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八法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lei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教学实践出发,可以提炼出八种教学设计方法,即析题法、抓文眼法、“WWH”法、意象法、图文转换法、朗读法、辩论法、表演法。这些方法本质上是种思路,为教师教学设计时作一点方向上的引导;这些方法也不是特立独行的,综合着使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更为合理和可行。
  【关键词】教学设计八法;新课程;技术操作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由陌生到熟悉地按照“三维目标”即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备课,再参考一下教参和课文后习题,大致能有效地定好位,设计好一堂课,操作起来也感觉过得去,但这过得去的感觉并非成功的感觉。下面,笔者试就教学设计方法作些总结与提炼,希望同行尝试后能有成功的感觉。
  
  一、析题法
  
  析题,是备课时首先应注意的,有时候,通过析题能很快抓住备课关键,明确备课思路。
  如《最后的常春藤叶》一文,小说的题目有几种不同的版本,如《最后一片叶子》《两个病人》《绝处逢生的琼珊》等。为什么编者选择《最后的常春藤叶》这个题目呢?思考后发现,“叶子”自始至终贯穿全文,常春藤叶有种充满希望的寓意,较之别的题目,更有悬念感。教学设计时,考虑这些问题,再针对小说的特点,设计全篇,思路也清晰,效果也好。
  又如《拿来主义》一文,是论述型的命题,也就是论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有关拿来主义的内容在文中是哪些段落,沿着这个思路,设计框架也就出来了。
  再比如《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文,属关系型命题的议论文,作者首先要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因此,教学设计也可从“是什么”入手,即什么是传统文化,什么是文化传统,有什么特点、表现,制个表格让学生填,学生筛选文中信息,轻松入手;然后去解决文章思路、说理等方面的问题。
  
  二、抓文眼
  
  教参如是说: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清代文艺理论家刘熙载说:“余谓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眼,有数句之眼,前前后后,无不待眼光照映。”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最能传神的人体器官,诗眼、文眼是比喻的说法,是指诗文中最能体现作者立意或作品主旨、意境的词句。诗眼往往是诗句中用得最为灵动传神、使诗意清新隽永、耐人寻味的字眼。文眼应该是全篇的精华所在,是具有高度凝练、高度概括、高度准确的词句。
  教参又说,散文写作,有个文眼,围绕它去组织材料,结构全篇,并在整篇文章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文章能因此生色。赏析散文,抓住了文眼,抓住这“点晴”之笔,就能透视作者的“心灵”,把握作品的内涵。
  教参很清楚地表明,抓“文眼”是阅读作品的好方法,因此,教学设计,多关注“文眼”,往往能切入文章要害,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妙用。
  如《老王》一文,文章最后有句“这是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作”。设计时可抓住这句中的几个关键词:不幸者、幸运的、愧作。然后设问:谁是不幸者,有什么具体表现?幸运者幸运在何处,为什么愧作?有了这一系列的发问,文本研习及深层次的感情体悟也就水到渠成了。
  再如《中西方文化资源》一文,有一句“西方文化固然有其强项,亦有其弱项;中国文化固然有其短处,亦有其长处”。也可抓几个关键词:强项、弱项、短处、长处、固然。围绕这些词分析课文,很长的一篇文章也能驾轻就熟了。
  《荷塘月色》也有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不宁静”,为全文定下了基调。
  值得一提的是《我与地坛》一文,第二部分第一段统共就一句话——“现在我才想起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这是个过渡段,可谓文中关键,设计时可围绕几个关键词:跑、总是、独自、地坛、难题、母亲、我。一个词就是个音符,成串的音符无疑将奏响灵动的音乐。
  
  三、“WWH”法
  
  “WWH”,是英文“What、Why、How”的缩写,也即“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
  在教学设计了无头绪的时候,用此法往往能立竿见影。
  如《鸟啼》一文写了什么?鸟啼呗!学生能很快明确,并且很快找到鸟叫的声音特点;那为什么写呢?由文中一些句子可知,是为了感悟生命的顽强;又是怎么写的呢?也很简单,主要有托物言志、反衬。这几个环节也是有机的、环环相扣的,不是生硬的。试想:在严冬将尽之际,鸟啼由弱到强,由笨拙到清越,不是生命跳动的音符是什么?借助鸟啼来抒发生命的顽强,这是典型的托物言志手法。
  《想北平》写了什么?北平在作者笔下是怎样的?大概在哪些段落?怎么写的?为什么作者笔下是这样的北平用语上有什么特点?思考了这些问题之后,就能感受到文中老舍特有的京味儿及其平民意识。
  
