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导入技巧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zhan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功的上好一堂课,跟很多因素有关,其中,妙用导语是至关重要因素。导语融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它像一座桥梁,架在学生通向理解课文内容获取知识的必经路上,在必经的路上这座桥梁架宽了,架牢了,学生就能轻松愉悦的到达下一站。本文试从如何妙用导语谈起,与同仁们一起学习,共同探讨:
  一、叙述故事导入
  故事本身具有情节,青少年学生比较爱听故事。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本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对于那些故事性强或有典故可引的作品,教师可以先讲述课文中的一些情节或与作者、作品有关的故事,然后引入本课。
  如《谋攻》一文,可以讲述“孙子练女兵”的故事引入本课: 战国时期,有个著名的军事家叫孙子,避乱来到吴国。吴王为了考验他的才能,派三千宫女叫她训练。孙子命吴王左右二妃为队长,击鼓号令,二妃不听。孙子命令按军法斩首。三千女兵无不惊惧,都听从号令,经过训练,一可当十。他写的《孙子兵法》一书,是我国杰出的军事著作,《谋攻》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论述谋划进攻的。
  二、创设情境导入
  一堂课就是一次演出,演员是老师,观众是学生。演出中,导入新课是第一幕,如何演好第一幕,如何在第一幕中让你的观众被你的台词所吸引,并产生共鸣,这就需要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是指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个场合的情形和景象描绘出来,使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获得生动鲜明的感受。
  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代表作,上课时如何创设情境导入这首气势恢宏、高唱入云笔力遒劲的豪放词之力作?你不妨这样导入: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元丰五年,漫步长江岸边的苏东坡,望着奔腾不息的长江水,看着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情难自已,于是把酒临风,挥毫醉书,《念奴娇 赤壁怀古》诞生了,震烁千古。在这里,他还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词,观赏古人笔下的赤壁,聆听古人心灵的独白……这样的导入,自然而然,毫无雕饰,这样的创设,让你乘上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的隧道。
  三、提问启发导入
  在导语中,我们如果巧提问题、启发导入,收到的效果非同一般。这需要精心设计提出的问题吸引学生,帮助他们进行探究性学习?如果围绕知识诞生的原始情境来设计问题,我们就把知识得以产生的“问题”还给学生。北京市怀柔第三小学任教自然、社会学科的李东霞老师在上《规律》这一课时是这样巧提问题、启发导入的:我们学校门口有两棵生长了五百多年的,葱郁挺拔的老槐树。它是我校的象征,也是我们的骄傲! 我们爱它,我们关注它的点点滴滴…….秋天,老槐树的叶子渐渐飘落,大小不一的叶片满天飞舞,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叶片的大小有规律吗?假如给了你们一份一年级学生校服型号统计表,要你们为10000士兵生产军服,由于特殊原因,不可能测量每个士兵的身高。想一想,1-5号军服各应生产多少套?让我们来探究探究吧! Let’s go !!!……这样的导入,这样的巧设巧妙的提问启发的导入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了,枯燥的事物诗意化了。于是,学生们兴奋了,理解了。
  四、设置悬念导入法
  借鉴说书人“且听下回分解”的奥妙术,其奥妙就在于讲到最扣人心弦的时候,有意避而不讲,吸引听众非听完不能满足心愿这个要害处。说穿了,就是善于设置悬念,紧紧吸引听者的注意力。这种技巧运用于新课的导入之中,以悬念作为挑逗学生好奇心的触发点,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欲望,而一经造成这种欲望,就非要扒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不可。这种导入法,也很适用于通讯报道、报告文学、小说、戏曲等课文。总的来说,设置的悬念要做到三个字,即“精”、“新”、“奇”,一下击中学生的兴奋点,促使构成学习掌握知识的意图。具体而言,在内容上要突出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在手法上可以浓缩全文,也要以从中截取片断;在技巧上必须发人深思,留有无穷余味,能引人入胜。
  一位教师在讲授《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这篇说明文时,说道:“据说,德国柏林图书馆大门口,写着这样一句话(板书):‘这里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如果你掌握它的钥匙的话,那么全部知识都是你的。’这里所说的‘钥匙’是一个比喻,人们把书目看成‘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板书标题)。那么,什么是书目?现代书目有哪几种?为什么书目能够像钥匙一样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呢?请仔细阅读课文。”
  这一连串的设问,造成一个个悬念,从而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细心钻研课文。
  五、温故知新导入
  也叫同中求异法。运用于讲读教学之中,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把它运用于新课导入的时候,在比较上是有所不同的。前者是把两种或几种作明确的比较,后者则只需联系已学的旧知识作比较提醒(即暂不作具体比较)。提醒学生带着旧知识去学习新知识,再通过自己比较,体会而摸索出带普遍性的知识规律。这就是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比较提醒时,不能贪多求全,根据所学新知识的重点难点确定一点即可。
