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场所设计的意境营造与工程伦理教育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oy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现代办公场所为主体,对其伦理意境营造及伦理教育进行分析,借鉴古代哲学中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自然观使其体现出人与自然的联系,创造自然之崇尚的古朴意境。并加以工程伦理教育的探讨使其人文要素得以完善。
  【关键词】办公场所 意境 伦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253-02
  一、现状分析
  在科技与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办公场所成为人们在生活中除了家之外最为重要的空间。传统的办公场所设计已然满足不了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以及人们的身心需求。重视节能、减排、回收再利用这些现在说来的潮流趋势,使得办公场所的设计趋于单一的节能方向却对人们热爱自然的本性予以忽视,对办公场所所能体现的伦理的本质进行系统考虑的较少。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的日常生活常常奔波于家庭、地铁、办公室这样三点一线的有限空间之中,快节奏的生活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人们几乎切断了与自然的联系,不仅与人类热爱自然的天性背道而驰,而且长期如此人们的身体也会不太适应。由此,人们开始从传统的办公空间的禁锢中走出来,融入古朴自然的意境。
  营造有自然意境的办公氛围不仅可以转移和改变办公人员的精神情绪还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团队的归属感和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引入自然元素可以达到经济、环保、健康三者之间的共赢。汤川秀树认为:“人和自然具有潜在的一致性,人的‘幸福’依赖于大自然,包括物质生存环境和精神生存环境。[]”大量的数据显示,自然意境可以让人放松减轻压力,提高工作热情,使工作效率提高。而在营造其意境时所能体现的伦理教育也同样值得我们探讨。
  二、意境的营造
  跟随古代哲学中的设计关系,“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自然观渗透在所有文化之中,使人们无形中形成了一份自然情结的情愫扎根于心底。东方重“自然物生命本质的表现”老子提出了“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为而无不为”等命题,将古代思想映入到这个大本大原的境地,老子的“无为说”对万物之质和自然因果关系作出了阐释。
  1.无为之大美
  老子对形式美持否定态度,提出“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强调无为是一种为,无味是一种味,而且是最高境界的味,这对后世在自然审美方面有重要影响,现代东方设计文化回归自然,人们开始钟爱自然本身的肌理、纹路与色彩。这与老子所倡导的“无为”,进而追慕自然有着不可否认的联系。
  《考工记》总结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第一次提出了朴素的工艺观,明确提出了一种注重内在统一、顺应大局、与自然相融合的设计思想。庄子主张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然,尊重自然,主张从物性出发,以物观物,平等地对待世间万物,物尽其用而不浪费。
  天地万物自然有序,人与自然同构的“天人合一”设计理念长期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使我们自古以来有着崇尚自然的情结。天地万物本是一体,人类在活动时应顺应自然,创造天时、地利、人和的至善环境。无为的思想观念并不是完全顺从事物的发展方向,在办公空间的意境营造中以有形驾驭无形,“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对自然的景观加以利用改造。
  2.自然之崇尚
  自然之崇尚主张走向自然,回归自然,要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中去体认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主要体现了易经的白贲思想和道家的不事雕琢学说。《易经》是儒家经典,包含了宝贵的美学思想,如其中的“白贲”思想所蕴含的平淡美、本色美对中国自然美学思想具有很深影响,是人们对返璞归真的自然美迷恋与追求的深层理论基础,是东方自然情结的一个重要内涵。宗白华先生总结白贲的境界:“质地本身放光,刚健,笃实,辉光,绚烂至极又复归于平淡,才是真正的美。”《庄子·天道》篇说:“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便是对老子“见素抱朴”之美的最好解释。道家认为不经雕琢、自然而然才是美,强调天地万物自然本质的美和天然形态的美,反对刻意雕琢的“美”。
  三、意境营造中工程伦理教育的强化与引导
  在办公场所设计中不论在伦理上进行思考,还是从道德的立场上进行分析都可以提高工程师们的责任意识。在这一特定的场所中进行伦理教育的强化和引导就需要我们在高校普遍开展环境伦理的教育,还需要增强环境道德意识和提高环境伦理修养。培养工程师们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使道德和伦理准则惠及其所应用的项目中。不论那一种工程,工程师们一旦缺乏环境道德修养就会产生各种难以想象的后果,如果对因其工程破坏的环境置之不理,长此下去必然是会使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制约,这样一来就要求工程师能够树立兼预防性和关护性于一体的责任意识。结合“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一自然观去树立环境道德教育,是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点,开创适合工程师环境伦理教育的方式并此增強他们的环境责任感,才能培养出具备环境责任意识的工程师。同时,工程伦理教育这也不能只局限于某一中工程师的范围,我们还需要尽可能的扩展到以后从事这一职业的学生团体中去。强化工程师对环境的伦理责任,即要求把环境作为道德关爱的客体,还需要把环境伦理内化在他们自身的道德内心深处。就如对办公场所的意境营造,应该以人为本,才能全面体现时代的精神。
  四、意境营造中工程伦理教育的启示
  人类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对立统一体。人类的生产活动作用于环境,会对环境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使环境质量恶化。伴随社会的发展,以办公场所这类越来越多的公共区域为例,工程活动是具复杂性的,其技术的误用和滥用已经在造成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同时也影响着人类的生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对于环境质量迅速恶化的事实,要求工程师们需要寻找一种适宜的能够优化环境的模式。同时在社会环境中工程师的角色既是利用者、破坏者,还是保护者。   规律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就现在来说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是有限的,在我们改造环境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造成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当今社会就如同当代的办公场所设计一样过分注重的是效益,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工程师门需要保护环境的想法是相得益彰的。当今法规还不够健全、评价体系也不够完善,一些工程活动固有的不确定性和一些其他的原因使得人类面临的许多风险不可避免的是出自工程活动中,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全球科技结合工程资源,能够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才能去改变现状。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工程师门就现在来说对于科学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并不总是能产生有利于人的正效用;反而会不经意致使了更恶劣的环境问题,导致直接危害了人类的安全,颠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关系,倘若我们不对其反思不扭转这种科学技术运用中的严重偏颇人类社会前景是令人堪忧的。
  人类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发展的。重视工程伦理教育是需要放在首位的,只有对这些既是破坏环境最直接的人加以自身意识的强化才能更根本的体会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当今社会大发展更加快速且便捷,技术日益增进,就如同身处办公场所的人一样,如果我们只着眼发展看不到持续的后果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加严峻的问题。人类只有在利用自然的同时要与自然协同进化、协调发展,人类社会才有更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英]格雷姆·布鲁克, 莎莉·斯通著.燕文姝译.形势与结构[M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日]黑川纪章,覃力等译.新共生思想[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7
  [3]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湖南.湖南科技出版社,2009.6
  [4]周苏宁.园趣[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5.
