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龙江省逊克县小丁子村,那里聚居着很多当年从对岸过来的俄罗斯人后裔。
朋友说,陪旅游局的同志一走一过,在江坝上和俩放羊妇女唠了一会儿。从后面看,俩人花棉袄格围巾大棉鞋,两手抄在袖筒子里,和咱农村当地妇女没啥两样,一打招呼,转过身来高鼻深目白皮肤,亚麻色的头发从格围巾里露出来。开口说话,典型的大碴子味儿,要不是她正站在你面前,你无论如何不会相信,这味道的东北方言是从她们嘴里发出来的。问姓名,叫个什么徐秀兰,再问还叫什么,还叫索菲亚。再往深下问,不告诉你了,用棉袄袖子遮着嘴只顾乐。
上网查,让我记住了这个紧靠黑龙江南岸,逊克县边疆镇东12.5公里中俄边境线上的小村子。
终于,在黑龙江省作协的积极推荐下,可以名正言顺去小丁子村体验生活。
逊克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洪东开着私家车送我们。他告诉我们,进村以后,有三件事不要觉着奇怪,第一,以为到了“外国”;第二,干净、整洁、富裕;第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王部长对俄罗斯村很有研究,许多关于本村情况的对外报道都出自他的手笔。
道路两旁种着大片的玉米,青苗脚踝高,江对岸,就是俄罗斯阿穆尔州一个小镇子,近到两岸鸡犬相闻,房屋清晰可见。禁渔期,江面寂静,只有大雁在飞。
汽车进了横贯村子的主街道,这条路从村西到村东足有五华里,硬实的石灰路面,白颜色,像一条银链子,把路两旁一栋栋错落有致的大窗户大院落的砖瓦房,像串玛瑙项链一样地连缀起来。逊克出玛瑙,从家家门前停放的各种气派的大小农机具,能想见这里的居民生活得很殷实。
正是给庄稼地除草的时节,前面拖拉机开得挺猛。司机是个年轻人,穿着一身迷彩服。我们的车经过他身边时,他扭过头来冲王部长笑了一下,我也忍不住笑了,小伙子金色头发,深深的黑眼睛,一副典型的俄罗斯面孔。再从车窗里往道旁的村民院落里望去,老的、小的、男的、女的,这种的典型和非典型的“俄式”面孔随处可见,真像到了“外国”。
村党支部书记苗建华正在院里等我们。看他黑红却极富异国特征的脸,你以为自己在和个俄罗斯汉子打交道,一开口标准的普通话,夹杂着地道的逊克地方土语,陌生感一下子就没了。苗书记把我们安排在村东头一座新盖的白房子里。窗明几净,瓷砖地面上摆着长沙发,墙上挂着裱好的字画,窗上遮着白纱帘,各种家电,使用面积足有快二百平米了,让我们很是惊讶。后来才知道,这在村里还不算最好的房子。
苗书记把我们和我们的工作托付给他叔叔苗忠林。到苗叔叔家的时候,主人没在家,大门不关,所有的屋门都没锁,推开哪扇门都能直接进屋。我说,这怎么大敞四开的。王部长说,看见了吧,家家都这样。苗书记打了手机,片刻苗叔叔就回来了,苗书记说:“你们要问啥事,要找啥人,问我叔叔,他啥都知道”。
苗叔叔八十四岁,灰眼睛藏在灰色的眉毛底下,笑眯眯的,很慈祥。
苗叔叔的俄罗斯名字叫瓦西里。瓦西里苗叔叔可是个资深的老革命老党员了,解放前就在村里参加地下党的秘密活动,1946年,村里成立了第一个党支部,苗叔叔就负责给开会的党员站岗放哨。后来他先后参加了八路军、解放军和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抓过俘虏,和彭德怀一起合影的大照片就挂在苗叔叔的卧室里,那是苗叔叔一辈子的骄傲。
苗叔叔的父亲是中国人,叫苗平章,老家山东平度县,当年闯关东闯过了国境线,在俄罗斯做买卖,娶了俄罗斯姑娘沃丽卡。苗叔叔一岁时跟父母从对岸阿穆尔州的“波雅尔科沃镇”迁到到这个村子定居。这里的村民从来不管对岸的村子叫什么“波雅尔科沃”,小丁子村人叫对岸有一个很口语的叫法:白雅罗。
