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来自生活中的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烈。一直以来健美操都是一项备受欢迎的运动项目,在闲暇时,无论是儿童还是老人都钟爱健美操运动,和其他运动项目对场地高标准要求不同,只要场地开阔,室内、室外都可以进行健美操运动。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人才培养目标逐渐向综合型、全面型的方向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体育教育逐渐受到重视。校园开展健美操课程,不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还是美育教学的具体表现。以健美操教学为出发点,对开展健美操教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健美操;发展;意义
一、健美操运动的起源
健美操是一项集舞蹈、体操、音乐、美学于一体的健身体育项目,它是一种有氧运动,其特征是一定时间的持续性、中低强度的全身运动,主要锻炼的是心脏和肺部功能,是有氧训练、耐力训练、素质训练的基础。
健美操运动(Aerobics)是一项集體操、音乐、舞蹈、健身与一体的有氧运动项目,亦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健身、影视明星简·方达编写并出版了《简·方达健美术》,为健美操运动在全世界发展与推广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健美操运动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传入我国,凭借其鲜明的节奏感、韵律感及丰富新颖等优点受到我国广大群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并且很快得到普及与推广。1987年在北京举行了第一全国健美操邀请赛。于1988年全国各主要体育学院和各大学的体育系科开始将韵律体操列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并加以实施。从此,健美操运动开始走向高校,并开始受到全国各类人群的喜爱。在我国关于全国性的健美操运动的赛事非常多,例如:全国健美操联赛、全国健美操锦标赛、全国健美操冠军赛,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达标赛等。
二、健美操运动的特点
1.音乐。健美操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它的节奏感通过健美操音乐充分地体现出来。健美操音乐具有以下特点:旋律优美、节奏强劲有力,能很好地烘托气氛、激发练习者的情绪。健美操动作配上音乐所带来听觉和视觉上的强烈节奏感使健美操运动更具有感染力和观赏性。健美操常见的音乐类型主要有:流行音乐(包括摇滚乐、迪斯科、轻音乐、爵士乐等)、民族乐(节拍规整,节奏明快)和交响乐。健美操音乐的速度较快,普通体育课上学习的大众健美操(健身健美操)属于有氧运动项目,即规定节奏每分钟108~144拍。
2.舞蹈。说健美操将体操和舞蹈融为一体,因为舞蹈中的身體基本姿态、身体协调性、表现力是贯穿在整个健美操中的:身体基本姿态是健美操的前提,如芭蕾的的把杆可以有效纠正身体肩、胸、腿的不良姿态,使人挺拔端正,精神饱满;身体协调性是健美操的基础,一些简单易学又被学生喜欢的小舞蹈可以锻炼学生动作与动作之间,动作与音乐之间的衔接使展现的动作流畅优美,改善身体灵活性;表现力则可称是健美操的灵魂,将舞蹈描述事物内容情节与展现人物思想情感的表现手段用于健身健美健心的健美操中,让健美操运动“活”起来。
3.体操。健美操中的体操成分主要是指难度动作和操化动作,对于大众健身健美操而言,主要是指健美操的操化动作,操化动作是指通过步伐变化与手臂动作的组合,连续完成一组伴随音乐节奏且充满动感和力量的动作组合。健美操就是通过变化步伐和伸展手臂这些操化动作体现动作的复杂多样和身体的协调能力,所以操化动作是健美操体现难度的重要部分。“体操”这一特性就仿佛给健美操支起了骨架,它要求健美操的动作必须:
(1)控制身体姿态,即要求学生在成套动作中,始终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尤其是躯干及部分关节,防止松松垮垮。
(2)节奏准确,基本的乐感为前提,运动中使身体保持一定的节奏感,这需要有一定的弹动技术,即通过下肢踝、膝、髋三个关节依次协调屈伸以控制身体重心的起伏。
(3)动作规范,上下肢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其规定的高度脚度。如吸腿跳要求大腿与地面平行,膝关节90度,脚背绷直,脚尖朝下,支撑脚伸直。这要求学生对肢体有较强的控制能力。
(4)力度感强,在动作变化时有明显的加速与制动,动作松而不懈,既有力度又不僵硬。动作的力量性其实是力量与力度、弹力与活动的综合表现,需要教师通过训练指导逐渐加强。要体现健美操的这点特点就要求传授者选用科学的健美操教学方法,既发挥健美操健身健心的功效,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健美操运动的发展现状
健美操运动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传入我国,并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根据健美操运动的不同特性,按动作的难易、运动强度的高低以及不同层次的需要,我国制定了《健美操运动员等级规定动作》和《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为我国健美操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健美操在我国的发展可谓根深蒂固,它已经成为各高校体育课的常设体育项目,成为广大健身俱乐部的主打健身项目,社区体育也同样离不开它。目前,我国全国性的健美操赛事非常多,例如:全国健美操联赛、全国健美操锦标赛、全国健美操冠军赛,全国万人健美操大赛、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达标赛等。
