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我们有一句话:生是庐剧人,死为庐剧鬼,几代人专承下来-这个情结始终不变。”坐在记者面前的庐剧传承人黄冰,话语间,无不包含着对庐剧的深厚情感。如今,身为合肥市庐剧院副院长的黄冰,除了负责剧院的管理、运营等日常事务外,还要登台“挑大梁”,为庐剧的传承和发展操碎了心。
庐剧,原名“倒七戏”,在皖西大别山一带的山歌、合肥门歌、巢湖民歌、淮河一带的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吸收锣鼓书、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发展而成。2006年5月20日,庐剧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庐剧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不仅根植民间,乡土味浓;更以其极富包容性的特征,不管在唱腔、曲目,还是在内容、表现上都广博深厚,曾一度辉煌,深受民众喜爱。但和其他传统剧目一样,伴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及新型娱乐消费的冲击,庐剧的
生存空间也在不断缩小,如此一来,一直担负着庐剧演出的合肥庐剧院,肩负的责任就更加重大。在能演“大戏”的屈指可数的演员里,黄冰作为庐剧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为数不多的坚守庐剧表演的艺术家,他和庐剧,可以说是风雨数十载,缘结一辈子。
我就是喜欢唱
12岁时,小学还未毕业的黄冰,便因为喜爱庐剧而被招入剧团。“主要是因为小时候就是爱唱,成天扯着嗓子吼,当时有个庐剧表演剧团就在我们学校旁边,也不知道怎么就跑到剧团里去了。”
因为爱唱而阴差阳错进入剧团,黄冰学习了3年,“其实过去,像我们这样的地方剧种,没有明确的要求,师父不会告诉你这个嗓子应该怎么去用气,就听你嗓子好不好,嗓子好,就大嗓门子去唱呗!”在这3年多的学徒岁月里,黄冰苦练唱功,四处演出,“那时候r我们经常练功、演出,上下午、晚上,一天3场很正常。”虽然3年的剧团生涯锻造出黄冰的坚韧毅力和扎实基础,但在此期间,黄冰却差点唱不成庐剧:“进团一年多后,我练功把腿摔坏导致软骨骨折,这样就不再适合演戏,无奈之下师父便把我安排到乐队打小锣。”
于是爱“扯着嗓子吼”的黄冰便打了一年多的小锣。三年学徒“毕业”后,黄冰总觉得心里不是个味儿,“不行!我就是喜欢唱!”这一次的决定,不再只是爱好驱使,而是人生抉择。对于一个软骨骨折,不宜演戏的人来说,选择这条路,不仅需要很大的勇气,更意味着在今后的从艺生涯中吃更多的苦,忍更多的痛。“既然腰腿不允许,那我就以‘文戏’作为主要方向。”决定继续把庐剧唱下去的黄冰,开始了自己的人生规划。
黄冰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这条路,然而更加努力地付出后,换来的却是更大的打击:“作出决定后,我就拜沈执老师为师进行系统学习,他在解放前是南京音乐学院的老师,解放后在合肥市歌舞团教声乐。当时他教我美声唱法,但两年下来,我发现我不会唱庐剧了!因为这种美声的用气方法不像唱戏啊!所以一登台——完了!原来的师父和老戏迷就说我:‘哎呀,你怎么能这么唱?都没有庐剧的味道了,你再这样唱下去该怎么办!’”
“当时我就心慌了,我想我花了两年多时间,天天‘练气’,练得我自己都吐,每天早上起来就练‘气功’,就像练‘蛤蟆功’似的那样练,我付出了这么多却是这种结果,但要我改行,那种庐剧情结我放不下!”
历经两年的专业训练,尝尽苦累后踌躇满志的黄冰,张口而出的却不再是庐剧,他的困扰和不甘可想而知。就算是重头开始,也决不放弃,有一股子“犟劲”的黄冰并未消沉,为找回庐剧的感觉,弥补当初的失误,他继续拜师学习,从美声唱法改为民族唱法。民族唱法的发声、用气就和传统戏剧比较契合,改来改去,最后终于感觉到唱庐剧的味道了!