冬天,男人们带上围着头巾穿着毛裙的老婆和年幼的孩子,爬犁(雪橇)上载着列巴炉(面包炉)铜茶炊,到江南这个小村子安居下来。
一百多年前,这里不过是鄂伦春人一个临时的打鱼点,最早只有一户叫吴双丁的山东人家在这里开荒种地。地老天荒,茫无人烟,水草蔓涨,野兽出没。吴双丁一家春夏垦荒,冬天狩猎,四季打鱼。后来垦荒的人都管他叫小丁子。
人渐多,屯落自然形成,人们就以他的名字为屯名,尽管后来五十年代改叫“边疆村”,以及现在叫“俄罗斯村”,但是你只要一说“小丁子”,老一辈的人还是马上会为你绽开老朋友级的微笑。
瓦西里苗叔叔他们这代人来到俄罗斯村的时候,这里已经发展到50多户几百口人。除闯关东的山东人外,俄罗斯及他们的后裔或有俄罗斯血统的人一度超过了纯粹的中国人。
他们有的是十月革命后逃亡的白俄贵族;有的是苏联实现集体农庄后无法适应,因饥饿而“闯江南”的农民。德国入侵苏联期间,更多的苏联人怕德国人打到远东,拉家带口来对岸躲避战乱。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国内的“大清洗”也曾引发“移民”。那时候中国正逢战乱,政府根本顾不上这些越境者讨生活的事,小丁子村和对岸那个国家实在是太近了。
正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当时很多山东年轻后生把自家产的烧酒玉米背到“白雅罗”去换油换盐,为了方便,有的干脆就在那儿租房子住下来,当地美丽的俄罗斯姑娘喜欢这些勤劳憨厚不酗酒不打老婆的中国小伙子,愿意嫁给他们,于是他们娶妻生子,小日子也过得去。突然有一年,莫斯科下一道命令:凡中国人和与中国人有婚姻关系的人必须立即出境。一时间鸡飞狗跳,烟尘四起,荷枪实弹的苏联士兵挨户搜查,强行驱逐。
小丁子村收留养育了中国汉子带回的老毛子媳妇和孩子。
目前为止,俄罗斯村的人口已发展到上千人,在村里随便和哪个村民交谈,他们都会告诉你,我老姨或者外甥女嫁给了俄罗斯族人,或者我叔要不就是侄子“说”的是汉族媳妇。这里的人至今按山东习惯,把娶媳妇叫“说媳妇”。在这里,混血似乎已经“混”得没有纯血统俄罗斯族或汉族家庭,稍年长点的大多都会说简单的俄语,也共同操着地道的东北土话。他们吃面包喝牛奶,也贴“大饼子”。他们叫什么“王秀兰”、“李志强”,也叫“索菲亚”、“阿廖沙”。 漫长的通婚历史,文化和血脉的交融,使这里成了中国北方少有的以外籍民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2003年,经批准,逊克县这个俄罗斯民族聚集的边疆镇边疆村,更名为边疆俄罗斯民族村,成为我国第一个俄罗斯民族村。
他们和我们一起,经历了战乱和民族的苦难,受日本侵略者铁蹄的践踏,也在“运动”中蒙受不白之冤。他们的故事,有很多也是我们的故事。
为了采撷到这些故事,八十四岁的瓦西里苗叔叔领着我走街串巷,敲开那些有故事的家门。
采访八十多岁的老大娘玛丽亚。玛丽亚刚在邻居那儿玩麻将回来,正在火炕上用棉被孵小鸡。她给我们讲了她父亲的故事。伪满时,玛丽亚的父亲(中国人)参加了地下党。在一次雷雨交加的夜晚,父亲和苏联情报人员约好在黑龙江上接头,约好的江面小船上,船舱里走出来的却是日本特务。由于事先走漏了风声,玛利亚的父亲被汉奸出卖,被抓到日本宪兵队的北大营,受尽折磨,母亲几次带孩子去见,根本不让见面。
“八一五”光复,日本鬼子跑了,父亲杳无音讯。是在大牢里被火烧死了,还是被送进了细菌部队的魔窟,到现在也是个谜。玛丽亚的母亲(俄罗斯人)思念丈夫,可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整日摆扑克算卦,一直到她离世,也没有算准丈夫到底什么时候能回来。
