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诵读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语言表达活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诵读在英语教学中有积极作用,精选的诵读材料、灵活多样的诵读活动,可提升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诵读活动;英语教学;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从字面看,诵读包括背诵和朗读两项活动。朗读(reading aloud)是相对于默读(silent reading)而言的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一项把书面材料转化成有声语言的创造性活动。背诵(learning by heart)被认为是儒家传统文化环境下中国人语言学习的基本功之一,是一种基于记忆和反复练习的学习方法。学习者凭借记忆,逐字逐句地表述出包括句子、段落、篇章在内的语言材料。
不论朗读或背诵,都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是带有感情色彩的语言表达活动,是中国学习者在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积累阶段普遍运用的方法。朗读或背诵皆属诵读的表现形式。在本文中,笔者用“诵读”通指朗读和背诵。
诵读活动历史悠久,从来不乏古今中外的拥戴者。诵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目共睹。但不少人也认为诵读于语言学习无益,认为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是落伍愚笨的教学方法。
然而,据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English Language(Tom McArthur, 1992)記载,在古代有文字的社会里,在印刷品出现之前,朗读即是主要的传播信息方式。后来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朗读逐渐转为默读。从(《三国志·吴志·阚泽传》中“(泽)常为人佣书,以供纸笔,所写既毕,诵读亦遍”到夏丏尊、叶圣陶 《文心》十四中“他们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义也自然了解了”;从莎士比亚笔下《哈姆雷特》中的“念台词要念得跟我一样,很顺当地从舌尖上吐出来”到Christine Nuttall 的阅读技巧(The SQ3R Technique) 中的第二个“R”——Recite(记诵)(Christine Nuttal 2002),无一不在强调通读的非凡意义。
(1)诵读能加强记忆。参考《心理学大辞典》(朱智贤,1989),朗读是一种“在视觉器官感知文字的基础上,由言语器官发出声来,再由听觉器官把信息传到大脑而达到理解的阅读方法”。在眼、口、手、脑多器官协同动作的过程中,文本中的单词、短语和句子自然扎根在脑海里。语言材料因此熟记于心。
(2)诵读能激发思维能力。王宗炎(2002)指出,学习者一边朗读一边思考,既可为加深理解而朗读,为检索内容而朗读,也可为做出评论而朗读。将单一的诵读活动延伸、拓展,可使学习者在诵读的同时激发和培养深层次的思维、判断能力。
(3)诵读能增进语言知识的学习。“稚儿勤诵读,音节更琅琅。”诵读可让学习者增强语音知识,把握语言表达节奏和韵律,掌握重音、语调等语言表达形式。通过诵读,学习者还可以掌握包括词语搭配、句法结构、文体语篇等表达方式。诵读让学习者学到的“不只是个别的英语项目,而是英语的整个体系”。
(4)诵读能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语言输出是一个不断地借用、改编、演练和表现的过程(Nick Bilbrough, 2009)。通过诵读,学习者获得大量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这种语言积累,是语言输出的必由之路。丰子恺在《我的苦学经验》中提到,他熟读成诵,使会话资料得以完备(2008)。平日的诵读,能保持口腔肌肉的灵活性,使口语不退化(王初明,2010)。诵读还能强化学习者的读写能力。考据张培基的经历,他通过经典诵读,“增加了对英语和散文的兴趣,增加了语感,慢慢悟出了写文章的路子”(张培基,1999)。
为了充分发挥诵读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教师需精心选择和推荐诵读材料,更需用心设计和推广诵读活动和任务。
1.诵读材料的选择
张培基在回忆恩师姚志英时提到,他们“背诵的篇目都是先生事先指定的,除少数诗歌外,绝大部分是散文,诸如Bacon、Addison、Gissing、Goldsmith、Lamb、Irving、Lincoln等名家精品”(张培基,1999)。除了教材中短小精悍的阅读文章或段落,教师可引导学生多多接触原汁原味的真实语料,尽量避免推荐学习者不熟悉的题材或晦涩的内容。可以是学习者熟悉或感兴趣的材料,或符合他们学业需求的文本。经典诗歌、散文、报刊文摘、名人札记、演讲文稿、电影台词等,都是极佳的诵读材料。
2.课堂诵读活动和任务的设计
(1)强化语言知识的诵读活动。在基础英语教学课堂,教师可组织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诵读教学和口语活动,引导他们通过听读有声书、观看视频等视听辅助手段加强语言输入。语音、语调是诵读的基础。只有建立在正确语音、语调基础上的诵读才有意义。对于有难度的诵读材料,教师可指导学习者先熟悉文本中生词的发音,帮助他们分析文本里的句法结构、篇章难点,使之在理解语篇的内容后,再进行有意义的诵读;指导学习者诵读时发音正确、感情丰富,把握语速和节奏,掌握重音和语调等技巧;鼓励他们多模仿本族语使用者的发音,通过引导、示范、分析错误并帮助纠正等方式,培养他们大胆诵读的信心,并提高口头表达效果。
