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曾说澳洲有三多:蚊子多,酒鬼多,胖子多。我移民墨尔本后的几年中,反倒觉得这里会计多,奶爸多,同居多。
说起澳洲,跃入脑海的会是什么?阳光、海岸、沙滩、龙虾、土著、留学,亦或奶粉? 还有人曾说澳洲有“三多”:蚊子,酒鬼和胖子。我们对离得越近的人或事物,常常会失去观察它的兴趣或能力。抛开既定的眼光审视澳洲的真实山水,不妨聊聊我观察到的澳洲新“三多”:会计、奶爸和同居。
移民政策导致会计供大于求
与其说澳洲会计多,不如说移民澳洲的中国会计多。早年只要在澳洲学习一年,就可以直接申请移民,无需雅思成绩。稍后,大概追溯到十多年前,澳洲开始收紧移民,但仍比现在容易很多。有移民倾向的留学生除了需要在澳洲就读两年之外,雅思只要考到G类的6分即可。而且那时的澳洲比较缺会计,学会计的准移民加的分数较多,于是涌现出一批旷日持久的移民会计热。就我观察,身边的中国留学生十之七八都是学会计的。以至于国内某知名相亲节目澳洲站的男女嘉宾十有八九都是会计专业,那壮观的场面着实让人不禁感叹:澳洲可真是个会计制造国。
可是澳洲为啥缺会计呢?人说“成亦萧何,败亦萧何”,澳洲的高福利和悠闲慢节奏的生活让人幸福感萌生,光看看澳洲的代表动物之一考拉,就能感受到这个国度有多么的悠闲自在—一天有大半时间是在美梦状态,连澳洲的蚊子都是肥嘟嘟的,飞行缓慢,赶都赶不 走。
澳洲的人一样是闲散慵懒。跟数字打交道对于澳洲人而言,实在太费脑子,澳洲的数学教育至今仍不容乐观。会计这个职业对于澳洲人而言,是需要天赋的。我甚至听说有建筑商把地基数字算错的。一次在超市遇到了这种情况:物品一共是26刀,我给了现金30刀外加1刀;倘若在中国,对方一定会很有默契地找回5刀面值的纸币,然而这位工作人员首先是一如传说中的数字白痴,一脸疑惑地看着我,先是退给我1刀,然后又认真地从钱柜里拿出价值4刀硬币。人家说不定还奇怪我为什么这么大方地给小费,或者是睡眠不足,脑子不够清醒。如今的澳洲已然是会计拥挤的国度,不少会计毕业生已经面临就业寒冬,当年的供不应求成了供大于求。
奶爸带娃,脾气普遍优于妈妈
我们对于西方奶爸的印象并不陌生,这要归功于女权运动。女权运动源自于十八世纪西方启蒙思想的揭幕。在此之前,妇女的生存状态完全取决于男人的施舍。如今,这种观念早已被颠覆。在澳洲的街上,你随处可见一些奶爸们,不管是兴高采烈或是精疲力竭,全世界的奶爸们正欣欣然地为这个社会培养新生代力量。那么澳洲奶爸的形成有什么特定的原因 呢?
这必须归功于澳洲的法律,在这里,若有男人对老婆或孩子动手,政府会派人出面秘密转移老婆孩子改名更姓,让丈夫无法找到。如此强制爱妻,作为世界宜居城市之冠的墨尔本有“女性城市”之称。这里随处可见能熟练为宝宝换尿不湿的奶爸,很多甚至比妈妈更有耐心,在户外常常看见爸爸们慈眉善目地面对孩子,而妈妈们有时候倒显得毛躁。
同居所生的孩子与已婚家庭享受同等福利
澳洲同居可以延续的时间之长,有些超出我们所能理解的范畴。我的一位大学老师,年纪四五十岁,时常会提及他的女朋友怎样怎样,后来发现他们还有两个孩子。我曾就此现象问过身边的澳洲人,有人说办婚礼太贵,这个理由听起来有些敷衍,对于追求实际的澳洲人而言,婚礼的形式并不重要,退一步说婚礼就是一次的事儿,能花多少呢?归根究底还是“现实、现实、现 实”。
首先,在澳洲,同居状态下生育的孩子是合法的,且像已婚家庭的孩子一样能得到同等福利,比如牛奶金。
但在澳洲分居和离婚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男方的经济损失会很严重。有人戏说即使是富翁也经不住离两次婚,特别是有孩子的,孩子大多判给母亲,女方所得的财产和政府福利就更多。有一个孩子的夫妻双方,分居离婚后,男方所得财产差不多只有三分之一。孩子越多,男方损失越大。如此即便是一个百万富翁,离两次婚最后只能剩9万,还不包括给孩子的赡养费。
西方人把婚誓看得很重,不论贫穷疾病都要相伴到死,这是很重的承诺,就如同西方人可以把喜欢挂在嘴边,但不会轻易说爱。然而,在澳洲也存在一个信仰逐渐退温的现象,也就是世俗倾向。身边有澳洲人跟我说,他们不在乎婚姻这个形式,正如他们的现世主义倾 向。
澳洲是天堂,它为女人和孩子提供了相对安全幸福的土壤;为婚姻关系提供了自由的选择;为新移民提供了不错的职业出路。但是,如果你没有合理的职业规划,比如你不幸成为了供过于求的会计,这里也可以是你的地狱。
拎客
澳洲为何奶爸多
澳洲的托儿费用高,每天需支出90澳币至120澳币左右(折合成人民币大约540至720多元)。在澳洲税负高,且是“劫富济贫”的政策下,夫妻双方通常会为了合法避税和减少托儿费用的支出,选择一人工作,一人在家全职带孩子。澳洲家庭奶爸多,只是笔者相对中国家庭奶爸少的现象而得出的结论。
