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在其中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wei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之有癖,方有性情。
  何乐中先生是个性情中人,因为他有一项特殊癖好——收集我国1966年—1976年这个特定时期的宣传品和文物。到他家里寻访,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藏品。
  他的藏品林林总总,难记其数。有关毛泽东的宣传文化产品尤其多,单毛主席像章就有一万多枚,画像一千多幅,瓷像一百多尊,丝织布画一百多帧;各种印有该时期宣传印记的花瓶、碗碟、瓷板、壶罐等摆件、杂项数以千计;书籍、报纸、画报、小抄近万份。这些藏品,足可以布置一间“中国文革时代宣传品展示馆”。其中不乏有珍品和孤品,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譬如,当年杭州东方红丝织厂出品的220厘米高、150厘米宽的巨幅丝织毛泽东主席像,做工精细,质地考究,立体感强,一针一线准确勾勒出人物细微表情,头部和衣领的投影,挑线流畅,如不近前细看,恍若一件摄影作品,其高超的色彩运用和针织技艺实属罕见。还有江西瓷都制作的青花瓷瓶,在灯光照射下,才能发现瓷胎图案中,隐现毛泽东诗词及当年的宣传标语,作为一种出口工艺品,工匠的创意真是令人赞叹。有些罕见的毛主席像章,分别用金、银、铝合金、水晶、石膏、脱胎漆、陶瓷、塑料等材质制成,十分考究,有很高的工艺水平,从中可见当年佩戴毛主席像章的流行热度。
  在何先生的藏品中,还有一部分是中国革命历史文物和革命者的主题收藏。有一座孙中山座像,呈金黄色,目光深邃,表情凝重,表现出一个革命先驱者的坚定和自信。而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专题图片,则展现出他们革命生涯中的丰功伟绩。
  我与何先生的交往已有廿多年。在印象中,他应该算是一个文人雅士,写得一手好文章,对毛笔书法也颇有研究,只是后来醉心于“红色文化收藏”,才止步于省级书协会员。明朝文人张岱有句话很精辟:“人无癖不可交,以其无深情矣,人无疵不可交,以其无真气矣。”与何先生相处,尽管觉得他有点癖,却认为他是个有精神追求和率真敦厚的人。他对那个时期特殊物品的喜爱程度,近乎痴迷。每与人交谈,滔滔不绝的話题脱不了他的藏品,不是说他去某某地方淘到一件珍品,就是说他收到的某某藏品具有独特的纪念意义。听得你云里雾里,索然无味,而何先生却乐此不疲,就像个天真的小孩,一再炫耀自己心爱的玩具。当有一天,在他家房间看到堆满品类众多的“红色藏品”时,才真切地感到震撼:那要付出多大的精力和物力,没有这种“癖好”与“深情”,是不可能将这种癖好坚持下来的。此时,我真正领悟到何先生虽有“疵”,而更有其“真气”。他的这股真气,不在于抒胸中块垒,在于寄俊逸之气,不因人损,不受牵绊,乐在其中。
  何先生大名何乐中,真是名如其人。
  据说,他出生于教师之家,父亲曾是“五老”之中共地下党员,从小受父亲革命思想熏陶,血液里传承着红色基因。无论遇到什么困境,一家人始终坚定信念,热爱共产党,热爱领袖毛主席。读小学时,他走了几十里路,从偏僻的东泗乡村,赶到县城石码,只是为了买到一枚毛主席像章,除了对领袖的忠诚和热爱之外,当然也有得到宝贝似的快感。那段经历,烙下了一生深刻的印记,也许是他日后醉心“红色收藏”的起因。后来,何先生考上大学,便倾其所有,大量收集那个时期的有关物品,以菲薄的收入,支撑着那份特殊的癖好。用他的话说:艰辛几许,甘苦自知。
  在新中国七十华诞来临之际,他终于完成一件心愿,将自己数十年积累的“红色文化收藏”展示给世人。他有这样的初衷:历史毕竟成为过去,评判自在人民心中。
  如果从这种初衷去理解,我们应该感谢何先生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其他文献
金秋九月,走进平和县长乐乡秀山村,从山坳口远远望去,一排排崭新的民居高低有序坐落在山腰上,四周群山苍翠,房前屋后果树成片,金橙橙的柚果挂满枝头,远远望去,仿佛走进某个大型庄园或某个旅游胜地。谁曾想,这世外桃园般的秀山村,却曾是敌我双方争夺最激烈的战场,也是革命的大本营,张鼎丞、谭震林、王直、熊兆仁、刘永生等老一辈革命先烈们都曾在这里洒过青春热血。  秀山,解放前叫秀磜,与龙岩永定广东大埔接壤,是闽
期刊
