挚念、反刍、本真:刘群峰散文《品读毕节》评析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ym2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刘群峰在其散文集《品讀毕节》中,立足于个人喜好,广泛取材,自由自在地用文化的眼光审视他热爱的故乡,散漫地记录市井人生。他的散文语言幽默,庄谐杂陈,文风爽朗明快,情感真挚而富有理趣。他以朋友为读者,所以,他的散文没有用高高在上的姿态来训示,他采用混迹并等同于读者的视角来行文,呈现出一种随笔点染袒露心灵的小品文似的品性。他的部分散文以博客文字示人,呈现出文化散文的特点,学者化特征十分明显,浅吟低唱,嬉笑怒骂,知识性、文学性和可读性都很强。
  关键词:刘群峰《品读毕节》 家乡挚念 文化反刍 生命本真
  一、家乡的挚念
  著名作家蒋巍这样写道:“读刘群峰,故乡就是他永恒的主题。即使写艰难困苦,字里行间也流动着乡恋和诗意。在群峰诸多小品式的散文里,几乎看不到他对家乡贫穷苦难的描述,笔触所及,尽是挚爱、美丽、清澈与温情,好像家乡藏着一个他终身追求终不得、难觅芳踪又难忘的姑娘,笔下流着绵绵的深深的乡恋乡愁,如一壶酽茶,回味无穷。”《草海——那一抹银灰》最早发表于《高原》。刘群峰用浪漫而精致的文字来描绘自己的故乡,情感浓烈,字字饱蘸着他对家乡的热爱。这篇散文的突出特色是作者的表达艺术,他仿佛是一位优秀的画家,勾画点染,极尽渲染之能事。首先,表现在画面美。文中这样写道:“一湾幽蓝总要变成一抹银灰,待夕阳坠向西凉山的那道围墙,蓦地将云烧红将湖水烧红,一切便静静地燃烧。”这是用浓墨重彩给草海定下调子。接着,文章又写道:“不用说,夏天的微风与草地带来多少温馨——那潇洒蒲草多情地撩过我的船头,荆三菱草兀自在水底世界感受阳光,如处女般矜持,白瓣红蕊的海菜花泽则大大方方地展示着素洁与雅致,水苋菜花则尽情地渲染过灿烂的金黄。更不要说温暖的冬日水面上惊起一片片水鸟。”在这里,各种绚烂的颜色尽相表现,共同构建出一幅美丽的油画。其次,用词考究精准。写颜色,作者用的是“幽蓝”“银灰”和“忧郁的柠檬色”;写动作,作者用的是“淹没”“撩拨”和“远逝”;写名称,作者用的是“水苋菜花”“蒲草”和“黑颈鹤”;用形容词,作者是这样写的:“一种巨大的苍凉就漫向你笼罩你甚至淹没了你”“黑颈鹤那雄浑而嘹亮的嘎——咕——声,驱走了多少寂寞与孤独”;造句子,作者是这样写的:“一首沙哑的古歌?半幅残缺的风景画?砸碎在太阳底下的一面明镜?或是古人留给我们抑或我们留给后人的一声叹息”,“真的,故乡的好,这能是在梦中。”作者因为对草海爱得太深,所以字里行间处处溢出“情”来。情是行文的起点,又是终点,还是推动叙述前进的动力。景因情而生动,情因景而可信。全文流露出一股酣畅而深厚的优美情调。在《品读毕节》中,刘群峰把他所生活的威宁、赫章、纳雍、大方、织金、黔西、金沙、百里杜鹃、韭菜坪、乌江源等地方一一用饱蘸感情的文化眼光扫描了一遍,如此全方位的写作,在贵州文学史上实属罕见。刘群峰本人也这样写道:“而所写的那么一点点东西,又大多与故乡有关,或说是乡愁所寄,日久越浓。早年的梦在远方,而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怀旧的味道就随之而来了,便渐渐凝结成为一种叫作乡愁的东西了,乡愁是什么呢?记得自己曾将其浓缩为两句话:乡愁是母亲的两鬓白发,是父亲的半杯浊酒。”
  《梦回黑石头》是一篇分量颇重的长篇叙事散文。文章重在回忆作者的中学时光。刘群峰采用的是平和而自然的语言。经过数十年的打磨,人生的泥泞坎坷成就了作者语言的返璞归真。回忆写到情酣时,似乎抒情已经不可避免,但他还是笔锋一带,宛转落到平实处。比如作者写到随着高考的日益临近,大家开始互赠礼品,我也想给自己的“女神”安妮老师表达点什么,就买了本笔记本,还在上面题了诗,趁安妮老师不在时,悄悄放在她的办公桌上。“然后心里敲着急促的鼓点,又独自溜到后山的松林里,坐了好半天。心想,再次遇上她时,我会脸红么?其实自那以后,好几天都不敢正面去遇她,并有意绕开了。稍远地看上去,穿一件淡蓝色花格子衣服,黑色裤子,留着短发的她,仍是那样宁静和美丽。”作者举重若轻,他并没有承接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的思维倾向,大谈青春的懵懂和复杂的青春期意识,只是写完“心里敲鼓”之后,笔一带,转向自己的动作描写和老师的外貌描写。语言十分简洁,情感好像并无波澜,其实句子底下传达出的意思远比表层意义多得多。这篇散文的突出特点还在于作者内心情感和叙述对象的有机融合。