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求突破 抢抓机遇谱新篇

来源 :三农中国·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h163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漯河市召陵区姬石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文宗宇祖许慎在这里诞生,春秋战国时期蔡侯与邓侯在这里会盟,著名的龙山文化遗址“桧圣台”也座落在此。这里是召陵新区政府所在地,是该区政治、经济、文化、人居中心,其西部、北部被美丽的沙河环绕,南部毗邻漯周路,著名的京珠高速斜穿全境。
  近年来。姬石乡的经济,顺利实现了由过去粗放式发展向现在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科学发展的转变,城乡面貌焕然一新;2008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35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70元:连续三年被评为“漯河市平安建设先进乡镇”:多次荣获“漯河市‘五好’乡镇党委”、“漯河市安全生产示范工程先进单位”、“漯河市温暖小区建设先进单位”、“召陵区信访稳定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姬石乡经济发展是如何实现成功转型?这对正在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哪些启迪?诸多荣誉的背后又蕴含着哪些经济发展的奥秘呢?带着这些问题。芳菲四月,一个春暖花开日子,笔者来到姬石乡进行探访——
  
  经济发展精彩转型
  
  过去,由于姬石乡地处岗区,土层深厚。平均海拔比其他乡镇高20—30米,为窑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姬石窑业生产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全乡的私营窑场发展势头迅猛,到2005年初,全乡各类窑场已达到100多座。窑业生产不仅是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乡财政增收的主要途径。但是窑业生产占用耕地资源多,严重破坏了地形地貌,同时窑业生产污染相当严重,不仅摧残了相邻地块的庄稼,还损害了群众的身体健康。
  2004年底,漯河市进行区划调整,召陵新区区委、区政府就设在姬石乡南部。作为新区所在地,乡党委、政府清醒地认识到,窑场林立、空气污浊、地形支离破碎的状况,对新区的形象和长远发展十分不利。由于窑业生产利润丰厚,牵涉面广,拆除窑场让群众和政府都会蒙受巨大损失,更会遭到广大窑业主的强烈反对。窑业治理一开始,就面临着巨大的社会阻力。但是在大局面前,乡党委、政府舍小家,顾大家,通过广泛宣传土地及环保环策、进行任务分包等措施推进工作,组织全体乡、村干部齐上阵,并且先后多次出动大型机械进行拆除,形成了强大攻势,终于在2007年5月底之前,拆除了全部窑场。
  窑场拆除后,政府税源锐减,群众无业可就,以窑业为主导产业的链条彻底断裂,给全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很大压力。姬石作为偏远的农业乡,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农业没有什么特色,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市场空间狭小,如何实现经济社会转型,走出发展困境,成为乡领导心中的头等大事。
  2007年3月,连新山调任姬石乡党委书记,上任伊始就面临着拆窑的“坏事”,但他始终坚信不科学的发展是不会长久的,最终也会丧失发展机遇。在拆窑的同时,他就开始思考下一步的发展规划,结合新区发展形势。经过反复思考、酝酿、研究,确立了“工业立乡、产业富民、招商引资、三产拉动”的总体思路,把大力发展工业,夯实发展基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依托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三产作为今后全乡发展的大方向,经过全乡干群的不懈努力,姬石乡经济社会走出了发展困境,实现了精彩转身。
  