四、健美操在中学生教学的意义
1.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我国家长大多存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过于重视学生成绩,学生缺少自己的娱乐、体育锻炼时间。由于生活条件与医疗水平的逐步提高,中学生的重大疾病发生率显著下降,但是由于长期生活习惯的影响,很多学生出现肥胖、近视等亚健康问题,学生的爆发力和耐力与之前相比也有所下降。此外很多学生长期以来沉迷于网络游戏,身体健康堪忧,健美操具有增强学生心肺功能、改善学生呼吸系统功能以及促进学生体内新陈代谢功能,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控制体型、保持健康的身材。
2.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现阶段,我国教育存在严重的误区,在人才培养方面,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没有以孩子兴趣为出发点,一味地向孩子灌输知识,为了促进孩子所谓的全面发展,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中学生在放学后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加之学校还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导致学生不堪重负,此外由于校园、家庭等压力,很多学生心理相对压抑,健美操运动能够调节学生神经系统,在运动过程中释放学生内心的压力,因此,在中学开展健美操运动可以缓解学生心理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3.缓解运动损伤。运动是体育教学的核心,它贯穿着整个体育教学的过程,然而运动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也是双向的,运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其带来的身体对抗也可以给身体带来运动损伤。运动损伤的影响是不可控的,轻微的运动损伤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严重的运动损伤会影响学生的一生,甚至导致学生死亡。根据资料显示,在所有体育伤害事故中,其中有30%的运动损伤发生在体育课堂。像足球、篮球运动都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健美操运动强度较小,对身体肌肉拉伤、肌肉酸痛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文英.高校体育专业健美操普修课“四阶段创新学法”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
[2]王志刚.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修课程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
[3]田玉昕.高中女生健美操教学中应用情知模式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
关键词:健美操;发展;意义
一、健美操运动的起源
健美操是一项集舞蹈、体操、音乐、美学于一体的健身体育项目,它是一种有氧运动,其特征是一定时间的持续性、中低强度的全身运动,主要锻炼的是心脏和肺部功能,是有氧训练、耐力训练、素质训练的基础。
健美操运动(Aerobics)是一项集體操、音乐、舞蹈、健身与一体的有氧运动项目,亦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健身、影视明星简·方达编写并出版了《简·方达健美术》,为健美操运动在全世界发展与推广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健美操运动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传入我国,凭借其鲜明的节奏感、韵律感及丰富新颖等优点受到我国广大群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并且很快得到普及与推广。1987年在北京举行了第一全国健美操邀请赛。于1988年全国各主要体育学院和各大学的体育系科开始将韵律体操列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并加以实施。从此,健美操运动开始走向高校,并开始受到全国各类人群的喜爱。在我国关于全国性的健美操运动的赛事非常多,例如:全国健美操联赛、全国健美操锦标赛、全国健美操冠军赛,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达标赛等。
二、健美操运动的特点
1.音乐。健美操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它的节奏感通过健美操音乐充分地体现出来。健美操音乐具有以下特点:旋律优美、节奏强劲有力,能很好地烘托气氛、激发练习者的情绪。健美操动作配上音乐所带来听觉和视觉上的强烈节奏感使健美操运动更具有感染力和观赏性。健美操常见的音乐类型主要有:流行音乐(包括摇滚乐、迪斯科、轻音乐、爵士乐等)、民族乐(节拍规整,节奏明快)和交响乐。健美操音乐的速度较快,普通体育课上学习的大众健美操(健身健美操)属于有氧运动项目,即规定节奏每分钟108~144拍。
2.舞蹈。说健美操将体操和舞蹈融为一体,因为舞蹈中的身體基本姿态、身体协调性、表现力是贯穿在整个健美操中的:身体基本姿态是健美操的前提,如芭蕾的的把杆可以有效纠正身体肩、胸、腿的不良姿态,使人挺拔端正,精神饱满;身体协调性是健美操的基础,一些简单易学又被学生喜欢的小舞蹈可以锻炼学生动作与动作之间,动作与音乐之间的衔接使展现的动作流畅优美,改善身体灵活性;表现力则可称是健美操的灵魂,将舞蹈描述事物内容情节与展现人物思想情感的表现手段用于健身健美健心的健美操中,让健美操运动“活”起来。
