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因居佛门数年,时有友人问起佛家“随缘”两字应作何解释?因这是佛门中最多提及的,也是世人觉得高深莫测的话语。而时下一些人遇到灰心丧气之事、不图进取之时也有说:那就随缘吧!因此,随缘总让人觉得万事命中注定,是一种听天由命的消极的人生态度。起初我对此亦不甚解,转而求教诸法师,不同法师各有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解释与说法。我尽管若有所悟,然而还是不得要领。大千世界,这“缘”究竟是什么呢?又如何去随?
有一年黄叶飘零的深秋时节,我到清湖的一座佛寺看望交往多年的一位法师。法师原在佛学院任教,后应邀前往清湖这座寺庙担任副监院职事,也即是寺里大小事务的副总管。第二天早斋后他陪我到寺后的竹山游览。前夜秋雨下了一个晚上没停歇,清晨山上落叶萧萧,满目金黄。闲谈中我们聊起了法师的画艺。因法师擅长书画,佛事之余以此怡情自乐。因其作品意韵空灵,设色古雅,独具禅境,已为教内外及书画界所推崇,有一家书画杂志专为其刊发了作品专号。我们聊起这些时,我建议他设法筹办一个画展,以使更多人能了解并欣赏他的作品。法师淡淡地说,到时看机会,随缘吧!
又一次听佛门法师提到了“随缘”两字!我乘机问他怎样才叫随缘?法师在山崖边站定后眺望山下,苍茫大地,重峦叠嶂,在雨后一片迷蒙,清湖县城于其中若隐若现。法师缓缓地说:随缘就是顺其自然,不强求也不执着!譬如办画展,若有人找到我,要为我出资操办,而我刚好作品齐备,各方面条件也允许的话,则就是有缘了,我就顺其自然办一次,这就叫“随缘”。反之若太刻意就是执着。
我为尽解其意,追问他说,世界上的事情不努力不刻意追求怎么能成功呢?就如办画展,你若自己不着意宣传推广,人家怎知你画的水平?又如何能找上门来?也就像你们法师读佛经,不刻苦不执着能背得熟么?法师淡淡地笑着说,我说的随缘不是说做事不用功,而是说缘没到时莫强求!还说办画展吧,我日常在画,好多人都知道,如觉得我画得好总会口口相传,有缘的人知道后若喜欢我的画或为了他自己的利益,他自会想方设法找到我。若无人找我,说明缘还未到,这时我就会等待不强求。但若真的开始操办展览了,那我就会认真努力地去对待它,如何装裱好看,展览的场地和位置等都会费心费力地去选。你不去做天上也不会掉下来的,这不叫执着。
沿着竹山曲径,边走边聊已快到山下。我意犹未尽,接着这个话题问他:“佛门中人与常人做事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法师沉思片刻后答道:“恰如刚才所谈的,真正学佛的人顺其自然,以平常心做事,而在家人做事有些会挖空心思不达目的不罢休,这就是区别!好比我这次来任职,因这里刚好人手空缺,他们请省佛协介绍,最后推荐了我,而我本人和当地的人又都觉得合适,就随缘来了。若是有人为谋得这个职位,不惜挖空心思,托关系找门路拿钱通关节,或诽谤他人抬高自己以达到目的,这就是执着不随缘,而是攀缘。”
后来我受北方一位交往甚密的法师之邀,前去为他所在的佛寺拍摄寺藏文物。法师多年来担任着教内的重要职务,当时正在策划组织一次盛大的佛教文化活动。有一天我们一边饮着寺院里自制的清香飘溢的禅茶,又有意无意地谈起了随缘这个话题。法师却语出惊人,他说随缘非但不是消极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反而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当各种条件具备时,努力积极争取以达成目的,那就是随缘!反之,众缘聚合时而本人消极不努力,那才叫不随缘,因为个人主观意志上的努力也是很重要的一种缘。
他边给我们斟茶边举例说:“就说这次开会请重要嘉宾到会参加开幕式这件事吧!”现在会议已万事俱备,各方面都很支持,各种缘分已到,这时就应积极主动地行动起来去请那些嘉宾。若对方工作忙,第一次拒绝了也不必灰心,可过些天再请一次,让他们感受到你的诚意。若对方没有坚拒还有商量余地的话,可在會议快开幕前几天备好请柬,很恭敬地亲自前去送给他,作第三次邀请。很多情况下对方都会被感动而安排前来的,若真的有事来不了,那就随缘无憾了。
岁月荏苒,后来清湖那位法师的画展最终有否举办及北方那位法师有否请到重要嘉宾我不得而知,然而佛门中人对世事的见解与态度至今一直深深影响着我。我专门查找了许多资料,佛教典籍对“缘”的解释是“指一切事物之间生起一种互相交涉的关系”,而一般的解释,“缘”就是关系和条件。随着佛门阅历的增加、平日对法师们语言行为的长期观察以及与他们的探讨,我体会到佛门的随缘其实即是顺势而为,随的是客观条件与时机。它既是尊重事物规律、事半功倍的工作方式,又是一种积极而明智稳妥的人生态度。
随缘告诉人们做事前先要分清可为与不可为,即是说:当外界诸条件基本具备后,个人应抓住时机积极主动地去实现目标;反之,则应放下执着调整心态,耐心等待下一次时机的到来,不致因违逆自然规律而做徒劳无功的事。譬如航海,当顺风并且万事俱备的时候,就应抓住时机积极扬帆启航;当逆风或台风到来出行有很大危险时,则应休整等候,以免得不偿失,甚至折戟沉沙,我想这就是佛门随缘的一种人生态度吧?
