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黑人种族意识浓重的作家群星中,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当之无愧是其中耀眼的一颗。她的作品中处处流露着她对黑人种族的关心,对黑人命运的关注。本文拟从黑人种族的历史入手,分析其种族身份丢失的原因,并指出黑人在寻求身份认同过程中的艰难,突出黑人女性在这一追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Abstract] In the stars of black writers, Toni Morrison is the brightest one. Her works are full of the cares for blacks and their fates. So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wants to analyze the reasons that the blacks lost their identities from the history of blacks. In this way, the hardness of blacks in searching for their identities is found out and we can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black females in this searching process.
关键词:历史;种族身份;黑人女性
引言
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 1931- )是20世纪美国文坛崛起的众多黑人作家中一颗最耀眼的明星。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唯一黑人女性得主,她的主要作品《最蓝的眼睛》(The Bluest Eye, 1970)、《秀拉》(Sula, 1973)、《所罗门之歌》(Song of Solomon, 1975)、《柏油娃娃》(Tar Baby, 1981)、《宠儿》(Beloved, 1987)、《爵士乐》(Jazz,1992)、《天堂》(Paradise, 1998)以及她的近期作品《爱》(Love, 2003)等均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注意。然而在众多的评论中,批评家们通常把重点放在莫里森小说的叙事手法、语言特征、对作品主题寓意探讨等方面,而对她的种族身份追寻方面的探讨不多。事实上,莫里森在这一方面已经做出了巨大贡献。她自觉地将小说创作与民族解放使命联系起来,用她的笔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当今黑人民众的生存境遇,从中揭示出霸权文化对少数族裔文化的破坏。不仅如此,她还力图通过文学话语呼吁黑人知识分子转向黑人民族文化本身,从过去那些被白人主流文化鄙弃的传统中重新建构民族意识,寻求种族身份认同。同时,身为一名女作家,莫里森又凭借她独特的女性视角,依托其特殊的女性经历,把黑人女性寻求自我的过程和重构黑人民族意识的进程以及整个黑人种族对自我身份的寻求紧密相连,形成交互共进的发展趋势。
种族身份的丢失
从历史角度来看,非洲人被贩卖到美洲大陆后,由于身心长期受到难以忍受的伤害,于是心理受到扭曲的非洲黑人开始由被动变主动,由压迫感、屈辱感到逐渐适应,从而认同了殖民制度为他们规定的身份和地位。事实上,这种被规定好了的新的"身份"直接导致了他们原有身份或者说他们自己作为非洲黑人的真正的身份的丢失。
"名字"在传统的非洲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非洲人普遍认为,一个人只有在特定的生活阶段被赋予了恰当的名字后,他才获得了真正的存在。然而,殖民者却无情地摧毁了这些黑人奴隶的自我意识,剥夺了他们自己的非洲名字,使他们从肉体到精神都成为了符合殖民统治的忠实奴仆。黑人被冠以奴隶名字,这意味着最直接的身份象征被剥夺了。莫里森的第三部小说《所罗门之歌》中,主人公梅肯·戴德的姓就是殖民统治者剥夺黑人身份,歧视黑人的突出表现。梅肯的祖父在获得解放之前是一名农奴。一次,在登记黑人姓名时,一位喝的酩酊大醉的白人军官在完全没有用脑子的情况下胡乱地把应登记为"父亲"栏下的"死亡"错写在了"姓名"栏下。白人军官的一时疏忽竟然导致梅肯一家三代以"死亡"为姓,使之失去了自我身份,在现实生活中被扭曲、异化、无法回归到他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去。失去姓名的奴隶们就相当于失去了自我的种族身份,他们既无法得到白人的认可,又失去了与自己文化传统的联系,于是只能活在孤独、失落、无依无靠的边缘地带。
由于白人的殖民统治,对黑人的非人待遇,长久以来使得黑人们在他们灵魂深处慢慢滋生出无可排解的自卑情绪和认为黑人种族劣等民族的意识。于是部分黑人为了获得白人的另眼相看,摆脱自己劣等民族的身份而进入主流社会,他们把自己的黑皮肤看作耻辱,憎恨自己的种族身份,从而变成了人格分裂的边缘人。莫里森的早期作品《秀拉》中,海伦娜是个在公众场合一露面就能引起注意的女性,是个另人确信她的权威的正统性的人物。然而她的母亲却是个有着荒蛮血统的妓女。海伦娜厌恶自己的出身,便把原来的名字海琳·塞贝特改为典型的白人女性的名字。可见,为了摆脱卑微的出身,像海伦娜这样的黑人不自觉地已经认同了殖民者规定给他们的种族身份,而黑人自己也正在主动放弃原有的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种族身份。
同样,还有一些人,他们千方百计地迎合白人的文化意识形态,甚至当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损害时,他们也只逆来顺受,惟命是从,完全失去了自己作为黑人的种族身份。可见,在殖民强权的压制下,黑人民族沉默了,被边缘化了,然而他们却还在等待,也许是在等待先知先觉者将他们唤醒吧?