作者开笔就写“中学就在一座山梁上,从校门这边看去,呈倒过来的‘u’型。一边是个高一些的海子,但只有雨季才有水;另一边又是深深地沉下去的海子。中间有条河。而后山上,以马尾松为主,长了许多树,那常是我们的乐园”。这样不动声色地对校园的描写,仿佛开启了记忆的闸门,往事犹如卷轴,徐徐舒展开来。又比如文章最后写道:“那天自那列火车驶向远方时,从车窗外徐徐向后退去的山峦、田野、河流、桥梁、树林,似乎成了一道道如画的风景,一曲曲美妙的音乐,一首首抒情诗。我静静地享受着这一切,要不是母亲的提醒,都忘了在车上还要找个座位。”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的自得、新奇和舒畅的心情,扑面而来,行文至此,作者的语言节奏轻快而急促,甚至还用上了排比句,与当时的心情相得益彰,又和笔下的景物紧密融合,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二、文化的反刍
  “散文尤其是其中的随笔小品等品种,不但需要修养、学识、思想,同样需要人格的智慧。有智慧的散文启人心智,既传达了真理,激发起读者的理性认识活动,又带给他们阅读的轻松与愉悦;没有智慧的散文一般来说都显得干巴枯燥、呆板滞重,而且往往伴随着思想的苍白和艺术上的平庸,这样的散文就如大锅清水汤一样寡淡乏味。”
  刘群峰对《诗经》《楚辞》《汉赋》、魏晋风度、唐诗、宋词、元曲和老子的文化反刍,颇具争议。作者没有置身局外,用学术的眼光来审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相反,他以想象为工具,亲身经历了一次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漫游。作者自称别样反刍,希冀从重温经典中得到古典文学的滋养。作者似乎并未从中反刍新意,但是,作者反刍出来的是诗意,这是古典文学的根本。作者反刍出来的有些细节,值得记录,以资赏析。“寻找爱人与寻找真理,都是一样的艰难、重要而又迷人啊!’,‘换句话说,那个‘兮’字,一直把根须种植和延伸到今人的血脉里。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永远重现着屈子峨冠博带的身影,永远锻铸着屈子追求美好和忧国忧民的诗魂。在那感觉别致的粽叶里,在那香气馥郁的艾草中。”“虽然汉赋早已胜景不再,但其影响力却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那神女和宓妃,伴着历史的暮雨朝云,苍烟落照,依旧随汉赋款款行走于那些优美的句子里。”姜静玮这样评论这组反刍散文:“窜解汉赋,纵横交织,知识面广;寓性号情,食色烟味,解读文学乃人学之真谛。条分缕析地评述唐诗,其中不乏个人之见,见解与好诗好句相映生辉!”颜若水这样评论这组反刍文字:“反刍系列自然是别样的。国学的神秘深奥在这里被咀嚼得清逸淡远,天音一般入耳来,有着启蒙或扫盲的恬适,传承文化,源远流长。”
其他文献
如果有这样一座藏书楼,白天悠然见南山,晚上星空常相伴,是不是比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图书馆更酷?李光友是一个在农村出生长大、在城市打拼生活的生意人。早年间,他因为忙事业而忽略了家庭。40岁时,他突然明白了:人活一辈子,总要为身边最亲的人做一些事。女儿很爱看书,为了弥补过去的缺憾,更好地陪伴女儿成长,李光友在山间打造了一座哈利·波特式的图书馆。心底不可触碰的柔软  李光友大学读的是工艺美术设计专业,25
摘 要:空间是哈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符号。《德伯家的苔丝》涉及了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和私人空间的书写。小说以苔丝挪移的四个不同自然空间为主体,构建出一个变动的地理空间框架,勾画并预示主人公的人生悲剧。社会空间表现为乡村传统社会转折时期传统的宗教道德观、女性贞操观对女性生存空间的压迫。私人空间表现为具象物质空间与个人精神空间。这些空间相互联系,对人物的命运走向起着重要作用,也为小说的悲剧主题增加广度和深