(2)提升语言技能的诵读活动。诵读活动是提升学习者语言技能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单一的诵读,会让课堂变得枯燥、也会让学习者止步于“鹦鹉学舌”“和尚念经”的境地。只有深化诵读的内涵,结合多种教学手段,从单向诵读延伸到多轨语言交际,才能保持诵读的魅力,不断激发学习者的热情。从诵读过渡到涉及语篇鉴赏的小组讨论,从诵读转化到舞台的个性表演,从诵读提升到创意写作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课堂活动。也可考虑将诵读活动作为语音或口语等水平测试的一种题型(高霞,朱正才,杨惠中,2006),强化诵读活动在语言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3)培养学习自主性的第二课堂诵读活动。协同社团等学生组织,开展演讲比赛、戏剧表演、“故事大王”、影视配音等才艺展示活动。通过不断创新诵读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习者优美的语感,增加他们的语言积累,最终提升他们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诵读活动对英语学习具有积极的作用,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可通过精心选荐诵读材料,灵活设计诵读活动,帮助学习者提升英语学习效果,培养语言运用综合能力。
[1]Christine Nuttall.Teaching Reading Skills in a Foreign Languag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Nick Bilbrough.Dialogue Activities: Exploring Spoken Interaction in the Language Clas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3]Tom McArthur.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English Language[M].Oxfor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4]丰子恺.禅外阅世[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王初明.外语是怎样学会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6]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7]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8]高 霞,朱正才,杨惠中.朗读在外语教学和测试中的作用[J].外语界,2006(2):64-71.
关键词:诵读活动;英语教学;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一、诵读的定义
从字面看,诵读包括背诵和朗读两项活动。朗读(reading aloud)是相对于默读(silent reading)而言的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一项把书面材料转化成有声语言的创造性活动。背诵(learning by heart)被认为是儒家传统文化环境下中国人语言学习的基本功之一,是一种基于记忆和反复练习的学习方法。学习者凭借记忆,逐字逐句地表述出包括句子、段落、篇章在内的语言材料。
不论朗读或背诵,都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是带有感情色彩的语言表达活动,是中国学习者在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积累阶段普遍运用的方法。朗读或背诵皆属诵读的表现形式。在本文中,笔者用“诵读”通指朗读和背诵。
二、诵读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诵读活动历史悠久,从来不乏古今中外的拥戴者。诵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目共睹。但不少人也认为诵读于语言学习无益,认为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是落伍愚笨的教学方法。
然而,据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English Language(Tom McArthur, 1992)記载,在古代有文字的社会里,在印刷品出现之前,朗读即是主要的传播信息方式。后来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朗读逐渐转为默读。从(《三国志·吴志·阚泽传》中“(泽)常为人佣书,以供纸笔,所写既毕,诵读亦遍”到夏丏尊、叶圣陶 《文心》十四中“他们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义也自然了解了”;从莎士比亚笔下《哈姆雷特》中的“念台词要念得跟我一样,很顺当地从舌尖上吐出来”到Christine Nuttall 的阅读技巧(The SQ3R Technique) 中的第二个“R”——Recite(记诵)(Christine Nuttal 2002),无一不在强调通读的非凡意义。
(1)诵读能加强记忆。参考《心理学大辞典》(朱智贤,1989),朗读是一种“在视觉器官感知文字的基础上,由言语器官发出声来,再由听觉器官把信息传到大脑而达到理解的阅读方法”。在眼、口、手、脑多器官协同动作的过程中,文本中的单词、短语和句子自然扎根在脑海里。语言材料因此熟记于心。
