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油画一直以来广受人们喜爱的一种美术作品。在本文中通过阐述油画的源流,油画的特点以及其表现技法,旨在让大家对油画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油画;特点;表现技法
油画是人类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它以独具的魅力使得人类的视觉和精神世界大大丰富,也使人们的艺术审美与思想境界获得巨大的启迪。油画在再现自然美以及理想美、形式美的探索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审美境界。
一、油画的源流
十五世纪以前,欧洲流行蛋彩画,这种绘画可以说是油画的前身。后来,一名尼德兰画家扬·凡·艾克(Jan Van Eyck),(1385年-1441年)的画家创造性的不断的改良了绘画的材料并将这种画作不断的发扬光大,由于他对油画的特殊贡献被誉为了“油画之父”。在近代,油画通过亚麻籽油来调和颜料,这种颜料变干后也不会变色,而且可以让画家画出更加形象逼真、立体感强且色彩艳丽的画作,因此很多画家就在经过处理的布或者画板上进行绘画。逐渐油画在西方绘画史当中成为了一种主体的绘画方式,现存的绘画作品中,以油画居多。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在十九世纪之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在很多新兴的材料运用到了油画领域,比如油漆和丙烯颜料等等。
二、油画的特点
(一)油画是油质颜料的色彩造型,油画颜料黏稠,覆盖力强,品色繁多。
(二)油画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油画适宜在平面上创造一个“立体空间”,表现出感受世界的视觉感受。
(三)油画是光和色的技术,在表现质感、晾量感、空间感方面是任何画中不能匹敌的。油画是用颜色去表现对象的,它以颜色的三属性与色性来表现绘画对象的色彩关系。
(四)油画的技巧多样,有厚涂法、薄贴法、点彩法、渲染法等,有的手法细腻不见笔触,有的手法粗犷色彩斑斓。
(五)油画覆盖力强,为了追求视觉上的和谐,其表现层次的方法一般是从暗颜色开始作画,接着用中间颜色去压暗颜色,然后用浅颜色去压中间颜色,最后用最亮的颜色去压浅颜色,所以油画的亮色常常画的最为厚重。
油画颜料厚堆的功能和极强的可塑性是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它的这种特性使油画在观感上产生出能与人们思想情感共振的节奏与力度。在运笔的作用下,塑造不单是完成造型的任务,而且也对画面的肌理效果产生着直接的影响。真正谓之美的肌理是那些能表达画面的韵律及艺术家的情感的、具有高度和谐秩序的肌理。油画能将精神之气贯穿于整个画面和观者的内心。
三、油画的相关表现技法
(一)透明覆色法
这种方法中不加白色而只是被调色油稀释的颜料进行多层次描绘。必须在每一层干透后进行下一层上色,由于每层的颜色都较稀薄,下层的颜色能隐约透露出来,与上层的颜色形成变化微妙的色调。例如在深红的色层上涂罩稳重的蓝色,就会产生蓝中透紫即冷中寓暖的丰富效果,这往往是调色板上无法调出的色调。这种画法适于表现物象的质感和厚实感,尤其能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人物肌肤细腻的色彩变化,令人感到肌肤表皮之下流动着血液。它的缺点是色域较窄,制作过程工细,完成作品的时间长,不易于表达画家即时的艺术创作情感。
(二)不透明覆色法
也称多层次着色法,作画时先用单色画出形体大貌,然后用颜色多层次塑造,暗部往往画得较薄,中间调子和亮部则层层厚涂,或盖或留,形成色块对比。由于厚薄不一,显出色彩的丰富韵意与肌理。透明与不透明两种画法没有严格的区别,画家经常在一幅 油画画作中综合运用。表现处在暗部或阴影中的物象时,用透明覆色法可以产生稳定、深邃的体积感和空间感;不透明覆色法则易于塑造处在暗部以外的形体,增加画面色彩的饱和度。
(三)不透明着色法
也称为直接着色法,即在画布上画出物象形体轮廓后,凭借对物象的色彩感觉或对画面色彩的构思铺设颜色,基本上一次画完,不正确的部位用画刀刮去后继续上色调整。这种画法中每笔所蘸的颜料比较浓厚,色彩饱和度高,笔触也较清晰,易于表达作画时的生动感受。19世纪中叶后的许多画家较多采用这种画法。为使一次着色后达到色层饱满的效果,必须讲究笔势的运用即涂法,常用的涂法分为平涂、散涂和厚涂。平涂就是用单向的力度、均匀的笔势涂绘成大面积色彩,适于在平稳、安定的构图中塑造静态的形体;散涂指的是依据所画形体的自然转折趋势运笔,笔触比较松散、灵活;厚涂则是全幅或局部地厚堆颜料,有的形成高达数毫米的色层或色块,使颜料表现出质地的趣味,形象也得到强化。
四、小 结
一直以来,绘画都是人们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人类艺术的重要分支,油画作为绘画的重要分支,蕴含着人类久远的历史和丰厚的传统内涵。了解油画的源流、特点和表现技法,能让我们能懂得如何更好的去欣赏油画,去探寻油画中所承载的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 王茜.论油画技法与情感表现[J]. 文学界(理论版). 2012(01).
[2] 赵凌宇.古典主义油画色彩特点及其表现技法解析[J]. 美术教育研究. 2013(21).
