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艺术的精神迹化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H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审美表征。它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呈现出华夏审美人格心灵世界,并以其特立独行、源远流长而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地位。
  中国书法是中国美学的灵魂。意趣超迈的书法表现出中国艺术最潇洒、最灵动的自由精神,展示出历代书家空灵的艺术趣味和精神人格价值。正是书法艺术这一独特的精神魅力,使之在众多的东方艺术门类中,成为最集中、最精妙地体现了东方人精神追求的东方艺术。
  书法线条之美在于用笔用墨。笔意墨象使中国书法成为一种精神形式,一种“意向性”结构。可以说,书法作为时空拓展的精神迹化的踪迹,是由笔势、笔意、墨法和心性共同完成的。
  笔意墨象之美是书家情感哲思之意与线条运动之象的统一,是书家在线条中融入情绪意态而形成的独具个体性格的书法线条符号意象。这种统一不是在心中之意和象的整合上,而是心中之意物化在外在的线条流动上,即经线条艺术媒介化了的艺术意象,或物态化了的书法艺术体验。
  笔意墨象使书法线条随时间展开而构成空间形式,又使人于空间形式中体悟到时间的流动。这种时空的转换使点画线条、结字排列和章法布局产生了无穷的变化,呈现出种种审美意趣,使书法超越了单纯字形,而成为具备筋骨、血肉、刚柔、神情的生命意象。
  笔意墨象将意味融注在形式之内而造就出书法的力势、节奏、气质、韵味。这是一种在书法线条的轻重疾涩、虚实强弱、转换顿挫,节奏韵律中融入书家天趣神韵、个性情意的“人法双忘”的境界,一种在线条点画之“形”中,渗入书家精神、悲喜等审美意向性的“以意造象”、“因象寄意”的过程。笔墨意象融万象为意,从意中悟出万象的特征,使书法从汉字的符号规定性中解放出来,以点线运动在二维空间中造成具有立体笔墨韵味的三维性视觉形象,并在情感的氤氲中,以心性灵气的“意志”之维,叠加在三维视觉形象之上,而形成抒情写意艺术时空的四维空间。笔意墨象并不玄奥,它呈现在线条疾涩、墨色枯润之中,呈现在“如绵裹针”、“渴骥奔泉”中,表现在“颜筋柳骨”和“铁画银钩”中。这种书法风神美的呈现呼唤着人性的回答和审美心态对应──审美“对话”、艺术“品味”和“心觉意含”。
  笔意墨象产生审美意味之美,这是书法由实用性向艺术性转化的节点。它主要由笔意和书家心性所构成。笔意指书法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书家在意匠经营和笔划运转间所表现出的神态意趣和风格工力,集中体现出书家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成功的书法作品是书法家“心手达情,书不妄想”的结晶。书法家并不拘泥用笔,死拟间架,而是变化多端,巧存心意。字、行、幅各个部分互相对比照应,形成一个多样统一、和谐优美的整体。欣赏者能够从墨迹线条的变化中,充分领悟书家内在的思想感情,从书法作品丰富的精神内涵中把握书意,感觉到一种激动、鼓舞的力量,这是书法欣赏中由形悟意的审美与一般由形知义的认字的本质区别。
  笔意是生成书法独特气韵意味的关键,而“笔断意连”是其根本的审美要求,“心手达情”是书法艺术魅力得以呈现的创作形式。笔断意连指书法艺术作品中点划虽断而笔势承续的整体势态。草书如果只有相连的笔道而无顿挫劲健的笔划,便显不出苍雄轩昂,而成为春蚓秋蛇之扭结;楷书如果仅有笔划顿挫,无顾盼灵动的体势,就不能表现奕奕神采,而像“算子”一样呆板。在一字之中,“笔断”使线条起止有变,“意连”使结字启承分明,相互照应谨严,气贯不断,方可呈现韵律美和意境美。“心手达情”表明书法是一门关于道、心的艺术。书法不仅是“法”,而且是“道”。虞世南《笔髓论》云:“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中国书法贵写心性,是一门泄导彰显心灵情思和自然呈现精神襟怀的艺术,故有“书道妙在写情性”(包世臣)之说。
  墨象是书法审美的重要内容。线源于道,墨生于气。笔中有墨,墨中有笔。以笔纵线,妙在以线达情,用墨取象,妙在墨盈摄气。书法尤重墨的审美韵味。笔意墨象为上的观念是老庄美学“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思想的体现。在书法世界里,用墨已不仅仅是一种技艺,而成为一种书境,一种人生意趣高下的投射。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以一墨之色,蕴万象之本。这种计白当黑,以少总多的美学观,强调虚静待物,遗形取神,“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用来从墨色之中睹玄冥之道。
  中国书家以笔墨肇其天机,并不以书法去模拟世间万象,而是返朴归真,寓巧于朴,以通天尽人之笔把捉生命深意,以草草逸笔将极简洁又极富包孕性地线条墨痕布于无边的虚白里,让人驰骋遐想,感到用墨实是吐纳大气。迷离苍茫的墨气,破纸而出,创化出一片生机玄妙的氛围。墨法生墨象实为书法之大要:化实为虚,以呈现吐纳宇宙之气;走笔成韵,以臻达意冥玄化之境。
  墨象墨韵构成书法作品的鲜活生命。书法讲求筋骨血肉的完满,水墨就是字的血肉。只有水墨调和,墨彩绚烂,才能达到筋遒骨劲、“血浓”“肉莹”的审美要求。枯湿淡浓,知白守黑是墨气氤氲的关键。润可取妍,燥可取险,润燥相杂,才能显出笔墨流润的气韵美。欧阳询说:“墨淡则伤神彩,浓必滞锋毫。肥则为钝。瘦则露骨。”(《八诀》)书法本于笔而成于墨,用笔稳实则墨色凝聚,用笔轻飘则墨色浮泛。浓墨渴笔,水晕墨彰,都能显示出书法作品郁勃生命的显现;而墨色清散,墨气袅然,是书法作品虚实相生终归于大化的写照。墨实处为万物所生息,空白处任灵气之往来。
  唯道集虚,体用不二,这构成中国书法家的生命哲学情调和艺术意境的内核。
  可以说,中国书法,以线的飞动,墨的润华,心手相合,抒情写意,划出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精神轨迹。依这一轨迹而行,可窥其文化生命的幽渺之境。中国书法是人生境界和生命活力的迹化,是最具东方哲学意味的艺术。在全球化文化转型时期,中国书法必将焕发新的光彩。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有句老话“先入为主”,所以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生活常规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常规教育既是幼儿从家庭进入集体生活的第一“必修课”,也是教师做好课堂管理的“基本功”。 小班是幼儿踏入集体生活的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生活习惯;培养  我们要孩子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从孩子的一日生活做起,从细节做起。在提倡
