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贵州由于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很多的小城镇都建立在缓坡、山腰和丘陵间。土地资源欠缺是实情,要想实现科学合理的发展小城镇,扩大小城镇的现状,在土地规划利用上就必须结合区域情况,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地方政府是小城镇建设的主体,而土地的资本转变也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如何实现贵州地方政府在小城镇建设中的利益合法化和小城镇建设用地的合理化。这是本文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政府利益;土地利用;集镇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部,是中国贫困问题突出、城镇化率很低的欠发达省份。近几年贵州大力发展工业强省和小城镇带动城镇化的战略,使得贵州经济社会得到很大的发展。贵州在小城镇建设用地规划利用上要结合区域情况,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地方政府是小城镇建设土地转变和经营的主体,要实现好这一主体在小城镇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本文从以下几点来分析。
一、 贵州小城镇建设用地概述
贵州小城镇建设是在现有的集镇基础上进行扩张,也有少部分新建和移民集镇的建设,但总体是扩张建设为主。小城镇建设作为贵州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在土地利用上就有很大的提高。因此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是贵州小城镇建设的关键所在。贵州小城镇建设用地分为集镇建设用地、地域特色产业园建设用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用地。
集镇建设用地:这主要是通过对集镇的长远性建设规划,在已有的集镇基础上规划着眼未来,合理规划建设范围。这方面的土地利用主要是在街道和街道两旁的合理宅基用地。
地域特色产业园建设用地:贵州是一个多山少地的省份。“多彩贵州”主要体现在贵州的各个小地域和民族风情和完美的自然环境。发展好各地域的特殊产业、民族文化是贵州建设城镇化的战略目标。贵州小城镇建设要突出地域经济,发展地方特色产业,要使贵州的小城镇成为真正的新型城镇、人口聚集型城镇。不能让贵州小城镇“空城化”。发展特色产业就是提高城镇就业,减少农民的对外转移。地域特色产业园用地是在小城镇建设的一部分,贵州各地区根据地区支柱产业经济和地理环境来合理规划土地使用。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公共基础设施是小城镇建设的基础,也是发展特色小城镇的具体体现。贵州要打破千“镇”一面的现象就必须从区域民族风情着手。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来引导小城镇的发展,建立符合区域风情、民族文化的特色性公共建筑设施,从而确定整个区域小城镇的建设风格,避免建设“多而不彩”的贵州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的用地主要是配合小城镇的发展而增加的,也是城镇化建设带来的必然产物。
二、 贵州小城镇建设用地中地方政府可能的利益取向
贵州城镇化建设用地本身就是供需很大问题。据《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城市南皮书显示:贵州城镇化率不到40%,据统计低于全国平均15个百分点,排全国倒数第二,而小城镇建设差距就更大。即便政府政策和地方政府利益产生矛盾,地方政府也无法改变既定政策,只能在政策空间下进行利益最大化变通、抵抗(周雪光,2008,2012)。因此在土地规划上地方政府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利益性问题。
首先是盲目政绩观所导致的土地利用率低;在小城镇建设中地方政府可能会盲目规划,过多的求大求全,而忽略了实际情况;另一个就是放弃已有集镇重建新集镇、新开发区等。这些都能使耕地大大减少,但又没有达到小城镇建设的最终目的,造成土地浪费。这主要是地方政府错误的政绩取向和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形成的。盲目追求政绩利益而忽视了小城镇建设用地的根本原则。
其次就是土地资本利益化;地方政府过多的追求土地经济效率,扩大自己的土地经营权,借小城镇建设的名义大势出让土地,随意圈地卖地,以此来增加地方财政,追求经济效率。地方政府的利益包括经济利益也包括政治利益(周业安,2003)。这里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实现了地方政府一把手的政治利益。这也符合寻租理论,它认为地方政府在追求利益最大时,通过政府干预来寻取租金,而政府的这一行为是实现政府利益最大化,也可以说是一把手政治利益最大化(Blecher,1991;贺卫,1999)。
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利用率低和资本化是地方政府的一个通病。地方政府要认清和改变这一现象,就必须认真解读小城镇建设,它不是盲目扩城,也不是政治绩效的考核标准;它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化解城乡二元结构,增强特色地域经济,实现城镇化建设全面发展的一个纽带。认清小城镇建设是确立地方政府正确利益取向的关键。
三、 贵州小城镇建设用地的利益合理化分析
要实现贵州小城镇建设用地的利益合理化,就必须建立科学规划,科学施工,科学利用,科学管理。本文从以下几点分析如何实现贵州小城镇建设用地的合理化。
其一:贵州小城镇建设在土地上必须科学规划,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在小城镇建设用地上贯彻和执行我国合理利用土地和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有效的利用和保护耕地以及合理的节约用地,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基础上特别是要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加强和提高在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利用率,积极推行和开展生态土地治理。