种族身份的追寻
黑人女性--唤起种族意识
黑人女性,不论居于何处,她们都会由于经济上的相对劣势和性别上的从事而双倍边缘化。置身于白人主流文化和黑人男性中心文化夹缝中的黑人女性为了生活的需要,首先奋起反抗男权社会的压迫,要求获得与男性同等的生存权利。继而,在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后,黑人女性逐渐发展了她们自己的领导才能和行动指南,将铸造自我的尝试与唤醒民族意识的努力结合起来,为重建黑人民族意识,重获黑人种族身份而推波助澜。
莫里森1998年的作品《天堂》的故事背景发生在俄克拉何马州的一座黑人小城镇。一批黑人由于不能忍受种族歧视和压迫,经过长途跋涉,在荒野上建造了黑人的"人间乐园"--镇。为了"乐园"的理想,全镇被置于严密的控制下,排斥从白人到浅皮肤颜色在内的一切外人。距鲁比17公里外有个女修道院,里面居住着修道院的女主人康索拉塔和四名心灵深受创伤的女子。她们在康索拉塔的引导下,通过个体的经验与交流,告别了不堪回首的往事,学会了爱自己和爱他人。于是在相隔不远的地方同时矗立着两座"乐园":鲁比镇--男权至上的男性乐园;女修道院--包容兼爱的女性乐园。康索拉塔是这部小说的中心人物。她九岁时被修女玛丽收养,随其一起来到这做修道院,一住就是三十年。她与鲁比镇的领袖迪肯曾经有过一段短暂的恋情,但很快就结束了。随着四名女子来到修道院,康索拉塔发现,这些女人"紊乱、欺骗、漂泊"的表面下隐藏着惨痛的经历。于是她通过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与思索,决心用自己的方式引导、帮助这些可怜的女子。在康索拉塔的引导下,这四名女子开始用"说梦"的形式述说自己内心的隐痛,她们为此感到疲惫和愤怒,但她们没有停止这种发泄的形式,继续以这种形式治疗伤痛,卸下心灵的包袱。
实际上,康索拉塔已经领悟到,只有自爱才能推己及人,达到博爱的境界。鲁比镇的居民虽然也宣扬博爱,但是他们无视个体差异,把群体的概念凌驾于"爱"的本质之上,他们的"爱"是狭隘的、区别对待的爱,是建立在仇恨基础上的爱。只有康索拉塔式的爱才是真正的"上帝之爱"。它完全面向自我和个体,是无意图的、无目的的爱,既不要求回报,也不期待结果。它是人生自然的方式,是最美好的、最完善的。
事实上,莫里森是在强调,黑人女性在唤醒黑人群体的种族意识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她们领导着黑人认识自我,热爱自我,帮助黑人逐渐树立起自尊心、自信心。可以说黑人女性是整个黑人文化的先导,她们对自我身份的追寻是整个黑人种族身份认同的前提和基础,相信黑人女性会在自己的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任重道远--种族身份追寻之路
"现在的一切所以有意义完全在于过去的存在,而且,我们一天不去诚实地批判过去,过去的狰狞面孔一天不会消失"。非裔美国人只有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正视那段持续了多年的苦难史,才能从中汲取力量以治愈黑人民众的历史创伤,重建民族意识,最终完成种族身份的找寻。在美国,无论是白人,还是黑人,都不愿触及历史上的敏感地带---奴隶史。在白人的官方正史中,有关奴隶制的真实内幕往往被掩盖,奴隶制的残忍、暴力与堕落被隐藏于义正词严的面纱之下,至于黑人奴隶的苦涩屈辱更是无人敢涉及。林登·彼奇 )Linden Peach 曾指出,"当代的美国社会呼吁对奴隶制,尤其是黑人女奴所承受的深重灾难加以充分记述。美国白人需要了解的是,当他们把奴隶制理解为一项理智与科学的工程时,其人文代价往往被忽略了。白人文化应当对奴隶制的野蛮性与种族性加以重视,这些性质远未随19 世纪的废奴运动而消失,而是直到 20 世纪晚期仍有所残留。"对于那些忍辱负重的奴隶后代来说,他们则更不愿重提那段苦不堪言的历史。"美国黑人如果不愿接受历史,无论他们到哪里,到哪块大陆都不会有未来。接受自己的过去---自己的历史---并不等于要沉溺其中,而是要学会从中受益。"因而,美国黑人知识分子极力鼓励黑人民众真正面对民族历史,认识自我,更好地把握现在与将来。同时,作为深受殖民统治摧残和折磨的奴隶的后代,非洲裔美国黑人必须修正有关奴隶制的被掩盖、甚至被歪曲的历史记忆,因为这种改写是少数族裔或弱势群体文化获得自己合法性的重要前提。