期刊
【摘 要】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是指以“能力本位”为指导理论,将理论教学与实操技能训练的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 将教学内容按培养能力型人才要求科学地划分为若干个可以有机的搭配和组合的模块,并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培养对象选择不同的模块内容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本文从机械专业的角度来探究这一教学法的可行性和实施步骤,提出一套与之相配合的课程体系和模块化课程设置。  【关键词】中职;一体化模块式;机械制造;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对教育事业也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在初级教学阶段,其教学质量直接决定着学生日后的工作学习。近年来,幼小衔接问题逐步凸显,引起了社会教育人士的重视。幼小衔接问题指幼儿园与小学教学阶段的衔接工作,在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在幼儿园与小学教学衔接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地的成效,有力的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不能否认我国在幼儿园与小学教学衔
期刊
【摘 要】我园地处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物产丰富,有着丰富的盐资源,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井矿盐田,全国精制盐生产基地,盐产品种类繁多,被命名为“中国岩盐之都”。盐不仅能食用,还具有清洁、美容、医用等功能,那么如何利用好这一自然资源呢?我园遵循《纲要》和《指南》 的精神,对家乡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深入挖掘其教育价值,努力做到将自然资源与课程、环境创设、教学手段的有机整合,使这一家乡资源在幼
期刊
【摘 要】从20世纪80年代起,学前教育就开始意识到“多元整合”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开展“整合”课程也成为了学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纲要》中明确指出:“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在多元整合教育模式中,“多元”意指教育活动内容在来源上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而“整合”意指教育活动内容在结构上的综合性、完整性和融合性,最终达成目标上的
期刊
【摘 要】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之下,人们一直以来更为关注的是城市居民的生活饮用水问题,忽视了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农村居民的生活饮用水的安全。本文主要从关注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必要性,通过对武汉市江夏区卫东村居民的生活饮用水质量的实地调查研究,分析农村饮用水出现安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 城乡一体化 饮用水  一.
期刊
【摘 要】幼儿园阶段是人生重要的教育阶段,对儿童之后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幼儿体育游戏的设计和组织,不仅要求趣味性还要有教育性,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简要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幼儿;体育游戏;设计  体育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体育活动,可以有效的提高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综合素质,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并且也能够加强儿童的情感体验,促进幼儿阶段的儿童全面的发展身心健康。幼儿园阶段是人生重要的启蒙阶段
期刊
【摘 要】山西是煤矿大省,但是水资源在山西也相当的缺乏,再加上长期的煤矿开采已经造成含水层的变化,也对地下水造成影响,因此造成水资源的缺乏更加严重,对人民生产生活带来许多的影响,本文选取山西省长治县为研究对象,进行煤矿开采对含水层影响与破坏的研究。  【关键词】煤矿开采了;含水层;地下水;影响;破坏  一、长治县煤矿地貌  本次研究长治县的煤矿开采区是位于太行山脉的中段偏西处,在长治盆地的西北部。
期刊
【摘 要】历史文学本身就是一门涵盖众多信息且博大精深的学科,而人们通过对历史文学的有效理解就会对历史有一个更深的认知和领悟,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社会工作对于审美的意识和水平。而当代文化不仅包含了传统文学的诗歌、散文等,还包含了全新实施的诗歌以及电影等,而当代文化的发展,使得不少人扭曲了历史的事实,导致社会公众认知错误的出现,因此也就给历史文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文章对当代文化发展对历史文学的影响进行
期刊
【摘 要】纳博科夫是近现代俄罗斯著名的小说家,越界界是渗透在纳博科夫几乎所有文学创作中的独特现象。纳博科夫越界的想象,绝不仅仅局限于地理疆界意义上的跨越,更多的是表现在不同维度和层面上的交叉融合,具体来说分别有此岸与彼岸的越界、时间与空间的越界、文学与其他学科的越界、文本空间与记忆空间的越界、俄语与英语语言文化的越界。  【关键词】纳博科夫;越界;想象  在此岸与彼岸的越界中,纳博科夫将作家的创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