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的导入是重要的教学环节,直接影响并体现整个课堂教学质量。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引导学生进入一个新奇、未知的世界,能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高中化学课堂上,掌握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和技巧是教师必备的能力,本文结合实例,探讨高中化学课堂导入的方法和技巧,希望对高中化学课堂导入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化学 课堂导入 技巧
一、课堂导入的基本原则
1.课堂导入的趣味性原则。课堂导入要避免枯燥乏味,避免一味地回顾前节课的知识内容。新课的导入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才能吸引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幽默风趣的語言、新颖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化学基础,来选择合适的化学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主体作用会在兴趣中得到强化。例如与化学知识相关的典故、名人轶事等,将学生带入化学世界,感受化学魅力。
2.课堂导入的多变性。因授课内容的不同,运用的导入方法也要适当改变,根据高中化学教学的具体内容特点,教师要灵活运用导入技巧。化学课堂导入不拘一格,综合考虑授课内容、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要求等,设计出多变的导入环节,导出新意、导出重点,让学生在多变的课堂导入中体会学习的乐趣,课前对新课的学习充满期待。
3.课堂导入的适度性。课堂的导入不能只考虑课堂效果,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为迎合学生心理而故弄玄虚,也不能设置过于深奥的悬念,加深学生的疑惑,离奇的导入会使学生如坠云雾,过于深奥的课堂导入会导致学生无所适从。高中化学课堂导入环节控制在3至5分钟即可,做到简约明快,只有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导入才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
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导入技巧
1.实验导入法。实验能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知识,促进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实验法导入发是高中化学课堂较为常用的导入方法,通过实验现象发现化学本质。例如,在“电化学基础”课堂导入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这样一组实验:首先,在稀硫酸溶液中给加入一粒锌粒,再加入一定量的铜片,最后使锌粒与铜片接触,学生们会发现在铜片表面产生了大量气泡,此时让学生展开讨论,分析气泡出现的原因。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比较两种金属活泼性以及得失电子能力,最后提出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这样的设计能够加深学生对原电池基本原理的理解。
2.审题导入法。通过具体的例题来导入新课教学能够增强化学知识的实用性,让学生在例题中学习化学知识、感受化学实质。例如,在化合价守恒这一课程的教学前,可以让学生做这样一道题:已知有碳酸钾溶液20ml,现用盐酸溶液进行滴定中和,已知盐酸的浓度为1mol/L,用量为80ml,再用氢氧化钾和酸来中和,氢氧化钾浓度为2mol/L,当氢氧化钾用量为4ml时溶液呈酸性,如果换用H2SO4(1mol/L)和大量的氢氧化钾对其进行中和,溶液达到中和状态时氢氧化钾用量为1ml,求碳酸钾的浓度。
解:所求碳酸钾浓度设为A,根据化学价守恒可以得出,碳酸钾与氢氧化钾的化合价等于硫化氢与硫酸的化合价,列出等式关系:A*0.2*1+2*0.04*1=1*0.08*0.001*2,求出A=1.85ml/L.
通过做题让学生对化合价守恒有更深刻的理解,便于日后更好地应用化合价守恒来解决化学问题。
3.悬念导入法。课前通过设置一定的悬念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他们带着问题进行入学习,顺着线索,由此至彼地推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课前进行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定量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已知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1mol/L,体积为1L,待二者反应完毕后,蒸干,会得到一定量的固体,此时让学生猜想得到的固体是什么,二氧化碳的量与固体的量和种类有什么关系?