然而弱势文化将怎样获得自己的自主地位和独立精神,以及在反抗西方传统的斗争中,如何获取自己真正的力量?从美国文化和美国社会的局外人和边缘人的地位出发,以托妮莫里森为代表的黑人女作家在她们的民间口头传统和西方文学传统中探询文学创作的灵感,寻求符合民族特色的语言和结构以期建构黑人自己的种族身份。虽然在殖民化过程中,黑人民族被迫丧失了主体地位而伦为工具性客体,但随着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和女权运动的星期,身受多重压迫的黑人女性率先举起反抗性别压迫和种族歧视的大旗,并自觉地将这一反抗同唤醒民族意识、重建民族性的历史使命结合起来,开创出一条"非殖民化"的解放道路。作为一位有着深刻洞察力和前瞻性的作家,莫里森敏锐地观察到这一历史潮流,并以文学的独特的个人表达方式帮助黑人民众修正历史记忆,治疗历史创伤。
结 语
从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大陆那一刻起,他们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我种族身份的追寻。历史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我们能够改变自己的未来,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相信只要不停止追寻的脚步,总有一天,非裔美国人会真正获得自己的种族身份,不再处于边缘地位。同时,像托妮·莫里森这样的非裔美国作家也会继续致力于维护和弘扬黑人文化,探索黑人的历史、命运和精神世界,为黑人最终获得身份认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Gates,David."Review of Paradise"in Newsweek,January 12,1998。
[2]Gates,Jr.&K.A.Appiah,eds. Toni Morrison:Critical Perspectives Past and Present.New York:Amistad Press Inc. 1993。
[3]Harris,Trudier.Fiction and Folklore:The Novels of Toni Morrison.Knoxville: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1991。
[4]Jean Strouse. Toni Morrison's Black Magic[N]. News-week, 1981。
[5]McKay,Nellie,ed.Critical Essays on Toni Morrison.Boston:G.K.Hall,1988。
[6]Morrison, Tony. Playing in the Dark:Whiteness and the Literary Imagination, 1992。
[7]毛信德:美国黑人文学的巨星--托妮莫里森小说创作论[M]. 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8]唐红梅:种族、性别与身份认同--美国黑人女作家艾里斯沃克、托妮莫里森小说创作研究[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9]王守仁、吴新云:性别、种族、文化--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创作[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Abstract] In the stars of black writers, Toni Morrison is the brightest one. Her works are full of the cares for blacks and their fates. So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wants to analyze the reasons that the blacks lost their identities from the history of blacks. In this way, the hardness of blacks in searching for their identities is found out and we can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black females in this searching process.
