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技术对音乐欣赏课中的应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欣赏是进行音乐教育的强有力手段。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作为一个新型的现代教师,我们当然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处理、整合能力,但并不是说传统的教育手段必须完全摈弃,应该把握好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手段的平衡度,都是要以学生为根本,以学生真实的学习成效为标准。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配合“听、想、唱、做”等多种教学方法,更好地培养学生感受、理解、表现音乐的能力,从中受到艺术的熏陶、行为美的教育。通过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进行“听、想、唱、做”,有利于音乐知识与技能技巧的传授和培养,使学生获得初步的音乐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学生广泛深入地接触音乐作品,就能较快地提高音乐的鉴赏力和表现力。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不仅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且也扩展了学生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如果能巧妙的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则会取得许多积极的效果。学生在欣赏每段音乐的时候,就能很容易地区分乐曲的力度、速度、乐器音色以及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绪。因此可见多媒体的恰当运用发挥了它的巨大作用,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从视、听、想等方面综合的去欣赏音乐,从叙述的角度去分析音乐,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感觉、想象、理解及表达的能力。
  一、增强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适宜的经验环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因而我们在欣赏之前根据教学需要,通过创设合乎实际录像、多媒体辅助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典型场景等,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他们的心理、行为、情感发生影响,为学生学习创设和谐的气氛。从而能深刻地理解音乐,亲切地表现音乐,使学生得到情感和心理上的满足,审美能力得到升华。在最初可选择一些脍炙人口的名曲,如贝多芬、莫扎特等作品,学生直接接受音乐的感染,打破了学生对音乐欣赏的神秘感,使学生感到能听得懂音乐。在反复欣赏时,还会听出不同的乐器,作品的段落──曲式结构,作品的风格等,调动起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音乐欣赏是心理反映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外部音响感知——想象联想——情感共鸣——理解认识,所以音乐欣赏教学必须循着由表及里的心理反映过程。兴趣是调动学生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处于视听世界,与现代媒体接接触日益频繁的学生已不在满足于“黑板、粉笔、书本、钢琴”的传统教育技术不具备形声性、再现性、灵活性和高效性等特点,已引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产生不了情感的共鸣,学生渐渐的感到音乐欣赏课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既难为了老师也难为了学生。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图文声像,一片生机,给音乐欣赏注入了充分的兴趣和活力,改变了过去教师生硬传授、学生机械记忆的方式,使抽象的音乐理论形象化,虚幻的音乐形象具体化,复杂的音乐知识简单化,枯燥的音乐知识趣味化。从而让枯燥的书本知识变为生动的教材,弥补过去音乐教学中看不见摸不着的缺陷。这时候,老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亲自去看,去感受,拿画面来吸引他们,拿片段来刺激他们,课就会上得即轻松,又有效果。
  二、增强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创造精神
  德国伟大诗人歌德说过:“一件艺术作品是自由大胆精神创造出来的,我们也就尽可能地用自由大胆的精神去观察和欣赏。”歌德的话说明欣赏音乐不是消极地接受,而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在欣赏乐曲《春到沂河》引子部分的时候,学生就说仿佛听到小鱼儿在水里跳跃;柳树被风吹地沙沙作响;洞里的泉水叮叮咚咚,这些正是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积极想象的结果。在教学中常发现沉重地存在这样的问题,沉重于只欣赏旋律、节奏的表面特征上,脑海中却并没有丰富的、生动的、多彩的符合音乐特征的音乐形象,即使想象出个别形象却老套、模式化、缺乏鲜活的动态。在学生缺乏想象力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老师的责任:我们单凭音响所传达给学生的信息是否太单一了?仅针对听觉的刺激来唤起学生的丰富想象而对不那么活跃的学生来讲,我们是否该用更多维的刺激来丰富他们的或是唤起他们已有的表象呢?欣赏《渔舟唱晚》《十面埋伏》这类的古曲,由于时代的久远、古今文化的区别,学生也难理解。多媒体集音响、文字、图像于一体,创设丰富的情境,使学生在丰富的信息中得到鼓舞,敞开心扉,有效地激活想象。
  多媒体教学组合技术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给音乐欣赏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帮助。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音乐课上怎样更好地应用多媒体,都要认真研究,灵活掌握,决不能产生使用多媒体的随意性和依赖性现象。