  项目经济发展迅猛
  
  从沿海发达地区的基本经验来看,地方富不富,关键看项目。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出窑厂拆除后经济发展困境,姬石乡党委、政府以扎实开展“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年活动为契机,按照“工业强乡、产业富民、招商引资、三产拉动”的发展思路,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2D07年引进工商业项目11个,总投资1.71亿元;2008年引进工商业项目14个,总投资7-53亿元,加上2005年、2006年引进的项目,全乡的项目总数突破了30个,不少项目建设速度快,投产见效早,为经济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使该乡经济步入发展快车道。
  眼下,世界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国内中小企业萎靡不振,职工下岗,企业停产,已屡见不鲜。然而笔者在姬石乡探访时却感受到另一番景象:机器轰鸣,招工不停。在漯河市中和制衣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排排制衣机响个不停,员工们齐刷刷埋头缝制衣料,一派繁忙景象。“我们企业主要生产休闲服和运动服,今年由于订单不断,员工经常加班,为进一步扩大生产,我们正在积极招工。”该公司业务主管张德春告诉笔者。
  “我们之所以选择姬石乡,主要因为这里的人们有想干事、敢干事的信心和勇气,有能干事、干成事的思路和决心,干事非常务实,双方合作非常愉快。”在漯河金鼎板业有限公司,提起到姬石乡投资的原因,该公司总经理付向丽动情地说。
  他告诉笔者:“我们去年三月份开始建厂,六月份投产,产品主要销往周边地市及安徽、广东等省,并出口到俄罗斯、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年销售超亿元。人员主要是下岗工人及返乡农民工。自今年经济危机以来,价格下降,原材料上涨,利润仅够支付工人工资,但由于产品质量过关,订单还是不断,通过赊销我们还带活了一部分企业。明年我们将再上一条生产线,实现产量翻番、就业人员翻番。”
  在工业项目快速发展的同时,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相继进驻该乡。姬石乡是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的故里,许慎在这里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说文解字》。新区成立以来,每年都要举办一次许慎文化节,吸引了来自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字学人士。2008年市政府投资8000万元开工建设许慎文化园。经市委、市政府批准,漯河医专搬迁的征地工作已经展开:沿沙河开发的重要景点——沙河节制闸已经开工建设,生态水娱城建设即将启动,沙河节制闸建成后,引沙济汾工程和滨河湿地公园就纳入了议事日程: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姬石乡一定会发展成为漯河东部集生态、文化、教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新城区。
  