3.体操。健美操中的体操成分主要是指难度动作和操化动作,对于大众健身健美操而言,主要是指健美操的操化动作,操化动作是指通过步伐变化与手臂动作的组合,连续完成一组伴随音乐节奏且充满动感和力量的动作组合。健美操就是通过变化步伐和伸展手臂这些操化动作体现动作的复杂多样和身体的协调能力,所以操化动作是健美操体现难度的重要部分。“体操”这一特性就仿佛给健美操支起了骨架,它要求健美操的动作必须:
(1)控制身体姿态,即要求学生在成套动作中,始终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尤其是躯干及部分关节,防止松松垮垮。
(2)节奏准确,基本的乐感为前提,运动中使身体保持一定的节奏感,这需要有一定的弹动技术,即通过下肢踝、膝、髋三个关节依次协调屈伸以控制身体重心的起伏。
(3)动作规范,上下肢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其规定的高度脚度。如吸腿跳要求大腿与地面平行,膝关节90度,脚背绷直,脚尖朝下,支撑脚伸直。这要求学生对肢体有较强的控制能力。
(4)力度感强,在动作变化时有明显的加速与制动,动作松而不懈,既有力度又不僵硬。动作的力量性其实是力量与力度、弹力与活动的综合表现,需要教师通过训练指导逐渐加强。要体现健美操的这点特点就要求传授者选用科学的健美操教学方法,既发挥健美操健身健心的功效,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健美操运动的发展现状
健美操运动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传入我国,并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根据健美操运动的不同特性,按动作的难易、运动强度的高低以及不同层次的需要,我国制定了《健美操运动员等级规定动作》和《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为我国健美操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健美操在我国的发展可谓根深蒂固,它已经成为各高校体育课的常设体育项目,成为广大健身俱乐部的主打健身项目,社区体育也同样离不开它。目前,我国全国性的健美操赛事非常多,例如:全国健美操联赛、全国健美操锦标赛、全国健美操冠军赛,全国万人健美操大赛、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达标赛等。
四、健美操在中学生教学的意义
1.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我国家长大多存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过于重视学生成绩,学生缺少自己的娱乐、体育锻炼时间。由于生活条件与医疗水平的逐步提高,中学生的重大疾病发生率显著下降,但是由于长期生活习惯的影响,很多学生出现肥胖、近视等亚健康问题,学生的爆发力和耐力与之前相比也有所下降。此外很多学生长期以来沉迷于网络游戏,身体健康堪忧,健美操具有增强学生心肺功能、改善学生呼吸系统功能以及促进学生体内新陈代谢功能,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控制体型、保持健康的身材。
2.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现阶段,我国教育存在严重的误区,在人才培养方面,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没有以孩子兴趣为出发点,一味地向孩子灌输知识,为了促进孩子所谓的全面发展,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中学生在放学后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加之学校还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导致学生不堪重负,此外由于校园、家庭等压力,很多学生心理相对压抑,健美操运动能够调节学生神经系统,在运动过程中释放学生内心的压力,因此,在中学开展健美操运动可以缓解学生心理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3.缓解运动损伤。运动是体育教学的核心,它贯穿着整个体育教学的过程,然而运动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也是双向的,运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其带来的身体对抗也可以给身体带来运动损伤。运动损伤的影响是不可控的,轻微的运动损伤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严重的运动损伤会影响学生的一生,甚至导致学生死亡。根据资料显示,在所有体育伤害事故中,其中有30%的运动损伤发生在体育课堂。像足球、篮球运动都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健美操运动强度较小,对身体肌肉拉伤、肌肉酸痛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文英.高校体育专业健美操普修课“四阶段创新学法”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
[2]王志刚.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修课程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
[3]田玉昕.高中女生健美操教学中应用情知模式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