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写好作文不仅要掌握大量的词汇、语法、逻辑、修辞等方面的知识,也要积累大量的生活知识、时事信息,具备应有的生活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如何做好作文教学方面的工作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接受的挑战,尤其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面对刚刚开始学习写作的孩子,如何使学生了解写作、学会写作、爱好写作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总结十几年的作文教学生涯,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作文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1.营造氛围,激发写作情感。小学儿童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在接触新鲜事物或自己感到有趣的事情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说出来。教师要利用孩子的这些特点因势利导,利用各种手段,努力构造一个民主、轻松的环境,激发学生写作的情感,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东西才有真情实感。如在进行完激烈的拔河比赛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聊天,只要内容与拔河有关即可。有的学生说出了自己比赛时的心情,有的说出了自己是怎样拔的,有的学生分析了每局胜负的原因,还有的学生说出了比赛的紧张气氛。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重点,给学生理清思路,为他们完成《拔河比赛》这篇作文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便能使学生顺利完成这篇作文。
2.联系生活,做到有话可说。“无话可说,没内容可写”是困扰小学生作文的重要问题,起步阶段更是如此。这与教师在取材方面限制太多有关,我们总是告诫学生什么是值得写的、什么是不值得写的,到头来,学生反而缩手缩脚、无从下笔。其实,作文就是生活,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没有不可写进作文的。讲述假期游览的经历,讲述自己的社会见闻,介绍自己喜欢的书籍或者电视节目,畅谈自己的理想,倾吐自己的快乐和烦恼……目之所及,耳之所往,写下来就是作文!如写有关秋天风景的习作,可以让学生把上学路上的田野、小路、菜园写进作文,也可以写校园、草地、山坡……还可以在写作之前带领学生去草地上、山坡上、树林里观赏那里的风景,再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有的学生看了田野里农民伯伯堆的草垛,能把它写成有的像宝塔、有的像松树……这样的好句子,写得形象、生动,跟他仔细观察自然景色是分不开的。
二、注意收集写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亦是如此,要想写好作文,收集好的素材是先决条件。那如何收集好素材呢?我教学生从以下几点入手:1.写读书笔记,让学生从好书中收集,记名人名言,记好词佳句,记点睛之笔,写读书感想。2.从日常生活中收集,调动学生的眼、口、耳、鼻等感官,把生活中接触到的有意义的人和事、印象深刻的经验和教训、有趣的动植物、四季的更替、景物的变化、游玩时的所见所闻一一用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以备写时之用。3.让学生充分想象,捕捉自己的奇思妙想、感情浪花等,并及时记录下来。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我发现学生很少因怕写作文而发出埋怨的声音了,换来的是一篇篇生动优美的好文章。学生一旦学会了方法,兴趣也随之增长,到了写作时哪用老师去催促呢?
三、科学的评价方式
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关心学习结果的程度远高于他们关心学习过程。学生了解学习结果比不了解学习结果更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情感。教学实践告诉我:教师评价作文,不仅是对自己教学效果的检查,也是对自己教育对象精神成果深入细致的加工、提高和指导,以便使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肯定学生的优点,改正学生的缺点,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科学的评价方式包括:
1.自改互改。作文写好后,学生先对自己查出的表达有误的地方进行初改,然后可安排学生互改。互改以同桌的两人为宜,批改者对有疑问的地方作上记号,待互相讨论取得一致意见后再更正。若有争议的问题,可当场请教老师。学生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心里总是挺高兴的,他们的写作兴趣自然就会提高。
2.及时讲评。抓好习作讲评课,及时反馈信息,是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每次阅读学生的习作,我都是以一个“忠实的读者”的身份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内心独白,将严格的要求与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相结合,根据儿童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更具人性化——“××同学,这段话可不可以这样改?”“你认为这样改会不会更好些?”……凡是学生作文中值得肯定的地方,我都加以赞赏,不以老师的语言、情感去替代儿童的语言、情感,始终以读者的意识参与其中,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作文,与之进行平等的交流。