说起澳洲,跃入脑海的会是什么?阳光、海岸、沙滩、龙虾、土著、留学,亦或奶粉? 还有人曾说澳洲有“三多”:蚊子,酒鬼和胖子。我们对离得越近的人或事物,常常会失去观察它的兴趣或能力。抛开既定的眼光审视澳洲的真实山水,不妨聊聊我观察到的澳洲新“三多”:会计、奶爸和同居。
移民政策导致会计供大于求
与其说澳洲会计多,不如说移民澳洲的中国会计多。早年只要在澳洲学习一年,就可以直接申请移民,无需雅思成绩。稍后,大概追溯到十多年前,澳洲开始收紧移民,但仍比现在容易很多。有移民倾向的留学生除了需要在澳洲就读两年之外,雅思只要考到G类的6分即可。而且那时的澳洲比较缺会计,学会计的准移民加的分数较多,于是涌现出一批旷日持久的移民会计热。就我观察,身边的中国留学生十之七八都是学会计的。以至于国内某知名相亲节目澳洲站的男女嘉宾十有八九都是会计专业,那壮观的场面着实让人不禁感叹:澳洲可真是个会计制造国。
可是澳洲为啥缺会计呢?人说“成亦萧何,败亦萧何”,澳洲的高福利和悠闲慢节奏的生活让人幸福感萌生,光看看澳洲的代表动物之一考拉,就能感受到这个国度有多么的悠闲自在—一天有大半时间是在美梦状态,连澳洲的蚊子都是肥嘟嘟的,飞行缓慢,赶都赶不 走。
澳洲的人一样是闲散慵懒。跟数字打交道对于澳洲人而言,实在太费脑子,澳洲的数学教育至今仍不容乐观。会计这个职业对于澳洲人而言,是需要天赋的。我甚至听说有建筑商把地基数字算错的。一次在超市遇到了这种情况:物品一共是26刀,我给了现金30刀外加1刀;倘若在中国,对方一定会很有默契地找回5刀面值的纸币,然而这位工作人员首先是一如传说中的数字白痴,一脸疑惑地看着我,先是退给我1刀,然后又认真地从钱柜里拿出价值4刀硬币。人家说不定还奇怪我为什么这么大方地给小费,或者是睡眠不足,脑子不够清醒。如今的澳洲已然是会计拥挤的国度,不少会计毕业生已经面临就业寒冬,当年的供不应求成了供大于求。
奶爸带娃,脾气普遍优于妈妈
我们对于西方奶爸的印象并不陌生,这要归功于女权运动。女权运动源自于十八世纪西方启蒙思想的揭幕。在此之前,妇女的生存状态完全取决于男人的施舍。如今,这种观念早已被颠覆。在澳洲的街上,你随处可见一些奶爸们,不管是兴高采烈或是精疲力竭,全世界的奶爸们正欣欣然地为这个社会培养新生代力量。那么澳洲奶爸的形成有什么特定的原因 呢?
这必须归功于澳洲的法律,在这里,若有男人对老婆或孩子动手,政府会派人出面秘密转移老婆孩子改名更姓,让丈夫无法找到。如此强制爱妻,作为世界宜居城市之冠的墨尔本有“女性城市”之称。这里随处可见能熟练为宝宝换尿不湿的奶爸,很多甚至比妈妈更有耐心,在户外常常看见爸爸们慈眉善目地面对孩子,而妈妈们有时候倒显得毛躁。
同居所生的孩子与已婚家庭享受同等福利
澳洲同居可以延续的时间之长,有些超出我们所能理解的范畴。我的一位大学老师,年纪四五十岁,时常会提及他的女朋友怎样怎样,后来发现他们还有两个孩子。我曾就此现象问过身边的澳洲人,有人说办婚礼太贵,这个理由听起来有些敷衍,对于追求实际的澳洲人而言,婚礼的形式并不重要,退一步说婚礼就是一次的事儿,能花多少呢?归根究底还是“现实、现实、现 实”。
首先,在澳洲,同居状态下生育的孩子是合法的,且像已婚家庭的孩子一样能得到同等福利,比如牛奶金。
但在澳洲分居和离婚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男方的经济损失会很严重。有人戏说即使是富翁也经不住离两次婚,特别是有孩子的,孩子大多判给母亲,女方所得的财产和政府福利就更多。有一个孩子的夫妻双方,分居离婚后,男方所得财产差不多只有三分之一。孩子越多,男方损失越大。如此即便是一个百万富翁,离两次婚最后只能剩9万,还不包括给孩子的赡养费。
西方人把婚誓看得很重,不论贫穷疾病都要相伴到死,这是很重的承诺,就如同西方人可以把喜欢挂在嘴边,但不会轻易说爱。然而,在澳洲也存在一个信仰逐渐退温的现象,也就是世俗倾向。身边有澳洲人跟我说,他们不在乎婚姻这个形式,正如他们的现世主义倾 向。
澳洲是天堂,它为女人和孩子提供了相对安全幸福的土壤;为婚姻关系提供了自由的选择;为新移民提供了不错的职业出路。但是,如果你没有合理的职业规划,比如你不幸成为了供过于求的会计,这里也可以是你的地狱。
拎客
澳洲为何奶爸多
澳洲的托儿费用高,每天需支出90澳币至120澳币左右(折合成人民币大约540至720多元)。在澳洲税负高,且是“劫富济贫”的政策下,夫妻双方通常会为了合法避税和减少托儿费用的支出,选择一人工作,一人在家全职带孩子。澳洲家庭奶爸多,只是笔者相对中国家庭奶爸少的现象而得出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