临分别的时候,玛丽亚送给我们一张她年轻时的照片,好美的一个深眼睛的混血姑娘。玛丽亚工工整整地在照片后面签上了她的名字:邱锦秀。锦,是用繁体字写的。玛丽亚家的相册里有很多珍贵的老照片,有同她俄罗斯姐妹的合影,有当年的全家福,也有她过世的丈夫,一样只有一张,丢了就再也找不到了。我用相机一一地拍下来,告诉她我回去翻洗,帮助她保存这些难得的历史记忆。临出门时,她的大女儿给我们拍了合影。玛丽亚的大女儿四十多岁,白皮肤,黄头发,高高大大的,虽然已经是第三代混血人了,还是个标准的“苏联玛达姆”。
苗叔叔的哥哥叫苗忠友,是村党支部书记苗建华的父亲,也是我们最想见到的人。那天去他家的时候,他不在,说是去供销社里“卖呆儿”去了,年纪大了,好图个热闹,快到端午节了嘛,她的俄罗斯族夫人和汉族儿媳妇在烀粽子。灶坑下面架着柴,呼呼地烧,满满一大铁锅粽子足有上百个。我说怎么这么多呀,老妇人说,人多呀。
苗家在这个村里确实是个大户,更是极光荣的红色家族。
没有采访上苗忠友,却意外地看到了苗忠友、苗忠林大哥苗金才的档案。这份珍贵的档案能保留下来简直太不容易了。1946年,中国共产党在逊克县秘密成立了第一个党支部,12名党员中6名是俄罗斯人。苗建华书记的爷爷,苗忠林、苗忠友的父亲苗平章,以及苗金才父子俩都是村里第一批的秘密党员。在俄罗斯村,仅苗家一家就有好几个人当兵入伍,先后成为中共党员,被称为红色家族。这些高鼻子深眼睛,在黑龙江民间被称为“二毛子”的汉子,为了中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流血流汗,他们的后代(当地民间戏称“三毛子”),在改革开放中做出了骄人的成就。2010年,黑龙江省政府为苗忠林一家颁发了“光荣之家”的荣誉证书和奖牌,这是在逊克县唯一被省政府奖励的一家人。
编辑/桃木
朋友说,陪旅游局的同志一走一过,在江坝上和俩放羊妇女唠了一会儿。从后面看,俩人花棉袄格围巾大棉鞋,两手抄在袖筒子里,和咱农村当地妇女没啥两样,一打招呼,转过身来高鼻深目白皮肤,亚麻色的头发从格围巾里露出来。开口说话,典型的大碴子味儿,要不是她正站在你面前,你无论如何不会相信,这味道的东北方言是从她们嘴里发出来的。问姓名,叫个什么徐秀兰,再问还叫什么,还叫索菲亚。再往深下问,不告诉你了,用棉袄袖子遮着嘴只顾乐。
上网查,让我记住了这个紧靠黑龙江南岸,逊克县边疆镇东12.5公里中俄边境线上的小村子。
终于,在黑龙江省作协的积极推荐下,可以名正言顺去小丁子村体验生活。
逊克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洪东开着私家车送我们。他告诉我们,进村以后,有三件事不要觉着奇怪,第一,以为到了“外国”;第二,干净、整洁、富裕;第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王部长对俄罗斯村很有研究,许多关于本村情况的对外报道都出自他的手笔。
道路两旁种着大片的玉米,青苗脚踝高,江对岸,就是俄罗斯阿穆尔州一个小镇子,近到两岸鸡犬相闻,房屋清晰可见。禁渔期,江面寂静,只有大雁在飞。
汽车进了横贯村子的主街道,这条路从村西到村东足有五华里,硬实的石灰路面,白颜色,像一条银链子,把路两旁一栋栋错落有致的大窗户大院落的砖瓦房,像串玛瑙项链一样地连缀起来。逊克出玛瑙,从家家门前停放的各种气派的大小农机具,能想见这里的居民生活得很殷实。
正是给庄稼地除草的时节,前面拖拉机开得挺猛。司机是个年轻人,穿着一身迷彩服。我们的车经过他身边时,他扭过头来冲王部长笑了一下,我也忍不住笑了,小伙子金色头发,深深的黑眼睛,一副典型的俄罗斯面孔。再从车窗里往道旁的村民院落里望去,老的、小的、男的、女的,这种的典型和非典型的“俄式”面孔随处可见,真像到了“外国”。