关键词:历史;种族身份;黑人女性
引言
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 1931- )是20世纪美国文坛崛起的众多黑人作家中一颗最耀眼的明星。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唯一黑人女性得主,她的主要作品《最蓝的眼睛》(The Bluest Eye, 1970)、《秀拉》(Sula, 1973)、《所罗门之歌》(Song of Solomon, 1975)、《柏油娃娃》(Tar Baby, 1981)、《宠儿》(Beloved, 1987)、《爵士乐》(Jazz,1992)、《天堂》(Paradise, 1998)以及她的近期作品《爱》(Love, 2003)等均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注意。然而在众多的评论中,批评家们通常把重点放在莫里森小说的叙事手法、语言特征、对作品主题寓意探讨等方面,而对她的种族身份追寻方面的探讨不多。事实上,莫里森在这一方面已经做出了巨大贡献。她自觉地将小说创作与民族解放使命联系起来,用她的笔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当今黑人民众的生存境遇,从中揭示出霸权文化对少数族裔文化的破坏。不仅如此,她还力图通过文学话语呼吁黑人知识分子转向黑人民族文化本身,从过去那些被白人主流文化鄙弃的传统中重新建构民族意识,寻求种族身份认同。同时,身为一名女作家,莫里森又凭借她独特的女性视角,依托其特殊的女性经历,把黑人女性寻求自我的过程和重构黑人民族意识的进程以及整个黑人种族对自我身份的寻求紧密相连,形成交互共进的发展趋势。
种族身份的丢失
从历史角度来看,非洲人被贩卖到美洲大陆后,由于身心长期受到难以忍受的伤害,于是心理受到扭曲的非洲黑人开始由被动变主动,由压迫感、屈辱感到逐渐适应,从而认同了殖民制度为他们规定的身份和地位。事实上,这种被规定好了的新的"身份"直接导致了他们原有身份或者说他们自己作为非洲黑人的真正的身份的丢失。
"名字"在传统的非洲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非洲人普遍认为,一个人只有在特定的生活阶段被赋予了恰当的名字后,他才获得了真正的存在。然而,殖民者却无情地摧毁了这些黑人奴隶的自我意识,剥夺了他们自己的非洲名字,使他们从肉体到精神都成为了符合殖民统治的忠实奴仆。黑人被冠以奴隶名字,这意味着最直接的身份象征被剥夺了。莫里森的第三部小说《所罗门之歌》中,主人公梅肯·戴德的姓就是殖民统治者剥夺黑人身份,歧视黑人的突出表现。梅肯的祖父在获得解放之前是一名农奴。一次,在登记黑人姓名时,一位喝的酩酊大醉的白人军官在完全没有用脑子的情况下胡乱地把应登记为"父亲"栏下的"死亡"错写在了"姓名"栏下。白人军官的一时疏忽竟然导致梅肯一家三代以"死亡"为姓,使之失去了自我身份,在现实生活中被扭曲、异化、无法回归到他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去。失去姓名的奴隶们就相当于失去了自我的种族身份,他们既无法得到白人的认可,又失去了与自己文化传统的联系,于是只能活在孤独、失落、无依无靠的边缘地带。
由于白人的殖民统治,对黑人的非人待遇,长久以来使得黑人们在他们灵魂深处慢慢滋生出无可排解的自卑情绪和认为黑人种族劣等民族的意识。于是部分黑人为了获得白人的另眼相看,摆脱自己劣等民族的身份而进入主流社会,他们把自己的黑皮肤看作耻辱,憎恨自己的种族身份,从而变成了人格分裂的边缘人。莫里森的早期作品《秀拉》中,海伦娜是个在公众场合一露面就能引起注意的女性,是个另人确信她的权威的正统性的人物。然而她的母亲却是个有着荒蛮血统的妓女。海伦娜厌恶自己的出身,便把原来的名字海琳·塞贝特改为典型的白人女性的名字。可见,为了摆脱卑微的出身,像海伦娜这样的黑人不自觉地已经认同了殖民者规定给他们的种族身份,而黑人自己也正在主动放弃原有的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种族身份。
同样,还有一些人,他们千方百计地迎合白人的文化意识形态,甚至当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损害时,他们也只逆来顺受,惟命是从,完全失去了自己作为黑人的种族身份。可见,在殖民强权的压制下,黑人民族沉默了,被边缘化了,然而他们却还在等待,也许是在等待先知先觉者将他们唤醒吧?
