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今日,一些学者呼吁取消国家文科课题项目,我觉得这个想法很值得思考。项目之痛,确乎已经在损伤科研劳动的热情。课题总是“申请大于研究”,主要申请写得好,就等于科学研究好。一个项目,必须通过先期的预算和预计成果来获得资助。且不说在没有进行研究之前,“预期成果”云云只能是一种自说自话的猜测,仅仅繁琐的科研项目申请表单,就是一项值得设立专门课题进行研究的现象。于是,“善于填表”变成了一种能力,有的教师科研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日,一些学者呼吁取消国家文科课题项目,我觉得这个想法很值得思考。项目之痛,确乎已经在损伤科研劳动的热情。课题总是“申请大于研究”,主要申请写得好,就等于科学研究好。一个项目,必须通过先期的预算和预计成果来获得资助。且不说在没有进行研究之前,“预期成果”云云只能是一种自说自话的猜测,仅仅繁琐的科研项目申请表单,就是一项值得设立专门课题进行研究的现象。于是,“善于填表”变成了一种能力,有的教师科研水平有限,成果重复,但是,却可以反复得到资助;同类型课题多次被不同项目资助;其最终研究成果价值的考量却被忽视。
更加荒唐的是,科学项目经费的使用乃是“向财务负责而不是向科学研究负责”。每一个科学研究,都花同一种类型的钱。项目经费也只能用于“物”,而不能用于“人”,人的创造性,被无形中抹杀了。
由课题研究转到科学研究,已是当务之急!
2016年元月于苍梧楼
其他文献
近年来,书刊出版界引入了一种新的出版物概念———“Mook”,即“杂志书”。“Mook”一词来源于“杂志”的英语单词“Magazine”的第一个字母“M”和“书”的英语单词“Book”的最后三个字母“ook”的组合,意译为杂志书,最早起源于日本,1998年经中国台湾传至大陆[1]。形式上多图片少文字,内容上多情感少理论,性质介于杂志和书之间,因而被称之为“Mook”,也有人称之为“墨刻”或“慕客志
在10卷本《童庆炳文集》中,《〈文心雕龙〉三十说》也许是童老师最费心血的一卷。作为一部“龙学”专著,其撰写的时间跨度在童老师所有著作中应该是最长的。从1994年秋童老师给他当年的博士新生开讲《文心雕龙》,到2007年童老师最后一次给博士研究生讲这门课,历时14年之久,一共讲了12遍[1]。这卷文集中的大部分论文就是伴随着这门课程的持续开展而不断撰写的,是童老师讲授和研究《文心雕龙》的结晶。在200
谢林,是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是从康德到黑格尔的重要环节,也是德国浪漫主义美学理论的主要表达者。他上承康德、费希特等人的哲学美学思想,又吸纳了意大利历史哲学家维柯哲学中的历史主义和犹太哲学家斯宾诺莎的实体概念,建构了自己的“同一哲学”,并构拟出自己独树一帜的“先验唯心论”体系和“艺术哲学”系统。 可以说,在德国古典美学和整个西方美学史上,谢林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德国古典美学对中国现
一 就目前浦歌已经发表的作品看,《一嘴泥土》无疑是他最有分量也是最有代表性的。这部24.5万字的长篇小说,像一个小小的断代史,截取了作者人生中的一个短暂的时段,作者细腻耐心事无巨细得到了令人着急的程度,以最大可能的真实性和饱满度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奇异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当代生活画卷。那里展现的生活,因为如此真实可触,故此更加触目惊心。在作者一贯平缓鲜有波澜甚至稍显冗长的叙述节奏中,读者却感到了命运的波
童庆炳老师的《文学创作问题六章》(即《童庆炳文集》第六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以下凡引此书,只随文标注页码)是由我最后把关的,但是否采用这一书名,我当时却颇费踌躇。这本书由六辑内容组成,分别是“创作论”“鉴赏论”“大众文化论”“文学‘终结’论”“文学经典建构论”和“语文建设论”,严格一点说,只有第一辑内容涉及文学创作。但为什么童老师生前把书名定为《文学创作问题六章》呢?因童老师已经作古
今年春节,从《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到“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不同职业、阶层的人围绕“故乡”这个主题开展了深入、广泛的讨论,涉及婚姻、养老、教育等诸多方面。“返乡记”作者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在农村出生、成长,在城市求学、工作,只在春节等特殊的节日才回到农村,因此他们都属于“乡城流动人口”。这是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5)》显示,中国流动人口已达到
2016年夏天的风景 2016年的夏天,中国儿童文学出现了一道新的风景,毛毛头梅思繁出版了一本书《爸爸的故事》———也许,这并不是风景,风景是她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一对父女作家,而且这对父女作家相互呼应、相得益彰。这一组合,堪称完美。他们互相用很有品质的文字,照亮了对方。梅思繁的出现,让难以产生话题的儿童文学,在这一年的夏天,有了新的话题。也许这一话题,并不只属于这一年的夏天,而属于未来,属于长
大陆学者对夏氏兄弟的兴趣和了解多源于夏志清的名作《中国现代小说史》。在《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卷二)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关于《中国现代小说史》写作过程的信息,这对《小说史》的读者和研究者而言,自有其特殊的价值。 1951年6月8日夏志清向哥哥报告好消息,他终于得到耶鲁教授饶大卫的聘用,研究中国问题,编写《中国手册》。可以说自此夏志清走上了中国文学研究的道路。夏济安得知消息后,欢欣鼓舞,不仅为弟弟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有三个关于满族的现象值得我们关注:社会文化层面大量的清宫剧引发了大众对“满清”文化的追捧,人口层面80年代以来满族人口大量增长一跃而成为仅次于壮族的第二大少数民族,学术层面新清史的争论从90年代开始以来至今方兴未艾,2015年更是在澎湃新闻上引发新一轮的讨论。正当满族作为一个热门词在社会中引发种种关注的时候,满族本身对于自己的看法却未能引起注意。本书作者刘正爱正是基于对这些
可以这样说,全国十大城市公共图书馆的借阅月排行榜(如无特指,下文简称“排行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社会特别是城市人群[1]的知识修养、阅读状况与文化水平,无论中外,概莫能外。在当下这个大数据的阅读时代,公共图书馆对于全民阅读状况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它不但反映了当下社会的阅读状况与国民意识形态,而且对于作为文化生产的图书出版与数字化传播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2010年以来,笔者一直从事“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