的地狱救赎思想影响外,还受到摩尼教地狱观念的影响.回鹘在信仰佛教之前所信仰的摩尼教,也有地狱的观念,佛教的十王思想与摩尼教的冥府思想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金永爵是19世纪中朝两国文学交流史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他的学术交流活动能够清晰、鲜明地反映出近代转型期两国文人的交流实况与思想变化轨迹。他从禅学转入程朱理学,以理学为基础再去关注金石学和考据学,由重词章转向重义理,从崇尚“雅致”到发自“真情”,这些都与清代文士的交流密不可分。他对清代文坛的理解与认识,也得益于与之交往的清代文士,但在其过程中也出现过信息上的误差。金永爵平生所学不拘一格,他不断接受新思想,在清朝面临西方侵略的危机时刻,又与清代文士积极探索应对西方列强的对策,体现了他开化思想的形成过程。
两宋时期,宋丽日三国在东亚海域的海上交流空前繁荣,受当时造船技术及航海技术的影响,三国漂流事件的特点也各不相同,其中高丽朝发生漂流事件的次数最多,且漂流民身份最为复杂。漂流事件虽是海难事件的一种表现,却也能折射出当时东亚三国的内政外交情况。漂流事件增多时,表明三国间海上交流频繁,外交关系融洽;漂流事件减少时,则海上交流减少,外交关系进入冷淡期。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朝鲜朝文人在中朝外交使节交流的过程中认识到李攀龙、王世贞在中国文坛的声名及其复古文学思想,并开始购买这二人的著作。其后,在朝鲜朝社会普遍存在的“慕华”思想,与由此衍生出的“同文”“并世”意识,以及朝鲜文坛学习“秦汉古文”风尚的推动下,李攀龙、王世贞的复古理念在朝鲜朝文坛得以广泛传播。这不仅引起了散文创作风格向“艰涩”“奇僻”的转变,也促成了“秦汉古文”在散文学习范式与散文选集领域经典地位的确立。
柳麟锡师从朝鲜朝华西派李恒老,秉持“卫正斥邪”和“尊华攘夷”思想,是朝鲜朝末期较为典型的保守派文人。作为指导抗日救国运动的朝鲜义兵将领,他在诗文和散文中分析了东亚时事,作出了价值判断,刻画了具乌托邦功能的“中华形象”和意识形态功能的“日本形象”,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东亚认识”。柳麟锡试图激起东亚人共同的文化记忆,激发共同的情感,完成“斥洋”话语。柳麟锡建构起来的“中国形象”和“日本形象”属于译介学中的跨文化交际在思想化、主题化、情绪化层面上的表现和反映,它无法从根本上触动本土文学的形式和话语变革,但是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