  四、意象法。
  
  意象,简而言之,即饱含作者感情的物象、事物,其中也包括人。此法往往在诗歌教学时用,案例也举不胜举。其实,在别的文体上,也可一用的。
  如《赤壁赋》,在疏通文意、稍作文言知识归纳后,可就文中反复出现的“水”、“月”意象作赏析。简而言之,现实中的水、月有柔和之美,作者欣赏水、月;历史中的水、月有苍凉之境,作者借此凭吊古人;哲理中的水、月有思辨之美,作者感叹人生须臾,又从中体悟人生。这样设计,也是与板块——“感悟自然”相吻合的。由此观之,抓住意象作教学设计,亦不失为好办法。
  
  五、图文转换法
  
  所谓图文转换是教师提供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达到了解文章内容的目的。
  如《鸿门宴》可搜集有关“鸿门宴”的漫画,让学生就着课文,描述图片内容。这样学生能很快掌握文章大致情节,并能激发学生兴趣。
  再如《我的四季》一文,可找有关四季的图片,让学生写解说词,也许学生也乐意去做。
  
  六、朗读法
  
  文章贵在读,文言文尤其如此。苏教版必修三有专门要求文言断句的内容。如《非攻》一文,没有标点,其用意也在于要求教学时教师能注重学生的朗读。朗读文言文首先要求学生会断句,此古人所谓的知句读也。不过,文言文朗读教学应让学生明白怎么断句,教师应做些断句方面的指导。一般情况下,以下情况需要作停顿:1.主谓之间。2.谓宾之间。3.谓语中心语与介宾短语之间。4.古代为单音词,现为复词的。5.句首发语词。6.关联词后面。7.起总领性词语后面。8.出现省略的地方。9.固定句式不能拆开读。10.专有固定词汇要连着读。
  本人在教授《语文读本》中的《田单列传》一文时,就将此课设计为朗读课,朗读断句下来,字词也掌握了,内容也掌握了,战争的残酷性也体会了,课也上完了。
  
  七、辩论法
  
  要将文本研习得深入人心的话,来点辩论或许是不可或缺的,某一篇文章点透了,学生占有了相应的资料,那么,大可让他们自由论战。其实,多来点辩论,就多能实现语文工具性之说和听的能力。
  笔者在设计《离骚(节选)》一文时,就有给学生提供屈原相关资料的考虑,如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也让学生去搜集一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正方为“支持屈原留在楚国”、反方为“支持屈原离开楚国”的辩论,从教学实践来看,效果很激烈、很轰动,意想不到的是,素日闷声闷气的几个学生,也在那堂课上“大放厥词”。
  
  八、表演法
  
  和辩论法一样,可以让学生研习更深入,体验更深刻,很多文本,特别是戏剧类及故事性强的诗文,如《孔雀东南飞》、《雷雨》等,可作此设计。
其他文献
马克思的国际金融理论是以国际价值理论为基础的科学理论,主要包括世界货币和汇率两大理论内容。虽然马克思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理论体系,但该理论对世界货币和国际金融关系的认
"对写法"是古代思亲思乡诗中一种独特的写作技法。诗人自己思乡怀人,却撇开自己,从对方下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形,用"主客移位"的方法,收到婉曲含蓄的表达效果。本文以唐
《归园田居》里的陶渊明是在自然中安慰自己受伤的灵魂,有着一颗恬淡的心怀,在自然中徜徉,感受普通人的生活。
古典诗词,以生动、形象、精炼的语言,高度集中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古典诗词内涵丰富,有意境,有情怀,还有哲理。诗词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学习欣赏古典诗词,是一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主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演算等方面的能力。目前,教学中存在一些弊病,主要表现在教师过于注重推理的严密性,而忽视学生人文精神及创造力的培养,使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选择和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认真领会知识、能力、情感教学目标的要求,大胆做出一些尝试,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关键词:教材 教法 教学过程 教育    目前在初、高等教育中,特别
目前,全省中小企业发展速度较快,已成为活跃经济的主体。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6年底,在工商系统注册的9万余户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9.98%。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70多亿元,
情感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因素,为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能够从内心去品味作品,去感悟生活,去领会内涵,去体验人生。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是由教师在讲台
【摘要】导入语作为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环,必须溶进课堂教学中,它不能是生拉硬套的一问一答,也不能是贴标签式的简单定位。它的设计,应当符合一些基本的原则。  【关键词】导语设计;基本原则;方法    一、导语设计的基本原则    1.要与课文内容有紧密联系并凸现教学重点。有些教师追求形式上的华丽,往往把导入语设计得很热闹,一旦进入教学内容却又无计可施,冷冷清清,前后巨大的反差往往让学生无所适从。我认
什么是执行力?顾名思义,就是执行的能力、执行的力度。广义讲,就是指执行决策、完成任务的能力,是企业贯彻落实决策,实现任务目标的重要途径。执行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