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引导和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呢?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采取多种有效方式,让学生主动质疑。
一、 课前质疑
引导学生在自主预习课文时,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质疑,如课文的生字、新词、词语的理解、文章作者、写作背景、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感知等。这些,学生借助工具书或通过自己阅读思考都能顺利解决。
二、 课堂质疑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针对教材所要达到的语文知识技能、感悟品评等内容的质疑,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1. 引趣质疑。教材中课文的题目大多是“文眼”,有的浓缩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有的点明了课文叙述的主要对象,有的甚至直接表达了中心,有的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等等,所以让学生抓住“题目”质疑问难,一开始就激起学生的兴趣,达到以问促读的目的。在教《山谷中的谜底》一课时,一出示课题,就有学生提出了感兴趣的问题:山谷中有个什么谜?这个谜底是什么?在兴趣的激发下,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讨论交流,很快找到了答案,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也就逐个击破。抓住课题激趣质疑,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打开了学生的思路。
2. 激情质疑。情感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催化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调动感情,触发学生感情的诱因,使他们的感情能和作者、作品的感情合拍,这也十分有利于学生的质疑与思维。《长江之歌》是电视记录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学习这首诗歌时,我先让学生在课前搜集长江的资料,在此基础上,我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向学生描述了长江的宏伟气势,随后学生又观看了相隔20年后中央电视台录制的新记录片《再说长江》片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绪,激起了感情上的共鸣。“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有母亲的情怀?”等问题自然而然地获解。这时,学生就能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不断有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中闪现。
3. 争论质疑。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气氛也不够活跃,对课文中的一些重要内容不能真正理解。这时,不妨采用争论质疑法,让学生产生疑问,引起争论,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这课,有位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小女孩的父亲认为爱因斯坦是个伟大的人,而小女孩却认为爱因斯坦怎么可能是个伟大的人呢?”那爱因斯坦到底是不是个伟大的人呢?这下,学生兴趣倍增,班级中明显地出现了两派,双方各执一词,互说理由,真有些辩论会的势头,也就是这种有争论的质疑,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依据教材,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形成对爱因斯坦这一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公正、客观的看法,真正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4. 比较质疑。让学生通过比较,找到问题中存在的相同和不同点,提高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形成对问题全面的认识,开拓学生的思路。在教学《船长》一课时,我注意到了这样一句话“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一切似乎都在听从他的调遣。”要想准确理解这句话,“仿佛、似乎”这两个词语非常关键。首先,我出示了原句,又出示了另一句“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他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一切都在听从他的调遣。”让学生仔细阅读,比较两句意思有何不同。学生思考后大多能说出两句的不同意思:原句表示的意思是哈尔威船长并不是在给灾难下命令,去掉“仿佛、似乎”就表示肯定的意思,说明哈尔威船长在给灾难下命令。此时,学生很快就会产生另一个问题:哈尔威船长到底是在给谁下命令?课文为什么要用上“仿佛、似乎”这两个词语呢?这一问题,学生一时难以回答。我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再次认真阅读课文深入思考。通过师生的讨论交流,最终理解了句子的真正含义: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挽救了六十人的生命。他是在给船上的人下达命令,大家在他的指挥下,成功自救,才避免了这场灾难。这样,通过两个句子的比较产生问题,最终完成对重点词语的品析。
5. 递进质疑。在教学《推敲》一文时,通过对“吟哦、不知不觉”等重点词句的品析,学生已经充分感悟到了贾岛为一字斟酌已到忘我的境地,引起了大街上人们的大笑。为了让学生有更深的了解,我适时设计了一个想象训练,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这时,学生主要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此时,大街上的人们看到这情景会怎么想?又会说些什么呢?如果当时你也在现场,你又会怎样想?还会说些什么呢?学生的思维一下打开,想象出当时大街上人们对贾岛的冷嘲热讽,回答踊跃且精彩。
三、 课后质疑
学生在已经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对课文意蕴、内涵等作进一步的思索,也可联系目前社会中的热点问题作思考,还可以对已有知识的运用进行质疑。这样的质疑,是以自主学习为核心,让学生敢想、敢问、敢说,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质疑问难作为一种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常用的还有悬念质疑、联想质疑、相机质疑等多种方法,不管是哪种或哪个水平的质疑,都和思维紧密联系。所以,我们要在教学中留有余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质疑氛围,给学生质疑的机会,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作者单位:宜兴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宜兴市和桥实验小学)