3.学生间的评价。“儿童写作不光是语言学习的需要,还是为了健康、自然地宣泄感情、和别人沟通。学生的作文必须有更多的倾听者、欣赏者,让学生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因此,作文讲评课上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评议,把写得好的习作挂在“学习园地”中展示,让学生学习别人的优点,自改作文。评价别人的作文,学生心理上有一种新鲜感,能激发学生进一步表达真情的积极性,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在这一本该属于他们而又缺失许久的平台上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总之,作文训练单靠以上做法是不够的,大量的多种训练要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因此,平时要鼓励和指导学生多读多练,坚持不懈,熟能生巧,以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总结十几年的作文教学生涯,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作文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1.营造氛围,激发写作情感。小学儿童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在接触新鲜事物或自己感到有趣的事情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说出来。教师要利用孩子的这些特点因势利导,利用各种手段,努力构造一个民主、轻松的环境,激发学生写作的情感,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东西才有真情实感。如在进行完激烈的拔河比赛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聊天,只要内容与拔河有关即可。有的学生说出了自己比赛时的心情,有的说出了自己是怎样拔的,有的学生分析了每局胜负的原因,还有的学生说出了比赛的紧张气氛。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重点,给学生理清思路,为他们完成《拔河比赛》这篇作文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便能使学生顺利完成这篇作文。
2.联系生活,做到有话可说。“无话可说,没内容可写”是困扰小学生作文的重要问题,起步阶段更是如此。这与教师在取材方面限制太多有关,我们总是告诫学生什么是值得写的、什么是不值得写的,到头来,学生反而缩手缩脚、无从下笔。其实,作文就是生活,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没有不可写进作文的。讲述假期游览的经历,讲述自己的社会见闻,介绍自己喜欢的书籍或者电视节目,畅谈自己的理想,倾吐自己的快乐和烦恼……目之所及,耳之所往,写下来就是作文!如写有关秋天风景的习作,可以让学生把上学路上的田野、小路、菜园写进作文,也可以写校园、草地、山坡……还可以在写作之前带领学生去草地上、山坡上、树林里观赏那里的风景,再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有的学生看了田野里农民伯伯堆的草垛,能把它写成有的像宝塔、有的像松树……这样的好句子,写得形象、生动,跟他仔细观察自然景色是分不开的。
二、注意收集写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亦是如此,要想写好作文,收集好的素材是先决条件。那如何收集好素材呢?我教学生从以下几点入手:1.写读书笔记,让学生从好书中收集,记名人名言,记好词佳句,记点睛之笔,写读书感想。2.从日常生活中收集,调动学生的眼、口、耳、鼻等感官,把生活中接触到的有意义的人和事、印象深刻的经验和教训、有趣的动植物、四季的更替、景物的变化、游玩时的所见所闻一一用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以备写时之用。3.让学生充分想象,捕捉自己的奇思妙想、感情浪花等,并及时记录下来。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我发现学生很少因怕写作文而发出埋怨的声音了,换来的是一篇篇生动优美的好文章。学生一旦学会了方法,兴趣也随之增长,到了写作时哪用老师去催促呢?
三、科学的评价方式
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关心学习结果的程度远高于他们关心学习过程。学生了解学习结果比不了解学习结果更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情感。教学实践告诉我:教师评价作文,不仅是对自己教学效果的检查,也是对自己教育对象精神成果深入细致的加工、提高和指导,以便使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肯定学生的优点,改正学生的缺点,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科学的评价方式包括:
1.自改互改。作文写好后,学生先对自己查出的表达有误的地方进行初改,然后可安排学生互改。互改以同桌的两人为宜,批改者对有疑问的地方作上记号,待互相讨论取得一致意见后再更正。若有争议的问题,可当场请教老师。学生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心里总是挺高兴的,他们的写作兴趣自然就会提高。
2.及时讲评。抓好习作讲评课,及时反馈信息,是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每次阅读学生的习作,我都是以一个“忠实的读者”的身份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内心独白,将严格的要求与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相结合,根据儿童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更具人性化——“××同学,这段话可不可以这样改?”“你认为这样改会不会更好些?”……凡是学生作文中值得肯定的地方,我都加以赞赏,不以老师的语言、情感去替代儿童的语言、情感,始终以读者的意识参与其中,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作文,与之进行平等的交流。
3.学生间的评价。“儿童写作不光是语言学习的需要,还是为了健康、自然地宣泄感情、和别人沟通。学生的作文必须有更多的倾听者、欣赏者,让学生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因此,作文讲评课上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评议,把写得好的习作挂在“学习园地”中展示,让学生学习别人的优点,自改作文。评价别人的作文,学生心理上有一种新鲜感,能激发学生进一步表达真情的积极性,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在这一本该属于他们而又缺失许久的平台上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总之,作文训练单靠以上做法是不够的,大量的多种训练要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因此,平时要鼓励和指导学生多读多练,坚持不懈,熟能生巧,以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