  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
  
  几年来,姬石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建设富裕、整洁、文明的新家园为目标,创新机制体制,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村经济蓬勃发展,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笔者来到该乡付庄村,放眼望去,笔直的水泥路直通村户,道路两旁花坛内鲜花竟放、争奇斗艳:一排排各具特色、高低相间的“小洋楼”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偌大的文化广场上,添置有各式健身器材,幼童在嬉戏,老人在休闲,其乐融融,好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美景图画。
  该村党支部书记付向臣告诉笔者:“以前,我们村都是土路,在上级党委、 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2005年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2008年实现了户户通。还建起了文化广场,购置了健身器材,安装了路灯,并对村小学操场进行整修、绿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由于我村推进力度大,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因此荣获了2008度‘全市文明村镇’荣誉称号。”问及今后的打算时,他说:“下一步我们准备把老党员组织起来,带领村民搞好卫生建设,成立腰鼓队,活跃村民文化生活;利用村里知名人士组建建筑公司,发展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充分利用龙山文化遗址‘桧圣台’,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努力把我村建成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付庄村不正是姬石乡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吗?像罗庄、康洼、大闫、姬石等村,它们和付庄村一样,其发展各具特色,一村一景,犹如镶嵌在沙澧大地上的一颗颗明珠,光彩夺目。
  在搞好村容村貌整治的同时,该乡依托区位优势和新区的市场需求,鼓励农民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种植业,通过加强技术服务,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建基地、创特色,使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走上了区域化、标准化、规模化的道路。番茄、青椒两个品种通过了河南省绿色委员会的认证,并成功地注册了“许慎”商标,胡桥、韩庄等行政村的无公害嫁接西瓜,陈庄的蔬菜已走进了城区的生活超市,成为深受城乡群众欢迎的知名绿色品牌。该乡还抓住市推进双汇产业化工程的有利时机,动员群众发展规模养殖,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6个,百头以上养猪场300多座,万只以上养鸡场7座。形成年出栏万头以上的规模养殖专业村4个,规模养殖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深入推进全民创业。乡与市、区劳动部门合作,多次组织群众参加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广开就业渠道,使80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了就业,实现劳务收入400多万元。
  谈及今后的发展,乡党委书记连新山说:“经过全乡干群共同努力,我们乡已迈上科学发展之路,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目前,全乡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在未来的征程上,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发展生产力为第一要务,以促进农民收入为核心,着力培育特色农业,抢抓建设机遇。倾力发展第三产业,切实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夯实经济基础,努力把我乡打造成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发展强劲、富有魅力的新姬石!”
其他文献
走进新郑市新华路办事处白庙范居委会,只要一提起居委会主任付书玲。无论干部、群众无不交口称赞,似乎用尽溢美之词,也无以表达对她的钦佩和赞扬。谈论的不经意间都会不自觉地竖起他们的大拇指:“付主任,好样的!”  付书玲虽然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她并不安于现状,天生就有一种敢于挑战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她发挥自己头脑灵活的优势,再加上女性特有的细心与智慧,决心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所以平时无论是与人交
期刊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10月9日上午在北京隆重开幕。会议的主要议程是研究推进中国农村改革发展问题。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三农”问题始终关系着整个国家发展稳定的全局。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发布了10个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奏响了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的主旋律。党的十七届三
期刊
近年来,周口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周、人才强市战略,切实把教育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工作来抓,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基本形成了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教育体系。教育的快速发展。为该市经济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重视支持教育工作,积极为教育发展排忧解难    周口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工作,真正把教育摆在了优先
期刊
就业乃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规模,改善结构。强化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针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近年来,民权县劳动局紧紧围绕“三大”实践活动,按照培训、安置、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以贯彻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为主线,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为载体,搭建创业平台,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成果,扎实推
期刊
兰考地处豫东平原,是焦裕禄精神的发祥地,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激励兰考人民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  近年来,兰考县委、县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优化环境,争创一流,不断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强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工业经济发展渐入佳境    “四轮”驱动促兰考非公有经济发展。在兰考的城乡,巨
期刊
作为我省首家内陆开发城市,漯河是一方神奇的土地。这里物产丰富、工农兼济。沙澧河在这里交汇,七音骨笛在这里出土,文字鼻祖许慎在这里诞生。而今这里又走出一位坦诚善良、温柔贤淑的年轻女杰——崔顺梅。出生于70年代中期的崔顺梅,骨子里透着淳朴与倔强,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种业百花园中一朵盛开的奇葩。  深秋时节,芝麻花开。记者应邀出席金秋种业玉米观摩会,会议结束后,崔顺梅欣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她穿着休闲,尽显
期刊
睢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52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是睢县最大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单位。该院拥有专家28名,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4名,中级以上医务人员80名。医院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先进齐全,现代化的门诊楼、医技楼、病房楼及传染病房楼堪称全县一流。该院连续九年荣获县卫生系统目标管理先进单位。2005年又被评为“全国质量与信誉服务三A医院”和“全国
期刊
一、漯河环境保工作现状    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伏牛山东麓平原与淮北平原交错地带,境内河流为淮河流域沙颖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沙河、澧河、颍河、清异河、黑河、三里河等6条河流,其中,沙河、澧河贯穿全境并在市区交汇,滨河城市特色明显。  20世纪80年代,一批技术含量低、能耗物耗高、污染严重的中小型企业,致使有限的水环境容量严重超载,水质恶化,污染纠纷不断,污染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制约了漯河经济、社
期刊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于10月9日-10月12日在京召开。此次会议的主要议程是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  抚今追昔30年大跨越、大变革、大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跃上了新台阶……  从30年前农村改革揭开序幕,到30年后继续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这一切都昭示着历史的必然。    在实践中艰难探索——回眸30年
期刊
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西华工商局以其敏锐前沿的眼光,及时准确地意识到该法令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在相关政策许可的条件下,率先注册登记了周口市首家农机专业合作社——西华县天中农机专业合作社,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目前,全县已注册登记农机专业合作社4家,注册资本460万元。如何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西华县的做法独辟蹊径。    从“单打独斗”到“集团军”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