[3] 丁锐.论西方油画色彩的艺术特点[J]. 大舞台. 2014(08).
【关键词】油画;特点;表现技法
油画是人类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它以独具的魅力使得人类的视觉和精神世界大大丰富,也使人们的艺术审美与思想境界获得巨大的启迪。油画在再现自然美以及理想美、形式美的探索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审美境界。
一、油画的源流
十五世纪以前,欧洲流行蛋彩画,这种绘画可以说是油画的前身。后来,一名尼德兰画家扬·凡·艾克(Jan Van Eyck),(1385年-1441年)的画家创造性的不断的改良了绘画的材料并将这种画作不断的发扬光大,由于他对油画的特殊贡献被誉为了“油画之父”。在近代,油画通过亚麻籽油来调和颜料,这种颜料变干后也不会变色,而且可以让画家画出更加形象逼真、立体感强且色彩艳丽的画作,因此很多画家就在经过处理的布或者画板上进行绘画。逐渐油画在西方绘画史当中成为了一种主体的绘画方式,现存的绘画作品中,以油画居多。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在十九世纪之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在很多新兴的材料运用到了油画领域,比如油漆和丙烯颜料等等。
二、油画的特点
(一)油画是油质颜料的色彩造型,油画颜料黏稠,覆盖力强,品色繁多。
(二)油画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油画适宜在平面上创造一个“立体空间”,表现出感受世界的视觉感受。
(三)油画是光和色的技术,在表现质感、晾量感、空间感方面是任何画中不能匹敌的。油画是用颜色去表现对象的,它以颜色的三属性与色性来表现绘画对象的色彩关系。
(四)油画的技巧多样,有厚涂法、薄贴法、点彩法、渲染法等,有的手法细腻不见笔触,有的手法粗犷色彩斑斓。
(五)油画覆盖力强,为了追求视觉上的和谐,其表现层次的方法一般是从暗颜色开始作画,接着用中间颜色去压暗颜色,然后用浅颜色去压中间颜色,最后用最亮的颜色去压浅颜色,所以油画的亮色常常画的最为厚重。
油画颜料厚堆的功能和极强的可塑性是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它的这种特性使油画在观感上产生出能与人们思想情感共振的节奏与力度。在运笔的作用下,塑造不单是完成造型的任务,而且也对画面的肌理效果产生着直接的影响。真正谓之美的肌理是那些能表达画面的韵律及艺术家的情感的、具有高度和谐秩序的肌理。油画能将精神之气贯穿于整个画面和观者的内心。
三、油画的相关表现技法
(一)透明覆色法
这种方法中不加白色而只是被调色油稀释的颜料进行多层次描绘。必须在每一层干透后进行下一层上色,由于每层的颜色都较稀薄,下层的颜色能隐约透露出来,与上层的颜色形成变化微妙的色调。例如在深红的色层上涂罩稳重的蓝色,就会产生蓝中透紫即冷中寓暖的丰富效果,这往往是调色板上无法调出的色调。这种画法适于表现物象的质感和厚实感,尤其能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人物肌肤细腻的色彩变化,令人感到肌肤表皮之下流动着血液。它的缺点是色域较窄,制作过程工细,完成作品的时间长,不易于表达画家即时的艺术创作情感。
(二)不透明覆色法
也称多层次着色法,作画时先用单色画出形体大貌,然后用颜色多层次塑造,暗部往往画得较薄,中间调子和亮部则层层厚涂,或盖或留,形成色块对比。由于厚薄不一,显出色彩的丰富韵意与肌理。透明与不透明两种画法没有严格的区别,画家经常在一幅 油画画作中综合运用。表现处在暗部或阴影中的物象时,用透明覆色法可以产生稳定、深邃的体积感和空间感;不透明覆色法则易于塑造处在暗部以外的形体,增加画面色彩的饱和度。
(三)不透明着色法
也称为直接着色法,即在画布上画出物象形体轮廓后,凭借对物象的色彩感觉或对画面色彩的构思铺设颜色,基本上一次画完,不正确的部位用画刀刮去后继续上色调整。这种画法中每笔所蘸的颜料比较浓厚,色彩饱和度高,笔触也较清晰,易于表达作画时的生动感受。19世纪中叶后的许多画家较多采用这种画法。为使一次着色后达到色层饱满的效果,必须讲究笔势的运用即涂法,常用的涂法分为平涂、散涂和厚涂。平涂就是用单向的力度、均匀的笔势涂绘成大面积色彩,适于在平稳、安定的构图中塑造静态的形体;散涂指的是依据所画形体的自然转折趋势运笔,笔触比较松散、灵活;厚涂则是全幅或局部地厚堆颜料,有的形成高达数毫米的色层或色块,使颜料表现出质地的趣味,形象也得到强化。
四、小 结
一直以来,绘画都是人们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人类艺术的重要分支,油画作为绘画的重要分支,蕴含着人类久远的历史和丰厚的传统内涵。了解油画的源流、特点和表现技法,能让我们能懂得如何更好的去欣赏油画,去探寻油画中所承载的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 王茜.论油画技法与情感表现[J]. 文学界(理论版). 2012(01).
[2] 赵凌宇.古典主义油画色彩特点及其表现技法解析[J]. 美术教育研究. 2013(21).
[3] 丁锐.论西方油画色彩的艺术特点[J]. 大舞台.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