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陪人度过的岁月

来源 :读者·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lx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送来一袋在自家楼顶种的蔬菜,有丝瓜、茄子和苦瓜。做午饭时我准备炒盘丝瓜,削丝瓜皮时突然想起,父亲以前常用丝瓜皮摊蛋饼,味道清香。
  丝瓜皮味甘,性凉,于是我把削下准备扔掉的丝瓜皮洗净切碎,加入蛋液,摊出的蛋饼是熟悉的味道—父亲手艺的味道。
  事实上,在父亲手上少有被浪费的食材。有这种“变废为宝”手艺的还有我大姨。家族里,她的命运最为坎坷。年轻时丈夫病逝,守寡的她独自拉扯3岁的女儿;再嫁后遇人不淑,又有了个儿子,却仍是独自拉扯;女儿长大结婚后又患病,离异后带幼女与大姨同住,一家子全靠大姨支撑。退休后,大姨做了好几份钟点工,还去餐馆打工,节假日最繁忙时每每要忙到深夜。
  母亲常与她通电话,两人聊的最多的是些市井日常,譬如大姨告诉她哪里的超市打折,哪里的新店搞促销,或是碰上乡民挑来的胡鸭,买了两只,分给母亲一只。这种胡鸭瘦肉多,最宜煲汤。
  我曾以大姨为原型写过一部中篇小说《征婚》:
  “在刘美琴手里,柚子皮、橘子皮、大蒜须、芹菜叶子、豌豆皮……这些没用的边角料,都可以做成菜,而且这些菜绝不会将就、凑合,出锅后色泽鲜艳,滋味饱满,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这是什么?是天分!刘美琴把菜挑挑洗洗,该煎的煎,该卤的卤,满是油污的狭小厨房里升腾起一股子暖心暖肺的香气。”


  大姨做钟点工,其中一份工作是给一家旅游公司烧午饭。公司的人都夸大姨手艺好,这让大姨很高兴。她有时会做点小菜,泡萝卜皮、豆豉大蒜须……这些用边角料制作的美食很受欢迎,虽然这些家常菜似乎上不得台面。
  大姨在那家公司烧了几年午饭,有亲戚让大姨向对方提出涨点工资,大姨一直没提。公司的人待她不错,有一回她遇上难事,公司领导主动帮忙解决。大伙儿对她的手艺也很肯定,有次公司请客,让大姨烧了一桌菜,大家吃得很高兴,客人直夸大姨手艺好。这些对大姨来说,比工资更值钱。
  大姨烧的都是家常菜、时令菜,她的“买菜经”就是蔬菜自然成熟、大量上市时,价钱最便宜,味道也最好,那些反季节的菜没法比。
  “立秋栽葱,白露栽蒜。”“头伏芝麻二伏粟,三伏正好种萝卜。”这些有关种植的民谚和大姨的“买菜经”说的是同一个道理—什么季节吃什么,不到季节甭心急。
  端午节前,家里的钟点工打电话给我,说她包了些粽子给我送来。我拿了些水果去院外等她,这时旁边小发廊的女店主和一位大妈从店内出来,边走边你推我让着说:“不是什么值钱东西,自己晒的,大家尝尝。”女店主把一包东西往大妈手中塞。“老吃你的怎么好意思!”“什么话,几把豆角干又不值钱!”最终,大妈收下豆角干,结束了推让,两人笑着道别。
  钟点工也来了,递来的一袋粽子尚有余温,是她下午抽空包的。正是晚饭时间,回家后我剥开一个吃,小小的粽子缀一颗红枣,颇有滋味。
  几把豆角干,几个粽子,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好意与温情啊!心下正喟叹,父亲来电话,说大姨包了些小肉粽,明天给我拿些过来。


  我刚上班那会儿,单位离大姨家近,中午常带点卤菜去蹭饭。大姨的日子不宽裕,但家里餐桌从不清寒,无关食材,是大姨的手法赋予了食材不一样的风味,哪怕一碟腌西瓜皮也五味俱全,毫不简陋。
  纵是把老芥菜,在大姨手下也会焕发出另一种活力—烧开的盐水泡两三日,切碎同肉丁一起炒,下饭下面皆宜。大姨住得离江边近,有时碰见小鱼小虾,就替我父母买些,她自己留些。搁点儿油,用小火把小鱼一条条煎酥,便成了道好菜。