其二:贵州小城镇建设在用地上的科学设计;我国的城镇规划更多的是以现有的集镇为中心,向集镇周边的村、街道扩展,对小城镇建设边界有既定的划分,这就说明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设计成为小城镇建设合理性、科学性的关键。贵州小城镇建设设计规划要因地制宜、科学设计,从地域性特点出发,整合资源优势,兼顾民俗民风,做好小城镇的合理布局和科学规划。注重产业、突出特点,努力做到设计的科学性和用地的节约性,切实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其三:贵州小城镇建设用地的科学管理;地方政府在保障科学用地的同时,要维护用地制度建设,确保国家土地政策的实施,建立完善的土地管理模式。贵州在小城镇建设还处在发展探索阶段,小城镇建设的管理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管理好土地的利用,也就解决好小城镇建设的根本。土地是小城镇建设的矛盾主体和利益承载体,管理和处理好土地利益就实现地方政府和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合理化,公平化。也就实现了小城镇建设用地的科学化。
四、 结论
结合以上的分析;贵州小城镇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艰巨的一个过程。土地则是一切利益关系的载体。解决好贵州各级地方政府在小城镇建设用地的利益取向、利益管理;能够更加完善小城镇建设用地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多彩贵州”、“特色小城镇”是贵州的建设现状,也是贵州特色民族风情,多彩民族文化的表现。建立一镇一貌、一镇一特色的小城镇就要发挥好地域优势、民族特色。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职能,实现利益的合理分配,为小城镇建设打好坚实的基础。(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周雪光:《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6期。
[2] 周雪光、练宏:《中国政府的治理模式:一个“控制权”理论》,《社会学研究》,2012年。
[3] 周业安:《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4] Blecher,M.,1991,“Developmental State, Entrepreneurial State: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ocialist Reform in Xinju Municipality and Guanghan County”,in the Road to Crisis: The Chinese State in the Era of Economic Reform, White, Gordon(edit), London: Macmillan.
[5] 贺卫:《寻租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
[6] 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政府利益;土地利用;集镇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部,是中国贫困问题突出、城镇化率很低的欠发达省份。近几年贵州大力发展工业强省和小城镇带动城镇化的战略,使得贵州经济社会得到很大的发展。贵州在小城镇建设用地规划利用上要结合区域情况,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地方政府是小城镇建设土地转变和经营的主体,要实现好这一主体在小城镇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本文从以下几点来分析。
一、 贵州小城镇建设用地概述
贵州小城镇建设是在现有的集镇基础上进行扩张,也有少部分新建和移民集镇的建设,但总体是扩张建设为主。小城镇建设作为贵州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在土地利用上就有很大的提高。因此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是贵州小城镇建设的关键所在。贵州小城镇建设用地分为集镇建设用地、地域特色产业园建设用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用地。
集镇建设用地:这主要是通过对集镇的长远性建设规划,在已有的集镇基础上规划着眼未来,合理规划建设范围。这方面的土地利用主要是在街道和街道两旁的合理宅基用地。
地域特色产业园建设用地:贵州是一个多山少地的省份。“多彩贵州”主要体现在贵州的各个小地域和民族风情和完美的自然环境。发展好各地域的特殊产业、民族文化是贵州建设城镇化的战略目标。贵州小城镇建设要突出地域经济,发展地方特色产业,要使贵州的小城镇成为真正的新型城镇、人口聚集型城镇。不能让贵州小城镇“空城化”。发展特色产业就是提高城镇就业,减少农民的对外转移。地域特色产业园用地是在小城镇建设的一部分,贵州各地区根据地区支柱产业经济和地理环境来合理规划土地使用。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公共基础设施是小城镇建设的基础,也是发展特色小城镇的具体体现。贵州要打破千“镇”一面的现象就必须从区域民族风情着手。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来引导小城镇的发展,建立符合区域风情、民族文化的特色性公共建筑设施,从而确定整个区域小城镇的建设风格,避免建设“多而不彩”的贵州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的用地主要是配合小城镇的发展而增加的,也是城镇化建设带来的必然产物。
二、 贵州小城镇建设用地中地方政府可能的利益取向