  三、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欣赏课中的作用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只有以高度的注意力,屏心静气地完全沉浸于音乐中,方能入情、入境、动情、联想,体验并思辩音乐所表达的,描绘的各种丰富多彩、细致的感情色调,得到艺术享受。而当前绝大多数的学生对教材中的民歌,戏曲音乐、管弦乐、交响乐、歌剧、舞剧音乐等非常陌生甚至排斥。电脑多媒体的交互性是它真正的魅力所在。交互式的问题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并不意味着在教学中仅仅让学生反复听,长久单一地刺激听觉器官,容易使学生感到疲劳以至分心。音乐也是情感的艺术,只有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才会去听、去感受乐曲。视觉是最重要的信息通道,在人们学习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最大。采用多媒体辅助音乐欣赏教学,发挥其音、形、图、文并茂的优势,在播放音乐的同时,配音与音乐相关联的鲜艳生动的图文,调动起学生的视、听等多种兴趣,即使平时对音乐一点不感兴趣的同学也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屏幕上,音乐伴随美图文信息一起进入其脑海,使其渐渐地被带入音乐中。而本身对音乐感兴趣的同学则闭目凝神,很快地进入音乐中。多媒体电脑通过视觉的形成,把音乐作品的背景、内容、形象、情绪化为可视画面,在教学中有机地呈现,从而激发和帮助确立与强化学生音乐欣赏中的内心期待,提高主动学习的欲望。
  总之,多媒体技术本就是现代高科技和艺术的结晶。它已经引起了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观念,是音乐教学中一种值得探究的新模式。
其他文献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
期刊
当我上第一堂作文课时,看到同学们愁眉哭脸抓耳挠腮,甚至有同学焉焉的趴在桌子上唉叹:“真是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啊!不觉也替他们犯愁。见状,我不再忙于上课而是和他们聊起来。原来他们以为写作是一件苦的不能再苦的“差事”,就算绞尽脑汁也写不出像样的句子,更不用说文章了,所以只能望“文”兴叹。看来写作对他们来说真是一场痛苦的“折磨”啊!  记得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曾说过:“作文有了源头,才能不息的
期刊
在开展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充分融入宝贵的红色资源意义深远。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当高举红色革命旗帜,对红色资源进行科学转化,使其成为提升教育教学的有力资源。科学合理的将红色资源和小学课堂教学相结合,开展具有一定特色的中国式小学教育教学活动。  一、参观学习,到现场教学  在中国,利用红色资源进行革命的传统教学是很多单位广泛采用组织的实践活动。这样的实践方式具有较为突出的主题和明确的目的性。同时
期刊
家长是教育过程中表现最为活跃的因素,他们有很强的参与意识,这是一种潜在的资源,我们应该挖掘出来并加以利用。而成功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协助和支持。与家长接触、沟通和交流时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必要环节,家长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幼儿园的成效。因此掌握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的技巧,对于形成教育合力,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沟通就是交流,是指通过谈话或其他方式方式互相了解。沟通是每一位教师都
期刊
课外阅读是学生求知、启智,奠定良好素质的重要平台,是不容置疑的。可是在现代媒体娱乐的吸引下,好奇且缺乏自制力的小学生,很难坐下来遨游书海。而阅读量的减少,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那么,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并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呢?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改进阅读教学,提高阅读兴趣  要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就要优化阅读课堂教学结构。教师要切实克服教学结构烦琐、拖沓、千
期刊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经历叛逆期。以我个人为例,这种叛逆一般发生在小学三、四年级。叛逆的表现主要为:厌恶学习,追求奇特,为吸引异性而闯祸,自我英雄主义等,而自我英雄主义则表现为与父母、老师作对,而且感觉很光荣,自己很威风等。处在叛逆期的孩子,三观得到初步启蒙,受到了外部世界的一定刺激,认为除了同辈群体中的一小部分人外,没有人了解他们。因此,一般也不愿意同家长、老师交流,以上种种,为学校及老师对学生
期刊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我认为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学生,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所以,我也是这么做的,每到下课我就来到班级,融入学生当中,与他们聊天,和他们交流,在这过程中,我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倾听,用心去体会,耐心、细心、真心、热心地干好各项学生工作。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逐渐创
期刊
著名儿童美术教育家杨景芝教授说过:“孩子们具有丰富的创造力,每个孩子都各具特点,只要我们正确地加以引导,孩子们的潜能意识都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而美术教学是最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最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对儿童来说,最喜欢的是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创造。在这点上,我们不能低估他们的能力。  美术教育正是以愉悦学生的感受和使其积极体验、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的基础素质教育。作为
期刊
近年来,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都把学生安全工作做为头等大事来抓。笔者作为一名小学一线安全教育工作者,深刻感受到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重大进步,却也看到了基层小学安全工作的三点不尽人意之处。一是安全教育教材内容稍欠与时俱进,个别内容已明显不适用新的生活环境;二是教材中部分建议未能和实际情况进行更科学论证,个别对策并非最佳选择;三是安全工作文件虽多且看似面面俱到,却在“最后一公里”落实关键阶段流于形式,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大潮的影响,人们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提高了,但精神文明及文化建设却远远落在了后面,西方一些腐朽堕落的思潮日益影响着80后新成长起来的一代,狭隘、自私、易冲动、缺失爱心、无集体荣誉感等等恶习在他们身上充分集中的表现了出来,如何教育孩子也成为现代学校必须要探讨和面对的问题,《弟子规》课程的开设符合了教育的本质:以德为第一教要务,教是上所施,下所效;育是教子使所作善也。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