从年少的喜好,到无悔的选择,再到不断的磨练,黄冰终于参透了庐剧精髓,唱出了庐剧韵味,成为知名的庐剧表演艺术家。2008年,作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黄冰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被授予传承人证书和奖章。
“我在这方面付出的太多了,不管是更好的就业机会,还是‘走穴’赚钱等,我从来都没有过。我想,如果我一走,那么我们的剧团谁来唱戏?必须要有—个挑大梁的在,把这个戏撑下去。当然,我自己也不想出去,对这个剧种总有一种很深的情结。我从小学唱戏,唱了40年,到其他地方去,无法发挥我的才能啊!只有庐剧才是我的魂。”
庐剧的发展需工作者的努力和观众的认同
40年庐剧生涯,黄冰想得更多的还是庐剧的传承和发展。“怎么说呢?这几年吧,为这个剧种,我付出很多心血,但是,令我担忧的是现在全省只剩下两个专业剧团。若没有社会各界和政府的支持和呼吁,我想我们这个剧种的发展会更加艰难。”
庐剧起源于大别山区,但真正流行区域是在皖中一带,分为三个流派:东路、中路和西路。以唱腔和语言留自来区别:东路唱派,地处江南水乡,唱腔柔和、清新;中路以过去的庐州府(今合肥)为中心,比较沉稳扎实;西路即大别山区,以山歌、民歌为其主调,音乐比较高亢洪亮。
“因流派不同,我们演出时就遇到些问题,比如几个不同流派的戏团同台演出,虽唱腔是统一的,但因各流派庐剧都是以当地的方言为基础,这样就导致咬字上不统一,给人一种庐剧是在拼凑语言的感觉,观众就经常问:到底哪个是庐剧呢?所以,要想把庐剧‘打出去’,就应该将语言统一起来。”当记者问到,若将语言统一,是否会破坏庐剧的地域特色时,黄冰有自己的观点:“像黄梅戏,安庆、湖北,都是以安庆方言为基础,当地观众和全国观众也都认可了;还有越剧,是以上海方言为基础,浙江的越剧团去上海演出,不可能就用浙江方言让上海人都听不懂吧?如果庐剧在语言上不努力去探索和改革,在发展和传承上将会出现很大问题。”
不同地方剧种之间的区别就是语言、音乐元素的区别。有人听黄梅戏和庐剧,感觉其曲调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语言和咬字。所以,如何让庐剧在体制改革和市场大潮里“立”起来,语言统一,便是关键。
“哪里需要我们就唱到哪”
现代化的娱乐消费和经济先行的城市改造,使诸如传统戏剧的民族瑰宝举步维艰。庐剧亦如此:一则庐剧主要根植民间,城市改造打破了原有的地域格局,而传统戏剧演出需要的剧场等配套设施也不健全,所以合肥市周边及乡下百姓要看一场戏剧,几乎找不到地方了;二来,如今真正如黄冰这样坚守在传统戏剧一线的人并不多,“我们那一代到现在还唱戏的就我一个,我们没有自己的演出剧场,租场费要好几万,我们庐剧院的演职人员都是因为喜爱这门艺术而继续坚守,他们拿的工资其实很低,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想演都难啊!”
说到庐剧如今的艰难,黄冰不由回忆起庐剧曾经的辉煌时期,脸上洋溢着一种平静的幸福:“在八几年,就在合肥,一个《秦香莲》,我们就连演了3个月!其实,老百姓还是很喜欢庐剧的……”提及这些,黄冰叹了口气,像个孩子似的托着腮帮,许久没有说话。
“但是,我们总要做些什么!政府给我们配备了一辆大篷车。在每年由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庐州放歌’‘百场演出下基层’等活动中,我们将这些原汁原味的戏送到基层。观众很喜欢这些传统戏剧,他们总是激动地说:明年你们还要来!”
