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文本细节 触及人物“灵魂”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grady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秀的作品总是在平常的面孔下潜藏着涌动的激情和丰富的内涵。阅读教学的理想境界就是让学生感同身受,能深刻地体察作品中人物一颦一笑间情绪波动的点点微澜,能身临其境地感知现场环境气氛的紧张或平和,能一针见血地识破人物与人物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而要达到这一境界的根本途径就是关注文本细节。
  一、关注文句中的修饰语,让情意凸显
  写作讲究惜墨如金,忌拖沓。而在我们的日常阅读中,“长句”总是比比皆是。这些长句,因众多的修饰语而使其表意更为具体、细腻、丰富。这些修饰语,便是通往作者灵魂深处的桥梁。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在“秋草”之前,有“几根”、“疏疏落落”、“尖细且长”等几个定语。“几根”意味着生命在秋天的凋零,所剩无几;“疏疏落落”昭示着憔悴衰败;“尖细且长”让我们仿佛体味到了生命的苦苦挣扎。“长”显示生长历程之长;“细”表明生长之艰,没有春的润泽,夏的葱绿;“细”而又“长”,呈现的是弱小生命与飒飒秋风的抗争,是卑微小草所执着的坚强, “尖”字,还传达出了生命即将终结的悲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样的几根即将逝去的秋草,被郁达夫称之为“最好”的陪衬,它丝丝入扣般地契合作者的心境,可见其内心深处的落寞、忧郁和凄凉。
  再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一定”是一个表示加强语气的副词,它在文中连续出现了两次。“一定要做”、“一定要说”,言下之意是不得不做,不得不说,备受束缚,身不由己,传达出了作者内心深深的苦恼和无奈。而眼下,独处于荷塘边,月色下,“都可以不理”,一“都”字,囊括了所有的“被迫”,作者仿佛挣脱了捆绑,将之统统抛甩,有一种解脱的淋漓畅快。“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一“且”字,又给作者的内心世界染上了淡淡的忧伤。他是清醒的,他深知眼前偷得的片刻自由何其珍贵,毕竟最终还是要回到烦杂苦恼的现实中去,那么就暂且享用这来之不易的美好时光吧。
  以上两例,分别从实词和虚词的角度,说明了关注句中修饰成分的重要意义。阅读文章,我们不仅要了解作品写了什么,更要关注所写的事物怎么样;不仅要知晓作者笔下的人物做了什么,更要关注他是如何做的。一般情况下,“怎么样”和“怎么做”比“什么事物”和“做了什么”更为重要,因为过程和状态呈现了事物的细微变化,“细微处见精神,”它更能让我们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知。
  由此看来,正是因为修饰成分的装点,使得文句的意蕴变得丰富厚重起来,它如同繁花嫩叶,使单纯的人、事有了别具一格的魅力和气象。
  二、关注单个人物的纵向发展变化
  除长句中的修饰语外,我们还需要跳出“句”的小圈子,放眼整个事件或片段。因此,要获得对某一人物全面深入的认识,还需要以该人物为中心,将其前后表现一一筛选、连缀起来,考量人物身上的细微变化,剖析驱动其变化的内因。尤其是言行的细微处,最能暴露其隐秘的内心世界。
  如在鲁迅先生的《祝福》中,祥林嫂的目光有两次转移。她先是“看了天空,叹息着,独语似的说”,因此引来了柳妈的好奇,与柳妈面对面聊天,可她最后又“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祥林嫂目光的游动,折射出的是她内心深处由迫切希冀到遭受奚落、失望,到遁逃的心理历程。
  之前,因为再次丧夫,加上又失去唯一的儿子,祥林嫂被迫到鲁镇为佣。她被鲁镇的人们嘲笑,那笑影“又尖又冷”,所以,祥林嫂知趣地禁了口,陷入了孤独无助的境地。
  此次,为准备祝福,柳妈也来到了鲁四老爷家做帮手。柳妈有别于鲁镇的其他人,她吃斋念佛,是个“善女人”。所以,久已被冷落遗忘的祥林嫂内心又燃起了希望的火苗,她期盼能从这个善女人处得到一丝慰藉,但祥林嫂的内心又是惶恐不安的,她担心被拒绝。因此,她佯装“看了天空”,“独语似的说”。这一“说”,蕴含了几多凄苦,几多热切期盼!然而鼓足勇气小心翼翼试探,换来的是“你又来了”的不屑,是“不耐烦”地被盯着看额角的伤疤,是因猎奇而被逼问她曾抗争到差点搭上性命的被卖再嫁依从的“内幕” ……即便是面对一个善女人,祥林嫂依旧未能盼来她渴望的哪怕一丝理解,一句安慰。面对这个不幸者,柳妈笑得“蹙缩得像一个核桃”,而祥林嫂局促得眼光无处躲藏,只能“自去看雪花”。这一次“旋转眼光”,是心门的紧闭,是对鲁镇人们的绝望,是只能独自吞咽苦楚的无尽哀伤。一个善女人都让祥林嫂感到如此可怕,鲁镇还能有她的立锥之地?
