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日本语言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是语言交际中的暧昧表达,正确地理解日语的暧昧性并准确的译成中文便成为中国日语学习者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分析了几种典型的日语暧昧表达方式并从多角度剖析了日本大和民族这种特有的暧昧性表达产生的根源,希望能够对日语的学习有所帮助。
【关键词】暧昧 遠慮 どうも 集体主义 以心传心
一、 典型的日语暧昧表达
暧昧性语言文化的“暧昧性”在语言上主要表现为委婉性表达,即在语言的交际中,为了保持彼此间的和谐关系,有意避开了直截了当的说法,而用温和、婉转、间接、含蓄等的方式向听者表达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日语中的暧昧表达方式比较多样,下面仅就其比较典型的例子进行分析。
(一)遠慮
“遠慮”这个词在日本的公共场所应该会经常看到或听到,比如“館内での写真撮影はご遠慮ください”。中国人会把这句话理解为“在管内最好不要照相”,即尽管不是最好,但还是可以为之的。日本人喜欢用“遠慮”这样婉转的劝告型语气来表达在其他语言中本应该用强烈和直接的语气来表达的举动,而“遠慮”这样含混不清的句型恐怕只能适用于日本人。如果是中国的公共场所就会采用强烈和直接的语气,开诚布公“馆内禁止照相”。日本应该也是想表达这个意思的,但由于“遠慮”这一婉转的劝告,导致了意思的含混不清,恐怕只有日本人自己才能理解到底能不能照相了。
(二)どうも
“どうも”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相当高的词。它可以表示感谢、道歉、问好的意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对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因此它成了万能语。但是正因为这样,日本人具体会在什么时候把它作为哪种情况来使用就成了一个比较难理解的问题,从而也就增加了翻译的难度。例如日本人遇见中国的老朋友会说:“先日はどうも…”那么做为中国人的翻译因为不知道两人前几天发生了什么事,在这个时候会很为难,也就是说“どうも”的后面被省略的是“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呢,还是“すみませんでした”,这里前者是“感谢”的意思,后者是“对不起”的意思,具体是哪个很难断定。
二、日语暧昧性的起源
日本人为什么对这种暧昧表达情有独钟呢?这与日本的地理状况、风土人情等有着很大关系。下面就其产生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宗教因素进行研究。
(一)自然条件的影响
日本是一个岛国,这里气候温和、森林茂盛、水产丰富,环境十分优美。日本人自古就过着采集和农耕生活,衣食无忧。这种平静而安逸的生活中产生的语言也自然是平静的,即那种委婉、暧昧的语言。另一方面,日本又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不断,身处这种环境中的日本人必然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危机感。人们处世方面会小心翼翼,尽量使用暧昧含混的语言,为自己准备回旋的余地。
(二)集体主义的影响
农耕文明使日本社会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集体主义的“和”文化。他们十分注重集体的作用,对集团的依赖性很大,有着很强的集体主义观念。为了保持集团内部的“和”,形成紧密的团结关系,要求个人必须尽量避免和同伴发生冲突。因此日本人经常使用暧昧的表达方式,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尽量回避矛盾。
受集体主义的影响,日本人的性格中缺少一种独立意识,他们会害怕被他人嫌弃,被孤立于集体之外。表现在语言上就是尽量少承担责任,说些模棱两可的话,增大语言的回旋性。这在党派斗争中最为明显,他们经常会使用一些暧昧的语言使自己进退有余、逃避责任。
(三)宗教信仰的影响
日本人自古以来就崇尚佛教的禅宗思想,讲究“以心传心”,即“心有灵犀,心灵相通”。在日语中语言被写作“言葉”,语言就像树上的叶子一样,一片一片轻轻落下。人有语言,大自然万物都有语言。日本的茶道、剑道等都讲究清净、优雅的语言,在静谧之中用心去体会它的美和价值。他们认为凡事用语言去表达,倒不如用心去体会。
日本从远古时代起就是一个封闭的岛国世界,民族单一,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大致相同,对周围事物相当熟悉,养成了一种敏锐的洞察力和敏捷的体会能力,都某些东西有时觉得说出来仿佛是种障碍。相反,他们认为含糊表达本身就是一种美,凡事都表达的太清楚的话反倒丧失了语言这种“以心传心”的独特魅力。
三、从文化角度学习日语的暧昧性
日本人是世界上使用暧昧表达最多的民族,暧昧性成为日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语言生活中的暧昧性、模糊性常常用来掩盖分歧、避免冲突,因此它又附带了浓厚的文化色彩,是日本社会文化的一种体现。因此要学好日语,单靠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法和句型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在学习日语语言的同时,必须从日本文化层面出发,多多接触了解日本文化,力图从语言内部蕴藏的思想文化理念出发正确掌握暧昧的日语。
【参考文献】
[1]李颖. 浅谈日语的暧昧性表达[J]. 天津商学院学报,2003(6).