种族身份的追寻
黑人女性--唤起种族意识
黑人女性,不论居于何处,她们都会由于经济上的相对劣势和性别上的从事而双倍边缘化。置身于白人主流文化和黑人男性中心文化夹缝中的黑人女性为了生活的需要,首先奋起反抗男权社会的压迫,要求获得与男性同等的生存权利。继而,在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后,黑人女性逐渐发展了她们自己的领导才能和行动指南,将铸造自我的尝试与唤醒民族意识的努力结合起来,为重建黑人民族意识,重获黑人种族身份而推波助澜。
莫里森1998年的作品《天堂》的故事背景发生在俄克拉何马州的一座黑人小城镇。一批黑人由于不能忍受种族歧视和压迫,经过长途跋涉,在荒野上建造了黑人的"人间乐园"--镇。为了"乐园"的理想,全镇被置于严密的控制下,排斥从白人到浅皮肤颜色在内的一切外人。距鲁比17公里外有个女修道院,里面居住着修道院的女主人康索拉塔和四名心灵深受创伤的女子。她们在康索拉塔的引导下,通过个体的经验与交流,告别了不堪回首的往事,学会了爱自己和爱他人。于是在相隔不远的地方同时矗立着两座"乐园":鲁比镇--男权至上的男性乐园;女修道院--包容兼爱的女性乐园。康索拉塔是这部小说的中心人物。她九岁时被修女玛丽收养,随其一起来到这做修道院,一住就是三十年。她与鲁比镇的领袖迪肯曾经有过一段短暂的恋情,但很快就结束了。随着四名女子来到修道院,康索拉塔发现,这些女人"紊乱、欺骗、漂泊"的表面下隐藏着惨痛的经历。于是她通过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与思索,决心用自己的方式引导、帮助这些可怜的女子。在康索拉塔的引导下,这四名女子开始用"说梦"的形式述说自己内心的隐痛,她们为此感到疲惫和愤怒,但她们没有停止这种发泄的形式,继续以这种形式治疗伤痛,卸下心灵的包袱。
实际上,康索拉塔已经领悟到,只有自爱才能推己及人,达到博爱的境界。鲁比镇的居民虽然也宣扬博爱,但是他们无视个体差异,把群体的概念凌驾于"爱"的本质之上,他们的"爱"是狭隘的、区别对待的爱,是建立在仇恨基础上的爱。只有康索拉塔式的爱才是真正的"上帝之爱"。它完全面向自我和个体,是无意图的、无目的的爱,既不要求回报,也不期待结果。它是人生自然的方式,是最美好的、最完善的。
事实上,莫里森是在强调,黑人女性在唤醒黑人群体的种族意识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她们领导着黑人认识自我,热爱自我,帮助黑人逐渐树立起自尊心、自信心。可以说黑人女性是整个黑人文化的先导,她们对自我身份的追寻是整个黑人种族身份认同的前提和基础,相信黑人女性会在自己的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任重道远--种族身份追寻之路
"现在的一切所以有意义完全在于过去的存在,而且,我们一天不去诚实地批判过去,过去的狰狞面孔一天不会消失"。非裔美国人只有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正视那段持续了多年的苦难史,才能从中汲取力量以治愈黑人民众的历史创伤,重建民族意识,最终完成种族身份的找寻。在美国,无论是白人,还是黑人,都不愿触及历史上的敏感地带---奴隶史。在白人的官方正史中,有关奴隶制的真实内幕往往被掩盖,奴隶制的残忍、暴力与堕落被隐藏于义正词严的面纱之下,至于黑人奴隶的苦涩屈辱更是无人敢涉及。林登·彼奇 )Linden Peach 曾指出,"当代的美国社会呼吁对奴隶制,尤其是黑人女奴所承受的深重灾难加以充分记述。美国白人需要了解的是,当他们把奴隶制理解为一项理智与科学的工程时,其人文代价往往被忽略了。白人文化应当对奴隶制的野蛮性与种族性加以重视,这些性质远未随19 世纪的废奴运动而消失,而是直到 20 世纪晚期仍有所残留。"对于那些忍辱负重的奴隶后代来说,他们则更不愿重提那段苦不堪言的历史。"美国黑人如果不愿接受历史,无论他们到哪里,到哪块大陆都不会有未来。接受自己的过去---自己的历史---并不等于要沉溺其中,而是要学会从中受益。"因而,美国黑人知识分子极力鼓励黑人民众真正面对民族历史,认识自我,更好地把握现在与将来。同时,作为深受殖民统治摧残和折磨的奴隶的后代,非洲裔美国黑人必须修正有关奴隶制的被掩盖、甚至被歪曲的历史记忆,因为这种改写是少数族裔或弱势群体文化获得自己合法性的重要前提。
