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摩擦生电原理拉哨状供能装置的构造与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6337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无线可移动便携式或可穿戴设备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以何种持续环保的方式给这些电子设备供电,向人们提出了新的问题。中学物理课上讲过摩擦生电原理,是否可利用这个原理,设计一种可持续、便携、自驱动供能装置,为生活中的一些小型设备,如智能穿戴、健康监测仪器等供能,引起了我的兴趣。受到高速旋转的拉哨玩具(图1)的启发,我设计了一种基于摩擦生电原理的具有高输出功率的拉哨状摩擦纳米发电装置(Whirligiginspired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ingDevice,Wi-TENG)。它可將低频拉动转换成高频转动,其摩擦产生的电能可迅速将1个100 uF商业电容在10s内充电至14V。这种拉哨状摩擦发电供能装置能成功地驱动智能穿戴、健康监测仪器等设备,展示了作为便携式能量转换装置的巨大潜力。
  设计思路
  我参考拉哨的运动结构,将拉哨的运动圆盘改成了发电装置的独立层,作为发电机的驱动部分。绳子能够高度螺旋化缠绕,每解1次旋,转子就会转1圈,短时间内,如果绳子能够快速解旋,那么转子的转速能够达到一个较大值。
  由于绳子要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解旋,所以转子的重量要足够轻薄,于是我选择了密度较小、刚度较大的丙烯酸塑料(也称有机玻璃)作为转子的基底。同样,基底的厚度越轻薄越好,综合市面上能购买到的产品的重量和平整度,我确定转子的基底厚度为2mm。而定子的基底虽然不影响电荷输出的大小,但是出于重量等因素考虑,同样选择2mm的厚度。根据电负性的结果,摩擦层的材料我选择了电负性很强的介电材料纳米聚四氟乙烯(PTFE)。Wi-TENG将低频拉动运动转换成转子的高频旋转,从而获得大的机械运动能。Wi-TENG的电极设计成放射状,是为了增大每转1圈累计转移的电荷量,比如1圈分成24个扇形小块,每转30°(2个小扇形)就会完成1次电荷转换。
  材料与方法
  选用柔韧性好、高强度和耐磨的棉
  聚酯缝纫线(成分为65%的涤纶短纤维和35%的棉纤维)作为缠绕绳,选取厚度为2mm丙烯酸板作为基体。用激光切割机对丙烯酸板进行切割和雕刻后,用物理气相沉积法将厚度为40μm导电铜层覆盖在制备的丙烯酸基体表面上。将铜层分为2组,共24个扇形电极,不同组的电极交替排列。然后,厚度为80μm的12个扇形纳米聚四氟乙烯薄膜,用厚度100mm的聚酰亚胺胶带固定在直径为70mm丙烯酸圆板上。最后,所制备的零件通过螺钉、弹簧和轴承组装成发电装置。
  本装置基本能量转换元件有3部分,包括1个独立转子和2个同轴定子。转子在1个丙烯酸圆盘每面覆盖上12个扇形聚四氟乙烯薄膜。为了增强Wi-TENG的电荷输出性能,用表面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反应离子刻蚀的方法对聚四氟乙烯薄膜进行处理,得到表面粗糙的结构。定子是由一系列径向排列的铜箔组成的电极部分。为确保绝缘子部分与电极部分重合,采用激光切割机对聚四氟乙烯薄膜和铜箔的丙烯酸基底进行精确切割和雕刻。
  图2显示了拉哨状便携式供能装置结构,图3是该装置的轮廓及旋转摩擦原理。由于绳子柔韧性很强,可以很容易地沿着转子旋转的方向紧密地螺旋缠绕。当绳在短时间内解旋时,转子可以高速旋转,从而达到感应电荷迅速在2个电极间来回转移的目的。图4为制作完成后的电极和转子,图5展示了制作好的装置实物。
  实验验证
  对制作好的拉哨状便携式供能装置的电学性能进行探究,我们首先通过控制单一变量法,探究了转子转速和转子定子间距对该便携式供能装置电学性能的影响,随后结合理论分析,通过对器件参数的调整,得到了最适宜的器件规格。
  经过系统测量,实验研究证明了在施加50N外力的情况下,转子可达到的最高转速约为每分钟1.1万转。在这种超高速转速下,Wi-TENG的短路电流的峰值为317μA,开路电压峰值为153V。在外接电阻阻值为1.2MQ的情况下,拉哨状摩擦纳米发电机可以提供40.18mW的峰值输出功率。拉动时它可以点亮近百个商业发光二极管,在10s内能够将1个商业电容器(100 μF)充电到14V。通过电源管理电路,WiTENG成功为家用血糖计完成一次血糖浓度测试供能。此外,本研究也证明了这个便携式Wi TENG每拉动1个周期(约2s)能供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工作约47s。
  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发现累计电荷转移量在每1次拉动循环中为310μC,每秒输出能量高达9.9mJ/s。与现有报道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相比较,本装置的输出电荷密度高达9.02μC/cm2,远高于其他研究结果,如光纤伸缩法1.182μC/cm2、电容器法0.27μC/cm2和可伸缩硅胶法1.8μC/cm2。
  创新点
  新体系:受传统拉哨玩具启发,基于摩擦生电原理,构造了一个重量轻、便携带、拉哨状的供能装置。
  新效果:该拉哨状便携式供能装置的转子速率最高可达每分钟11000转,能获得超高的输出能量。在可视化演示中,能将96颗LED灯照亮,显示了在高速旋转摩擦时,有大量电荷产生和转移,并能持续供电。
  新应用:用拉哨状便携式供能装置驱动健康监测等装置,如血糖计、温度和湿度计,能得到有效的血糖浓度、温度和湿度监测数据。即通过电源管理后,获得了自供能健康检测系统的供能端。
  小结
  利用摩擦生电的原理,构造的拉哨状摩擦发电装置,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性能优异的特点,它能将低频的拉伸运动转换成转子的高频旋转摩擦运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在智能穿戴、健康监测仪器和应急电源设备等领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专家评语
  该项目基于生活中的摩擦发电现象,并受拉哨玩具可将低频的拉伸运动转换成转子的高频旋转摩擦运动的启发,设计和制作了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拉哨状摩擦供电装置,结构新颖.制作环保.供电性能好、成本低.易实现.轻便。建议可进一步优化装置结构或采用新材料,获得更高的供电性能。
