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作文教学的一些思考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lzcy_yt1900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新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作文的这一表述同时也蕴涵了对作文教学的定位,我们据此可以得到以下认识:作文教学不仅是方法和技能的传授过程。而且是学生情感发展、价值构建、人格成长的促进过程。作文教学应立足生活,着眼育人。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比如课时安排、教师素质、考试制度,比如教学中某些短视心理以及社会上某种功利趋向和不良风气的影响。作文教学的效益一直比较低下,教法封闭机械,流于技巧和套路。学法被动简单。缺乏热情和活力。一时间技巧作文、套路作文盛行,各种速成班、高分班齐上,这种舍本逐末、缘木求鱼式的路子,不但不能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而且会贻害他们的思想成长和人格发展,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都绝无好处可言。
  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提高作文教学水平,让作文教学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在习得作文能力的同时也得到品质的提升,绝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作文是一个系统工程。作文教学也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整合各种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明理念,讲方法,分主次,知轻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其中首当其冲和至关重要的是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作文与做人、作文与生活的关系。
  
  一、作文与做人
  
  作文与做人是中国人老生常谈的话题,谈了一代又一代,而问题似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二者在今天甚而出现了某种分离乃至相悖的态势,其关系至少在实践层面特别是在教学中并没有得到积极有效的处理,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写作实际上是运用文字表情达意、阐发论理的过程。文章则是写作者生活阅历、知识储备、个性气质与道德境界的综合反映,是思想的载体。灵魂的外化。文品即人品,一方面,人品高则为文也真、也善、也美;另一方面,文章好则为人也有识、有才、有品。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作文与做人的统一历来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原则。古人主张“文以载道”,“文道合一”,历代学者对此多有精辟阐发,今人也不乏真知灼见和身体力行。叶圣陶明确指出:“作文即做人”。
  作文教学可使学生追求生活的充实,培养美好的情感,写诚实的话,做真诚的人,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就终身受用的本领,塑造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这应该成为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简言之就是要教育学生讲真话、写真事、抒真情、悟真理、做好人。而教师的人格濡染和行为教化对学生作文与做人的影响无疑是直接的、深远的。
  
  二、作文与生活
  
  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作文与生活是一种天然的依存关系,生活决定作文催生作文,作文反映生活服务生活。生活是作文唯一的源泉,作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片沃土,从生活人手,与生活同行。才能发芽、开花、结果,才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生活处处可作文,作文篇篇有生活。
  1 引导学生全面仔细地观察生活
  首先要引领学生深入生活,大量积累写作素材;其次要鼓励学生写观察日记,边观察边积累。既分析又加工,到写作时,这些素材就会自然而然地涌现出来。源源不断地流向笔端,写出真实可信而感情丰富的好文章。要教给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观察事物必须从头至尾,有始有终,认真细致,寻根问底。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把事物看全看细。要鼓励学生坚持不懈地记日记、写随笔,老师要对日记随笔及时做出指导、评价和总结。
  2 引导学生深入真切地体验生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深化认识,非有真切的体验不可,没有全身心的真切体验,就不可能写出有生命力的好文章。而体验只能从亲身实践中来。组织学生按照某一主题有选择地参与实践活动,有助于形成学生的自主性写作,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感悟生活,进而提高写作水平。
  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引导他们体验生活、认识生活、提高思想觉悟。
  笔者常布置学生周末作业:今天我当家,今天我下田,今天我赶集……通过亲身实践,同学们既磨炼了自己的劳动意志,拓展了自己的生活阅历,又提高了自身的思想认识。他们深切体会到:劳动是艰辛的,又是快乐的;集市是热闹的,也是复杂的。这是单靠说教不可能有的情感和思想收获。体验的途径和场所有多种。家庭生活、学习生活、社会生活、读书生活等等。
  3 引导学生用心灵感悟生活
  夏丐尊说:“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在作文教学中,启迪并培养学生去积极地思考和感悟生活,对于提高其写作水平、完善其人文素养。有着深远意义。我们应积极倡导和指引学生用心灵去感受世界,用真情去体悟真情。用理性的目光、审美的目光、道德的目光、伦理的目光去审视和思考人生,做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人。
  看一位八年级学生的日记:今天我去饭馆吃早餐,邻座的一位阿姨和服务员吵了起来。起因很简单,阿姨说她要了早点,等好长时间都不见端来。问服务员,服务员居然说这位阿姨根本没要什么早点。
  于是,她们就互不相让,大吵特吵起来,吵得面红耳赤、怒气冲天,吵得唾沫乱溅,脏话连连……‘
  我想,为这么点小事,值得吗?服务员还不到20岁,骂起人来却那么的泼辣,一点脸面都不顾。阿姨40多岁了,看样子应该是个职业女性,吵起架来也是忘乎所以,显得很没修养。她们为什么就不能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呢?
  这显然是个可以继续挖掘的题材。笔者启发这位学生:如果你能深入地想一想、悟一悟她们之间真正缺乏的是什么,你就会把这件事写得更有内涵、更有深度。第二天她交上日记,后面续了这么一段:论年龄她们可以做母女了,阿姨在家里肯定是个慈爱的妈妈,服务员在家里肯定是个可爱的女儿,如果她们都能把对方当亲人看待,那么还有什么过错不能担待和宽容呢?还会发生那么不友好不和谐的一幕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友爱,愿大家彼此成为亲人!
  这就是感悟!学生在作文中实现了对人生的反思!
  4 引导学生用真情书写生活
  真情实感植根于生活,真情实感成就了作文。王国维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自由自在的习作氛围,让他们有事写事,有情抒情,要引导学生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写老实文。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真实地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用文字剖析自己,用文字诉说灵魂。用文字来与他人交流。分享快乐。排解忧愁,用文字书写生活的广阔,赞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
  作文是能力。也是素养。作文与生活,作文与做人从根本上说是统一的。作文教学必须与生活同行,与做人共进。
其他文献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节约的思想,他认为贪污和浪费是极严重的犯罪行为.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一项长期的勤俭建国方针。学习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cological sports model from perspective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ecological harmony.With the modernization of that the mo
期刊
全息思维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在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编排创新中,如采用全息思维方式,将相关领域的原理、技术、方法或其它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相互结合,而获得新的竞技健美
民间有这样的笑话:上辈子杀猪,这辈子教书;上辈子杀人,这辈子教语文。这句话虽有些言过其实,但也的确道出了我们语文教师的辛苦,同时折射出语文教师的无奈。不仅如此,语文教师似乎成
In this paper, we conduct research on the combat skills training and enhanced mode under the core perspectives of comprehensive physical ascension. In recent ye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作为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有效方法,同样可以运用于研究性阅读。研究性阅读教学指的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的研究性阅读活动为中心的教学。  如果将比较法运用于学生的研读活动,指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对两种以上的文字材料予以比较阅读,在比较中寻找各种信息的联系与区别,在比较中挖掘共性、分离
不久前上《像山那样思考》一文的公开课,笔者让学生在课堂上模仿狼的嗥叫,接着自己也在课堂上“秀”了一把,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师生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书本的距离也拉近了,思维格外活跃,对课文的理解出乎意料地深入到位。课后笔者常想,这是什么导致出现如此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后来笔者偶然看到一期《人与自然》节目,看到美国男人经常携家带口去听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为了让孩子了解野性的呼唤,家长把孩子带到黄石公
期刊
阅读的个性化指的是阅读者因其独特的人生阅历和阅读经验对阅读内容所产生的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解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然而,当下的阅读教学更多的是以高考为主要目的的阅读教学,“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理解,以教参的解读代替学生的阅读”,忽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编者(教材教参)、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