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阅读是学生作文的动力,课堂是学生作文的天地。作文教学不仅是教学生写作,更是在培养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生活的情趣。本文谈谈如何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提高作文的水平。
【关键词】作文;兴趣;作文水平;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趋受到重视。如何扭转长期以来“教师难教,学生怕写”的局面,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作文的水平呢?
一、观察生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新的作文教学思想指导下,作文要以“培养学生做人为主”。“为做人而作文,以做人促作文”,其首要任务是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塑造人的人格品质;积累人的文化修养;抒发人的真情实感。如在引导学生写《最难忘的第一次》作文时,首先启发学生回忆第一次的经历和感受。众所周知,一件事即使重复了几次,但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次”。人在第一次做某件事时,心里会产生陌生感、好奇感、自豪感、惊喜感、自卑感……这是第一次带来的特有的感受。然后,再让学生认真想一想,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想好后互相在小组里说一说,听听别人的意见,再在练说的基础上,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就怎么写,把事情写清楚,写出自己的感受。
又如在作文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渗透理想教育时,布置学生写《假如我是……》为题的想象作文,写自己美好的愿望。教学时启发学生畅谈幻想,教师适当提示,并把幻想写在黑板上;然后,归纳学生发言,尽量拓宽思路,扩大选材范围,如幻想当老师、医生、宇航员、歌坛明星、奥运名将、科学家等。最后,让学生把心中美好的愿望说出来成为习作题材,并把幻想的内容有序地具体地写下来。这样习作内容充实、真切感人。
作文素材是在这社会生活中积累起来的原始材料,它是还没有经过整理、集中、综合、提炼等到加工处理的材料。如果原始材料缺乏,就写不出好文章。在生活中创造作文素材,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参与生活,提高自己分析、比较、认识事物的能力,将学写作文与学做人有机结合起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二、走进生活,鼓励学生自主表达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叶圣陶语)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是文章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对于任何创作来说,观察和体验始终是第一位的。为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培养学生观察体验的习惯,学做生活的有心人,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间。
在单元作文教学前,可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写日记。如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作文是“写父母对自己的爱”,我提前布置学生完成以下活动:1.回忆、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要是不记得,可以向亲人或邻居了解),比如你生病时父母多么着急,你过生日时父母多么快乐。2.观察父母平时是怎样为自己操劳的,自己有什么感受,并想想应该怎样回报父母的爱。3.把自己的调查、观察所得和自己的想法分别写成日记。有的学生记录了爸爸(或妈妈)风雨无阻,每天准时接送她上下学的情景,有的学生记录了爸爸生活上的缺点,还有的记录了父母为了他的身体健康,经常陪他爬山、打球、放风筝。有了日记内容作铺垫,学生写起单元作文来便不再是无源之水、无米之炊了。
要真正撑起学生抒写生活的“篙”,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生活,拥抱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让孩子们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捕捉到许多美的、可以习作的素材,如(以学生的习作题目为例):
想象类作文:《扫把的述说》《桌椅的对话》《小鸭旅行记》《文具盒里的争吵》……
对未来的憧憬类作文:《未来的家乡》《未来的教室》《2030年的地球》……
学校生活类作文:《课间十分钟》《难忘的一堂课》《绝招大PK》《我们班的那些事》……
三、评改结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一)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在学生作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巡视指导,让学生自我修改,先求“通”,再求“好”。同时,让学生同桌互改,改后看看对方的满意度,评出优秀的“小老师”。让学生在修改中体验快乐,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二)当堂点评与课后批改相结合
有效的作文评点必须及时,在学生作文的过程中,趁热打铁,选择典型的学生作文片段,当场组织学生朗读,教师在一旁点评。对于学生作文中好的方法,教师在点评时鼓励其他学生“偷偷地借用”;对于学生作文中的通病,教师在点评时指明修改方向,做出修改示范,其他学生便“暗暗地修改”。这样的当堂点评,让每个学生得到了结果反馈和矫正,也增强了学生作文的动机和信心。
课后的批改能够全面地了解学生作文的情况,并反馈给每位学生。教师所加的批语应该根据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清楚的引导,切忌空洞抽象,要让学生看了批语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补充修改。
总之,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阅读是学生作文的动力,课堂是学生作文的天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认识到真正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一蹴而就的。作文教学不仅是在教学生写作,更是在培养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生活的情趣。要通过写作使学生陶冶情感、净化心灵、提升人格、丰富精神,形成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人生境界的行为。只要学生也能够从这个层面去理解写作的意义,那么,作文对于学生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享受的过程。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作文;兴趣;作文水平;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趋受到重视。如何扭转长期以来“教师难教,学生怕写”的局面,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作文的水平呢?