正是这些支持和鼓舞,让黄冰一心扑在庐剧的传承和发展工作中。他亲自传授技艺,培养青年庐剧演员;写政协提案,寻求政府支持;排练新曲目……2004年,合肥庐剧院排演的《李清照》应香港文化署之邀去香港演出,影响很大。“此后我们排了很多新老戏,参加了很多的活动并获奖,2008年排演了反映农村留守儿童的《野百合也有春天》,今年我们在排一部反映新农村建设的剧目。”
为了庐剧不会消失,黄冰可谓是用心良苦。为了保证学习庐剧的青年演员生活上有出路,他们培养的学生除了要会唱庐剧,歌舞、小品、相声、声乐等,全都要会。“我们这些庐剧学生中,获得全国声乐比赛、主持人大赛一、二等奖好成绩的就有好几个呢!现在这些年轻人已经可以担当重任。”
采访最后,在黄冰眼里,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坚守的态度,一种不灭的希望。
庐剧,原名“倒七戏”,在皖西大别山一带的山歌、合肥门歌、巢湖民歌、淮河一带的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吸收锣鼓书、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发展而成。2006年5月20日,庐剧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庐剧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不仅根植民间,乡土味浓;更以其极富包容性的特征,不管在唱腔、曲目,还是在内容、表现上都广博深厚,曾一度辉煌,深受民众喜爱。但和其他传统剧目一样,伴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及新型娱乐消费的冲击,庐剧的
生存空间也在不断缩小,如此一来,一直担负着庐剧演出的合肥庐剧院,肩负的责任就更加重大。在能演“大戏”的屈指可数的演员里,黄冰作为庐剧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为数不多的坚守庐剧表演的艺术家,他和庐剧,可以说是风雨数十载,缘结一辈子。
我就是喜欢唱
12岁时,小学还未毕业的黄冰,便因为喜爱庐剧而被招入剧团。“主要是因为小时候就是爱唱,成天扯着嗓子吼,当时有个庐剧表演剧团就在我们学校旁边,也不知道怎么就跑到剧团里去了。”
因为爱唱而阴差阳错进入剧团,黄冰学习了3年,“其实过去,像我们这样的地方剧种,没有明确的要求,师父不会告诉你这个嗓子应该怎么去用气,就听你嗓子好不好,嗓子好,就大嗓门子去唱呗!”在这3年多的学徒岁月里,黄冰苦练唱功,四处演出,“那时候r我们经常练功、演出,上下午、晚上,一天3场很正常。”虽然3年的剧团生涯锻造出黄冰的坚韧毅力和扎实基础,但在此期间,黄冰却差点唱不成庐剧:“进团一年多后,我练功把腿摔坏导致软骨骨折,这样就不再适合演戏,无奈之下师父便把我安排到乐队打小锣。”
于是爱“扯着嗓子吼”的黄冰便打了一年多的小锣。三年学徒“毕业”后,黄冰总觉得心里不是个味儿,“不行!我就是喜欢唱!”这一次的决定,不再只是爱好驱使,而是人生抉择。对于一个软骨骨折,不宜演戏的人来说,选择这条路,不仅需要很大的勇气,更意味着在今后的从艺生涯中吃更多的苦,忍更多的痛。“既然腰腿不允许,那我就以‘文戏’作为主要方向。”决定继续把庐剧唱下去的黄冰,开始了自己的人生规划。
黄冰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这条路,然而更加努力地付出后,换来的却是更大的打击:“作出决定后,我就拜沈执老师为师进行系统学习,他在解放前是南京音乐学院的老师,解放后在合肥市歌舞团教声乐。当时他教我美声唱法,但两年下来,我发现我不会唱庐剧了!因为这种美声的用气方法不像唱戏啊!所以一登台——完了!原来的师父和老戏迷就说我:‘哎呀,你怎么能这么唱?都没有庐剧的味道了,你再这样唱下去该怎么办!’”
“当时我就心慌了,我想我花了两年多时间,天天‘练气’,练得我自己都吐,每天早上起来就练‘气功’,就像练‘蛤蟆功’似的那样练,我付出了这么多却是这种结果,但要我改行,那种庐剧情结我放不下!”
历经两年的专业训练,尝尽苦累后踌躇满志的黄冰,张口而出的却不再是庐剧,他的困扰和不甘可想而知。就算是重头开始,也决不放弃,有一股子“犟劲”的黄冰并未消沉,为找回庐剧的感觉,弥补当初的失误,他继续拜师学习,从美声唱法改为民族唱法。民族唱法的发声、用气就和传统戏剧比较契合,改来改去,最后终于感觉到唱庐剧的味道了!