其他文献
(上接2013年第4期)  辨伪,按理说是一门非常专业的课,一般人不需要了解。我也不从技术层面上讲,那样会非常枯燥,大家没有兴趣。我在这里讲的主要讲辨伪的道理。明白一些道理,不仅对鉴定家具的专业有用,而且对我们一生都很有用。  作伪,首先要有目的。一般是两个目的:一是欺世,二是获利。历史上确有这样的人,作伪不为赚钱,只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本事。世界各国博物馆都有这样的东西。有人作伪以后,就跟别人说:“
[内容摘要] 本文以油画作品《模特小X》为主线,分析著名油画家忻东旺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主要思路和表现手段。从而使读者充分理解再现与表现之间的艺术区别与联系,从而进一步达到启发观者开拓艺术视野,丰富艺术观念的目的。  [关键词] 忻东旺?模特小X?画家?技法?油画语言  忻东旺的油画新作《模特小X》是在清华美院油画进修班教室内完成的。很多的学生,包括访问学者、进修生、本科生观摩了忻东旺的示范。在忻东
王渝生,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普产学研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科学技术馆原馆长,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原副主席。  就这两天,3月17、18日晚,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大剧场内,高朋满座,灯火辉煌,重庆市歌剧院和重庆交响乐团在此演出的大型民族歌剧《尘埃落定》获得圆满成功。《尘埃落定》的原著阿来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2000年,41
“英特尔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Intel School of Distinction Award)由英特尔公司在美国设立,旨在奖励在科学和数学教育方面有出色成绩的学校。为引进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完善创新人才培养环境,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于2010年将这个项目带入中国,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一起,设立“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和奖励在科学教育中有出色成绩的学校,中国也成为在美国以外的第
研究内容  本课题最终制作的激光笔,具有控制电脑鼠标指针跟随激光光斑移动的功能。激光笔的制作涉及激光笔光斑的坐标识别技术、激光笔的俯仰角及方位角检测技术、激光笔与电脑的无线通信技术及激光笔在电脑上的控制程序。对于这些内容,只有激光笔光斑的坐标识别技术是本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具有创新的内容。基于此,本论文将只阐述研究的核心内容。  研究过程与方法  计算方法的理论依据  现有获取激光光斑坐标的方法都
[编者按]  中国画论若以春秋孔子论画算起,至今已有2300多年,在历史上产生了诸多画论名家和经典著作。这些对中国画的创作、批评、思潮等绘画现象加以总结与升华,概括出一定的规律性,从而形成一定的内在联系的原理、原则的中国画论对中国绘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和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画论研究需要精深博厚的学养,又不似画史研究那样能吸引众多学者,随着老一辈画论研究大家的相继离世,画论研究面临着青黄不接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经成为全球主要慢性病之一及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但尚缺乏理想的防治措施。在网上查询的时候,我发现了一种天然植物——莓茶,莓茶产地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如湖北西南部、云南东南部、福建、广西、广东、湖南等地,“长寿之乡”广西巴马也盛产莓茶。网上提到莓茶的保健功能有很多,尤其声称脂肪肝患者长期饮用有明显的效果。“莓茶是否如网上所描述的那样可以缓解脂肪肝和减轻肝纤维化?”
《青少年使用电子设备对心理健康几乎没有影响》  ●《临床心理科学》(Clinical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9年8月  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研究者们考查了青少年频繁使用电子设备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该研究调查访谈了2000多名年轻人,并且对其中大约400名10?15岁的青少年在2周内每天使用智能手机的频率作了持续跟踪,要求他们每天报告心理健康的状况及使用智能手机的频
The Cover封面故事  庄稼的生长环境如何塑造出食物的味道:土壤的科学勘察——庄稼生长的土地、气候及方位——暗示出这些对于气味和芳香的影响。 Features特写  下一代计算机如何生成地图探测不公正的党派选区划分:美国人口普查将会在2021年引发新一轮选区重新划分。研究人员开发出了许多测试以确定不公正的选区划分。 News科学新闻  已知最古老的20万年前的床上含有驱虫剂:发现于南非拥有2
果汁饮料是一种深受广大中学生青睐的饮品,也是现代食品加工必不可少的产品之一。高中化学新课标[1]在选修课程STSE 综合实践主题中建议“调查食品中添加剂的使用并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生物新课标[2]也在选修课程“食品安全与检疫”模块开设建议中提出“要了解食品生产的途径”。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1 册)[3]中介绍了几种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学生对食品添加剂有初步的认识,但很难体会食品生产过程中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