[2]李兆忠. 暧昧的日本人[M].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3]刘笑明. 日本国家概況[M].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暧昧 遠慮 どうも 集体主义 以心传心
一、 典型的日语暧昧表达
暧昧性语言文化的“暧昧性”在语言上主要表现为委婉性表达,即在语言的交际中,为了保持彼此间的和谐关系,有意避开了直截了当的说法,而用温和、婉转、间接、含蓄等的方式向听者表达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日语中的暧昧表达方式比较多样,下面仅就其比较典型的例子进行分析。
(一)遠慮
“遠慮”这个词在日本的公共场所应该会经常看到或听到,比如“館内での写真撮影はご遠慮ください”。中国人会把这句话理解为“在管内最好不要照相”,即尽管不是最好,但还是可以为之的。日本人喜欢用“遠慮”这样婉转的劝告型语气来表达在其他语言中本应该用强烈和直接的语气来表达的举动,而“遠慮”这样含混不清的句型恐怕只能适用于日本人。如果是中国的公共场所就会采用强烈和直接的语气,开诚布公“馆内禁止照相”。日本应该也是想表达这个意思的,但由于“遠慮”这一婉转的劝告,导致了意思的含混不清,恐怕只有日本人自己才能理解到底能不能照相了。
(二)どうも
“どうも”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相当高的词。它可以表示感谢、道歉、问好的意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对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因此它成了万能语。但是正因为这样,日本人具体会在什么时候把它作为哪种情况来使用就成了一个比较难理解的问题,从而也就增加了翻译的难度。例如日本人遇见中国的老朋友会说:“先日はどうも…”那么做为中国人的翻译因为不知道两人前几天发生了什么事,在这个时候会很为难,也就是说“どうも”的后面被省略的是“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呢,还是“すみませんでした”,这里前者是“感谢”的意思,后者是“对不起”的意思,具体是哪个很难断定。
二、日语暧昧性的起源
日本人为什么对这种暧昧表达情有独钟呢?这与日本的地理状况、风土人情等有着很大关系。下面就其产生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宗教因素进行研究。
(一)自然条件的影响
日本是一个岛国,这里气候温和、森林茂盛、水产丰富,环境十分优美。日本人自古就过着采集和农耕生活,衣食无忧。这种平静而安逸的生活中产生的语言也自然是平静的,即那种委婉、暧昧的语言。另一方面,日本又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不断,身处这种环境中的日本人必然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危机感。人们处世方面会小心翼翼,尽量使用暧昧含混的语言,为自己准备回旋的余地。
(二)集体主义的影响
农耕文明使日本社会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集体主义的“和”文化。他们十分注重集体的作用,对集团的依赖性很大,有着很强的集体主义观念。为了保持集团内部的“和”,形成紧密的团结关系,要求个人必须尽量避免和同伴发生冲突。因此日本人经常使用暧昧的表达方式,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尽量回避矛盾。
受集体主义的影响,日本人的性格中缺少一种独立意识,他们会害怕被他人嫌弃,被孤立于集体之外。表现在语言上就是尽量少承担责任,说些模棱两可的话,增大语言的回旋性。这在党派斗争中最为明显,他们经常会使用一些暧昧的语言使自己进退有余、逃避责任。
(三)宗教信仰的影响
日本人自古以来就崇尚佛教的禅宗思想,讲究“以心传心”,即“心有灵犀,心灵相通”。在日语中语言被写作“言葉”,语言就像树上的叶子一样,一片一片轻轻落下。人有语言,大自然万物都有语言。日本的茶道、剑道等都讲究清净、优雅的语言,在静谧之中用心去体会它的美和价值。他们认为凡事用语言去表达,倒不如用心去体会。
日本从远古时代起就是一个封闭的岛国世界,民族单一,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大致相同,对周围事物相当熟悉,养成了一种敏锐的洞察力和敏捷的体会能力,都某些东西有时觉得说出来仿佛是种障碍。相反,他们认为含糊表达本身就是一种美,凡事都表达的太清楚的话反倒丧失了语言这种“以心传心”的独特魅力。
三、从文化角度学习日语的暧昧性
日本人是世界上使用暧昧表达最多的民族,暧昧性成为日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语言生活中的暧昧性、模糊性常常用来掩盖分歧、避免冲突,因此它又附带了浓厚的文化色彩,是日本社会文化的一种体现。因此要学好日语,单靠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法和句型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在学习日语语言的同时,必须从日本文化层面出发,多多接触了解日本文化,力图从语言内部蕴藏的思想文化理念出发正确掌握暧昧的日语。
【参考文献】
[1]李颖. 浅谈日语的暧昧性表达[J]. 天津商学院学报,2003(6).
[2]李兆忠. 暧昧的日本人[M].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3]刘笑明. 日本国家概況[M].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