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数十载缘结一辈子

来源 :文化月刊·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rno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我们有一句话:生是庐剧人,死为庐剧鬼,几代人专承下来-这个情结始终不变。”坐在记者面前的庐剧传承人黄冰,话语间,无不包含着对庐剧的深厚情感。如今,身为合肥市庐剧院副院长的黄冰,除了负责剧院的管理、运营等日常事务外,还要登台“挑大梁”,为庐剧的传承和发展操碎了心。
  庐剧,原名“倒七戏”,在皖西大别山一带的山歌、合肥门歌、巢湖民歌、淮河一带的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吸收锣鼓书、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发展而成。2006年5月20日,庐剧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庐剧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不仅根植民间,乡土味浓;更以其极富包容性的特征,不管在唱腔、曲目,还是在内容、表现上都广博深厚,曾一度辉煌,深受民众喜爱。但和其他传统剧目一样,伴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及新型娱乐消费的冲击,庐剧的
  生存空间也在不断缩小,如此一来,一直担负着庐剧演出的合肥庐剧院,肩负的责任就更加重大。在能演“大戏”的屈指可数的演员里,黄冰作为庐剧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为数不多的坚守庐剧表演的艺术家,他和庐剧,可以说是风雨数十载,缘结一辈子。
  
  我就是喜欢唱
  
  12岁时,小学还未毕业的黄冰,便因为喜爱庐剧而被招入剧团。“主要是因为小时候就是爱唱,成天扯着嗓子吼,当时有个庐剧表演剧团就在我们学校旁边,也不知道怎么就跑到剧团里去了。”
  因为爱唱而阴差阳错进入剧团,黄冰学习了3年,“其实过去,像我们这样的地方剧种,没有明确的要求,师父不会告诉你这个嗓子应该怎么去用气,就听你嗓子好不好,嗓子好,就大嗓门子去唱呗!”在这3年多的学徒岁月里,黄冰苦练唱功,四处演出,“那时候r我们经常练功、演出,上下午、晚上,一天3场很正常。”虽然3年的剧团生涯锻造出黄冰的坚韧毅力和扎实基础,但在此期间,黄冰却差点唱不成庐剧:“进团一年多后,我练功把腿摔坏导致软骨骨折,这样就不再适合演戏,无奈之下师父便把我安排到乐队打小锣。”
  于是爱“扯着嗓子吼”的黄冰便打了一年多的小锣。三年学徒“毕业”后,黄冰总觉得心里不是个味儿,“不行!我就是喜欢唱!”这一次的决定,不再只是爱好驱使,而是人生抉择。对于一个软骨骨折,不宜演戏的人来说,选择这条路,不仅需要很大的勇气,更意味着在今后的从艺生涯中吃更多的苦,忍更多的痛。“既然腰腿不允许,那我就以‘文戏’作为主要方向。”决定继续把庐剧唱下去的黄冰,开始了自己的人生规划。
  黄冰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这条路,然而更加努力地付出后,换来的却是更大的打击:“作出决定后,我就拜沈执老师为师进行系统学习,他在解放前是南京音乐学院的老师,解放后在合肥市歌舞团教声乐。当时他教我美声唱法,但两年下来,我发现我不会唱庐剧了!因为这种美声的用气方法不像唱戏啊!所以一登台——完了!原来的师父和老戏迷就说我:‘哎呀,你怎么能这么唱?都没有庐剧的味道了,你再这样唱下去该怎么办!’”
  “当时我就心慌了,我想我花了两年多时间,天天‘练气’,练得我自己都吐,每天早上起来就练‘气功’,就像练‘蛤蟆功’似的那样练,我付出了这么多却是这种结果,但要我改行,那种庐剧情结我放不下!”
  历经两年的专业训练,尝尽苦累后踌躇满志的黄冰,张口而出的却不再是庐剧,他的困扰和不甘可想而知。就算是重头开始,也决不放弃,有一股子“犟劲”的黄冰并未消沉,为找回庐剧的感觉,弥补当初的失误,他继续拜师学习,从美声唱法改为民族唱法。民族唱法的发声、用气就和传统戏剧比较契合,改来改去,最后终于感觉到唱庐剧的味道了!
  从年少的喜好,到无悔的选择,再到不断的磨练,黄冰终于参透了庐剧精髓,唱出了庐剧韵味,成为知名的庐剧表演艺术家。2008年,作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黄冰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被授予传承人证书和奖章。
  “我在这方面付出的太多了,不管是更好的就业机会,还是‘走穴’赚钱等,我从来都没有过。我想,如果我一走,那么我们的剧团谁来唱戏?必须要有—个挑大梁的在,把这个戏撑下去。当然,我自己也不想出去,对这个剧种总有一种很深的情结。我从小学唱戏,唱了40年,到其他地方去,无法发挥我的才能啊!只有庐剧才是我的魂。”
  