村党支部书记苗建华正在院里等我们。看他黑红却极富异国特征的脸,你以为自己在和个俄罗斯汉子打交道,一开口标准的普通话,夹杂着地道的逊克地方土语,陌生感一下子就没了。苗书记把我们安排在村东头一座新盖的白房子里。窗明几净,瓷砖地面上摆着长沙发,墙上挂着裱好的字画,窗上遮着白纱帘,各种家电,使用面积足有快二百平米了,让我们很是惊讶。后来才知道,这在村里还不算最好的房子。
苗书记把我们和我们的工作托付给他叔叔苗忠林。到苗叔叔家的时候,主人没在家,大门不关,所有的屋门都没锁,推开哪扇门都能直接进屋。我说,这怎么大敞四开的。王部长说,看见了吧,家家都这样。苗书记打了手机,片刻苗叔叔就回来了,苗书记说:“你们要问啥事,要找啥人,问我叔叔,他啥都知道”。
苗叔叔八十四岁,灰眼睛藏在灰色的眉毛底下,笑眯眯的,很慈祥。
苗叔叔的俄罗斯名字叫瓦西里。瓦西里苗叔叔可是个资深的老革命老党员了,解放前就在村里参加地下党的秘密活动,1946年,村里成立了第一个党支部,苗叔叔就负责给开会的党员站岗放哨。后来他先后参加了八路军、解放军和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抓过俘虏,和彭德怀一起合影的大照片就挂在苗叔叔的卧室里,那是苗叔叔一辈子的骄傲。
苗叔叔的父亲是中国人,叫苗平章,老家山东平度县,当年闯关东闯过了国境线,在俄罗斯做买卖,娶了俄罗斯姑娘沃丽卡。苗叔叔一岁时跟父母从对岸阿穆尔州的“波雅尔科沃镇”迁到到这个村子定居。这里的村民从来不管对岸的村子叫什么“波雅尔科沃”,小丁子村人叫对岸有一个很口语的叫法:白雅罗。
冬天,男人们带上围着头巾穿着毛裙的老婆和年幼的孩子,爬犁(雪橇)上载着列巴炉(面包炉)铜茶炊,到江南这个小村子安居下来。
一百多年前,这里不过是鄂伦春人一个临时的打鱼点,最早只有一户叫吴双丁的山东人家在这里开荒种地。地老天荒,茫无人烟,水草蔓涨,野兽出没。吴双丁一家春夏垦荒,冬天狩猎,四季打鱼。后来垦荒的人都管他叫小丁子。
人渐多,屯落自然形成,人们就以他的名字为屯名,尽管后来五十年代改叫“边疆村”,以及现在叫“俄罗斯村”,但是你只要一说“小丁子”,老一辈的人还是马上会为你绽开老朋友级的微笑。
瓦西里苗叔叔他们这代人来到俄罗斯村的时候,这里已经发展到50多户几百口人。除闯关东的山东人外,俄罗斯及他们的后裔或有俄罗斯血统的人一度超过了纯粹的中国人。
他们有的是十月革命后逃亡的白俄贵族;有的是苏联实现集体农庄后无法适应,因饥饿而“闯江南”的农民。德国入侵苏联期间,更多的苏联人怕德国人打到远东,拉家带口来对岸躲避战乱。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国内的“大清洗”也曾引发“移民”。那时候中国正逢战乱,政府根本顾不上这些越境者讨生活的事,小丁子村和对岸那个国家实在是太近了。
正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当时很多山东年轻后生把自家产的烧酒玉米背到“白雅罗”去换油换盐,为了方便,有的干脆就在那儿租房子住下来,当地美丽的俄罗斯姑娘喜欢这些勤劳憨厚不酗酒不打老婆的中国小伙子,愿意嫁给他们,于是他们娶妻生子,小日子也过得去。突然有一年,莫斯科下一道命令:凡中国人和与中国人有婚姻关系的人必须立即出境。一时间鸡飞狗跳,烟尘四起,荷枪实弹的苏联士兵挨户搜查,强行驱逐。
小丁子村收留养育了中国汉子带回的老毛子媳妇和孩子。