  以上片段中,我们如能通过细心品味,揣摩祥林嫂目光游动背后的深层心理,便能更贴近那一颗包蕴凄楚的心。悲祥林嫂之不幸,愤鲁镇人们的冷漠无情,便能理解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是注定要死的这一悲惨结局。
  三、关注场面内多个人物的横向关联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演绎出一幕幕悲欢离合。因此,我们在作品中看到的往往是多个人物同时登台亮相的场面。在这些人物的汇聚中,作家总是匠心独运地将人物的鲜明个性呈现给读者,让我们看到栩栩如生的众生相。
  如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渑池之会”不仅人物集中,而且人物间的对比鲜明,个性突出。
  人物:秦王、赵王、蔺相如、赵国群臣的代表赵御史、秦国群臣的代表秦御史
  对比1:秦王——赵王;秦王——相如;相如——赵王
  品析:秦王强势,目中无人,傲慢,色厉内荏。赵王懦弱无能,退让,惟命是从。蔺相如一“前”再“前”,对秦王步步紧逼,毫无惧色。而且在这一轮明争暗斗的较量中,相如狠狠地羞辱了八面威风的堂堂秦王,赵王好歹是鼓瑟,而秦王可笑到被迫击缶。
  对比2:蔺相如——秦国群臣
  品析:蔺相如针锋相对,既有万夫不当之勇,也有超拔出众之智。
  对比3:蔺相如——赵国臣子
  品析:从一“顾”字可看出尽管赵国人多,可是都当了缩头的乌龟,只有蔺相如在前“单打独斗”。一勇一怯,可见一斑。
  有人说,细节是艺术的全能之神。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文本中的细节,它是通往人物灵魂深处的必经之途。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读出其背后的微言大义,揣摩出作品的言外之意。
  作者单位: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华侨中学(571100)
其他文献
“徐家钧窑杯”第二届河南省陶瓷行业新闻人物颁奖典礼在“钧瓷之都”禹州举行.
春节前夕,王金合等9位钧瓷界中国传统工艺大师专程来到河南禹州浅井乡慰问贫困户,为他们带来食用油、大米和慰问金.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教学一直没有引起教师的重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对诗歌鉴赏的兴趣,使学生的情感世界更加丰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阅读现代诗歌作品,对课文的内涵进行深入的了解,欣赏文章的内在美,体会作品的魅力。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现代诗歌占有一定的比重,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现代诗歌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一、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现代诗歌的学习是和一定的背景结
多年来,语文教学一直在“少”“慢”“差”“费”的怪圈里徘徊,语文考试的分数是所有科目中最低的,语文教改喊得最响,语文教师遭受的指责也最多,受了不少冤屈,心中有倒不完的苦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能否和谐共振?语文教学的“瓶颈”在哪里?语文教学高效的秘诀在哪里?  一、 语文教学的源动力——多渠道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难设想,一堂让学生听而生厌、恹恹欲睡、照本宣科、索然寡味的语文
兵器是我国战争史、兵器史研究的重要实物资料.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开始发现使用戈、镞、戚等青铜兵器,到后来各时代的墓葬中出土的大量兵器,品种逐步增多,反映不同时期的战争状
<正> 北京京城大厦预制外墙板(简称PC板)总计148个型号,2702块板。PC板外形复杂,制作精度高,这就要求设计制作的钢模结构合理,精度高,又要考虑钢模的通用性,以尽可能减少钢模
我国制瓷历史悠久,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由此可见瓷器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之深远.谢肇淛在《
最近读到严华银老师的一段话:"我们有的,只是疯狂应试的功利和浮躁,当月考和周考已然成为语文教学的常态,我们的语文还能有什么?"这些话,真是一言击中时弊。功利和浮躁一直影响着
旧城改造中的房屋整体平移、旋转工程实例阮蔚文,阮涟,阮毅(福建省建筑工程总公司,福建省罗源县建设局,350600)(福建省建材工业学校)旧城改造拓宽街道时,需拆除原有建筑再建,这种作法造成大量
近些年,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文化类产品的消费日益增多.特别是中国贵金属纪念币作为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以其精美的图案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受到民众的广泛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