随缘的这种淡定与明智,我以为能使人减少生命历程中诸多的烦恼,化解不必要的世俗仇怨,从容而坦然地对待生命中的荣辱得失、福祸生死,给人生与心灵带来宁静、平衡与满足之乐。
(摘自陈望《佛泽》)
有一年黄叶飘零的深秋时节,我到清湖的一座佛寺看望交往多年的一位法师。法师原在佛学院任教,后应邀前往清湖这座寺庙担任副监院职事,也即是寺里大小事务的副总管。第二天早斋后他陪我到寺后的竹山游览。前夜秋雨下了一个晚上没停歇,清晨山上落叶萧萧,满目金黄。闲谈中我们聊起了法师的画艺。因法师擅长书画,佛事之余以此怡情自乐。因其作品意韵空灵,设色古雅,独具禅境,已为教内外及书画界所推崇,有一家书画杂志专为其刊发了作品专号。我们聊起这些时,我建议他设法筹办一个画展,以使更多人能了解并欣赏他的作品。法师淡淡地说,到时看机会,随缘吧!
又一次听佛门法师提到了“随缘”两字!我乘机问他怎样才叫随缘?法师在山崖边站定后眺望山下,苍茫大地,重峦叠嶂,在雨后一片迷蒙,清湖县城于其中若隐若现。法师缓缓地说:随缘就是顺其自然,不强求也不执着!譬如办画展,若有人找到我,要为我出资操办,而我刚好作品齐备,各方面条件也允许的话,则就是有缘了,我就顺其自然办一次,这就叫“随缘”。反之若太刻意就是执着。
我为尽解其意,追问他说,世界上的事情不努力不刻意追求怎么能成功呢?就如办画展,你若自己不着意宣传推广,人家怎知你画的水平?又如何能找上门来?也就像你们法师读佛经,不刻苦不执着能背得熟么?法师淡淡地笑着说,我说的随缘不是说做事不用功,而是说缘没到时莫强求!还说办画展吧,我日常在画,好多人都知道,如觉得我画得好总会口口相传,有缘的人知道后若喜欢我的画或为了他自己的利益,他自会想方设法找到我。若无人找我,说明缘还未到,这时我就会等待不强求。但若真的开始操办展览了,那我就会认真努力地去对待它,如何装裱好看,展览的场地和位置等都会费心费力地去选。你不去做天上也不会掉下来的,这不叫执着。
沿着竹山曲径,边走边聊已快到山下。我意犹未尽,接着这个话题问他:“佛门中人与常人做事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法师沉思片刻后答道:“恰如刚才所谈的,真正学佛的人顺其自然,以平常心做事,而在家人做事有些会挖空心思不达目的不罢休,这就是区别!好比我这次来任职,因这里刚好人手空缺,他们请省佛协介绍,最后推荐了我,而我本人和当地的人又都觉得合适,就随缘来了。若是有人为谋得这个职位,不惜挖空心思,托关系找门路拿钱通关节,或诽谤他人抬高自己以达到目的,这就是执着不随缘,而是攀缘。”
后来我受北方一位交往甚密的法师之邀,前去为他所在的佛寺拍摄寺藏文物。法师多年来担任着教内的重要职务,当时正在策划组织一次盛大的佛教文化活动。有一天我们一边饮着寺院里自制的清香飘溢的禅茶,又有意无意地谈起了随缘这个话题。法师却语出惊人,他说随缘非但不是消极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反而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当各种条件具备时,努力积极争取以达成目的,那就是随缘!反之,众缘聚合时而本人消极不努力,那才叫不随缘,因为个人主观意志上的努力也是很重要的一种缘。
他边给我们斟茶边举例说:“就说这次开会请重要嘉宾到会参加开幕式这件事吧!”现在会议已万事俱备,各方面都很支持,各种缘分已到,这时就应积极主动地行动起来去请那些嘉宾。若对方工作忙,第一次拒绝了也不必灰心,可过些天再请一次,让他们感受到你的诚意。若对方没有坚拒还有商量余地的话,可在會议快开幕前几天备好请柬,很恭敬地亲自前去送给他,作第三次邀请。很多情况下对方都会被感动而安排前来的,若真的有事来不了,那就随缘无憾了。
岁月荏苒,后来清湖那位法师的画展最终有否举办及北方那位法师有否请到重要嘉宾我不得而知,然而佛门中人对世事的见解与态度至今一直深深影响着我。我专门查找了许多资料,佛教典籍对“缘”的解释是“指一切事物之间生起一种互相交涉的关系”,而一般的解释,“缘”就是关系和条件。随着佛门阅历的增加、平日对法师们语言行为的长期观察以及与他们的探讨,我体会到佛门的随缘其实即是顺势而为,随的是客观条件与时机。它既是尊重事物规律、事半功倍的工作方式,又是一种积极而明智稳妥的人生态度。
随缘告诉人们做事前先要分清可为与不可为,即是说:当外界诸条件基本具备后,个人应抓住时机积极主动地去实现目标;反之,则应放下执着调整心态,耐心等待下一次时机的到来,不致因违逆自然规律而做徒劳无功的事。譬如航海,当顺风并且万事俱备的时候,就应抓住时机积极扬帆启航;当逆风或台风到来出行有很大危险时,则应休整等候,以免得不偿失,甚至折戟沉沙,我想这就是佛门随缘的一种人生态度吧?
随缘的这种淡定与明智,我以为能使人减少生命历程中诸多的烦恼,化解不必要的世俗仇怨,从容而坦然地对待生命中的荣辱得失、福祸生死,给人生与心灵带来宁静、平衡与满足之乐。
(摘自陈望《佛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