(2)诵读能激发思维能力。王宗炎(2002)指出,学习者一边朗读一边思考,既可为加深理解而朗读,为检索内容而朗读,也可为做出评论而朗读。将单一的诵读活动延伸、拓展,可使学习者在诵读的同时激发和培养深层次的思维、判断能力。
(3)诵读能增进语言知识的学习。“稚儿勤诵读,音节更琅琅。”诵读可让学习者增强语音知识,把握语言表达节奏和韵律,掌握重音、语调等语言表达形式。通过诵读,学习者还可以掌握包括词语搭配、句法结构、文体语篇等表达方式。诵读让学习者学到的“不只是个别的英语项目,而是英语的整个体系”。
(4)诵读能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语言输出是一个不断地借用、改编、演练和表现的过程(Nick Bilbrough, 2009)。通过诵读,学习者获得大量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这种语言积累,是语言输出的必由之路。丰子恺在《我的苦学经验》中提到,他熟读成诵,使会话资料得以完备(2008)。平日的诵读,能保持口腔肌肉的灵活性,使口语不退化(王初明,2010)。诵读还能强化学习者的读写能力。考据张培基的经历,他通过经典诵读,“增加了对英语和散文的兴趣,增加了语感,慢慢悟出了写文章的路子”(张培基,1999)。
三、英语教学中的诵读活动和任务
为了充分发挥诵读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教师需精心选择和推荐诵读材料,更需用心设计和推广诵读活动和任务。
1.诵读材料的选择
张培基在回忆恩师姚志英时提到,他们“背诵的篇目都是先生事先指定的,除少数诗歌外,绝大部分是散文,诸如Bacon、Addison、Gissing、Goldsmith、Lamb、Irving、Lincoln等名家精品”(张培基,1999)。除了教材中短小精悍的阅读文章或段落,教师可引导学生多多接触原汁原味的真实语料,尽量避免推荐学习者不熟悉的题材或晦涩的内容。可以是学习者熟悉或感兴趣的材料,或符合他们学业需求的文本。经典诗歌、散文、报刊文摘、名人札记、演讲文稿、电影台词等,都是极佳的诵读材料。
2.课堂诵读活动和任务的设计
(1)强化语言知识的诵读活动。在基础英语教学课堂,教师可组织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诵读教学和口语活动,引导他们通过听读有声书、观看视频等视听辅助手段加强语言输入。语音、语调是诵读的基础。只有建立在正确语音、语调基础上的诵读才有意义。对于有难度的诵读材料,教师可指导学习者先熟悉文本中生词的发音,帮助他们分析文本里的句法结构、篇章难点,使之在理解语篇的内容后,再进行有意义的诵读;指导学习者诵读时发音正确、感情丰富,把握语速和节奏,掌握重音和语调等技巧;鼓励他们多模仿本族语使用者的发音,通过引导、示范、分析错误并帮助纠正等方式,培养他们大胆诵读的信心,并提高口头表达效果。
(2)提升语言技能的诵读活动。诵读活动是提升学习者语言技能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单一的诵读,会让课堂变得枯燥、也会让学习者止步于“鹦鹉学舌”“和尚念经”的境地。只有深化诵读的内涵,结合多种教学手段,从单向诵读延伸到多轨语言交际,才能保持诵读的魅力,不断激发学习者的热情。从诵读过渡到涉及语篇鉴赏的小组讨论,从诵读转化到舞台的个性表演,从诵读提升到创意写作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课堂活动。也可考虑将诵读活动作为语音或口语等水平测试的一种题型(高霞,朱正才,杨惠中,2006),强化诵读活动在语言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3)培养学习自主性的第二课堂诵读活动。协同社团等学生组织,开展演讲比赛、戏剧表演、“故事大王”、影视配音等才艺展示活动。通过不断创新诵读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习者优美的语感,增加他们的语言积累,最终提升他们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诵读活动对英语学习具有积极的作用,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可通过精心选荐诵读材料,灵活设计诵读活动,帮助学习者提升英语学习效果,培养语言运用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Christine Nuttall.Teaching Reading Skills in a Foreign Languag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Nick Bilbrough.Dialogue Activities: Exploring Spoken Interaction in the Language Clas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3]Tom McArthur.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English Language[M].Oxfor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4]丰子恺.禅外阅世[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王初明.外语是怎样学会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6]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7]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8]高 霞,朱正才,杨惠中.朗读在外语教学和测试中的作用[J].外语界,2006(2):6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