有人曾说过:“烟火是物质上的食粮,书香是精神上的食粮,缺一不可”,说得多好,这样的文字读起来就让人舒服,仿佛看到烟火岁月里那些温暖舒心的日子,有柴米油盐,也有书香缭绕。  认识一个写文的女子,是一个全职妈妈,爱好诗书,喜欢文字,除了日常的照看孩子,洗衣做饭,大多数时间都是徜徉在文字的海洋里。走进她的家里,你会发现从客厅到卧室,大大小小的柜子里到处都装满了书籍,有世界名著,也有儿童读物,茶余饭后就是
期刊
那年,虽已是九月,如火的凤凰花依旧在枝上翻飞,似乎在迎接新一批中师生的到来。艺术楼前人头攒动。墙上的花名册班主任一栏赫然写着——“黄萍”。最前面的桌子旁坐着一位年轻的女老师,白色雪纺上衣,下着浅色半身裙,一束马尾低低地附在后背,淡雅、清新,犹如一朵白莲盛开在那里。初次相见,却恍若故人。  终于,我来到了她的面前。她抬起头,眼含笑意:“我是这个班的班主任,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来问我。”声音很轻,很细,
期刊
人的记忆是一件很神奇的东西,当初你以为有些片段,被时光尘封且从此不复再现,却居然会在生命的某一刻,灿烂地燃放,并串连成一道风景,有了可圈可点的印迹,就像我和邻家阿哥若干年后的相逢。  童年的我被父母寄养在县城边上的村子里,那是我人生中快乐美好的一段童年记忆。那户寄养人家有好几个孩子,我与他们最小的女儿同岁,因此深得寄养父母的宠爱。那时跟着其他兄弟姐妹一样称养父母为爸妈,小小的年纪,其实哪里懂得亲生
期刊
“谢谢你们的大恩大德,谢谢……谢谢……”2018年3月11日早上9时左右,在漳州市110指挥中心,年近六旬的四川籍李先生老泪纵横,泣不成声,他紧紧握住民警蔡权泉他们几个的手,忙不迭地连声道谢,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连日来饱受煎熬的沧桑之脸终于拨云见日绽放笑容,一直高悬在心上石头总算落地了。  夜半惊魂  入夜的漳州是迷人的。车水马龙,灯火辉煌,闪烁的霓虹灯把小城装扮得流光溢彩,婀娜多姿。与往常一样,“
期刊
退休后,我常与妻子骑自行车带孙子到麒麟山公园玩。今天,我和妻子又到麒麟山公园玩。妻子突然提议说,到内樟祠去看一看。于是,我们便骑上自行车出发了。内樟祠是个小自然村,属于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就在象溪村附近,离县城有10公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和妻子每年至少要去那里好几趟拾柴火。  我和妻子想重走一番当年拾柴火的山路,看看当年拾柴火的那些山头,重温拾柴火的情景。当年公路是土面,尽是雨水冲刷的
期刊
今年夏天,我家的阳台上多了几盆翠绿的植物,淡紫色的茎秆挺拔着伸展,隐隐的清香味飘散在空气中。这是朋友送我的薄荷,从一盆已经不断生长繁殖变成三盆了。  在我眼中,薄荷是个特别神奇的植物,具有积极向上的生命力,长得太高了,剪下枝条插入水中,差不多几天光景,枝条就生出细细白白的根来,种进盆里又是一丛新的薄荷。你也可以掐掉薄荷叶尖,转天发现它从旁边长出很多嫩芽,永不停息地生长,一茬又一茬的繁衍。我喜欢用食
期刊
闽南及潮汕一带,小孩长到15虚岁时有举行“牵出花园”仪式的习俗。这应该是一种地方性的成人礼吧。许多老人心中都有一个坚定而朴素的信念:“孩子牵出花园,歹的去好的来”。  “牵出花园”在老人家眼里,已然成了孩子们成长路上一次脱胎换骨的良机。在传统观念里,“牵出花园”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起码有三大显著疗效。一是可以祛戾气,植善根——顽劣的孩子,牵出花园后就会变温顺乖巧了;二是可以医愚钝,增智慧——反应迟钝
期刊
今年是许沙洛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先生仙逝亦逾八载了。夜来无事偶翻旧书,在《榴屋诗词选》,拜读到许先生一九七四年写的七言古风《读画有赠高兄》,不禁为两位老先生的友情而感动,亦油然而生对许先生的怀念之情。  六庵老人黄寿褀先生在一九八二年曾书赠我一首旧作《登汉阳古琴台》,诗云:“群贤携手上琴台,千载知音一例来。流水高山人不见,余嶶犹满汉江隈。”许先生较高继文老师年长十一岁,生前一直对高师诚心推许,激赏有
期刊
岁次庚子,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人们习以为常的步履匆匆被迫停顿了一下,“宅”成了常态化,不少集聚性的活动只能按下“暂停键”“休止符”,“线上”成了一种新景象。然而,文化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却不能因为互联网科技的进步,得以有效地突破时空的间隔阻断而替代面对面沟通洽谈。  初秋的花都,满园尽是花果飘香;千年的漳州,群贤毕至共话阳明。在阳明先生首次踏入闽地513周年、《阳明先生集要》(崇祯刻本)在
期刊