  那些厨房里的坛坛罐罐中,你以为浸渍的只是萝卜缨子和白菜帮子?那里面存的是过日子的热情与传承。一个家庭的掌勺者立于灶头,哪怕最不好的年景,锅内只是最普通的食材,加些韭、葱、蒜或自制酱料,经由一双用心的手,粗瓷碗中等家人归来的饭菜,便是让他们一生难忘的味道。
  贯穿在寻常食物中的经验,仿佛一种坚韧绵长的意志,陪伴人过下去。
  有时,我甚至觉得,正是一日三餐的操持,才使大姨在如此坎坷的命运里挺了下来。她享受买菜还价的乐趣、超市打折的乐趣、新店促销的乐趣,一点点小甜头便化解了生活原本巨大的苦,使之没那么难以下咽。或许,正是渗透在这些食材中的耐心,才使人暂时忘却了日子中的烦恼与困厄。


  有一次,我在中午时分路过一个偏僻小巷。巷中的旧房快要拆迁,有一个女人在门口起锅炒菜,另一个女人在小凳上边择菜边与她闲话。
  “这病也不知啥时能治好。”择菜的女人叹了口气。
  “急不得,会好的。菜做好了我马上送去。”炒菜的女人风风火火。
  我特意放慢脚步,看到那房子门口的煤气灶旁放着一盘豆渣和一碗打好的蛋液。锅内油热,女人滑入蛋液,炒好鸡蛋后倒入豆渣翻炒、调味、撒葱,一盆菜三下五除二出锅。另一个灶头用砂锅炖汤,女人一揭盖—几条不大的鲫鱼炖成乳白的湯。
  香气在秋风中传得老远,驱散了寒意。
  女人麻利的手法让我想起大姨。多年前在她家吃饭,她在狭小的厨房忙碌,有如变戏法般,东一撮西一把,锅中升起热腾腾的香气。这种手法,她还用来把旧窗帘拆了缝成沙发套,沙发套旧了改成椅垫,椅垫坏了扎墩布……如此循环往复,日子里的这些消磨,也可视为一种创造与抚慰吧。
  今日的菜吃完,明日还要买,那么就有理由一趟趟去熟悉的小菜场。虽是四季里吃过许多遍的蔬菜,也还是有乐趣在其中。老王今天进了栀子花,可以炒韭菜;老刘摊上有鱼杂,加点儿香菜、辣椒烩上一盘;老李快收摊时还余下一些茭白,皮相不好看,里头却是嫩白的,早上卖8元一斤,这会儿只要5元一斤,回去加点儿红椒和肉丝能炒一盘。
  大姨与我母亲常聊的就是这些。这些小民之乐,使人在面对原本艰辛的生活时不由添了些力量—我的大姨,正是在流动不歇的熙攘中,在一日三餐的操持里,排解着烦忧,稀释着苦楚,风尘仆仆而又笃定地过下去。
其他文献
1  不要和“烂人烂事”纠缠:  摔进坑里,就不要坐地讨说法了,赶紧拍拍屁股爬起来吧。不平则鸣,很多人遇到不公的事情,第一反应是“讨个说法”。但我总觉得,在“讨个说法”前,多少还是要评估一下“沉没成本”的。人生有限,少在无谓之事上浪费精力。 2  不要太闲:  人一旦太闲,就容易生出一些是非来。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尤其是各式各样的碎片化的时间,尝试以“多线程”的模式同步去做两件事情,不管最终效果如何
期刊
一个老头儿,走在牛后头,和牛一般高。他晴天放牛,雨天也放牛,牛吃草,他砍柴。他跟牛说话,牛只顾吃草,偶尔也“哞”一声,他笑一笑。好像总是出现这样的场景。有年春天,一头老牛不行了,儿子说请人明天来杀了卖肉。他不同意,但也挡不住儿子,他说要让牛再吃一回青草,便赶牛上山了。他跟牛说:“我老了,你也老了,都不中用了。他们想卖你的肉,我拦不住……”他流眼泪,牛的眼睛也湿漉漉的,伸着舌头舔他的手。然后,牛慢慢
期刊
李洱 著  类型:小说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年1月  《石榴树上结樱桃》是一部反映当代农村生活的作品。小说语言生动幽默,各色人物性格鲜明,被誉为“中国乡村社会寓言”。本书荣获首届“华语图书传媒大奖”,根据本作品改编的同名电影入围第34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文城  余華 著  类型:小说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1年3月  写《活着》的余华又回来了!这一回的作品不只在时空上进行