然而弱势文化将怎样获得自己的自主地位和独立精神,以及在反抗西方传统的斗争中,如何获取自己真正的力量?从美国文化和美国社会的局外人和边缘人的地位出发,以托妮莫里森为代表的黑人女作家在她们的民间口头传统和西方文学传统中探询文学创作的灵感,寻求符合民族特色的语言和结构以期建构黑人自己的种族身份。虽然在殖民化过程中,黑人民族被迫丧失了主体地位而伦为工具性客体,但随着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和女权运动的星期,身受多重压迫的黑人女性率先举起反抗性别压迫和种族歧视的大旗,并自觉地将这一反抗同唤醒民族意识、重建民族性的历史使命结合起来,开创出一条"非殖民化"的解放道路。作为一位有着深刻洞察力和前瞻性的作家,莫里森敏锐地观察到这一历史潮流,并以文学的独特的个人表达方式帮助黑人民众修正历史记忆,治疗历史创伤。
结 语
从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大陆那一刻起,他们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我种族身份的追寻。历史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我们能够改变自己的未来,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相信只要不停止追寻的脚步,总有一天,非裔美国人会真正获得自己的种族身份,不再处于边缘地位。同时,像托妮·莫里森这样的非裔美国作家也会继续致力于维护和弘扬黑人文化,探索黑人的历史、命运和精神世界,为黑人最终获得身份认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Gates,David."Review of Paradise"in Newsweek,January 12,1998。
[2]Gates,Jr.&K.A.Appiah,eds. Toni Morrison:Critical Perspectives Past and Present.New York:Amistad Press Inc. 1993。
[3]Harris,Trudier.Fiction and Folklore:The Novels of Toni Morrison.Knoxville: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1991。
[4]Jean Strouse. Toni Morrison's Black Magic[N]. News-week, 1981。
[5]McKay,Nellie,ed.Critical Essays on Toni Morrison.Boston:G.K.Hall,1988。
[6]Morrison, Tony. Playing in the Dark:Whiteness and the Literary Imagination, 1992。
[7]毛信德:美国黑人文学的巨星--托妮莫里森小说创作论[M]. 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8]唐红梅:种族、性别与身份认同--美国黑人女作家艾里斯沃克、托妮莫里森小说创作研究[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9]王守仁、吴新云:性别、种族、文化--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创作[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