一、 课前质疑
引导学生在自主预习课文时,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质疑,如课文的生字、新词、词语的理解、文章作者、写作背景、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感知等。这些,学生借助工具书或通过自己阅读思考都能顺利解决。
二、 课堂质疑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针对教材所要达到的语文知识技能、感悟品评等内容的质疑,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1. 引趣质疑。教材中课文的题目大多是“文眼”,有的浓缩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有的点明了课文叙述的主要对象,有的甚至直接表达了中心,有的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等等,所以让学生抓住“题目”质疑问难,一开始就激起学生的兴趣,达到以问促读的目的。在教《山谷中的谜底》一课时,一出示课题,就有学生提出了感兴趣的问题:山谷中有个什么谜?这个谜底是什么?在兴趣的激发下,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讨论交流,很快找到了答案,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也就逐个击破。抓住课题激趣质疑,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打开了学生的思路。
2. 激情质疑。情感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催化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调动感情,触发学生感情的诱因,使他们的感情能和作者、作品的感情合拍,这也十分有利于学生的质疑与思维。《长江之歌》是电视记录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学习这首诗歌时,我先让学生在课前搜集长江的资料,在此基础上,我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向学生描述了长江的宏伟气势,随后学生又观看了相隔20年后中央电视台录制的新记录片《再说长江》片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绪,激起了感情上的共鸣。“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有母亲的情怀?”等问题自然而然地获解。这时,学生就能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不断有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中闪现。
3. 争论质疑。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气氛也不够活跃,对课文中的一些重要内容不能真正理解。这时,不妨采用争论质疑法,让学生产生疑问,引起争论,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这课,有位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小女孩的父亲认为爱因斯坦是个伟大的人,而小女孩却认为爱因斯坦怎么可能是个伟大的人呢?”那爱因斯坦到底是不是个伟大的人呢?这下,学生兴趣倍增,班级中明显地出现了两派,双方各执一词,互说理由,真有些辩论会的势头,也就是这种有争论的质疑,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依据教材,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形成对爱因斯坦这一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公正、客观的看法,真正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4. 比较质疑。让学生通过比较,找到问题中存在的相同和不同点,提高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形成对问题全面的认识,开拓学生的思路。在教学《船长》一课时,我注意到了这样一句话“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一切似乎都在听从他的调遣。”要想准确理解这句话,“仿佛、似乎”这两个词语非常关键。首先,我出示了原句,又出示了另一句“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他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一切都在听从他的调遣。”让学生仔细阅读,比较两句意思有何不同。学生思考后大多能说出两句的不同意思:原句表示的意思是哈尔威船长并不是在给灾难下命令,去掉“仿佛、似乎”就表示肯定的意思,说明哈尔威船长在给灾难下命令。此时,学生很快就会产生另一个问题:哈尔威船长到底是在给谁下命令?课文为什么要用上“仿佛、似乎”这两个词语呢?这一问题,学生一时难以回答。我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再次认真阅读课文深入思考。通过师生的讨论交流,最终理解了句子的真正含义: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挽救了六十人的生命。他是在给船上的人下达命令,大家在他的指挥下,成功自救,才避免了这场灾难。这样,通过两个句子的比较产生问题,最终完成对重点词语的品析。
5. 递进质疑。在教学《推敲》一文时,通过对“吟哦、不知不觉”等重点词句的品析,学生已经充分感悟到了贾岛为一字斟酌已到忘我的境地,引起了大街上人们的大笑。为了让学生有更深的了解,我适时设计了一个想象训练,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这时,学生主要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此时,大街上的人们看到这情景会怎么想?又会说些什么呢?如果当时你也在现场,你又会怎样想?还会说些什么呢?学生的思维一下打开,想象出当时大街上人们对贾岛的冷嘲热讽,回答踊跃且精彩。
三、 课后质疑
学生在已经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对课文意蕴、内涵等作进一步的思索,也可联系目前社会中的热点问题作思考,还可以对已有知识的运用进行质疑。这样的质疑,是以自主学习为核心,让学生敢想、敢问、敢说,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质疑问难作为一种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常用的还有悬念质疑、联想质疑、相机质疑等多种方法,不管是哪种或哪个水平的质疑,都和思维紧密联系。所以,我们要在教学中留有余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质疑氛围,给学生质疑的机会,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作者单位:宜兴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宜兴市和桥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