一、观察生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新的作文教学思想指导下,作文要以“培养学生做人为主”。“为做人而作文,以做人促作文”,其首要任务是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塑造人的人格品质;积累人的文化修养;抒发人的真情实感。如在引导学生写《最难忘的第一次》作文时,首先启发学生回忆第一次的经历和感受。众所周知,一件事即使重复了几次,但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次”。人在第一次做某件事时,心里会产生陌生感、好奇感、自豪感、惊喜感、自卑感……这是第一次带来的特有的感受。然后,再让学生认真想一想,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想好后互相在小组里说一说,听听别人的意见,再在练说的基础上,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就怎么写,把事情写清楚,写出自己的感受。
又如在作文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渗透理想教育时,布置学生写《假如我是……》为题的想象作文,写自己美好的愿望。教学时启发学生畅谈幻想,教师适当提示,并把幻想写在黑板上;然后,归纳学生发言,尽量拓宽思路,扩大选材范围,如幻想当老师、医生、宇航员、歌坛明星、奥运名将、科学家等。最后,让学生把心中美好的愿望说出来成为习作题材,并把幻想的内容有序地具体地写下来。这样习作内容充实、真切感人。
作文素材是在这社会生活中积累起来的原始材料,它是还没有经过整理、集中、综合、提炼等到加工处理的材料。如果原始材料缺乏,就写不出好文章。在生活中创造作文素材,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参与生活,提高自己分析、比较、认识事物的能力,将学写作文与学做人有机结合起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二、走进生活,鼓励学生自主表达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叶圣陶语)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是文章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对于任何创作来说,观察和体验始终是第一位的。为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培养学生观察体验的习惯,学做生活的有心人,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间。
在单元作文教学前,可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写日记。如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作文是“写父母对自己的爱”,我提前布置学生完成以下活动:1.回忆、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要是不记得,可以向亲人或邻居了解),比如你生病时父母多么着急,你过生日时父母多么快乐。2.观察父母平时是怎样为自己操劳的,自己有什么感受,并想想应该怎样回报父母的爱。3.把自己的调查、观察所得和自己的想法分别写成日记。有的学生记录了爸爸(或妈妈)风雨无阻,每天准时接送她上下学的情景,有的学生记录了爸爸生活上的缺点,还有的记录了父母为了他的身体健康,经常陪他爬山、打球、放风筝。有了日记内容作铺垫,学生写起单元作文来便不再是无源之水、无米之炊了。
要真正撑起学生抒写生活的“篙”,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生活,拥抱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让孩子们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捕捉到许多美的、可以习作的素材,如(以学生的习作题目为例):
想象类作文:《扫把的述说》《桌椅的对话》《小鸭旅行记》《文具盒里的争吵》……
对未来的憧憬类作文:《未来的家乡》《未来的教室》《2030年的地球》……
学校生活类作文:《课间十分钟》《难忘的一堂课》《绝招大PK》《我们班的那些事》……
三、评改结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一)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在学生作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巡视指导,让学生自我修改,先求“通”,再求“好”。同时,让学生同桌互改,改后看看对方的满意度,评出优秀的“小老师”。让学生在修改中体验快乐,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二)当堂点评与课后批改相结合
有效的作文评点必须及时,在学生作文的过程中,趁热打铁,选择典型的学生作文片段,当场组织学生朗读,教师在一旁点评。对于学生作文中好的方法,教师在点评时鼓励其他学生“偷偷地借用”;对于学生作文中的通病,教师在点评时指明修改方向,做出修改示范,其他学生便“暗暗地修改”。这样的当堂点评,让每个学生得到了结果反馈和矫正,也增强了学生作文的动机和信心。
课后的批改能够全面地了解学生作文的情况,并反馈给每位学生。教师所加的批语应该根据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清楚的引导,切忌空洞抽象,要让学生看了批语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补充修改。
总之,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阅读是学生作文的动力,课堂是学生作文的天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认识到真正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一蹴而就的。作文教学不仅是在教学生写作,更是在培养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生活的情趣。要通过写作使学生陶冶情感、净化心灵、提升人格、丰富精神,形成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人生境界的行为。只要学生也能够从这个层面去理解写作的意义,那么,作文对于学生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享受的过程。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