  庐剧的发展需工作者的努力和观众的认同
  
  40年庐剧生涯,黄冰想得更多的还是庐剧的传承和发展。“怎么说呢?这几年吧,为这个剧种,我付出很多心血,但是,令我担忧的是现在全省只剩下两个专业剧团。若没有社会各界和政府的支持和呼吁,我想我们这个剧种的发展会更加艰难。”
  庐剧起源于大别山区,但真正流行区域是在皖中一带,分为三个流派:东路、中路和西路。以唱腔和语言留自来区别:东路唱派,地处江南水乡,唱腔柔和、清新;中路以过去的庐州府(今合肥)为中心,比较沉稳扎实;西路即大别山区,以山歌、民歌为其主调,音乐比较高亢洪亮。
  “因流派不同,我们演出时就遇到些问题,比如几个不同流派的戏团同台演出,虽唱腔是统一的,但因各流派庐剧都是以当地的方言为基础,这样就导致咬字上不统一,给人一种庐剧是在拼凑语言的感觉,观众就经常问:到底哪个是庐剧呢?所以,要想把庐剧‘打出去’,就应该将语言统一起来。”当记者问到,若将语言统一,是否会破坏庐剧的地域特色时,黄冰有自己的观点:“像黄梅戏,安庆、湖北,都是以安庆方言为基础,当地观众和全国观众也都认可了;还有越剧,是以上海方言为基础,浙江的越剧团去上海演出,不可能就用浙江方言让上海人都听不懂吧?如果庐剧在语言上不努力去探索和改革,在发展和传承上将会出现很大问题。”
  不同地方剧种之间的区别就是语言、音乐元素的区别。有人听黄梅戏和庐剧,感觉其曲调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语言和咬字。所以,如何让庐剧在体制改革和市场大潮里“立”起来,语言统一,便是关键。
  
  “哪里需要我们就唱到哪”
  