摘 要: 白先勇是最早为大陆所熟知的台湾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塑造了一系列经典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上至上流阶层的贵妇,下至平民百姓、欢场女子,几乎囊括了社会中的所有阶层,《台北人》尤其如此。在这本小说集中,他借由女性这一扇窗户描摹世间百态,表现今昔之叹、辗转之伤、灵肉之争,同时用不同于一般男作家的独特视角揣摩她们的心理,以一颗悲悯的心深入她们的精神状态与生存困境。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台北人》
政治似乎不再是“老人”的游戏。在85后小鲜肉塞尔巴斯蒂安·库尔茨主政奥地利不久后,80后女政治家杰辛达·阿德恩当选新西兰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理,让全世界的目光从欧洲转向南太平洋。  出身北岛摩门教家庭  阿德恩政治生涯以2017年8月1日为分水岭。在此之前,她的从政之路一片坦途,却没有加速的征兆。  1980年7月26日,阿德恩出生在新西兰北岛城市汉密尔顿,父亲罗德·阿德恩是一名警察。阿德恩一家是虔诚
摘 要:副文本是译文的延伸和补充,多维度展示了译者对文本的理解、对文化的取舍、对形象的构建,有助于译文在目标语读者中的传播和接收。宇文所安《晚唐诗》中丰富的副文本元素揭示了译者的个性化印记,具体体现在:诗学观、文化价值观和翻译观。  关键词:副文本 晚唐诗 宇文所安  一、引言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 1946—), 著名的汉学家、翻译学家,姓取自中国鲜卑族的姓氏“宇文”,名取自于
摘 要: 关于梨花喻指宝钗,清代《红楼梦》评点由梨花而梨香院而宝钗,兼由梨花而宝钗。前者或从位置和布局着手,由“也非正道,恰是终南”批评薛氏母女行事殊欠光明,沿“梨香院……在东南”发掘宝钗之不祥;或从功用出发,以“梨香院又住女伶,大有意在”深刺宝钗,从“看他停灵处亦自不俗”揭示“尤之为钗”。后者一般认为“梨者,离也”,预示结局;“又嫠也”指钗终为嫠妇,“离间”则嫌皮相。宝钗备受清人诟病,今当引以为
摘要:鲁迅先生的《铸剑》和余华的《鲜血梅花》是两部关于描写复仇题材的作品,它们通过借鉴武侠小说的故事情节和元素来描写复仇。通过对复仇者形象的塑造、叙事结构的构思与复仇主题的比较三方面可以看出,他们都对复仇精神有不同程度的消解,由此体现出两位作家对个人生存价值的思考,同时也印证出他们各自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  关键词:《铸剑》 《鲜血梅花》 复仇精神  一、引言  复仇,作为一种极
从外企律师到定居深山的公益项目创办人,从全职妈妈到经营亲子烘焙的创业者,从普通的农村青年到淘宝知名网店店主……看似毫无交集的人生故事,主人公却共同经历了勇于追梦、不断奋斗的过程,也为我们所处的这个人人享有出彩机会的新时代写下了相同的注脚,生活不会因为吃苦而美丽,只会因为向着甜蜜努力而更精彩。  扎根景颇山寨的“榕树根之家”  外交学院国际法系毕业,跨国公司律师,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媒体官沿着习惯的人生
宋丹丹母亲临终前,母女二人一直手拉着手。宋丹丹写了一条微博,配着母女俩拉着手睡着的照片,看哭了很多人。  “妈妈:谢谢你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给了我很好的教养,让我拥有那么精彩的人生,谢谢你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选择了我独自陪伴你,感受你的灵魂升上天堂……妈媽,我是那么那么爱你,我会永远惦念你!你最小的女儿丹丹。”  一条微博泪洒互联网。能看出这条微博下的很多网友留言是含着泪水写下的,我也是含着泪
公益离我们的生活究竟有多远?很多人以为做公益需要赚够了钱,或者需要足够的时间才可以参与。微公益让人豁然明了:随手捡起路边的垃圾放入正确的分类垃圾箱中,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孕让座,走在前面主动帮别人扶门,甚至是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一次温暖的问候,一份真诚的理解,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是小小的善意、小小的公益。  微不足道的公益足以改变世界。正如网上广为流传的一句话:“世界的改变不是少数人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