从年少的喜好,到无悔的选择,再到不断的磨练,黄冰终于参透了庐剧精髓,唱出了庐剧韵味,成为知名的庐剧表演艺术家。2008年,作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黄冰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被授予传承人证书和奖章。
“我在这方面付出的太多了,不管是更好的就业机会,还是‘走穴’赚钱等,我从来都没有过。我想,如果我一走,那么我们的剧团谁来唱戏?必须要有—个挑大梁的在,把这个戏撑下去。当然,我自己也不想出去,对这个剧种总有一种很深的情结。我从小学唱戏,唱了40年,到其他地方去,无法发挥我的才能啊!只有庐剧才是我的魂。”
庐剧的发展需工作者的努力和观众的认同
40年庐剧生涯,黄冰想得更多的还是庐剧的传承和发展。“怎么说呢?这几年吧,为这个剧种,我付出很多心血,但是,令我担忧的是现在全省只剩下两个专业剧团。若没有社会各界和政府的支持和呼吁,我想我们这个剧种的发展会更加艰难。”
庐剧起源于大别山区,但真正流行区域是在皖中一带,分为三个流派:东路、中路和西路。以唱腔和语言留自来区别:东路唱派,地处江南水乡,唱腔柔和、清新;中路以过去的庐州府(今合肥)为中心,比较沉稳扎实;西路即大别山区,以山歌、民歌为其主调,音乐比较高亢洪亮。
“因流派不同,我们演出时就遇到些问题,比如几个不同流派的戏团同台演出,虽唱腔是统一的,但因各流派庐剧都是以当地的方言为基础,这样就导致咬字上不统一,给人一种庐剧是在拼凑语言的感觉,观众就经常问:到底哪个是庐剧呢?所以,要想把庐剧‘打出去’,就应该将语言统一起来。”当记者问到,若将语言统一,是否会破坏庐剧的地域特色时,黄冰有自己的观点:“像黄梅戏,安庆、湖北,都是以安庆方言为基础,当地观众和全国观众也都认可了;还有越剧,是以上海方言为基础,浙江的越剧团去上海演出,不可能就用浙江方言让上海人都听不懂吧?如果庐剧在语言上不努力去探索和改革,在发展和传承上将会出现很大问题。”
不同地方剧种之间的区别就是语言、音乐元素的区别。有人听黄梅戏和庐剧,感觉其曲调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语言和咬字。所以,如何让庐剧在体制改革和市场大潮里“立”起来,语言统一,便是关键。
“哪里需要我们就唱到哪”
现代化的娱乐消费和经济先行的城市改造,使诸如传统戏剧的民族瑰宝举步维艰。庐剧亦如此:一则庐剧主要根植民间,城市改造打破了原有的地域格局,而传统戏剧演出需要的剧场等配套设施也不健全,所以合肥市周边及乡下百姓要看一场戏剧,几乎找不到地方了;二来,如今真正如黄冰这样坚守在传统戏剧一线的人并不多,“我们那一代到现在还唱戏的就我一个,我们没有自己的演出剧场,租场费要好几万,我们庐剧院的演职人员都是因为喜爱这门艺术而继续坚守,他们拿的工资其实很低,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想演都难啊!”
说到庐剧如今的艰难,黄冰不由回忆起庐剧曾经的辉煌时期,脸上洋溢着一种平静的幸福:“在八几年,就在合肥,一个《秦香莲》,我们就连演了3个月!其实,老百姓还是很喜欢庐剧的……”提及这些,黄冰叹了口气,像个孩子似的托着腮帮,许久没有说话。
“但是,我们总要做些什么!政府给我们配备了一辆大篷车。在每年由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庐州放歌’‘百场演出下基层’等活动中,我们将这些原汁原味的戏送到基层。观众很喜欢这些传统戏剧,他们总是激动地说:明年你们还要来!”
正是这些支持和鼓舞,让黄冰一心扑在庐剧的传承和发展工作中。他亲自传授技艺,培养青年庐剧演员;写政协提案,寻求政府支持;排练新曲目……2004年,合肥庐剧院排演的《李清照》应香港文化署之邀去香港演出,影响很大。“此后我们排了很多新老戏,参加了很多的活动并获奖,2008年排演了反映农村留守儿童的《野百合也有春天》,今年我们在排一部反映新农村建设的剧目。”
为了庐剧不会消失,黄冰可谓是用心良苦。为了保证学习庐剧的青年演员生活上有出路,他们培养的学生除了要会唱庐剧,歌舞、小品、相声、声乐等,全都要会。“我们这些庐剧学生中,获得全国声乐比赛、主持人大赛一、二等奖好成绩的就有好几个呢!现在这些年轻人已经可以担当重任。”
采访最后,在黄冰眼里,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坚守的态度,一种不灭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