  总之,妙用导语是一门学问,在导入新课中妙用导语它能使我们的老师超越课堂的藩篱,拓展自身的创造力,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而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素养之一,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后对学生评价的重要内容。为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加强学生的阅读和积累、让学生多听多说、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等方法,不断开阔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从而达到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语文 口语交际 培养    “九年
期刊
正是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
期刊
一、正确看待语法教学    “重知识,轻能力”是我国英语教学的一大缺陷,而英语教学界或多或少把问题归因于语法知识的学习,于是大力推广了交际法,一时间交际法成了最时髦的教法,讲解语法知识成了落后教法的同义语。  我们中国的中小学生学习英语不可能不学习语法,语法教学能让学生对英语语言规则有明确系统的认识,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语言规范。英语不仅是听和说的,也是读和写的,没有英语书面语的教学,学生的英语水
期刊
内容摘要: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化学课堂中采用多种导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体现了一种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  关键词:课堂教学 导学 方法    高中化学“导学法”课题是在为了深化教学改革,研究如何教会学生会学化学,教给学生学史的方法,探讨一个给学生施行学法指导的教学路子而进行的。本人自2005年以来,参加了“导学式”教学法的课题研究,一年来,屏弃
期刊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了数学课堂。如今,“多媒体教学”已经越来越被我们所熟知,其在课堂中的运用也是越来越普遍。但是目前很多老师被多媒体教学所误导,导致课堂结构没有合理地设计,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那么如何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有机结合、优化教学?下面是笔者的一些看法:    一、多媒体数学课堂的利弊分析     计算机将文字、图形、动画和声音有机地编排
期刊
当中国发现我们的孩子闷在教室里头,锁在家里透过厚厚的镜片忙着做小山一样的作业时,美国的孩子则踏着山地车,成群结队地去郊游的时候,减负提效的课题摆在了每个教师面前。我认为学生乐学必无负担,乐学效率就高,减负提效应落脚于乐学之上。在此就我尝试过并取得初步效果的让学生乐学的教学方法——口诀教学法,谈一些粗浅看法。  何谓口诀教学法?从狭义上讲,口诀就是简单易记的句子。这里说的是广义的,包括民谣、谚语、古
期刊
语文教学改革,在经历了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潮起潮落之后,猛抬头,一顶“误尽苍生”的大帽子已经扣下来,痛定思痛,“应试教育”偃旗息鼓,“大语文”教学崭新登场,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紧扣这一教学宗旨,依据个人教学实践,对教学中的有益尝试进行了概括和论述,主要有以下七项活动:“诵、读、览、赏、写、设、谈”,同时还配有操作图表。  语文教学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要想在一天、一个月能看出语文成绩有明显的
期刊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哲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而且又是理论性的科目,普片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的现象,要改变这一现状况,达到素质教育,既要牢固掌握知识,而且要达到知识、能力、觉悟的全面提高,就必须端正教学思想,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    一、课堂教学要贯彻“实、活、准、精”的原则    “实”就是一切从本校、本班、本学科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
期刊
数学课堂是实施数学的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为此,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的个性表露出来,思维活跃起来,手脚解放出来,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一、作为数学教师要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组织者、点播者,因此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我们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和对学
期刊
内容摘要:应用文是人们处理日常公私事务时,使用的一种具有固定格式的文体。其使用范围广泛、实用性强,是中职学生步入社会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本文针对中职应用文教学现状探究了其原因,并结合自己几年来的教学体会,从培养学生兴趣、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建立灵活评价体系、运用多媒体技术等方面,对应用文教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中职 应用文 教学    应用文写作是人们处理日常工作、生活事务的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