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同仁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触:每当教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时,参考书中的翻译总令人费解。“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教参译为:“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导致灭亡。”诚然,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这个国家会导致灭亡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导致灭亡,实在无法解释。依照此理,如今我们国家领导人正在加强睦邻友好关系,甚至是战略伙伴关系,维护世界和平,岂不是会导致国家灭亡吗?事实恰恰相反,我国在和平稳定的国际局势中,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而孟子时代的战国“七雄”除秦国外不都是因有敌国外患而亡的吗?三国时的蜀国不也是因魏国为患而亡的吗?不再多举,历史事实证明:没有敌国外患,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有了敌国外患,国家才会导致灭亡。难道是孟子在本文中的观点错了吗?笔者认为不是,是教材编写者们对原文意思的理解存在偏颇。
其一:对“敌”字的理解不当。“敌”字不仅仅指敌人、敌对的意思,还可以理解为“抵御、抵挡”,成语“寡不敌众”的“敌”字就是这个意思。本文中“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的“敌”字应解释为“抵御、抵挡”,用作动词,“国外患”作“抵御、抵挡”的宾语,“者”解释为“……的人”。这样,应翻译成:“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对外如果没有能够抵御外来侵略的将军,这个国家就往往导致灭亡。”
其二:对全文结构的理解存在不妥。全文主体部分可分为三层意思,从文章开头到“增益其所不能”是第一层,论述了造就人才的重要及如何造就人才。从“人衡过”到“而后喻”是第二层,进一步论证磨难为什么能造就人才(人衡过,然后能改。困于心,横于虑,而后作)以及如何发现人才(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是第三层,论述使用这些“降大任”的人才的重要性。
其三:对全文中心论点的理解有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应简单翻译为:“忧患能使人谋求生存与发展,安逸享乐必然会导致灭亡。”显然参考书中的意思认为“死于安乐”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国君由于没有外患的侵扰而贪图享乐导致国家灭亡的,这种理解有误,应理解为:“贪图安逸享乐使得治国平天下的文臣武将得不到造就,也就不会有在内部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对外能够抵御外来侵略的将军,这个国家也就往往导致灭亡了。”
(作者单位:唐山市丰润区白官屯镇第二中学)
其一:对“敌”字的理解不当。“敌”字不仅仅指敌人、敌对的意思,还可以理解为“抵御、抵挡”,成语“寡不敌众”的“敌”字就是这个意思。本文中“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的“敌”字应解释为“抵御、抵挡”,用作动词,“国外患”作“抵御、抵挡”的宾语,“者”解释为“……的人”。这样,应翻译成:“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对外如果没有能够抵御外来侵略的将军,这个国家就往往导致灭亡。”
其二:对全文结构的理解存在不妥。全文主体部分可分为三层意思,从文章开头到“增益其所不能”是第一层,论述了造就人才的重要及如何造就人才。从“人衡过”到“而后喻”是第二层,进一步论证磨难为什么能造就人才(人衡过,然后能改。困于心,横于虑,而后作)以及如何发现人才(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是第三层,论述使用这些“降大任”的人才的重要性。
其三:对全文中心论点的理解有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应简单翻译为:“忧患能使人谋求生存与发展,安逸享乐必然会导致灭亡。”显然参考书中的意思认为“死于安乐”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国君由于没有外患的侵扰而贪图享乐导致国家灭亡的,这种理解有误,应理解为:“贪图安逸享乐使得治国平天下的文臣武将得不到造就,也就不会有在内部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对外能够抵御外来侵略的将军,这个国家也就往往导致灭亡了。”
(作者单位:唐山市丰润区白官屯镇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