期刊
一  1986年,我出生于湖北的一个小县城。  听我妈说,她怀我的时候老想吃酸的,肚子又尖尖的,爸妈便以为要生儿子,都高兴坏了。我爸来自农村,三代单传,就想要儿子;我妈呢,觉得儿子能顶事,也想要个儿子。两人准备了好多适合男孩的小衣服和小玩具。谁知生完一看,是个女孩,他俩特别失望。  我上小学之前的日子是最快乐的,爸妈虽然偶尔也感慨一下没儿子的遗憾,但家里只要有点儿好吃的、好喝的,他们都会给我。我妈
期刊
在短视频世界里,一些人最真实、最鲜活的烟火日常,却是其他人眼中千姿百态、光怪陆离的世界。孩子的成长、跳广场舞的姿态、骑行路上的风景、过年回家的见闻、与父母相处的温情和矛盾……零零散散的生活片段,构成了绝大多数中国人对生活的记录和表达。  而这些记录中的大多数只是灵光闪现的片段,是随兴所至的表达,是生活本来的样子。但也有一些人,他们乐于持续拍摄自己的生活和所见所闻,独特的主题和内容就像一部连续剧,也
期刊
“人生太閑,则别念窃生”—春天是个让人没办法矜持的季节,于是,我领着两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入山游玩。  小姑娘们是我的忘年交闺密。她们有着残缺的原生家庭,像小兽一样忧郁而又张牙舞爪,戒备、疏离又恐慌。这使我想起女儿小初,她面对陌生人的闯入,会是如何的不安与惶恐?我多希望我的小初快乐安好,永远恣意,永远被包容、被善待。  一路上,我跟小闺密们讲,《山海经》里的许多奇物有神奇的功效,吃了可治心情不好、夫妻
期刊
前些年的某一天,天气开始转热,我担心88岁老母亲的身体状况,打电话关心一下。在响铃十数声之后,母亲接了电话。我问她在哪儿,她说:“我就在这里啊。”声音像是回答来自对面山腰的问话那般嘹亮。我便知道她说的“这里”,是她天天会走走看看的一小块儿溪边旱田—她取名为“天天来”的休息工寮。  1995年,母亲与姑妈短暂地拥有过一大块儿小米田,在栽种一年并喜获丰收后,原田主收回了那原本荒芜的旱田。于是,母亲与姑
期刊
今天和一个很久没见面的朋友聊天,他是北方人,去年研究生毕业去了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工作,现在长居深圳。  他说深圳最近一直在下雨,傍晚时分的云很低,然后拍了照片发给我。我惊讶于那样蓬勃、旖旎、带着几分科幻色彩的天空,真的太漂亮了,就像他给我的感觉一样。  在我心里,这个朋友是特别优秀的人。我不知道别人对于“优秀”怎么定义,在我看来,优秀的核心是有自己的小世界,有生命力,对于自己所做的选择都能够负责任
期刊
回国已经半年了,我还是常常会找出那张照片,静静端详。照片上,一名男子坐在书店的一个角落安静地读书,他上方的墙上挂着狄更斯的肖像画。因为只拍到了背影,我无法判断他翻阅的是什么书籍,也看不出他的具体年龄,只能通过他身上穿的羽绒服推测当时是冬季。  我是在逛巴诺书店时拍摄的这张照片,抓拍的瞬间定格了我对美国书店的最初印象。这趟美国之行,主要目的是考察学习美国出版业的经营模式。学习之余,带着调研的心态,我
期刊
各位读者好,我是本刊美术编辑于沁玉,我忍不住要向大家讲述本期封面图长达半年的艰难陪跑历程!  早在2020年10月,这只鱼鹰就凭借编辑部的一致好评,被大家选定为当年第11期杂志的封面图。可是后来,为了使封面与杂志内容契合,第11期封面需要突出青春主题,第12期封面需要强调乡村主题;之后的2021年1月封面选用了跨年主题,2月封面必然是生肖主题……这只陪跑的鱼鹰只得不断推后。  可是万万没想到,等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