  [5]李栋华.静谧而空灵的办公空间[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3.
  [6] 徐磊青,楊公侠编著.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7] [美]泽林斯基著,黄慧文译.新型办公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7
  [8]张梁.“天人合一”与中国园林的境界[J].山西建筑,2003,3.
  [9] 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
  [10] 葛拉芙·可兰编著,胡弘才等译.办公空间经典集[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11] 俞坚.理想的办公空间[J].建筑与文化,2004.
  [12] 赵永勃.办公空间环境行为研究[J].工程与设计.2005 年第 12 期.
  [13] 托马斯·阿诺尔德.办公大楼设计手册[M].王小兰译.大连:大连理工出版社,2005年 5 月第一版.
  [14] 颜红影,王柔.人性化办公空间组织形式研究[J].江苏建筑,2007 年第 3 期.
  [15] 弗朗西斯科·阿森西奥·切沃.办公空间设计[M].深圳市创富实业有限公司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16]卡斯腾·哈里斯 建筑的伦理功能[M]申嘉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1.1
  [17]殷瑞钰、李伯聪 工程哲学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8]王露.我国工程师伦理理论与实践初探[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 2008 .
其他文献
【摘要】部编版初中历史新教材已经在我国七年级和八年級的历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基于此,为了更好地应对新教材的变化并采取更好的教学策略加以应对,本文从部编版初中历史新教材相较于旧版教材所出现的更注重历史发展脉络和更加与时俱进等内容为出发角度,对面对教材变化应当采取的教学策略做出了研究,并进行了相应的阐释和说明。  【关键词】部编版 初中历史 新教材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
期刊
【摘要】移动学习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对移动学习的研究随着移动学习层次而不断变化加深,当前移动学习研究存在着学习资源与平台缺乏评价体系、学习者的行为无法跟踪、动态评价难以实行等诸多问题。本文分析移动学习评价研究现状,基于Kaufman绩效模型,提出移动学习评价方案。  【关键词】移动学习 绩效评价 Kaufman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
期刊
【摘要】随着世界发展的多元化,时代的不断创新与进步,社会逐渐重视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进行,以提升儿童的学习力、创造力及想象力。幼儿都具有爱游戏的天性,科学教育游戏自然不能由此偏斜。但是,目前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教师关注结果多于过程,并不能从儿童天性出发进行科学教育游戏的思考。在本文中,就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在儿童中的发展及对儿童的重要性,并从教师应当从烘托游戏氛围,创造教育游戏环境,并让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也必须相应的进行调整,响应国家号召,推进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教学,对于教材的内容不再是简单的复述,而是教师通过自己的话来表达想法,开展丰富的课内课外活动,促进教师与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语文是一门感情丰富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认知能力,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帮助学生塑造性格,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提高眼界,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期刊
【摘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一门侧重实践能力培养的新兴专业。因此,该专业下设置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也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应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材使用上进行改革,改变以往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建构新的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模式,以更好地为实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关键词】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材使用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摘要】陶艺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其制作工艺精湛。自由的形态美是陶艺的主要艺术特征。随着创新创业教育迅速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学校的首要任务。因此,现代陶艺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教学目标、开发多种实践教学方式、提高学生陶艺文化专业知识、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创新创业 现代陶艺 教学  【Abstr
期刊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的优化与调整,在于转变传统教学思维,以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构建开放式多元化语文课堂。本文立足新课改下初中语文的教学现状,从践行“生本”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式教学等方面,具体阐述了初中语文课堂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核心素养 培养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0
期刊
【摘要】语文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打好基础,掌握好基础知识十分重要,而课堂的提问使得同学们能够更加融入课堂,有效的提问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在小学课堂中提高有效提问的效率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根据当代学生特点,对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 有效提问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程度的不断加深,从前的传统教学方式有其自身条件限制,不能够适应新时期教学的发展,已经逐渐被替代。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小组学习的教学方法逐渐被广泛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通过运用小组学习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升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强化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小组学习的探讨,旨在提升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效
期刊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微信公众平台得以推广与发展,并被积极地应用于高校图书馆的新媒体服务当中。本文简要介绍微信公众平台,对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大体内容与优势进行了概述,较为详细的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特点,简单涉及当前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图书馆新媒体服务的主要模式和存在的问题,重点提出深化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的有效措施,以供相关人士参考借鉴。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