  现代化的娱乐消费和经济先行的城市改造,使诸如传统戏剧的民族瑰宝举步维艰。庐剧亦如此:一则庐剧主要根植民间,城市改造打破了原有的地域格局,而传统戏剧演出需要的剧场等配套设施也不健全,所以合肥市周边及乡下百姓要看一场戏剧,几乎找不到地方了;二来,如今真正如黄冰这样坚守在传统戏剧一线的人并不多,“我们那一代到现在还唱戏的就我一个,我们没有自己的演出剧场,租场费要好几万,我们庐剧院的演职人员都是因为喜爱这门艺术而继续坚守,他们拿的工资其实很低,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想演都难啊!”
  说到庐剧如今的艰难,黄冰不由回忆起庐剧曾经的辉煌时期,脸上洋溢着一种平静的幸福:“在八几年,就在合肥,一个《秦香莲》,我们就连演了3个月!其实,老百姓还是很喜欢庐剧的……”提及这些,黄冰叹了口气,像个孩子似的托着腮帮,许久没有说话。
  “但是,我们总要做些什么!政府给我们配备了一辆大篷车。在每年由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庐州放歌’‘百场演出下基层’等活动中,我们将这些原汁原味的戏送到基层。观众很喜欢这些传统戏剧,他们总是激动地说:明年你们还要来!”
  正是这些支持和鼓舞,让黄冰一心扑在庐剧的传承和发展工作中。他亲自传授技艺,培养青年庐剧演员;写政协提案,寻求政府支持;排练新曲目……2004年,合肥庐剧院排演的《李清照》应香港文化署之邀去香港演出,影响很大。“此后我们排了很多新老戏,参加了很多的活动并获奖,2008年排演了反映农村留守儿童的《野百合也有春天》,今年我们在排一部反映新农村建设的剧目。”
  为了庐剧不会消失,黄冰可谓是用心良苦。为了保证学习庐剧的青年演员生活上有出路,他们培养的学生除了要会唱庐剧,歌舞、小品、相声、声乐等,全都要会。“我们这些庐剧学生中,获得全国声乐比赛、主持人大赛一、二等奖好成绩的就有好几个呢!现在这些年轻人已经可以担当重任。”
  采访最后,在黄冰眼里,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坚守的态度,一种不灭的希望。
其他文献
猴场在瓮安。瓮安,那曾经的厚重历史,那曾经的生命起源,那曾经的土司衙署、文化巨擘、神秘特工,那曾经的金戈铁马、愤激战鼓、义军号角,那曾经商贾如云的黔中繁华,以及那连绵不断的座座山峦,山间小溪的涓涓细流……都已被那滚滚乌江水洗礼得悲怆苍凉。多少年过去,只剩下亘古不变的山川大地、崛起的古城、山野的驿道和那镌刻着古代朝廷残酷屠杀起义苗民的摩崖……还有说不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故事,一支悠扬漂浮在天际的歌
期刊
300多年前,在山东省的章丘、历城一带,一种由民间小调发展而来的剧种——“五音戏”流行开来,成为鲁中一带百姓喜闻乐见的戏曲形式,直到上世纪80年代,五音戏剧团一年仍能演出300多场次,当地好多人都能唱上两句。  但是今天,这个被誉为“北方越剧”的小剧种和全国唯一一个五音戏的专业剧团都面临着巨大危机。在今年山东省“两会”上,山东省政协委员、第24届戏剧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吕凤琴表示,五音戏的传承
期刊
曾几何时,我们经历过领袖徽章泛滥的年代,我们每一个人都为了表示一种政治姿态而“被像章”。当那种政治环境消失之后,“被流行”的像章很快“被遗弃”,人们对徽章的兴趣很快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然而,当曾经铺天盖地的毛主席像章真的销声匿迹时,我们又不自觉地开始怀念,因为在毛主席像章上倾注了整整一代人的才华与激情。  正是被这种情怀所驱使,毛主席像章在近年突然变得炙手可热,其价格也水涨船高,连续多年保
期刊
湖南大庸,地处武陵山脉腹地,湘、鄂、渝、黔四省交界地带,曾被笑称“抽一根烟就可走遍的县城”,闭塞落后,鲜为人知。1988年,国务院批准将大庸市升级为地级市,辖永定区、武陵源区、桑植县和慈利县。1994年4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办函(1994)25号文件下达,批复同意大庸市改为张家界市。经过3年多的努力,大庸市终于成功转变为张家界市。    大庸掀起城市改名风    大庸市改名张家界市后,接
期刊
自湖北省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原襄樊市襄阳区更名为襄阳市襄州区,又一轮地名变更的热议浪潮席卷全国。地名也是有历史的,一个地名往往是从一个久远的年代就开始启用了,并已深入人心,由民众代代口耳相传下来,此时的地名早已超越了那几个字本身的含义,承载了历史文化的内涵。  珍贵的老地名作为一种历史遗存,不仅存在于文化的记忆中,也寄托着人们深厚的感情。地名文化与其他无形的地域文化一起,构成了一个地域的文脉和灵魂
期刊
徽州,古称新安,早在秦汉时期设郡,北宋时期正式建徽州府治,已有长达2300多年的历史。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历元、明、清三代,统“一府六县”。  黄山,著名风景胜地,20世纪80年代进入开发高峰。1983年设黄山市(俗称小黄山市),市府所在为太平县城,辖黄山风景区周围。  1987年,黄山市扩大至大部分徽州地区,市中心搬至屯溪(原徽州行署所在地),徽州地名取消,易名为黄山
期刊
“不到万里长城非好汉,不吃全聚德烤鸭真遗憾!”全聚德拥有100多年的历史,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烤鸭产品。百余年老字号品牌是一笔珍贵的历史财富。既有适应时代发展不断创新的生命力,又有继承老祖宗留下来的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产品工艺。  从一个肩挑、担卖路边的小商贩发展成为被誉为“中华第一吃”的全聚德,更是经历几番生死考验。由解放前的连年军阀混战而不得不向政府提出歇业,到1952年政府注资全聚德,让它成为最
期刊
夜郎王款待汉朝使臣,问了句:汉孰与我大?  本是个寻常问题,谁叫人家夜郎国地处汉之西南,消息闭塞,民无所争,安居乐业,自是“未知有汉”,看到有个自称汉使的人初来乍到,好奇地随口一问有什么奇怪?    要命的是这天朝来使不是别人,竟是堕落文人司马相如,回去生生把一个疑问句子说成反问句:你们汉朝有我们夜郎国大么?从此一群远在天边的蛮夷以不知天高地厚的面目被记进了史书,成了历史的注脚。到了清代那个满纸狐
期刊
中国古代最爱更改地名的要数王莽,在他当政期间,几乎把全国能改的地名统统改了,以符合他“托古改制”的梦想。例如首都长安被改名常安,河南郡改称保忠信卿,雒(洛)阳改名义阳,无锡改名有锡。将全国的地名改一次已经够麻烦了,王莽却乐此不疲,差不多每年都改,有的郡名前后改了5次,最终又改回了原来的名称。不仅老百姓记不住,就是地方官也弄不明白,公文中都要加注新旧地名对照。  地名就是地名——一个特定的、有明确范
期刊
提起“金三角”不少人只知道它是一个制贩毒品的基地,那里有戒备森严的军队,常人难以接近,一不小还有生命危险。但它到底在什么位置,有多大,除了制贩毒品外还有什么,就很少人说得清楚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罂粟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及毒品的泛滥,“金三角”被蒙上了神秘和贬义的色彩。  实际上“金三角”应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据考证,狭义“金三角”是指泰国和缅甸的界河麦赛河由西向东奔流到泰国清莱府的清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