贵州城镇化建设用地本身就是供需很大问题。据《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城市南皮书显示:贵州城镇化率不到40%,据统计低于全国平均15个百分点,排全国倒数第二,而小城镇建设差距就更大。即便政府政策和地方政府利益产生矛盾,地方政府也无法改变既定政策,只能在政策空间下进行利益最大化变通、抵抗(周雪光,2008,2012)。因此在土地规划上地方政府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利益性问题。
首先是盲目政绩观所导致的土地利用率低;在小城镇建设中地方政府可能会盲目规划,过多的求大求全,而忽略了实际情况;另一个就是放弃已有集镇重建新集镇、新开发区等。这些都能使耕地大大减少,但又没有达到小城镇建设的最终目的,造成土地浪费。这主要是地方政府错误的政绩取向和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形成的。盲目追求政绩利益而忽视了小城镇建设用地的根本原则。
其次就是土地资本利益化;地方政府过多的追求土地经济效率,扩大自己的土地经营权,借小城镇建设的名义大势出让土地,随意圈地卖地,以此来增加地方财政,追求经济效率。地方政府的利益包括经济利益也包括政治利益(周业安,2003)。这里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实现了地方政府一把手的政治利益。这也符合寻租理论,它认为地方政府在追求利益最大时,通过政府干预来寻取租金,而政府的这一行为是实现政府利益最大化,也可以说是一把手政治利益最大化(Blecher,1991;贺卫,1999)。
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利用率低和资本化是地方政府的一个通病。地方政府要认清和改变这一现象,就必须认真解读小城镇建设,它不是盲目扩城,也不是政治绩效的考核标准;它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化解城乡二元结构,增强特色地域经济,实现城镇化建设全面发展的一个纽带。认清小城镇建设是确立地方政府正确利益取向的关键。
三、 贵州小城镇建设用地的利益合理化分析
要实现贵州小城镇建设用地的利益合理化,就必须建立科学规划,科学施工,科学利用,科学管理。本文从以下几点分析如何实现贵州小城镇建设用地的合理化。
其一:贵州小城镇建设在土地上必须科学规划,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在小城镇建设用地上贯彻和执行我国合理利用土地和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有效的利用和保护耕地以及合理的节约用地,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基础上特别是要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加强和提高在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利用率,积极推行和开展生态土地治理。
其二:贵州小城镇建设在用地上的科学设计;我国的城镇规划更多的是以现有的集镇为中心,向集镇周边的村、街道扩展,对小城镇建设边界有既定的划分,这就说明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设计成为小城镇建设合理性、科学性的关键。贵州小城镇建设设计规划要因地制宜、科学设计,从地域性特点出发,整合资源优势,兼顾民俗民风,做好小城镇的合理布局和科学规划。注重产业、突出特点,努力做到设计的科学性和用地的节约性,切实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其三:贵州小城镇建设用地的科学管理;地方政府在保障科学用地的同时,要维护用地制度建设,确保国家土地政策的实施,建立完善的土地管理模式。贵州在小城镇建设还处在发展探索阶段,小城镇建设的管理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管理好土地的利用,也就解决好小城镇建设的根本。土地是小城镇建设的矛盾主体和利益承载体,管理和处理好土地利益就实现地方政府和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合理化,公平化。也就实现了小城镇建设用地的科学化。
四、 结论
结合以上的分析;贵州小城镇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艰巨的一个过程。土地则是一切利益关系的载体。解决好贵州各级地方政府在小城镇建设用地的利益取向、利益管理;能够更加完善小城镇建设用地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多彩贵州”、“特色小城镇”是贵州的建设现状,也是贵州特色民族风情,多彩民族文化的表现。建立一镇一貌、一镇一特色的小城镇就要发挥好地域优势、民族特色。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职能,实现利益的合理分配,为小城镇建设打好坚实的基础。(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周雪光:《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6期。
[2] 周雪光、练宏:《中国政府的治理模式:一个“控制权”理论》,《社会学研究》,2012年。
[3] 周业安:《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4] Blecher,M.,1991,“Developmental State, Entrepreneurial State: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ocialist Reform in Xinju Municipality and Guanghan County”,in the Road to Crisis: The Chinese State in the Era of Economic Reform, White, Gordon(edit), London: Macmillan.
[5] 贺卫:《寻租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
[6] 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