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损害。临床上病原学培养和鉴定结果时间长、阳性率低,因此寻找能够早期诊断、并进行预后和治疗评价的生物学标志物尤为重要。本文重点综述了促炎性细胞因子、抑制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和天然免疫系统的免疫细胞表面受体等在脓毒症中的诊断价值。
【机 构】
: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感染疾病科 102206,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感染疾病科 102206;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 100034;浙江大学感染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杭州 3100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损害。临床上病原学培养和鉴定结果时间长、阳性率低,因此寻找能够早期诊断、并进行预后和治疗评价的生物学标志物尤为重要。本文重点综述了促炎性细胞因子、抑制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和天然免疫系统的免疫细胞表面受体等在脓毒症中的诊断价值。
其他文献
隐球菌感染是艾滋病相关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早期筛查发现隐球菌感染,提前进行抗隐球菌治疗,可明显减少艾滋病患者的病死率。我们组织相关专家制订了本共识。本共识推荐:(1)CD4+T淋巴细胞数<200个/μL的艾滋病患者应进行隐球菌抗原筛查;(2)侧向免疫层析法为艾滋病患者隐球菌感染筛查的首选方法;(3)血隐球菌抗原筛查阳性的艾滋病患者需进行脑脊液隐球菌抗原检测;(4)有条件的地区可开展血隐球菌抗原定
目的比较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革兰阳性菌引起的继发颅内感染的疗效。方法通过病历查询系统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医院、湖州市中医院、湖州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术后颅内细菌感染73例患者的资料,其中利奈唑胺治疗组40例,万古霉素治疗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病原菌检出情况、临床疗效、疗程、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CRP)、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SP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合并肝脂肪变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其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行肝穿刺检查的CHB患者共841例,根据肝脏病理组织中脂肪变性程度,分为脂肪变性组和非脂肪变性组,采用倾向值匹配法按照性别相同、年龄相近(≤1岁)的原则进行配对,共获得135对CHB患者,采用秩和检验和多因素Logi
奴卡菌感染是免疫受损个体中播散性感染的常见病原体。该文报告1例感染2种奴卡菌病例,累及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并合并有病毒、细菌及真菌的混合性感染。通过16S RNA基因分析鉴定奴卡菌的种类,证实为Nocardia beijingensis和Nocardia ignorata,同时进行了体外药敏试验,应用亚胺培南、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
目的探讨硫酸镁注射液对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是否有神经保护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于郑州儿童医院收治的伴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症状的120例EV71型病毒抗体IgM阳性重症HFMD患儿,随机分成硫酸镁注射液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内皮素、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丙二醛(MDA)、超氧化物
第二届全国肝病精准医学高峰论坛暨亚太肝病诊疗技术联盟(APALD)浙江省联盟第三届年会于2019年4月19至21日在杭州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全国著名的肝病学专家,共同探讨和交流肝病精准治疗的前沿技术,分享和总结了临床实践成果。
目的利用脑脊液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乳酸及常规生物标志物建立神经外科术后细菌性脑膜炎(Post-neurosurgical bacterial meningitis,PBM)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术后脑膜炎患者213例,根据脑膜炎类别不同分为PBM组(n=85)和无菌性脑膜炎(Post-neu
替考拉宁是治疗儿童革兰阳性菌感染,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糖肽类抗菌药物。替考拉宁清除过程在儿童体内与成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主要从替考拉宁当前的临床用药指南拓展到最新的研究理论,并结合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研究,探讨更合适的检测指标,更好地指导儿童替考拉宁的个体化用药。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 Hp)是全球最常见的感染性病原菌之一,Hp感染有着较高的感染率及复发率。在发展中国家,Hp感染率可高达90%,且其年复发率也远高于发达国家。Hp复发可分为再燃和再感染,相比再感染而言,再燃的时间窗一般较短,一般认为Hp根治后1年内复发者称为再燃,随之而来的可能是短期内Hp相关疾病的复发。本文就Hp再燃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马尔尼菲蓝状菌是一种双相型条件致病菌,是HIV感染者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亦可发现于HIV阴性但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中。该菌感染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贫血、咳嗽、体重减轻、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和特征性皮损,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者较少。本文报道1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最终死于消化道出血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