目前为止,俄罗斯村的人口已发展到上千人,在村里随便和哪个村民交谈,他们都会告诉你,我老姨或者外甥女嫁给了俄罗斯族人,或者我叔要不就是侄子“说”的是汉族媳妇。这里的人至今按山东习惯,把娶媳妇叫“说媳妇”。在这里,混血似乎已经“混”得没有纯血统俄罗斯族或汉族家庭,稍年长点的大多都会说简单的俄语,也共同操着地道的东北土话。他们吃面包喝牛奶,也贴“大饼子”。他们叫什么“王秀兰”、“李志强”,也叫“索菲亚”、“阿廖沙”。 漫长的通婚历史,文化和血脉的交融,使这里成了中国北方少有的以外籍民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2003年,经批准,逊克县这个俄罗斯民族聚集的边疆镇边疆村,更名为边疆俄罗斯民族村,成为我国第一个俄罗斯民族村。
他们和我们一起,经历了战乱和民族的苦难,受日本侵略者铁蹄的践踏,也在“运动”中蒙受不白之冤。他们的故事,有很多也是我们的故事。
为了采撷到这些故事,八十四岁的瓦西里苗叔叔领着我走街串巷,敲开那些有故事的家门。
采访八十多岁的老大娘玛丽亚。玛丽亚刚在邻居那儿玩麻将回来,正在火炕上用棉被孵小鸡。她给我们讲了她父亲的故事。伪满时,玛丽亚的父亲(中国人)参加了地下党。在一次雷雨交加的夜晚,父亲和苏联情报人员约好在黑龙江上接头,约好的江面小船上,船舱里走出来的却是日本特务。由于事先走漏了风声,玛利亚的父亲被汉奸出卖,被抓到日本宪兵队的北大营,受尽折磨,母亲几次带孩子去见,根本不让见面。
“八一五”光复,日本鬼子跑了,父亲杳无音讯。是在大牢里被火烧死了,还是被送进了细菌部队的魔窟,到现在也是个谜。玛丽亚的母亲(俄罗斯人)思念丈夫,可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整日摆扑克算卦,一直到她离世,也没有算准丈夫到底什么时候能回来。
临分别的时候,玛丽亚送给我们一张她年轻时的照片,好美的一个深眼睛的混血姑娘。玛丽亚工工整整地在照片后面签上了她的名字:邱锦秀。锦,是用繁体字写的。玛丽亚家的相册里有很多珍贵的老照片,有同她俄罗斯姐妹的合影,有当年的全家福,也有她过世的丈夫,一样只有一张,丢了就再也找不到了。我用相机一一地拍下来,告诉她我回去翻洗,帮助她保存这些难得的历史记忆。临出门时,她的大女儿给我们拍了合影。玛丽亚的大女儿四十多岁,白皮肤,黄头发,高高大大的,虽然已经是第三代混血人了,还是个标准的“苏联玛达姆”。
苗叔叔的哥哥叫苗忠友,是村党支部书记苗建华的父亲,也是我们最想见到的人。那天去他家的时候,他不在,说是去供销社里“卖呆儿”去了,年纪大了,好图个热闹,快到端午节了嘛,她的俄罗斯族夫人和汉族儿媳妇在烀粽子。灶坑下面架着柴,呼呼地烧,满满一大铁锅粽子足有上百个。我说怎么这么多呀,老妇人说,人多呀。
苗家在这个村里确实是个大户,更是极光荣的红色家族。
没有采访上苗忠友,却意外地看到了苗忠友、苗忠林大哥苗金才的档案。这份珍贵的档案能保留下来简直太不容易了。1946年,中国共产党在逊克县秘密成立了第一个党支部,12名党员中6名是俄罗斯人。苗建华书记的爷爷,苗忠林、苗忠友的父亲苗平章,以及苗金才父子俩都是村里第一批的秘密党员。在俄罗斯村,仅苗家一家就有好几个人当兵入伍,先后成为中共党员,被称为红色家族。这些高鼻子深眼睛,在黑龙江民间被称为“二毛子”的汉子,为了中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流血流汗,他们的后代(当地民间戏称“三毛子”),在改革开放中做出了骄人的成就。2010年,黑龙江省政府为苗忠林一家颁发了“光荣之家”的荣誉证书和奖牌,这是在逊克县唯一被省政府奖励的一家人。
编辑/桃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