解:首先写出涉及的化学方程式:CO2+2NaOH=Na2
CO3+H2O;Na2CO3+CO2+H2O=2NaHCO3
由方程式关系可以得出:二氧化碳为0.5mol时,固体产物只有碳酸钠;当二氧化碳为1mol时,固体产物为碳酸氢钠;这是两个特殊点,若二氧化碳不足0.5mol,则固体产物为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当二氧化碳的量在0.5mol至1mol之间时,固体产物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二氧化碳的量大于1mol时,固体产物只有碳酸氢钠。
4.直观导入法。通过模型、实验等直观教具导入新课,能够增强授课的直观性,易于学生理解和消化新知识,集中学生注意力,还能加深印象。例如,以盐类水解为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观察化学现象,理解化学本质,教师课前准备三支试管,分别装有少量硫化钠、氯化铵、醋酸钠晶体,然后分别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待晶体充分溶解后,让一个学生用PH试纸测定各个溶液的PH值,测定后会发现,醋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铵溶液呈酸性,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此时让学生思考,三种盐类都含有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为什么它们的溶液会呈现出不同的酸碱性呢,以下给大家讲解“盐类的水解”,这样就顺利地导入了新知识。
良好的课堂教学导入技巧能很好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思考,有效地衔接知识点,提高课堂效率。形式多样的课堂导入法使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引人入胜,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化学 课堂导入 技巧
一、课堂导入的基本原则
1.课堂导入的趣味性原则。课堂导入要避免枯燥乏味,避免一味地回顾前节课的知识内容。新课的导入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才能吸引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幽默风趣的語言、新颖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化学基础,来选择合适的化学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主体作用会在兴趣中得到强化。例如与化学知识相关的典故、名人轶事等,将学生带入化学世界,感受化学魅力。
2.课堂导入的多变性。因授课内容的不同,运用的导入方法也要适当改变,根据高中化学教学的具体内容特点,教师要灵活运用导入技巧。化学课堂导入不拘一格,综合考虑授课内容、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要求等,设计出多变的导入环节,导出新意、导出重点,让学生在多变的课堂导入中体会学习的乐趣,课前对新课的学习充满期待。
3.课堂导入的适度性。课堂的导入不能只考虑课堂效果,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为迎合学生心理而故弄玄虚,也不能设置过于深奥的悬念,加深学生的疑惑,离奇的导入会使学生如坠云雾,过于深奥的课堂导入会导致学生无所适从。高中化学课堂导入环节控制在3至5分钟即可,做到简约明快,只有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导入才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
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导入技巧
1.实验导入法。实验能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知识,促进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实验法导入发是高中化学课堂较为常用的导入方法,通过实验现象发现化学本质。例如,在“电化学基础”课堂导入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这样一组实验:首先,在稀硫酸溶液中给加入一粒锌粒,再加入一定量的铜片,最后使锌粒与铜片接触,学生们会发现在铜片表面产生了大量气泡,此时让学生展开讨论,分析气泡出现的原因。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比较两种金属活泼性以及得失电子能力,最后提出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这样的设计能够加深学生对原电池基本原理的理解。
2.审题导入法。通过具体的例题来导入新课教学能够增强化学知识的实用性,让学生在例题中学习化学知识、感受化学实质。例如,在化合价守恒这一课程的教学前,可以让学生做这样一道题:已知有碳酸钾溶液20ml,现用盐酸溶液进行滴定中和,已知盐酸的浓度为1mol/L,用量为80ml,再用氢氧化钾和酸来中和,氢氧化钾浓度为2mol/L,当氢氧化钾用量为4ml时溶液呈酸性,如果换用H2SO4(1mol/L)和大量的氢氧化钾对其进行中和,溶液达到中和状态时氢氧化钾用量为1ml,求碳酸钾的浓度。
解:所求碳酸钾浓度设为A,根据化学价守恒可以得出,碳酸钾与氢氧化钾的化合价等于硫化氢与硫酸的化合价,列出等式关系:A*0.2*1+2*0.04*1=1*0.08*0.001*2,求出A=1.85ml/L.
通过做题让学生对化合价守恒有更深刻的理解,便于日后更好地应用化合价守恒来解决化学问题。
3.悬念导入法。课前通过设置一定的悬念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他们带着问题进行入学习,顺着线索,由此至彼地推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课前进行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定量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已知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1mol/L,体积为1L,待二者反应完毕后,蒸干,会得到一定量的固体,此时让学生猜想得到的固体是什么,二氧化碳的量与固体的量和种类有什么关系?
解:首先写出涉及的化学方程式:CO2+2NaOH=Na2
CO3+H2O;Na2CO3+CO2+H2O=2NaHCO3
由方程式关系可以得出:二氧化碳为0.5mol时,固体产物只有碳酸钠;当二氧化碳为1mol时,固体产物为碳酸氢钠;这是两个特殊点,若二氧化碳不足0.5mol,则固体产物为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当二氧化碳的量在0.5mol至1mol之间时,固体产物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二氧化碳的量大于1mol时,固体产物只有碳酸氢钠。
4.直观导入法。通过模型、实验等直观教具导入新课,能够增强授课的直观性,易于学生理解和消化新知识,集中学生注意力,还能加深印象。例如,以盐类水解为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观察化学现象,理解化学本质,教师课前准备三支试管,分别装有少量硫化钠、氯化铵、醋酸钠晶体,然后分别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待晶体充分溶解后,让一个学生用PH试纸测定各个溶液的PH值,测定后会发现,醋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铵溶液呈酸性,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此时让学生思考,三种盐类都含有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为什么它们的溶液会呈现出不同的酸碱性呢,以下给大家讲解“盐类的水解”,这样就顺利地导入了新知识。
良好的课堂教学导入技巧能很好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思考,有效地衔接知识点,提高课堂效率。形式多样的课堂导入法使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引人入胜,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